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e注意到有一則關(guan) 於(yu) 研究生勞務費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了碩博研究生們(men) 的激烈討論。
有人抱怨自己給導師做牛做馬,辛辛苦苦007一整年就拿了2000塊錢:
也有人表示,勞務費隻存在於(yu) 神話故事,自己幹了幾年老板就請吃了幾頓飯:
以上都不算啥,更慘的還有自己倒貼錢給老板提現的:
當然,悲傷(shang) 是襯托出來的,有人淒慘自然也有人幸福,勞務費定期準時發放,從(cong) 不克扣:
那麽(me) ,導師應不應該給他名下的研究生勞務費呢?給多少才合理呢?
要想搞清楚這個(ge) 問題,首先需要明白導師製的由來。國外的導師製最早起源於(yu) 15世紀的英國牛津大學,一開始叫做mentorship,經過600多年的發展和完善才形成了今天的一對多的導師製度。我國早在民國時期就引入了國外的這套導師製度,新中國成立之後曾經一度廢止該製度,直到改開後才重新啟用。
經過了40餘(yu) 年的發展,才慢慢形成了今天這種由大學教授指導碩博研究生科研,從(cong) 而獲得對應學位的導師製度。
國外的導師製度(無論是英聯邦的學生製還是非英聯邦國家的合同製),實質上都偏向於(yu) 雇傭(yong) 製度,即學生讀博名義(yi) 上都是拿獎學金,這個(ge) 獎學金的來源可以是導師項目出,也可以是學校支持,也可以自費。
歐洲大陸一些國家,例如德國、法國、北歐五國更是實質上的雇傭(yong) 製度,即由學校和你簽訂雇員合同(雖然這個(ge) 錢也有可能是導師出),拿學位隻是順帶。
這種製度最大的特點就是一開始就明確了學生和導師之間利益關(guan) 係,導師給不給你錢,給多少都是確定的,不存在糾紛空間。
哪怕你幹的很一般,你該拿的錢一分也不會(hui) 少,導師要停你的獎學金也需要第三方長時間的介入判定,甚至可能還會(hui) 涉及嚴(yan) 重的勞工問題。即便導師要你幹其他事,你也可以以合同沒有要求予以拒絕。所以這就引申了一個(ge) 有趣現象,國內(nei) 一般問學生導師是誰都直接問“你的導師是誰”;但在國外,一般都是問"Who do you work with?",顯示兩(liang) 者並無嚴(yan) 格的從(cong) 屬關(guan) 係。
我國的導師製更偏向於(yu) 我國古代的學徒製和國外的導師製度的結合,屬於(yu) 中國特色的導師製度。全日製研究生入學的基礎獎學金是由國家及學校承包的,學校每年招多少學生都是根據國家的指標來確定的,多招原則上是不允許的。
但在文件層麵,導師是你研究生學習(xi) 的第一負責人,很多事情沒有他的允許根本做不成(無論開題、中期還是畢業(ye) 都需要他簽字)。
在這種製度下,導師和學生在官方文件層麵是沒有利益關(guan) 係的(因為(wei) 你的獎學金是國家給的),但學生能不能畢業(ye) 導師說了算,所以這就導致了,導師可能會(hui) (通常都會(hui) )叫學生做一些與(yu) 學生畢業(ye) 課題無關(guan) 的事,但他給不給你錢全憑他一念之間(沒有利益關(guan) 係)。
盡管學校層麵可能會(hui) 設立一些監督糾錯機製,但隻要導師的行為(wei) 沒有涉及學術誠信或紀律問題,其存在就聊勝於(yu) 無。這種製度的出發點是有利於(yu) 社會(hui) 公平公正,希望導師和學生之間是純粹的學術傳(chuan) 承關(guan) 係,且由國家負責獎學金兜底能夠快速的培養(yang) 大量人才,給予寒門學子更多的上升空間。
但我國發展實在是太快了,基礎的獎學金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生活需求,且企業(ye) 的高精尖科研需求也日益增多,給予了導師更多的橫向課題合作機會(hui) 。
基於(yu) 以上背景,學生給導師幹橫向、做雜事需要導師提供合理報酬是沒有製度支撐的,因為(wei) 兩(liang) 者不是雇傭(yong) 關(guan) 係,這也就解釋了為(wei) 啥研究生會(hui) 自嘲是“廉價(jia) 勞動力”。
但學生有沒有嚐試反抗這種製度呢?其實也有,近期的華中農(nong) 大事件其實就是一道縮影,此外還有諸如導師評價(jia) 網,導師推薦人等網站都是學生的無聲反抗。既然自己沒辦法,那就把導師的“惡行”曝光出來,讓他招不到學生。
但這些反抗是否有效呢?小e短期內(nei) 持保留態度。就現在研究生報考人數居高不下的情形來看,“你不讀有的是人讀”的現狀在短時間內(nei) 也很難扭轉,讀研讀博的需求在短期內(nei) 依舊是賣方市場。
那麽(me) 導師給名下碩士生博士生多少勞務費才能算合理呢?小e認為(wei) ,具體(ti) 數值很難確定,但如果導師確實要研究生做了和自己畢業(ye) 課題不相幹的事情,例如跑腿、報賬、經費管理、橫向課題等,那麽(me) 一定的勞務費還是不可或缺的。
大部分人讀研讀博的年紀都是二十來歲,這個(ge) 年齡如果還向家裏要生活費,自己恐怕心理也不舒服。
導師給的勞務費,應當以能夠滿足所在校園內(nei) 基本生活需求為(wei) 標準,偶爾還能有所結餘(yu) 。考慮到校園生活成本低且研究生還有基礎獎學金,這個(ge) 標準實屬不難滿足。對於(yu) 學生來說,
小e還是建議在入學之前就谘詢師兄師姐,了解清楚課題組補助情況。如果你確實需要這筆補助維持生活,那麽(me) 建議你還是找一個(ge) 比較慷慨的導師。當然,如果不在乎這點小錢就另當別論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