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請美國寄宿學校時,中國申請者麵臨(lin) 的最大劣勢是可以用經濟學中的供求規律來解釋:申請美國寄宿學校的中國學生數量每年都在增加,這是供給。與(yu) 此同時,寄宿學校的錄取人數卻保持不變,這就是需求。
我和中國申請者家庭谘詢時,常會(hui) 用這一條經濟學原理來解釋申請者數量的增加是如何影響中國學生進入頂尖學校的機會(hui) 的。我們(men) 可以把它更具體(ti) 地分解為(wei) 以下三個(ge) 因素。
課外活動:中美文化差異
許多申請美國中學的中國學生在開始申請之前就已經處於(yu) 劣勢。這種劣勢可歸因於(yu) 兩(liang) 國在孩子如何度過課外時間方麵的文化差異。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體(ti) 育運動。美國孩子很早就開始參加體(ti) 育競技聯賽。到了初中和高中,這些運動員通常都擁有出色的技能,在某些情況下,他們(men) 甚至會(hui) 被球探發掘去大學校隊打球。美國中學裏有很多學生參加體(ti) 育運動,如果申請者具備一定的運動技能,將大大有助於(yu) 獲得錄取。
對於(yu) 那些沒有發展出很強的運動技能或幹脆選擇不參加體(ti) 育運動的美國孩子來說,他們(men) 仍然可以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寄宿學校招生官會(hui) 很看重這些活動。
這些校外活動包括戲劇、表演、舞蹈、合唱團、器樂(le) 管弦樂(le) 團和合奏團。信仰宗教的孩子可以參加地方、國家或國際社區服務計劃。他們(men) 的教堂、清真寺、寺廟或牧師可能與(yu) 經營無家可歸者收容所、建築項目和補充教育計劃的非營利組織建立了慈善合作關(guan) 係。
與(yu) 體(ti) 育活動類似,美國寄宿學校也會(hui) 提供這些活動,這意味著參加過這類活動的申請者比沒有參加過的申請者更受歡迎。
在中國長大的學生參加的課外活動往往和學術有關(guan) ,例如額外的數學課程、備考班以及以學術為(wei) 導向的項目,如 AMC、科學奧林匹克競賽和數學競賽。中國學生可能參加的其他活動還包括器樂(le) 小組、辯論隊和DECA等商業(ye) 競賽。雖然這些活動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課外活動機會(hui) ,但這些活動在美國中學並不常見,因此,美國中學對於(yu) 這類活動參與(yu) 者的需求往往遠少於(yu) 對運動員的需求。
紮堆申請同樣的學校
中國申請者麵臨(lin) 的第二個(ge) 不利因素是,許多中國家長在為(wei) 孩子尋找學校時主要關(guan) 注排名靠前的學校,即使他們(men) 的孩子沒有足夠的實力進入排名靠前的學校。總體(ti) 而言,除了少數例外情況,這種選校策略是非常不明智的。
中國家長沒有考慮到的是,進入斯坦福大學要比進入許多美國寄宿學校容易得多,即使是那些不被認為(wei) 最頂尖的寄宿學校。舉(ju) 個(ge) 例子,一所寄宿學校在排名網站上公布的錄取率可能是兩(liang) 位數,但實際上對中國申請者的錄取率隻有一位數。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國寄宿學校的國際申請者中,中國學生往往是占比最大的,因此降低了中國申請者的錄取率。
多樣性
為(wei) 什麽(me) 寄宿學校希望提升校園的多樣性?因為(wei) 學習(xi) 環境越多元化,學生的學習(xi) 體(ti) 驗就越好。從(cong) 20世紀初到20世紀中葉,大多數現在被認為(wei) 是排名靠前的中學都是男校,以歐洲裔學生為(wei) 主,這意味著有色人種學生和國際學生很少。如今,這些寄宿學校也招收了許多美國有色人種學生和國際學生,並且很多都變成男女同校了。
因為(wei) 學校尋求多元化的學生群體(ti) ,所以招生官不會(hui) 招收過多來自某一性別、種族或國家的學生。這種招生方式其實對那些隻想進入排名靠前或聲譽良好的學校的中國家庭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很多隻看排名靠前的學校的家庭都忽略了一個(ge) 事實:所有的美國寄宿學校都是大學預科學校(college preparatory school),也就是說這些學校都能提供非常優(you) 質的大學申請準備資源,他們(men) 的學生都有機會(hui) 進入排名前30的大學。
我在幫助中國家庭製定選校名單時,都會(hui) 向他們(men) 詳細解釋這三個(ge) 不利因素。如果你把孩子送去美國寄宿學校的目的是為(wei) 了提高孩子的學術實力、最終進入頂尖美國大學,那麽(me) 我建議你認真考慮這些不利因素。簡單地根據排名來選擇學校可能是一種不明智的做法。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