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隱藏]
每個(ge) 同學都會(hui) 有這樣的疑問:究竟選大學還是選擇文理學院,選擇美國東(dong) 部的學校還是美國西部的學校呢?
美國東(dong) 海岸的私立大學為(wei) 學生建立了非常好的關(guan) 係網,一個(ge) 人一生都跟自己的大學時光有很多聯係,而在中西部,大學給你提供教育,但是不負責這個(ge) 大學的招牌能夠給你帶來的其他附屬品。大家畢業(ye) 了就畢業(ye) 了,跟大學聯係不緊密。
正如不同的曆史沿革造成中國南北方的巨大文化差異,不同曆史和文化積澱下的美國東(dong) 西部,同樣形成了氣質各異的學校和風格迥然的教育文化。東(dong) 部的頂級私校保留著從(cong) 歐洲帶來的悠久傳(chuan) 統,提供貴族化的精英教育;西部的學校延續著拓荒、創新的自由主義(yi) 精神,教育則更具實用性。
因此,很多家長與(yu) 其糾結“是送孩子去東(dong) 部學校還是西部學校”?不如先想想為(wei) 什麽(me) 送孩子留學和希望將孩子培養(yang) 成什麽(me) 樣的人,因為(wei) 這才是決(jue) 定擇校何處的根源!
今天為(wei) 大家帶來一篇文章,希望對於(yu) 大家的選校有所啟發。
在東(dong) 海岸上學,每當我提起我曾經在Iowa住過一年時,我那些從(cong) 波士頓,費城和紐約來的同學都會(hui) 非常驚訝地望著我,迷茫地問一聲:"Why?" 東(dong) 海岸的人稱中西部為(wei) :"flyover country"(飛過的國家),意思是他們(men) 覺得中西部和東(dong) 西海岸不是一個(ge) 類型的,而他們(men) 對於(yu) 中西部的了解僅(jin) 停留在飛機飛過的份上。當中西部的人聽到東(dong) 海岸時,會(hui) 慢慢地從(cong) 鼻子裏哼出一口氣來:"well,they are not like folks’ round here!" (哈,那些人和我們(men) 這邊的夥(huo) 計們(men) 可不一樣)。
如果不是先在中西部的Iowa州的一個(ge) 美國家庭中生活過一年,又在東(dong) 海岸的一所文理學院讀書(shu) ,我想我也是很難看出來個(ge) 中端倪的。
就像是美國人,到了中國的沿海地區,又到內(nei) 陸地區逛了一圈,的確可以看出風光的不同,可是要讓他真的說出人的不同也是很難的。
況且美國地域上的貧富差距遠沒有中國那樣明顯。
東(dong) 海岸是英國清教徒最先來到的地方,他們(men) 從(cong) 英國來到東(dong) 海岸是為(wei) 了政治避難,所以大部分都是有知識有抱負受盡欺淩的教士。這些人保留著英國的傳(chuan) 統,英國的生活習(xi) 慣,還有英國的價(jia) 值觀。
這些我們(men) 現在在新英格蘭(lan) 地區都還可以看見。東(dong) 海岸曆史比較悠久的學校,都還保留著以前的那種常青藤布滿紅磚牆的校園,兢兢業(ye) 業(ye) 的學術傳(chuan) 統。東(dong) 海岸的大學,曾經都是給貴族男性開的教會(hui) 學校,所以很多時候被美國平民認為(wei) 是一種貴族的享受。
我在Iowa的一個(ge) 好朋友,Kristina,是一個(ge) 令人羨慕的美國女孩兒(er) ,家裏條件很好,爸爸斯坦福畢業(ye) ,漂亮的房子、關(guan) 係緊密的家庭、聽話的妹妹。但是這次從(cong) 東(dong) 海岸回來再見到她,我真的發現,也許典型的美國女孩兒(er) 是有地域之分的。
我們(men) 說到Haverford,一般中西部的人都不知道,但是我們(men) 提起了學費,我告訴Kristina一家Haverford的學費之後,他們(men) 就都明白了:"those private,expensive east coast prep colleges。"(那些私立,昂貴的東(dong) 海岸文理學院),大多數美國人不知道很多文理學院的名字,但是隻要一提起這整個(ge) 文理學院的類別,大家立馬就能知道是什麽(me) 。
文理學院基本上是一種東(dong) 海岸新英格蘭(lan) 地區的特色,保留著以前從(cong) 歐洲帶來的悠久傳(chuan) 統,提供一種貴族化的精英教育。
在剛回Iowa的時候,我還跟人描述Haverford,但是後來都不太好意思跟人說到"liberal arts college" "private" "east coast" 這幾個(ge) 字眼,因為(wei) 這幾個(ge) 詞整個(ge) 就代表了一種上層社會(hui) 的機構感。
