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攻略

如果單說“創青春”,大家會(hui) 想——這是什麽(me) 比賽,名字聽起來怪怪的,但如果說起它的前身“挑戰杯”,想必一定熟悉不少。挑戰杯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係列科技學術競賽的簡稱,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共同主辦的全國性的大學生課外學術實踐競賽,自1989年首屆競賽舉(ju) 辦以來,挑戰杯已經舉(ju) 辦了十餘(yu) 屆,成為(wei) 了高校學生中最具影響力的競賽項目之一。這title、這主辦單位背景、這知名度,其含金量不言而喻。

挑戰杯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大項,分別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簡稱大挑)和“‘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ye) 計劃競賽”(簡稱小挑),另外近些年還有一係列衍生競賽,所以大家看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杯”也不必驚訝,不過最有含金量的自然還是最初的這兩(liang) 個(ge) 競賽。大挑和小挑是輪流進行的,大挑是奇數年,小挑是偶數年,今年正好到了小挑舉(ju) 辦的時間。

不過大家可能會(hui) 問,最近幾年聽說的挑戰杯都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小挑的消息倒不是很多,這是因為(wei) 自2014年起,在原有小挑賽的基礎上開始舉(ju) 辦“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ye) 大賽,同樣是兩(liang) 年一屆,可以說,“創青春”的前身就是“小挑”。“創青春”和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是齊名的,二者是目前全國規格最高的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

無論是為(wei) 了積累經驗、結交可靠的戰友,還是為(wei) 保研、獎學金評比積累獎項,“創青春”都是很值得參加的。

老師曾經參加過上一屆的創青春大賽,所在隊伍最後獲得了省賽金獎、國賽銅獎的成績,今天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下參賽的總體(ti) 感受和獨家攻略~

“創青春”分為(wei) 校賽、省賽、國賽三級,需要先通過校賽選拔才能進入省賽,在省賽中脫穎而出的隊伍最後可以參加國賽。校賽在不同的學校可能有不同的名字,但在通知中肯定會(hui) 寫(xie) 明對應的大賽,前年老師學校的校賽預熱很早,在前一年12月就發布了校賽的預通知,正式比賽是在4月份舉(ju) 行的。因此,中間有很長的時間供我們(men) 來準備。

(1)先有idea還是先有團隊?

前期準備無非兩(liang) 個(ge) 方麵——一個(ge) 好的idea和一支可靠的隊伍。先有idea和先有團隊這個(ge) 問題就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就老師自己的經曆來看,首先有一個(ge) 獨特、可行、有壁壘的idea,再集合一個(ge) 都認可這個(ge) idea、願意為(wei) 這個(ge) idea貢獻力量、可靠的隊伍可能更好一些。一來可以根據idea的實際情況尋找適合的人選,二來團隊中的每個(ge) 人都認可這個(ge) idea。老師就遇到過很多隊伍每個(ge) 人個(ge) 人能力都很強,但是找不到擅長idea所需方向的人選,或者團隊內(nei) 成員意見不合,最後不歡而散的情況。不過如果本來就有一個(ge) 很可靠很全麵的團隊,當然也是可以先組好隊伍再一起頭腦風暴討論選題的。

具體(ti) 而言,所謂idea既可以是一個(ge) 科研成果、技術,也可以是商業(ye) 模式的創新等等,其最終目的都是盈利。如果是一個(ge) 科研成果,那麽(me) 你需要尋找一些經濟管理方麵的同學對這個(ge) 科研成果做市場分析,將它推廣並賣出去,形成產(chan) 業(ye) 。它也要求你的產(chan) 品是具有市場前景的,產(chan) 品的天花板要盡可能的高甚至無法估算,且存在發展的潛力。

一個(ge) 同學們(men) 往往容易忽視的點是——產(chan) 品具有一定的技術壁壘和特色,別人無法輕鬆地進行複製。一個(ge) 舉(ju) 爛了的例子——校園快遞代取服務,隻要是一個(ge) 創新創業(ye) 大賽就肯定會(hui) 有類似的參賽項目,其最大的問題就在於(yu) 沒有技術壁壘,如果有其他競爭(zheng) 對手出現就很容易陷入價(jia) 格戰中,這樣的項目很難得到評委的青睞。

