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名校為何針對亞裔學生采取的“名額限製”?

近年來,美國亞(ya) 裔教育聯盟聯合多個(ge) 亞(ya) 裔團體(ti) 向美國教育部和司法部投訴哈佛大學,指責哈佛在招生過程中歧視亞(ya) 裔學生,以各種手段來限製亞(ya) 裔學生的名額。最近又發起了向耶魯、布朗、達特茅斯三所名校聯合申訴。為(wei) 何亞(ya) 裔學生上名校遭遇困境?名校為(wei) 何有針對亞(ya) 裔學生采取的“名額限製”?他們(men) 的核心利益是什麽(me) ?

美國大學真的限製亞(ya) 裔學生嗎?

研究顯示:美國各名校對亞(ya) 裔學生的名額限製是真實存在的。

無論是美國的主要媒體(ti) 還是華人社區都有這樣的共識,即二十世紀上半葉出現的針對猶太裔學生歧視性的名額限製,今天在亞(ya) 裔身上重現了。

一種被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平權政策”的存在導致華(亞(ya) )裔的名額受到了限製。也因此,2014年加州旨在尋求提高拉美裔和非洲裔入學比例的“SCA5提案”遭到了亞(ya) 裔族群的強烈關(guan) 注和極力反對。

美國大學在哪些行為(wei) 是亞(ya) 裔學生的限製?

“錄取不則優(you) ”,設種族限額

2015年發生了64個(ge) 亞(ya) 裔團體(ti) 狀告哈佛大學在錄取中種族歧視亞(ya) 裔的案件。64個(ge) 亞(ya) 裔團體(ti) 為(wei) 主訴人,116個(ge) 亞(ya) 裔團體(ti) 聲援。一些亞(ya) 裔團體(ti) 針對哈佛大學入學錄取的“種族平衡”政策發起訴訟,司法部也介入此案對原告表示支持。

這起訴訟幾年前由一個(ge) 名叫“大學生公平錄取”(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的組織發起,大部分原告是被哈佛拒絕的美籍亞(ya) 裔申請人。他們(men) 指控哈佛大學對每年錄取的亞(ya) 裔新生人數規定上限,評估申請人資質時對亞(ya) 裔不公

美國名校為(wei) 何針對亞(ya) 裔學生采取的“名額限製”?

亞(ya) 裔學生遭受不平等言論接連被拋出

普林斯頓大學兩(liang) 名教授在《不再隔離,未臻平等:種族與(yu) 社會(hui) 階層對精英大學招生和校園生活的影響》一書(shu) 中說:

亞(ya) 裔在任何一個(ge) SAT分數段的錄取率都是最低的,在同樣分數的情況下,錄取率比白人低67%,比起其他族裔則更低。“亞(ya) 裔進一流名校SAT要比白人高140分,比西裔高270分,比非裔高450分”。

亞(ya) 裔學生占比一直穩定

據統計,幾十年來,盡管亞(ya) 裔美國人占美國總人口的百分比已經翻了一倍還多,亞(ya) 裔在哈佛大學學生中所占的百分比依舊穩定保持在16%至19%。數據顯示,亞(ya) 裔在美國的占比隻有5.6%,不過當你查詢美國一些優(you) 秀大學本科生亞(ya) 裔人數比例,你就會(hui) 發現亞(ya) 裔要比人口占比大4-6倍。

美國大學為(wei) 何要限製亞(ya) 裔學生?

亞(ya) 裔學生確實成績優(you) 異,造成威脅?

