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大學的正常批次大學陸續放榜了,錄取夢校的學生們(men) 固然非常開心,但是最近有很多學生拿到的不是錄取通知,而是等待名單,也就是所謂的Waitlist或是Waiting List。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一下到底什麽(me) 是waitlist(等待名單),以及如果學生拿到waitlist該如何處理呢?
如果您申請了一所大學,但是最終沒有錄取,但是學校給出的是Waitlist,其實一般代表兩(liang) 種意思:
1. 你各方麵不錯,但是你在某方麵可能有些弱點,比如課外活動不夠突出,課內(nei) 成績不夠,SAT成績不夠,托福成績不夠,等等,所以我們(men) 優(you) 先錄取了最適合的學生。但是如果這些我們(men) 錄取的學生最終去了別的學校而沒有來,有多出來的名額,我們(men) 可能會(hui) 考慮後續給你一個(ge) 機會(hui) 。
2. 你在今年申請者裏算是很優(you) 秀了,在你們(men) 學校也是很好的學生,但是你確實沒有達到我們(men) 今年的要求,所以今年已經確定沒有名額給你。但是為(wei) 了避免你尷尬,我們(men) 給你一個(ge) waitlist,讓你和你的學校麵子上好看一點,但是我們(men) 其實不可能錄取你。
很多學生都覺得拿到waitlist還是有希望的,但是說實話,以往年整體(ti) 數據看來,美國頂尖名校對於(yu) waitlist的看法,更多不是上述第一條而是第二條,也就是絕大多數在waitlist上的學生,最終都會(hui) 遭到無情拒絕。
如果看往年的數據,前30名美國名校裏,能夠從(cong) waitlist轉正最終獲得錄取的學生,除了少數幾個(ge) 學校以外,基本上都不到10%,甚至有不少學校不到1%。
哈佛就是典型的例子,每年會(hui) 給出數千個(ge) waitlist,但是最終可能隻會(hui) 轉正個(ge) 位數的學生。而且在這些被轉正的學生裏,中國學生又比其他學生的概率低。所以中國學生被waitlist雖然貌似比直接被拒了好,但是其實最終錄取概率也不大。
很多家長和學生就會(hui) 問了,為(wei) 什麽(me) waitlist的錄取概率小呢?我身邊就有好多同學,錄取了這所學校但是不打算去了,不是會(hui) 有很多名額空出來嗎?
其實美國大學錄取學生也是有策略的,他們(men) 如果今年想招1000個(ge) 學生,他們(men) 肯定不會(hui) 隻錄取1000人。他們(men) 一般會(hui) 按照過去的經驗,來判斷多少比例錄取的人,最終會(hui) 來就讀。接下來大學就會(hui) 按照比例來增加錄取人數,來達到最終他們(men) 理想的就學學生人數。
舉(ju) 例,如果大學A,今年想錄取1000學生,但是以過去幾年數據顯示,他們(men) 平均錄取4000人才會(hui) 來1000人,所以他今年估計就會(hui) 發出4000份錄取通知。
因為(wei) 他們(men) 知道,從(cong) 數據分析的角度來說,如果今年接受錄取的比例和往年相似,那他們(men) 發出去的這4000份錄取通知,差不多會(hui) 轉化成1000位就讀的學生。
但是如果今年這所大學發了4000份錄取通知,但是最終隻有950位學生來就讀,那怎麽(me) 辦?
