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高才通計劃”更新了 2024 版認可院校名單,涵蓋185所大學院校。
此次更新中,新增了以下 4 所院校:
-
中南大學(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
倫(lun) 敦瑪麗(li) 女王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
悉尼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
聖保羅大學(University of São Paulo)
並把德國格廷根大學、荷蘭(lan) 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美國妙佑醫療國際艾利克斯醫學院從(cong) 名單中刪除。
2024合資格大學綜合名單如下:
什麽(me) 是“高才通”計劃?
2022 年 10 月,特首李家超在上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中首次提到“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簡稱“高才通”計劃),轟動一時。
該計劃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具備豐(feng) 富工作經驗及高學曆的高端人才到香港探索機遇,這些高端人才包括高收入人士和世界各頂尖大學的畢業(ye) 生。
具體(ti) 來看,高才通計劃接受三類合資格人士的申請:
❖ A 類為(wei) 申請前一年年收入達 250 萬(wan) 港元或以上的人士;
❖ B 類則是本科畢業(ye) 於(yu) 全球百強大學,並在過去五年累計至少三年工作經驗的人士;
❖ C 類即申請前五年內(nei) ,從(cong) 全球百強大學本科畢業(ye) ,但工作經驗少於(yu) 三年的人士。
來源:香港入境事務處
其中,A、B 兩(liang) 類人士可獲發為(wei) 期兩(liang) 年的通行證來港發展,不設人數限額;C 類則設有上限,為(wei) 每年 10,000 人。
通過該計劃,申請人在提出申請前不需要獲得香港企業(ye) 的聘用,並且在申請獲準後可在香港逗留 24 個(ge) 月,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申請人還可以在逗留期間無需取得入境事務處的批準,自由從(cong) 事和轉換工作。
提交申請後,申請人最快 4 周就可獲得香港身份證,獲批者在 6 個(ge) 月內(nei) 可以來港工作或創業(ye) 。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拿到香港身份證並不等同於(yu) 拿到了永居身份,也就是香港“戶口”哦~
根據香港法例:
隻要在港(工作、讀書(shu) 等)逗留超過 180 天並年滿 11 歲,就必須申請香港居民身份證。
而通過高才通計劃拿到香港身份證的人,還需要在港連續居留 7 年或以上,才能申請成為(wei) 香港永久居民,拿到香港護照,這才是真正意義(yi) 上的“落戶”!
雖然該計劃不能讓高才通人才立馬實現在港“落戶”,但是對於(yu) 想要在港發展的內(nei) 地學生來說,確實是多了一個(ge) 留港途徑。
2023“高才通”計劃實施數據分析
前段時間港府發布了 2023 年香港各項人才引進政策的數據。截止到 11 月底,香港入境處總共收到超過 20 萬(wan) 宗申請,並且已有超過 12 萬(wan) 宗獲批,81,000 人次已到港。
其中“高才通”計劃在 2023 收到 58,550 人遞交申請,申請人數占總各項人才引進政策申請總人數的近 30%!獲批人數也是最多,占獲批總數的近38%。
各類別獲批率分析
截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高才通A、B、C 這三類的具體(ti) 獲批數據情況:
A類:申請宗數為(wei) 16,383 宗,獲批宗數 10,925 宗,被拒宗數 1,082 宗,可得獲批率有 71%;
B類:申請宗數為(wei) 30,597 宗,獲批宗數 25,624 宗,被拒宗數 1,187 宗,可得獲批率有 87%;
C類:申請宗數為(wei) 11,570 宗,獲批宗數 10,257 宗,被拒宗數 568 宗,可得獲批率有 93.2%。
由此可以看出,高才通A類獲批率最低,這是因為(wei) A類申請資料較多且複雜,太多人出錯了,而且入境處對於(yu) A類資料審批更加嚴(yan) 格。
另外,通過數據我們(men) 不難發現,C 類的獲批人數已經超過了原本設定的10,000 人限額 。由此可見,香港大力搶人才,對於(yu) 優(you) 秀人才,也會(hui) “破格錄取”,所以大家如果符合條件,就大膽申請吧!
獲批者地區分布
高才通計劃麵向全球高端人才,不過,根據申請數據來看,超 9 成來自內(nei) 地,以內(nei) 地精英為(wei) 主。
其中,B 類和 C 類的申請人有 57% 來自內(nei) 地院校,其他主要來自美國、澳洲、英國和加拿大等國家。
獲批者性別數據
高才通獲批人數中,男性居多。
獲批者年齡分布
A類和B類的年齡大多在 31-50 之間,而 C 類由於(yu) 是麵向 5 年內(nei) 畢業(ye) 於(yu) 百強大學但工作經驗不足 3 年的群體(ti) ,因此,C 類申請人年齡都相對年輕,其中還有很多是剛本科畢業(ye) 的。
獲批者工作經驗分布
高才通 A 類無需提交工作經驗的證明材料;B 類的工作經驗較多在 5-10 年,同時要準備相應的工作證明材料;C 類則工作經驗必須少於(yu) 3 年。
香港高才通計劃有哪些優(you) 勢?