在過去十年中,亞(ya) 裔美國人和白人高中生在標準化考試中的成績差距一直在擴大。2018年,亞(ya) 裔學生的SAT成績平均比白人學生高100分。僅(jin) 僅(jin) 三年後的2021年,這一差距就擴大了25%以上,達到了127分。

為(wei) 了控製這類現象,許多大學在2018年分分取消了SAT考試。2018年芝加哥大學率先宣布取消SAT/ACT考試的強製性要求,成為(wei) 全美首家執行該類政策的頂尖綜合類研究型高等學府。

該舉(ju) 動在教育界引起轟動,並直接引發跟風效應。之後,美國至少有200所高等院校作出了同樣的決(jue) 定,它們(men) 不再強製性要求大學入學考試成績。

明麵上,許多取消SAT考試要求的大學都表示,這是為(wei) 了實現多樣性和公平,並且不再強調硬性學習(xi) 競爭(zheng)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對於(yu) SAT優(you) 勢最大的亞(ya) 裔學生,這樣的做法相當於(yu) 少了一項加分項,為(wei) 申請增加了太多不確定性

由猶太裔的名校“貢獻率”得到的啟示

資深觀察人士從(cong) 名校的利益視角,比較了亞(ya) 裔、白人和猶太裔對於(yu) 名校的“貢獻率”。

亞(ya) 裔捐款額僅(jin) 有白人捐款的1/10

既然捐贈基金在名校中具有如此決(jue) 定性的作用,我們(men) 再進一步看一下捐贈基金的資金來源。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在1967年至2015年間,常青藤大學加上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所收到的5千萬(wan) 美元以上的捐款,總額超過了100億(yi) 美元。

其中,白人捐款比例為(wei) 63%,猶太裔為(wei) 29%,而亞(ya) 裔的比例則為(wei) 6.8%。如果剔除海外印度公司及香港企業(ye) 家的捐款,則在美的亞(ya) 裔隻有雅虎的楊致遠一人捐款。這樣在美亞(ya) 裔真正的捐款比例則降到0.7%。另外,捐款的總人次為(wei) 79人次,其中白人占54%,猶太裔占33%,在美的亞(ya) 裔則隻占近1.3%。

由此可見,無論是捐款額還是捐款人數,亞(ya) 裔對事關(guan) 美國名校生存的捐贈基金的貢獻可以是忽略不記的,這和亞(ya) 裔學生占學生總數20%的比例是不相稱的

由於(yu) 絕大多數的捐款都是校友對母校的捐贈,如果按現狀發展下去,任何由於(yu) 增加亞(ya) 裔學生而導致白人和猶太裔學生比例的下降,都隻能造成未來名校捐贈基金來源的萎縮,以至其名校的地位將因此而動搖。

亞(ya) 裔學術貢獻僅(jin) 為(wei) 猶太裔的1/16

我們(men) 常說,亞(ya) 裔在學術領域貢獻是比較突出的。如果查看一下美國科學院數理化三個(ge) 學科的院士情況,亞(ya) 裔院士所占的比例僅(jin) 占5%。從(cong) 諾貝爾獎的角度來看,諾獎獲獎者共有889人。其中,在美華裔隻有7人獲獎,占總人數的0.79%;而猶太裔共有114人獲獎(其中包括愛因斯坦),是華人的16倍之多。 除了愛因斯坦,相比於(yu) 學者,社會(hui) 上的傑出人士對母校聲譽的貢獻則是更加深遠和廣泛的。比如,哈佛和耶魯都貢獻出不少總統和副總統,參議員,眾(zhong) 議員,其他重要的政界人士更是不計其數。

其中,著名的猶太裔政治家就有哈佛畢業(ye) 的原紐約市市長,耶魯畢業(ye) 的曾竟選副總統的參議員,哈佛畢業(ye) 的著名的民主黨(dang) 參議員等等。

總之,白人及猶太裔的校友在捐款回饋母校的同時,也為(wei) 母校帶來了巨大的宣傳(chuan) 效果和聲譽。而亞(ya) 裔,尤其是華裔在美國則缺少影響廣泛的傑出人士。

由此分析指出,“我們(men) 從(cong) 猶太裔身上學到的經驗就是,亞(ya) 裔必須要有很多傑出的人士出現,才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歧視的問題,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所以任何由於(yu) 增加亞(ya) 裔學生而導致白人和猶太裔學生比例的下降,都隻能造成未來名校捐贈基金來源的萎縮,以至其名校的地位將因此而動搖。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WGHS沃頓商賽2024組隊備賽報名中

下一篇

2024年French + Gastronomy美食夏校項目開放申請!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