這時候,學校就會(hui) 從(cong) 等待名單裏麵找50位學生,來填補這50個(ge) 不足的名額,這也就是waitlist對學校最重要的地方,補足學生的數量到自己的理想範圍。
但是如果今年來的學生超出預期怎麽(me) 辦?比如大學雖然隻希望有1000學生,但是如果來了1100學生,其實這種情況也一般沒問題。一般大學都有能力和宿舍空間接受超出自己預期的學生。
因為(wei) 其實大學最稀缺的是宿舍,所以如果多了100位新生要來學校,他們(men) 可以縮減高年級學生住校的比例,來填補宿舍的不足。隻要學生有地方住,一般學校多接一點學生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這所大學就不會(hui) 再從(cong) waitlist等待名單裏麵錄取學生了。所以即使學生花再多金錢、精力、和時間去為(wei) 他的waitlist爭(zheng) 取和努力,最終也不會(hui) 有任何結果。
所以大家現在應該明白,為(wei) 什麽(me) 貌似很多人錄取了不去,但是學校還是不一定會(hui) 開放太多waitlist等待名單的錄取名額了吧。
那大學一般什麽(me) 時候開始審核waitlist等待名單呢?那當然要到他們(men) 能確定有多少學生最終要來的時候,這個(ge) 一般會(hui) 落在每年的5月1日以後(有少數學校會(hui) 早一點)。
因為(wei) 學生在大學錄取之後,學校都會(hui) 給出一個(ge) 日期(一般是5/1),也就意味著,學生如果拿到了多份錄取通知,最終還是要在5/1前選出他最理想的大學,然後繳交定金,確定自己要去這所學校。如果學生在5/1前不交定金,也就代表說,這位學生已經放棄了這個(ge) 錄取機會(hui) ,不會(hui) 考慮到這所學校就讀了。
所以一所大學隻要在5/1的時候,看有多少學生交了他們(men) 學校的定金,就大致上知道目前有多少學生打算來他們(men) 學校就讀。
比如舉(ju) 之前的例子,學校發現在5/1之前收到了950份定金,就代表學校會(hui) 知道,他們(men) 今年至少需要從(cong) 等待名單的學生裏,至少發放50份錄取通知,來補足今年目標的1000位學生。
那我們(men) 接下來繼續聊一下,如果拿到了waitlist等待名單,該如何處理呢?
對於(yu) 目前已經拿到waitlist的學生,先不用著急,因為(wei) 目前錄取結果還沒完全出完,所以我會(hui) 建議先等待到4/1的時候,等全部錄取結果都出了後,再判斷自己最理想的大學是哪一所。
接著看看waitlist裏麵有沒有更心儀(yi) 的學校,然後在5/1之前,發郵件給大學,去為(wei) 自己爭(zheng) 取一點最終的機會(hui) 。所以到了4月份,比如最終決(jue) 定要給3所大學發郵件去爭(zheng) 取,那我們(men) 就要考慮,如何去寫(xie) 這封郵件了。
很多機構都會(hui) 強調這封郵件的重要性,然後如果有學生從(cong) 等待名單上被錄取,他們(men) 就會(hui) 吹噓他們(men) 花了多少精力準備這篇文章,然後寫(xie) 的多麽(me) 感人肺腑,學生最終才錄取的,以此來展現他們(men) 機構似乎實力很強,很懂得抓住招生官的心。
但是說實話,這封郵件真的會(hui) 有這麽(me) 大效果嗎?我要先和大家說,我在過去7年裏,走訪了95所美國頂尖大學,已經和上百位招生官討論過這個(ge) 問題了。
大多數招生官說,收到這些郵件,一般隻是讓招生官知道,這個(ge) 學生對我們(men) 學校還是感興(xing) 趣的,也就是代表,如果後續學校把這些學生從(cong) 等待名單上錄取了,那這些學生願意接受錄取的概率可能會(hui) 比較高,所以在同等條件下,招生官在學生背景差不多的情況下,會(hui) 更希望把最終錄取名額發給這些有寫(xie) 郵件的學生。
但是話說回來,對大多數的招生官來說,其實這封郵件隻要寫(xie) ,“我對你們(men) 學校還是很感興(xing) 趣的,希望能繼續保持在waitlist等待名單上”,其實就足夠了。
甚至有一些招生官和我說,你們(men) 可以等到5/1再寫(xie) 封郵件給我們(men) ,確認我們(men) 今年會(hui) 不會(hui) 用到等待名單。如果你想寫(xie) 什麽(me) 東(dong) 西給我們(men) ,如果我們(men) 根本沒有名額,你不就是浪費了時間寫(xie) 這封郵件嗎?你們(men) 可以等到我們(men) 確認會(hui) 開放從(cong) 等待名單裏麵錄取學生以後,再來寫(xie) 吧。