1.審批速度快
大部分人都能在 1 個(ge) 月內(nei) 獲批,少數人也會(hui) 在 3 個(ge) 月內(nei) 拿到結果,對比優(you) 才計劃 9 個(ge) 月左右的審核時間,高才可謂是審核飛速了!
2. 通過率高
就 2023 的申請獲批和拒批數據來看,目前已完成審批的獲批率有達到了 80%!其中還不包括正等待審核、未被處理的申請,因此真實的獲批率隻會(hui) 比這個(ge) 數據更高!
3. A類沒有學曆限製
隻要年薪收入符合,不論你是什麽(me) 學曆,都能申請高才A類!
4. 不需要先獲得聘用
高才申請不需要提前獲得聘用,更不用找雇主擔保,通過申請後可直接獲得 2 年有效期的逗留簽證。
5. 工作自由沒有限製
高才申請人獲批後可在香港特區自由從(cong) 事或轉換工作,及開辦或參與(yu) 任何業(ye) 務,也不需要向入境處報備!
相信看完這些優(you) 勢,不少同學也已經心動啦~那麽(me) 高才通計劃具體(ti) 該如何申請呢?
如何申請高才通計劃?
1. 哪些人可以申請?
該計劃將對象瞄準了高學曆人才和高薪人才,具體(ti) 來看,高才通計劃接受三類合資格人士的申請:
❖ A 類為(wei) 申請前一年年收入達 250 萬(wan) 港元或以上的人士;
❖ B 類則是本科畢業(ye) 於(yu) 全球百強大學,並在過去五年累計至少三年工作經驗的人士;
❖ C 類即申請前五年內(nei) ,從(cong) 全球百強大學本科畢業(ye) ,但工作經驗少於(yu) 三年的人士。
來源:香港入境事務處
其中,A、B 兩(liang) 類人士可獲發為(wei) 期兩(liang) 年的通行證來港發展,不設人數限額;C 類則設有上限,為(wei) 每年 10,000 人。
而最受到關(guan) 注的就是 B 類和 C 類申請。
關(guan) 於(yu) B 類和 C 類申請資格,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C 類不接受在香港修讀全日製經本地評審課程而獲得學士學位的非本地學生申請。
2)隻接受全球百強大學的學士學位學曆,碩士或博士學曆都不接受。
3)如果就讀的是合辦課程,需要申請人的畢業(ye) 證書(shu) 上所有相關(guan) 的頒授院校/大學均為(wei) “全球百強大學”,並且符合其他申請資格。
4)申請人如尚未獲頒發畢業(ye) 證書(shu) ,可根據相關(guan) 大學/院校發出的畢業(ye) 證明文件提出申請。
5)B 類所要求的工作經驗必須是畢業(ye) 後累積的全職或自雇工作經驗。
6)C 類所要求的畢業(ye) 五年內(nei) 提交申請,其五年內(nei) 的定義(yi) 為(wei) :如果你 2018 年畢業(ye) 於(yu) “全球百強大學”並獲得學士學位,需要在 2023 年 12 月 31 日或之前提交申請。
7)香港高才通隻能獲批一次。如果你把高才通的逗留簽證當旅遊簽證用了,或是在中途離開香港到別的地方就業(ye) 了,隻要斷簽一次,下次想要再返回香港拿香港身份,就隻能通過其他方式獲取了。
2. 申請方法
根據高才通計劃申請簽證/進入許可前來香港特區的人士及其隨行受養(yang) 人,須通過以下列鏈接遞交申請:www.gov.hk/tc/nonresidents/visarequire/visasentrypermits/applyttps.htm
3. 內(nei) 地居民申請材料
❖ 申請人近照;
申請人的有效旅行證件,如港澳台通行證或中國護照,內(nei) 地的中國居民如未獲發旅行證件,可上載其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
❖ 工作證明,如果你通過 B 類申請,需提供工作經驗的證明文件;
❖ 學位證和畢業(ye) 證(B 類和 C 類都必須提供學位證明);
❖ 赴港同意書(shu) 。
4. 關(guan) 於(yu) 續簽
如果你想繼續留港工作,你需要在逗留期限到期前 4 周內(nei) ,經網上申請延長逗留期限。
在提出申請時,申請人必須已獲得聘用,而受聘從(cong) 事的工作須通常是由學位持有人、或由具備良好的專(zhuan) 業(ye) /技術資格、經證明的專(zhuan) 業(ye) 能力或備有文件證明的有關(guan) 經驗和成就的人士擔任,以及該職位的薪酬福利條件達到市場水平。
申請人如已在香港特區開辦或參與(yu) 任何業(ye) 務,則須出示其業(ye) 務的證明文件。
申請如獲批準,申請人通常會(hui) 獲準以 3-3 年的模式(共計 6 年)在港延期逗留,而不受其他逗留條件限製。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