而且在美國人看來,很多這些大學的名字一聽就非常"東(dong) 海岸",我的一個(ge) 中西部的朋友第一次聽說我去Haverford的時候曾經說:"Sounds fancy,very eastcoast"(聽上去很高貴,很東(dong) 海岸),我很奇怪,因為(wei) 我不明白他們(men) 怎麽(me) 能從(cong) 一個(ge) 名字中聽出來"高貴"或者"平凡",後來我明白,這大概就是像中國人在聽到一個(ge) 老北京姓"金"一樣,馬上就覺得是皇室的人。
好,回到Kristina家的餐桌。我們(men) 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晚飯是牛排,香蕉麵包,土豆泥和沙拉。桌上有黃油和牛奶。非常中西部。
我們(men) 聊到Iowa最近的caucus,我把我坐在保守黨(dang) 候選人Romney兒(er) 子身邊的事告訴了他們(men) ,然後我說:"很奇怪,當時我看到他,我就覺得他是東(dong) 海岸來的。但是我還是不是很清楚怎麽(me) 判斷一個(ge) 人到底是來自東(dong) 海岸還是來自其他地方。"
Kristina媽媽說:"如果一個(ge) 人一見麵就問你:‘你在哪裏上的大學’?"那麽(me) 他是從(cong) 東(dong) 海岸來的,而如果一個(ge) 人一見麵就問你:‘你是做什麽(me) 的’?"那麽(me) 這個(ge) 人則是從(cong) 中西部或者是西部來的。"
我仔細想了一會(hui) 兒(er) ,還真的是這樣!比如說我美國的爸爸,他從(cong) 來都是對陌生人伸出手去,然後問:"你是做什麽(me) 的?" 我在Iowa, Michigan,Chicago的時候,所有人都問我的是:"你是做什麽(me) 的?""你爸媽是做什麽(me) 的?"而非:"你去什麽(me) 學校?"
但是去Greg波士頓的家過感恩節的時候,真的是一進門大家就問:"你是哪個(ge) 學校的?",在介紹我的時候他們(men) 會(hui) 說:"Gogo在Haverford上學" "Good old Haverford",而不是像中西部人介紹:"Gogo來自中國,她現在在美國上學。"而且當我在波士頓的時候(上帝啊,這個(ge) 學期我的每一個(ge) 假期都是在波士頓度過的!)我們(men) 在餐桌上吃飯,大家講到的都是自己打著長曲棍球,穿著牛津鞋抱著一摞書(shu) 的東(dong) 海岸大學時光,什麽(me) Tufts啊,MIT啊,全都是大學,大學,大學。
因為(wei) 在東(dong) 海岸,大學為(wei) 你建立的關(guan) 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個(ge) 人一生都跟自己的大學時光有很多聯係,而在中西部的州立大學裏,大家畢業(ye) 了就畢業(ye) 了,跟大學聯係不是那麽(me) 緊密。後來如果成功,很多都是靠自己。
東(dong) 海岸的私立大學為(wei) 學生建立了非常好的關(guan) 係網,這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Haverford,40%的人拿獎學金,那麽(me) 剩下的60%不拿獎學金的都是每年出的起5w美金的家庭。而且作為(wei) 一個(ge) 小的文理學院,知道這個(ge) 學校的基本上都是在這麽(me) 一個(ge) 上層社會(hui) 圈子裏的人(美國人不看排名,所以Haverford排多少他們(men) 也不在乎)。
比如說我們(men) hall上,我就不知道有從(cong) 公立高中畢業(ye) 的。美國好的私立高中和大學幾乎一樣貴,所以這些學生從(cong) 小到大都是私立學校,一直到大學。他們(men) 家庭的財富,都是比較可觀的。
我的一個(ge) hall mate曾經跟我說:"如果我爸爸那裏有一個(ge) 空出來的實習(xi) ,而你需要的話,我肯定能讓你去。"
是的,這樣的事在Iowa State也會(hui) 發生,但是在東(dong) 海岸,大部分人根據財富和家庭地位去非常不同的學校,而在這些學校,大家對於(yu) 自己的朋友很有安全感,因為(wei) 家庭條件基本上是相符的。
東(dong) 海岸這樣的學校比比皆是,除了常青藤和文理學院以外,還有很多曆史悠久的名校,比如Tufts啊,Boston College, Boston University等等。
那麽(me) 這些校友關(guan) 係能夠緊密到什麽(me) 地步呢?