雖然招生官這樣說,但是我覺得,還是不要等到5/1以後才開始寫(xie) 這封郵件。因為(wei) 到時候時間可能會(hui) 比較趕,而且有學校可能從(cong) 5月中就會(hui) 陸續開始放榜了。
然後就算大部分招生官都說,這封郵件寫(xie) 太多沒有太大意義(yi) (有些招生官說他們(men) 沒有時間看太長的郵件),但是我私下覺得,如果能好好寫(xie) ,還是會(hui) 比較好。
雖然最後這封郵件真的能被有效用到的概率不大,但是即使可能有那麽(me) 一點點機會(hui) ,就算是1%,也可以去爭(zheng) 取一下,畢竟不爭(zheng) 取可能概率會(hui) 更小。
所以這封求愛信郵件(love letter)具體(ti) 如何寫(xie) 呢?如果決(jue) 定要好好寫(xie) ,可以考慮以下幾個(ge) 點:
1. 不要寫(xie) 太長,最好在250-300字左右。我所聽到的是,招生官很排斥看寫(xie) 太長的郵件。每年他們(men) 可能會(hui) 受到上千封或是甚至更多爭(zheng) 取等待名單的郵件。如果看到了一封長篇大論的文章,他們(men) 也會(hui) 覺得很反感,甚至幹脆不看完了。(當然如果有很多重要的東(dong) 西必須寫(xie) ,也不是完全不能多寫(xie) ,但是最多也絕對不要超過500字,不然可能會(hui) 有反效果)
2. 不要隻寫(xie) 學校有多好多好,所以想爭(zheng) 取能來這所學校就讀。尤其是如果之前的文書(shu) 題目已經有一篇 “why essay”了,也就是之前在申請文書(shu) 裏已經寫(xie) 過為(wei) 什麽(me) 想來這所大學就讀了。
3. 可以寫(xie) 寫(xie) 在申請結束(1/1)到現在(4/1)之間的這段時間裏,有沒有任何突出的個(ge) 人成就,獲得獎項,實習(xi) 經曆,社團活動,或是成長經曆,可以和招生官分享的。補充一下招生官對你的認識
4. 可以補充一些之前文書(shu) 裏麵沒有寫(xie) 到的內(nei) 容,加強自己為(wei) 什麽(me) 和學校匹配的合理性。用不多的篇幅讓招生官感覺你對他們(men) 學校的文化,氛圍,曆史,理念,是有相當深入的了解。
5. 展現自己更高的學術能力。比如附件幾篇自己最近寫(xie) 的高大上的學術論文,或是在郵件裏表現的非常有文化有哲理,讓招生官覺得這個(ge) 學生與(yu) 眾(zhong) 不同
6. 如果能寫(xie) 的東(dong) 西很多,也可以定期寫(xie) 郵件給招生官,比如每2周一次。但是這種方式也是比較有風險的,怕招生官會(hui) 覺得煩而造成反效果。所以如果真的必須走這條路,那每一封郵件真的就是要嘔心瀝血,含金量極高,篇篇要能讓招生官點頭微笑覺得這個(ge) 學生高深莫測的那種。如果隻是每次寫(xie) 一個(ge) 喜歡學校的點,或是介紹一個(ge) 自己的活動,那就還是算了吧,不要浪費彼此的生命。
當然,寫(xie) 郵件隻是一種爭(zheng) 取等待名單的方式,其他還有幾種,比如和招生官約好,買(mai) 張機票飛去大學見招生官當麵討論,找學長學姐寫(xie) 不同角度的推薦信,或是向大學直接捐款一個(ge) 億(yi) 。方法很多,就看您有多少資源和精力來做這件事了。
對了,還有家長問我,能不能找錄取了但是不會(hui) 去的學長學姐,向大學極力推薦,願意把他的名額給我孩子呢?
這一點,我也問了招生官,招生官以一種蔑視的笑容和我說,“這些錄取但是不來的學生和我們(men) 說什麽(me) 沒有任何意義(yi) ,他們(men) 如果不要這個(ge) 名額,我們(men) 也會(hui) 有自己的內(nei) 部機製來判斷把名額給誰。而且他們(men) 又不是招生官,怎麽(me) 會(hui) 知道我們(men) 想找的是什麽(me) 樣的學生呢?”
所以針對這個(ge) 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就是這樣做完全沒有任何用處。而且還可能讓招生官覺得你在浪費他時間讀郵件,還可能會(hui) 有反效果。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如果各位家長有任何留學相關(guan) 的問題,歡迎在群裏或是私下聯係我。謝謝各位對機構的持續關(guan) 注!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