此外,無論是實踐賽、計劃賽還是公益賽,能進入省賽國賽的項目一般都是經過了較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並且獲得了融資。計劃賽雖然名字上有計劃兩(liang) 個(ge) 字,似乎隻是一個(ge) idea就可以,但實際上僅(jin) 憑計劃上的可行而沒有實際做出一定成果產(chan) 生一定收益的話幾乎是不可能晉級的。

團隊人選上,應該要包含技術人員、設計人員、營銷人員等。技術人員主要負責產(chan) 品的研發;設計人員則主要負責產(chan) 品的設計,以及在大賽中對商業(ye) 計劃書(shu) 、PPT等的美化排版等;而營銷人員則主要負責對產(chan) 品進行市場分析定位,推廣並銷售產(chan) 品。

參加創業(ye) 大賽一般還需要有優(you) 秀的指導教師,有參賽經驗的指導教師可以在你參加大賽的過程中對你的商業(ye) 計劃書(shu) 、PPT、路演等方方麵麵進行專(zhuan) 業(ye) 的指導,使你在大賽中更加得心應手,而不至於(yu) 因為(wei) 遇到種種沒有預料到的情況而驚慌失措。

(2)材料文書(shu)

有了合適的團隊,接下來就是準備商業(ye) 計劃書(shu) 和答辯PPT了。

商業(ye) 計劃書(shu) 首先要厚實,要進省賽國賽一般得有100頁以上,一般包含執行概要、團隊介紹、產(chan) 品介紹、市場分析、商業(ye) 模式、發展戰略、財務分析、風險退出、附錄等部分;其次要簡潔美觀、圖文並茂、排版整齊,雖然說要100+頁,但不能為(wei) 了湊字數而囉嗦重複,語言文字要盡量精簡,多用數據說話,多用圖表,且圖表風格應該統一,與(yu) 計劃書(shu) 的主題色相搭,此外,主題色不應太亮,亮色看著刺眼而且打印效果差;最後就是要美觀、精益求精,要有一張精心設計的封麵,能突出產(chan) 品特色,以及好看的目錄和簡潔美觀的計劃書(shu) 框架,對於(yu) 文字方麵要做到盡量不出現錯別字、沒有語病,字體(ti) 大小縮進等等都需要特別注意。

大賽的周期很長,全程下來需要半年多時間,所以像商業(ye) 計劃書(shu) 這些東(dong) 西也並不需要且不可能從(cong) 一開始就做到完美,隻要你的項目有特色有前景,能成功通過校賽。

從(cong) 通過校賽開始,競賽就不再是僅(jin) 僅(jin) 隊伍自己的事情了。

參加省賽時,代表的就是整個(ge) 學校,校團委也會(hui) 非常重視,會(hui) 不斷請專(zhuan) 家來對你的計劃書(shu) 進行專(zhuan) 業(ye) 指導,然後自己再逐步修改完善。

我們(men) 當時的計劃書(shu) 也是修改了無數次的。省賽前的計劃書(shu) 還是十分簡陋而且結構不對,而當時又離網申提交不到幾天時間,所以在團委那邊請的專(zhuan) 家指導並提出修改意見後,我們(men) 最後刷夜才將計劃書(shu) 給趕了出來。不然如果省複賽沒有過,那我們(men) 就連路演的機會(hui) 也沒有了,也就不可能拿獎了。

後麵的省決(jue) 賽、國賽網申這幾個(ge) 階段中我們(men) 又對計劃書(shu) 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省決(jue) 賽以及國賽路演是要求把計劃書(shu) 用銅版紙彩印出來的,然後要求與(yu) 網申階段有所不同,網申階段為(wei) 了公平起見要求隱去計劃書(shu) 中的學校信息,用黑塊將校名遮住,而路演階段則要求把學校信息保留。計劃書(shu) 方麵除了平時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外,印象最深的就是打印計劃書(shu) 的時候。雖然每次計劃書(shu) 都已經修改好了準備好了,但是到了打印店一檢查發現還是有錯,然後就又不斷輾轉於(yu) 改錯之中,出了一個(ge) 又一個(ge) 的終版,卻一次又一次地繼續修改,從(cong) 早上一直弄到傍晚,直到看到最終計劃書(shu) 打印出來檢查無誤後我們(men) 才鬆了口氣。