Haverford因為(wei) 人本來就少,所以校友關(guan) 係尤其緊密。我有一次在國際學生的dinner上麵表演了個(ge) 節目,後來下來跟 Alumni office的Director聊天,他問我想做什麽(me) ,我說沒想好,可能finance。然後他說,那你得早點開始啊,這個(ge) 暑假就要開始實習(xi) 。這樣好了,我們(men) 有一個(ge) alumni的父親(qin) 是一個(ge) 在中國的企業(ye) 家,我把他的email給你,你給他發郵件,我相信他會(hui) 幫助你的。
我回去一查,嚇了一跳,是一位很牛逼的中國企業(ye) 家。於(yu) 是我給他的孩子發了郵件。沒想到當天晚上就回了,而且回的非常多,內(nei) 容之詳盡我都感激涕零。我們(men) 剛進學校就被教育,要利用alumni關(guan) 係。
無數次都在說:從(cong) alumni本裏找你願意contact的alumni,然後放心大膽地去聯係他們(men) 。記得Wentworthmiller說過,他普林斯頓畢業(ye) 之時,想進入電影行業(ye) ,於(yu) 是去alumni office,人家遞給他一份薄薄的冊(ce) 子,他當時一看就瘋了,因為(wei) 普林斯頓在電影行業(ye) 的alumni太少了。
而在中西部,大學給你提供教育,但是不負責這個(ge) 名字給你帶來的其他附屬品。我美國的媽媽是在東(dong) 海岸長大的,但是在密歇根州立上的大學,後來又到Ohio讀了法學院。
她告訴我,在密歇根州立讀大學時,她的實習(xi) 全自己找的。而且她到了大四才開始實習(xi) 。她說在她所知道的中西部大學,很少有學校組織的校友net working events。中西部的人似乎不太在乎。他們(men) 更相信自己的能力,而非家族和學校的關(guan) 係。
以我所見,中西部長大的美國人大多有這樣一種保守黨(dang) 的思想:我自力更生做我自己的事情,政府沒有理由來將我的成果奪走。我如果努力了,有錢了,我的目的不是給我的後代提供一個(ge) 機構的,不用工作的環境,而是一種拓荒,創新,兢兢業(ye) 業(ye) 的精神。所以我的孩子從(cong) 小就要努力工作,像其他沒錢人家的孩子一樣。
我的好朋友在Iowa的高爾夫俱樂(le) 部工作,在那裏她負責做漢堡,和在麥當勞工作沒有什麽(me) 區別。而和她共事的學生們(men) 全都是家裏非常有錢的孩子,但是他們(men) 仍然在做著每小時十美元的低廉工作。
而在東(dong) 海岸,情況就大不一樣。我的朋友A,媽媽是離婚了,帶著三個(ge) 孩子的醫生,掙得不少,但是不會(hui) 非常多。她一個(ge) 人非常辛苦地讓三個(ge) 孩子全去了昂貴的私立高中和著名大學,但是從(cong) 不讓他們(men) 工作。這是典型的東(dong) 海岸elite(貴族)思想。
我媽媽小時候在賓夕法尼亞(ya) 州的一個(ge) 富裕的律師家庭長大,她說在東(dong) 海岸,人們(men) 對於(yu) 她的期望是"不要工作"。在她的私立高中裏,打工被看作是一件比較恥辱的事情。
