隨著年末的到來,各大高校陸續公布了早申錄取結果。放榜季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而看著孩子經曆放榜帶來的各種情緒,家長往往不知如何回應。和在其他方麵教育孩子類似,應對孩子的情緒沒有標準模板,不過,以下竅門或許能讓家長和孩子更為(wei) 和諧地度過雙旦假期。
跟著孩子的節奏走
Lisa Damour博士是一位心理學家、兩(liang) 個(ge) 女兒(er) 的母親(qin) 、三本《紐約時報》暢銷書(shu) 的作者。她給申請人家長的建議是:“不論孩子經曆了什麽(me) ,都不要比他們(men) 更激動或是失望。
如果孩子申請順利,為(wei) 自己進入了心儀(yi) 的大學感到激動,你可以盡情祝賀他們(men) ,說‘我真為(wei) 你開心,你想怎麽(me) 慶祝?’如果孩子的申請結果不理想,可以說‘我知道你有些失望,但我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雖然現在收到了不太好的消息,但有什麽(me) 能讓你開心一點嗎?需要從(cong) 你最喜歡的餐館點外賣嗎?或者去看一場電影?’” Damour博士還補充道,如果孩子申請失利,家長隻需要問“什麽(me) 事情能讓你心情好一點?”,然後安慰孩子,告訴他們(men) 時間會(hui) 解決(jue) 一切問題。
深呼吸
孩子被大學拒絕後,家長會(hui) 想安慰孩子,但孩子可能卻希望一個(ge) 人待著。
布林茅爾學院心理學教授、《美好生活:世界上最長久的幸福研究帶來的啟示(The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World’s Longest Scientific Study of Happiness)》一書(shu) 的共同作者Marc Schulz為(wei) 非營利教育科研機構Character Lab提供了一些啟示。他表示,如果孩子想一個(ge) 人靜一靜,家長要做的第一步是深呼吸,認清自己的情緒和首要任務。
家長的第一反應或許是憤怒或失望,並想要拒絕孩子的請求,但他們(men) 可以認清並壓製這一衝(chong) 動。想一想自己的青少年時期過得多麽(me) 艱難,自己當時多重視獨立性。 Schulz教授建議:“讓孩子知道,你希望和他們(men) 保持溝通。
如果他們(men) 不想理你,可以說‘我知道你想一個(ge) 人待著,但或許換個(ge) 時間我們(men) 可以一起做點什麽(me) 。’雖然孩子會(hui) 表現得很勇敢,但他們(men) 其實是需要你的。”孩子可能會(hui) 在申請期間經曆各種情緒起伏,他們(men) 需要時間消化甚至宣泄情緒。家長要做的是深呼吸,堅持陪伴孩子。
不要拿孩子和他人比較
Whitney Soule是賓大副教務長、招生辦主任,也是兩(liang) 個(ge) 大學畢業(ye) 生的母親(qin) 。她給家長的建議是:“孩子會(hui) 從(cong) 社交媒體(ti) 或者同學口中得知其他人的錄取結果,這些消息造成的壓力已經夠大了。
揣測申請評估流程隻會(hui) 給孩子造成更多困擾,讓他們(men) 懷疑自我,喪(sang) 失前進的動力。”家長應該避免當馬後炮,批評招生流程,因為(wei) 就算家長是出於(yu) 好意,這樣的評論也可能會(hui) 讓孩子更心煩。
拿孩子和哥哥姐姐或者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也不是明智的做法。“John也被拒絕過,但他現在過得多開心”或者“Jane被拒時,她用了一些方式……”之類的話可能會(hui) 在無意中讓孩子的親(qin) 身感受顯得無足輕重,讓他們(men) 獨特的情緒反應顯得毫無價(jia) 值。
為(wei) 孩子打造避風港
Jennifer Wallace是暢銷書(shu) 《永不滿足:當成就文化變得有毒,我們(men) 可以如何應對(Never Enough: When Achievement Culture Becomes Toxic–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的作者。
Wallace在自己的研究中和美國數百個(ge) 家庭進行了溝通,同時她也是一名12年級高中生的母親(qin) 。她認為(wei) ,家長一定要讓家成為(wei) 孩子在申請過程中的避風港。
她表示:“我和丈夫在努力覺察自己的情緒。”她指出,要想為(wei) 孩子創造一個(ge) 表達情緒的安全空間,家長要學會(hui) 調節自身的情緒。這在孩子消化申請結果時非常關(guan) 鍵。Wallace堅定地表示:“我不允許申請結果破壞我和兒(er) 子一起在家居住的最後一年。他們(men) 在學校裏會(hui) 感受到申請的壓力,所以家應該成為(wei) 他們(men) 放鬆並認可自我價(jia) 值的地方。” 假日期間,孩子身邊圍繞著很多親(qin) 戚朋友,這時收到申請結果很容易讓他們(men) 感到無助和緊張。
作為(wei) 家長,我們(men) 應該傾(qing) 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們(men) 的情緒變化,認可他們(men) 的價(jia) 值。Wallace表示:“孩子身邊充斥著成就很重要的聲音,因此家應該成為(wei) 他們(men) 的港灣,家長應該無條件認可孩子的價(jia) 值。” 大學申請和人生一樣跌宕起伏。
當申請結果公布,作為(wei) 家長,我們(men) 的職責是當孩子的堅實後盾,認真傾(qing) 聽,提供良性建議。在孩子探索未來的過程中,這是我們(men) 能給他們(men) 的最好的禮物。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