當然進了省賽以後校團委就會(hui) 不斷找校內(nei) 有經驗的老師或者是校外的企業(ye) 專(zhuan) 家來對計劃書(shu) 情況等進行點評,提出修改建議。這在省賽以及國賽中是一個(ge) 反反複複的過程,雖然精益求精的過程會(hui) 十分繁瑣,但隻有吹毛求疵才能在省賽、國賽中斬獲好成績。

PPT方麵則要求突出重點。PPT是商業(ye) 計劃書(shu) 的濃縮版,主講人要做的就是通過PPT將自己產(chan) 品的優(you) 勢、商業(ye) 模式等通過語言的形式在短短的十分鍾內(nei) 講出來、講清楚。而要將百來頁的商業(ye) 計劃書(shu) 濃縮成一二十頁PPT卻並不容易。此外,PPT的一般要求就是不能有大段的文字、文字要精簡且字號足夠大、盡量用短語詞語而非句子、少用文字而多用圖表、以數據說話等。然後在介紹自己產(chan) 品的時候,要盡量做到揚長避短,優(you) 於(yu) 競品的方麵要著重表現,而不足之處就簡要帶過或者不提。PPT的簡潔對主講人的演講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主講人必須脫稿,而且在路演過程中要盡量做到如數家珍,語音、語調等一切細節都要十分注意,這樣才能收到滿意的路演效果。這就要求主講人對產(chan) 品非常熟悉,對演講稿爛熟於(yu) 心並多次進行模擬答辯,模擬過程中也要進行計時,盡量用足路演給定的時間且不超時。對於(yu) 路演的提問環節,參賽團隊應在路演前就在團隊內(nei) 進行BrainBoom,把所有能想到的評委可能提問的問題都想出來並提前進行準備,這樣在應對評委刁鑽的提問時才能更有底氣。據說有的隊伍會(hui) 提前準備至少兩(liang) 百個(ge) 問題以及對應的回答。

當然進了省賽以後校團委就會(hui) 不斷找校內(nei) 有經驗的老師或者是校外的企業(ye) 專(zhuan) 家來對PPT、路演情況等進行點評,提出修改建議。雖然精益求精的過程會(hui) 十分繁瑣,但隻有吹毛求疵才能在省賽、國賽中斬獲好成績。

寫(xie) 在最後

像“創青春”、“互聯網+”這些創業(ye) 大賽的受眾(zhong) 麵很廣,包括本科、碩士生、博士生,甚至畢業(ye) 五年以內(nei) 的大學生都可以參加,而且其知名度很高,這就大大增加了獲獎的難度,競爭(zheng) 激烈。所以如果有想參加這些大賽的同學可以先尋找組建自己的團隊以及指導老師,然後慢慢地將產(chan) 品做出來並完善,期間可以先試著參賽積累經驗並就評委的意見對產(chan) 品進行完善,持之以恒,最終一定能收獲想要的結果。或者如果有機會(hui) 也可以試著加入已有的創業(ye) 團隊,站在有一定高度的起點上去觸碰成功也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實不管是創業(ye) 大賽還是其他的專(zhuan) 業(ye) 競賽、學科競賽,如果自己有能力有興(xing) 趣都可以多參加。在參賽過程中我們(men) 可以認識到很多優(you) 秀的同學,見識到很多出彩的項目,開拓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參賽經驗,同時提升自己各方麵的能力。參加大賽就是一個(ge) 展示自我並發現自己不足的一個(ge) 過程,所以無論最終結果如何,能多嚐試多經曆就是一個(ge) 最大的收獲。趁著年輕,多去經曆,多去感悟,總是沒錯的。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B課程申請英國學校有優勢嗎?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