我想到以前在北京認識的那些東(dong) 海岸私立高中裏的學生,即使是家裏條件不怎麽(me) 好的,也都不打工。而在Iowa這裏,我們(men) 私立高中裏有許多當地非常有錢的孩子,他們(men) 和其他人一樣在麥當勞和沃爾瑪工作。
再舉(ju) 個(ge) 例子,E,來自Iowa,父親(qin) 是牙醫母親(qin) 也是醫生,家裏每年掙得能有五十萬(wan) 美元,非常富裕。他去了便宜的州立大學,學了一個(ge) "體(ti) 育播報"的專(zhuan) 業(ye) ,出來後找不到工作,現在在聖路易斯的一家星巴克賣咖啡。辛辛苦苦工作,自己租了一間小公寓,父母一點也不管,一分錢也不給。
這樣的例子在中西部非常普遍。我一個(ge) 好友Courtney,父親(qin) 擁有整個(ge) Iowa州所有的麥當勞,而她卻在其中的一個(ge) 麥當勞賣漢堡,拿每小時七美元的工資,開著二手車,卻住在父母有著噴泉花園遊泳池的房子裏。在中西部,大家的價(jia) 值觀是"self-made men"(自己成就自己的人),就是說不靠家庭支持自己成就一番事業(ye) 的人是模範。
相比起中西部,東(dong) 海岸的有錢人有很多是繼承財產(chan) 的,所以他們(men) 有一種貴族的,上層社會(hui) 的對於(yu) 簡單勞動的鄙視。而在開發較晚的中西部大平原,農(nong) 場主們(men) 認為(wei) 簡單勞動是每個(ge) 人必備的,基礎的品質,所以他們(men) 非常重視在這一方麵對於(yu) 孩子的培養(yang) 。東(dong) 海岸在衡量一個(ge) 人方麵,更多是學曆,素質,禮儀(yi) ,家族。
我在東(dong) 海岸的朋友M,家裏是新澤西的律師家庭,兩(liang) 輛奔馳一輛賓利,我去過他的家,放著華爾茲(zi) ,有書(shu) 房、電影院、舞廳、電梯、健身房、桑拿房。對於(yu) 他而言,生活就是去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而學習(xi) 是因為(wei) 樂(le) 在其中。M學習(xi) 非常刻苦,是因為(wei) 他"喜歡",是因為(wei) "我享受讀書(shu) ,我享受思想上的挑戰",而非"我要找個(ge) 好工作"。這種思想在東(dong) 海岸的私立文理學院裏非常占統治地位。
在Haverford,我們(men) 是不會(hui) 討論成績的,因為(wei) "沒有意義(yi) "。學習(xi) 不是為(wei) 了成績,而是因為(wei) 這是高素質的人類的一種自然的需求。所以在文理學院中,沒有和以後工作有直接聯係的那些專(zhuan) 業(ye) (商學,會(hui) 計之類),而是純文理(文學,哲學,數學等等)。而在大多常青藤大學裏,本科教育也都是文理學院的教育(即純文理),而到了研究生大家才決(jue) 定以後做什麽(me) 。
所以在東(dong) 海岸的很多私立高中,那些講課非常引人入勝,氣質十足的老師都是拿著不多的教師工資,但是能輕鬆地全世界到處飛,住在宮殿一樣的房子裏,過著上層社會(hui) 生活的人。而這樣的事在中西部基本上是見不到的。教育更多是為(wei) 了找到好的工作,努力得到好的生活,而不是保持一種貴族的高素質,自由地在學海裏徜徉。
那麽,哪一種更為中國化呢?
