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7月26日托福改革以來,北京機構的教師們(men) 在教研中投入的精力最多的科目就是托福寫(xie) 作。這是因為(wei) 「學術討論」(Academic Discussion) 這個(ge) 寫(xie) 作考試題型整體(ti) 上相對較新,也具有挑戰性。
老師們(men) 從(cong) 深入研究評分標準和官方給出的各分數段寫(xie) 作樣本,到討論教學方法,再到收集和分析各分數段學生寫(xie) 作樣本以及教師限時寫(xie) 作練習(xi) 等,都在為(wei) 了教好這個(ge) 新的考試題型而持續努力著。
那麽(me) ,我們(men) 的努力方向是否正確呢?我們(men) 最希望得到的是ETS【托福出題機構】的答複。 本周,我有幸參加了ETS2024北京托福教師研討會(hui) ,終於(yu) 有機會(hui) 與(yu) ETS官方培訓師討論並確認了我們(men) 對於(yu) 「學術討論」(Academic Discussion) 這個(ge) 題型的一些觀點。
1. 【學術討論】相較之前的【獨立寫(xie) 作】題目情景更加學術
在學術討論這個(ge) 新題型剛出現時,一度有一個(ge) 觀點就是【學術討論】這個(ge) 題型因為(wei) 是一個(ge) online discussion,並且寫(xie) 作時間短(僅(jin) 10分鍾),要求字數少(不少於(yu) 100詞),不能寫(xie) 出一篇完整的議論文,所以相較之前的【獨立寫(xie) 作】有相對更低的學術寫(xie) 作要求。 但事實上,ETS培訓師的觀點是:【學術討論】相較之前的【獨立寫(xie) 作】更加學術,且要求更高。
原因如下:
1)這個(ge) online discussion不是社交媒體(ti) 的discussion,而是在大學的專(zhuan) 業(ye) 課上,比如經濟學課堂,教授發起的一個(ge) 學術的討論,因此會(hui) 出現一些比較專(zhuan) 業(ye) 和學術的討論內(nei) 容,比如targeted marketing【定向市場營銷】
2)以前獨立寫(xie) 作是用30分鍾時間,通過300字以上的寫(xie) 作來體(ti) 現一個(ge) 考生的學術寫(xie) 作水平,而現在隻有10分鍾用100多字快速體(ti) 現一個(ge) 考生好的學術寫(xie) 作水平,所以對考生的學術寫(xie) 作能力要求無疑是更高的。
2. 學術討論題目中的要求【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discussion】到底是什麽(me) 意思?
1)回答切題【對應教授陳述的內(nei) 容和問題】就算是為(wei) 討論做出了貢獻。
2)可以與(yu) 其中一位同學觀點,甚至是理由,一致,但是一定要有自己不同的論證和細節支持。
3)在討論中可以提及另外兩(liang) 位同學,比如說明自己支持其中某個(ge) 同學的觀點,也可以不提及。
3. 是否每一個(ge) 答案都一定會(hui) 有機器和人共同打分?
是的,每個(ge) 答案都會(hui) 有E-rater和人工獨立評分,然後進行加權平均。
4. 學術討論的評分是否向語言質量傾(qing) 斜,邏輯占分減小?
語言和邏輯同等重要,一切都會(hui) 嚴(yan) 格以評分標準中的每一條為(wei) 判斷標準,但是由於(yu) 涉及機器評分,在邏輯展開上一定不如語言使用上捕捉的更準確,隻能通過關(guan) 鍵詞、邏輯連接等大體(ti) 判斷邏輯和展開情況。
5. 學術討論對於(yu) 用詞的正式程度的要求是什麽(me) ,使用過於(yu) 正式的表達是否會(hui) 扣分?
【正式的表達】這個(ge) 表達其實是非常籠統寬泛的,到底是多正式很難界定。更多的還是看用詞的準確性。 例如,如果一個(ge) 考生將“生活中遇到的一個(ge) 小困難”描述為(wei) conundrum,可能會(hui) 被解釋為(wei) conundrum這個(ge) 詞過於(yu) 正式。
事實上,在這個(ge) 語境下使用conundrum本身並不準確,因為(wei) conundrum指的是“非常複雜且幾乎無法解決(jue) 的難題或謎題。”
此外,同一個(ge) 段落中的用詞和表達的一致性非常重要,這在評分標準中有明確的體(ti) 現。五分的評分標準明確指出“it demonstrates consistent facility in the use of language”(展現出在語言使用上始終如一的自如)。在SAT和ACT的考試中也會(hui) 考察這個(ge) 點,考點叫“style and tone”(文風)。一篇文章的整體(ti) 文風需要保持一致。
6. 學術寫(xie) 作是否有一個(ge) 相對更好的固定結構?
沒有固定結構。但是一個(ge) 好的學術寫(xie) 作段落還是會(hui) 有相對常見的結構,比如開頭要明確寫(xie) 出自己的觀點,後麵做論述展開,否則會(hui) 給讀者造成理解上的不便。 除了學術寫(xie) 作,昨天的研討會(hui) 也對其他三個(ge) 科目都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其中ETS培訓師強調的兩(liang) 個(ge) 比較重要的觀點:
1. ETS始終盡最大的努力來保證考試的公平,比如:
1)閱讀篇目變成2篇20題之後,OG不再給出任何一篇的分數轉換表,因為(wei) 每一篇文章在考試後都會(hui) 對考生完成情況進行算法複雜的數據分析然後再進行分數轉換,以確保每一次的考試分數與(yu) 其他場次的考試分數是可比較的。
這也就是為(wei) 什麽(me) 有些學員在考試結束界麵看到的閱讀和聽力成績和最終得到的成績會(hui) 有差異。當然,這個(ge) 成績的變化不會(hui) 受到考生之前考試分數的影響。
2)口語和寫(xie) 作的考官每完成幾個(ge) 題目的打分,一定要重新聽/看一遍每個(ge) 分數的標準示範答案,以確保考官始終明確每個(ge) 分數的標準。
3)同一個(ge) 考官不給一個(ge) 考生完整的一套口語(4個(ge) 題目)打分,不同的題目由不同的考官打分。
2. 最終考察的是語言技能,不是考試技巧
EST支持培訓機構對學生進行培訓,但是我們(men) 培訓的內(nei) 容一定是語言技能,而不是考試技巧,這個(ge) 與(yu) 機構的能力提升的觀點非常一致。 很高興(xing) 有機會(hui) 參加ETS組織的教師討論會(hui) ,讓我對於(yu) 我們(men) 的教學更加的有信心,我們(men) 的努力方向是正確的,隻需要堅持走下去。 作者介紹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