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的規劃與中學階段最大的不同有哪些?

12月中旬,我發起了一個(ge) 孩子教育和升學規劃的答疑接龍,其中大部分是小學階段的家長朋友(樣本量50左右,來自全國各地)。本次把一些共性的困惑點及拆解思路分享給大家。

典型場景: 希望孩子能上個(ge) 985/211,目前還在小學段,學習(xi) 尚可,萬(wan) 一將來長大了學習(xi) 不行(或者不想卷了),是否可以考慮出國留學?

我們(men) 可以將這個(ge) 決(jue) 策過程拆分為(wei) 以下三個(ge) 階段:小學、初中和高中。

通常來說,每一個(ge) 階段的升學需要提前2-3年進行規劃。所謂規劃不隻是想一個(ge) 大概,而是謀定後動的。

(1)小學階段

關(guan) 鍵時間點,小學4年級前後。

具體(ti) 來說,小學階段在3-4年級要根據學生的戶籍所在地、學籍所在地以及學生在本市/區/校的成績定位確定目標的初中。當然,目前很多城市小升初都是電腦派位,但是對於(yu) 比較優(you) 秀的學苗,還是可以規劃的,比如點招、集團校推優(you) 等。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做大量的信息搜集工作,可以說,小升初本質上是一場家長資源的全方位較量。

甚至毫不誇張地說,這個(ge) 較量在決(jue) 定入讀哪所小學前就已經開始。 另外一個(ge) 原因是:北京已經率先發布了新的中考體(ti) 育改革方案。2024年起,中考體(ti) 育占比從(cong) 30增加到了70,從(cong) 四年級起開始考試。

如果高中繼續走公立,那麽(me) 4年級開始就得奔著中考這個(ge) 主要目標去了。如果考慮私立甚至出國的話,時間分配的優(you) 先級就會(hui) 不同。

(2)初中階段

初升高的大方向有兩(liang) 個(ge) 時間節點:

A,順利分流:初一/初二如果平穩過渡,那麽(me) 大概率會(hui) 參加完中考,根據中考成績填報誌願。如果出現一些計劃外狀況,這時候會(hui) 分流一批轉到私立學校或者轉向出國留學。

B,應急處理:另外一個(ge) 節點就是中考後,嚴(yan) 格意義(yi) 上來說,這已經不屬於(yu) 規劃了,而是應急處理。每年都有相當比例的家庭在6月底快速決(jue) 策就讀國際部或者轉私立學校,甚至臨(lin) 時決(jue) 定出國留學的。

原因有二:

1、中考分流,各省市普遍將高中招生比例控製在50%上下,倒逼近一半的生源選擇其他路徑:職高、私立或出國。當前階段相當比例的家長不太能接受孩子讀職高;

2、中考是孩子第一次憑一己之力參與(yu) 競爭(zheng) ,麵臨(lin) 人生中第一次重要考試會(hui) 出現各種意料之外的狀況。十餘(yu) 年來,我經曆過大量案例都是因為(wei) 中考不如意而臨(lin) 時改決(jue) 定去國際部或私立學校;麵對三年後的高考,家長和孩子都會(hui) 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顧慮。

(3)高中階段

高升本的節點與(yu) 初升高類似,不同點在決(jue) 策心理:既然已經沿著中高考路線走到這了,除非一些特殊原因或者機會(hui) 出現,大部分人會(hui) 選擇完成高中三年的學習(xi) ,起碼參加完“高考”。

不少家長認為(wei) ,這樣的人生才“完整”。這是因為(wei) 相較於(yu) 初中畢業(ye) 選擇了國際課程,按照海外大學錄取標準準備的學生而言,普通高中的學生在出國線上已經“輸在了起跑線”。畢竟國外大學的錄取要求、出國考試準備、出國留學資訊收集等各方麵都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臨(lin) 時換賽道是一個(ge) 顯著的劣勢。這也是近年來越來越少的學生選擇雙線作戰(高考線/出國線)的原因之一。

小結

一般而言,小學階段除非家庭整體(ti) 有移民規劃,通常會(hui) 優(you) 先選擇公立教育。一個(ge) 基本上被教育界都承認的觀點是:中國的基礎教育也是全世界最紮實的。

有規劃意識的家長會(hui) 在比較早期就注重培養(yang) 孩子的中英文閱讀、數理邏輯思維和音體(ti) 美等興(xing) 趣愛好,這三大模塊其實也是所謂全人教育的基石。

如果日後想轉國際教育賽道,有這樣的基礎素質也會(hui) 讓過渡非常絲(si) 滑。 小學階段和初中前兩(liang) 年課業(ye) 壓力相對較小,家長可以以尊重孩子興(xing) 趣為(wei) 原則去安排。

比如參加各種遊學項目,沉浸式學習(xi) 體(ti) 驗項目讓孩子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最近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反映,在進入4/5年級後發現,如果要升入比較理想的初中,上述自由度越來越小,因此一部分預算充足的家庭開始考慮大學放棄高考選擇赴海外留學(即是開篇這個(ge) 問題場景)。

如果家長和孩子一旦共同做了這個(ge) 決(jue) 定,就徹底改變了競爭(zheng) 的賽道:培養(yang) 孩子的重點由全部押寶學業(ye) 成績變成了全方位作戰:學業(ye) 成績是基礎、出國語言考試準備是門檻、孩子綜合能力是關(guan) 鍵。 需要提醒的是,換國際賽道絕對不等於(yu) 挑戰和難度變低了,隻是增加了孩子獲得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機會(hui) ,降低了可能的試錯成本。

比如各種出國考試都可以嚐試多次刷,直到獲得滿意的結果。國外不管是中學還是大學的錄取標準都是多元的,學業(ye) 方麵的不足完全可以通過個(ge) 人特質(比如運動特長、組織能力、人格魅力)彌補。 總之,留學決(jue) 策過程中應考慮的因素基本都畫在下麵這張圖裏了,供朋友們(men) 參考:

小學階段的規劃與(yu) 中學階段最大的不同有哪些?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如何選對適合投稿的期刊?

下一篇

曼徹斯特大學(UoM)博士(PhD)申請攻略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