其實,東(dong) 海岸的這種貴族式教育和中國傳(chuan) 統的貴族教育是很像的。孩童們(men) 受教育,是為(wei) 了成為(wei) 更好的貴族,而不是為(wei) 了能夠謀得生計。就像我在Iowa的朋友不明白長曲棍球,壁球,cricket,劃艇這些在東(dong) 海岸曆史悠久的運動的意義(yi) 一樣,古時勤勞的中國農(nong) 民也不明白蹴鞠的意義(yi) 何在。可惜,我們(men) 沒能將這種中式的貴族式教育延續下來。那麽(me) 我們(men) 是否又有這種中西部的拓荒精神呢?好像也很難找到。
中國的問題在於(yu) :社會(hui) 沒有多元的標準,每個(ge) 人都焦慮而自卑,不知道最好的,最適合自己的是什麽(me) 。
我寫(xie) 這篇文章的時候,完全沒有想過哪種生活方式是好的,到底是東(dong) 海岸充滿古老貴氣的方式,還是中西部的那種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原始的熱忱,對"self-made men"的向往,甚至是我在這篇裏沒有講到的,西部的探險精神。在當下的中國,沒錢人想變成有錢人,有錢人想把孩子送出國受一種自己也不知道好不好的教育,最後回國來完全不知所措。
我欣賞美國人的是他們(men) 有一種對於(yu) 自己本身價(jia) 值的認知。他們(men) 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麽(me) ,應該做什麽(me) ,不會(hui) 沒有頭緒地隨著大溜到處亂(luan) 撞最後頭破血流地來抱怨社會(hui) 。他們(men) 有一種"我自己做選擇,我堅持我的選擇,我不後悔我的選擇"的概念。
我在Haverford的一個(ge) 中國朋友說:申請實習(xi) 需要寫(xie) 一篇關(guan) 於(yu) 他為(wei) 什麽(me) 想做金融的文章,而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為(wei) 什麽(me) 要做,所以無從(cong) 下手。多少在美國的中國學生是這樣的?太多太多了。
在沒來Haverford之前我也很迷茫,我不知道我到底是該怎麽(me) 做才是對的。但是來了之後,聯係上了我以前交流的經曆,一切就像串起來的珠子一樣。我發現我慢慢習(xi) 慣了這個(ge) 成熟的社會(hui) ,我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麽(me) ,我快樂(le) 地讀我感興(xing) 趣的書(shu) ,和我的hallmates們(men) 討論,然後我提前一個(ge) 月開始寫(xie) 我的期末論文,因為(wei) 我想交上去最好的作品。
在中西部和東(dong) 海岸的價(jia) 值觀中,我更傾(qing) 向於(yu) 東(dong) 海岸的觀點。我開始發現學習(xi) 的樂(le) 趣,發現每個(ge) 人都有他們(men) 的路,我們(men) 何必相同。
很多中國同學說,如果你學習(xi) 不是為(wei) 了錢,以後沒有錢,你怎麽(me) 能快樂(le) 。為(wei) 什麽(me) 不能?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你快不快樂(le) 不是由錢的多少來衡量的,而是由你如何看待錢來決(jue) 定的。那麽(me) 即使我以後沒有錢(實際Haverford的學生因為(wei) 家庭,學校和自身努力都還是很富裕的),我照樣會(hui) 大量閱讀,以相對便宜的方式周遊世界,試圖以不同的方式去看世界,每天寫(xie) 出自己滿意的東(dong) 西。
這樣的生活帶給我的享受要比開比別人好的車帶來的快感更加強烈。但是現在中國充滿了這麽(me) 一種焦躁的情緒。沒有人有安全感,大家不知道自己為(wei) 什麽(me) 快樂(le) ,為(wei) 什麽(me) 不快樂(le) 。
我寫(xie) 這篇文章,不是為(wei) 了批判什麽(me) ,而是想問,我們(men) 缺了什麽(me) ,讓我們(men) 如此焦慮。為(wei) 什麽(me) 美國人可以在同樣的社會(hui) 地位上有截然不同的做法,而自信滿滿,而我們(men) 處在迥異的地位,卻都想用一樣的方式,去得到一樣的東(dong) 西。
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需要的不是謾罵,不是仇富,不是天天說這個(ge) 拜金那個(ge) 高富帥美富白,也許我們(men) 需要的隻是一個(ge) 安靜的晚上,一張白紙和一支筆,寫(xie) 一篇給自己的信,問問自己的內(nei) 心:我到底是誰,我到底願意在這個(ge) 世界上,留下什麽(me) 樣的痕跡。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