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過如此恪盡職守的老師嗎?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教授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因不想耽誤給學生們(men) 上“中級宏觀經濟(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的課,竟然推遲了諾貝爾獎的發布會(hui) 。
(圖源:耶魯大學官網)
如此有職責操守的教授也正中Niche統計的教授最佳的美國大學排名,耶魯大學當之無愧的Top1。
(圖源:Niche官網—2024 Colleges with the best professors in America)
能遇到威廉這樣的教授當屬幸運,但與(yu) 此更重要的是學會(hui) 學習(xi) 。美國前財政部部長、哈佛大學第29任校長拉裏·薩默斯(Larry Summers)說過:“我們(men) 所學的在10年內(nei) 就會(hui) 被淘汰,最重要的是學會(hui) 如何學習(xi) ”。
看過我們(men) 往期文章的粉絲(si) ,看到這裏應該會(hui) 回想起來我們(men) 曾強調的——藤校在錄取候選人時,篩選的正是會(hui) 學習(xi) 、有學習(xi) 能力的的學生。
所以,本篇文章機構將跟大家共同探索大學時期這兩(liang) 個(ge) 至關(guan) 重要的因素:
- 如何在高中階段有意識的學會學習?
- 如何斷定自己遇到了好老師?
高中階段有意識的學會(hui) 學習(xi)
美國是一個(ge) 非常重視自由發展的國家,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課程難度,老師可以自由選擇講課的素材。在這樣的環境中,那些認真刻苦學習(xi) 、具有高度自我約束能力的學生就成了頂尖大學名校爭(zheng) 搶對象,未來社會(hui) 的精英,而那些無所追求、沒有自我約束能力的學生便會(hui) 落伍千丈。
究竟如何做到會(hui) 學習(xi) ?學習(xi) 作為(wei) 一項技能,是否也有技巧可言?
成績好是學習(xi) 方法奏效的展現,沒有找對正確的學習(xi) 方法,就嚐試多積累不同的學習(xi) 方法,找到最符合自身性格特點的,一定會(hui) 事半功倍。
這裏向大家推薦日本作家齋藤孝的《學會(hui) 學習(xi) ——從(cong) 認知自我到高效學習(xi) 》中「斯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和「德魯克的“目標管理法”」。
外界屏蔽法
<適用於(yu) 難集中注意力的情況>
(1)創造一個(ge) 場景;
(2)與(yu) 外界隔絕;
(3)沉浸其中。
放到現實場景來看,放學回家後,你發現背不下去單詞、怎麽(me) 都學不下新的知識點等。
先休息30分鍾,平息恢複一下興(xing) 奮的神經和疲憊感,把手機放到客廳,到另一個(ge) 房間拿出書(shu) 本慢慢進入狀態。杜絕手機帶來的幹擾,做不完當天的任務,堅決(jue) 不做其他事。由此堅持下來,再去觀察自己成績的變化。
這是由斯蒂芬·金提出的,他作為(wei) 《閃靈》、《綠裏》、《肖申克的救贖》等影片均出自他小說的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說過:“我在創作的時候,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天寫(xie) 10頁,也就是2000字,除非有其他非常緊急的事情,否則不寫(xie) 完2000字,我絕對不會(hui) 停下來。”
你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問題是否可以用這個(ge) 方法解決(jue) 呢?
目標管理法法
<適用於(yu) 沒有行動力、拖延、效率低的情況>
德魯克在學習(xi) 時會(hui) 有計劃地進行自我管理,提前擬定好“行動計劃”:
(1)製定目標;
(2)決(jue) 定期限;
(3)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明確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根據三年後想要達成的水平,推算出第一年、前三個(ge) 月以及當下應該完成的任務。且目標不能隻在心裏想想,一定要寫(xie) 在看得見的地方。可以寫(xie) 在日曆上,筆記本裏或者電腦的小工具中,有意識地朝著目標前進很重要。
因為(wei) 沒有計劃你不會(hui) 清楚有哪些任務需要完成,哪些知識點沒有消化,哪些錯題還沒有整理,更不清楚眾(zhong) 多任務中到底應該先完成哪一項。猶豫不決(jue) ,無形中浪費了時間,還會(hui) 導致作業(ye) 寫(xie) 不完。
有計劃後,看著計劃上的任務清單,看著已經標好的做任務的順序,會(hui) 踏實很多,從(cong) 而更容易踏踏實實地完成待辦。
約束好自己,你會(hui) 發現拿到的不僅(jin) 是夢校的offer,更重要的是你擁有了終身學習(xi) 的能力,畢業(ye) 後在工作中更加遊刃有餘(yu) 。除了自我方麵的努力,老師的質量不能是紙上談兵。
如何判定遇到了好老師?
文章開頭提到的耶魯大學威廉教授,他曾在《優(you) 秀的綿羊》這本書(shu) 裏總結過判斷老師質量的一個(ge) 定律:如果某位教授從(cong) 來不透露一些與(yu) 個(ge) 人相關(guan) 的信息,比如自己的孩子或者同事的趣聞軼事,那麽(me) 我敢斷定,學生從(cong) 他身上將學不到太多的東(dong) 西。
這並不是要求老師對學生交代一切,而是好的老師應該讓學生感受到他的真實和存在。
除此之外,我們(men) 還發現了不盡相同的教學風格,正對應著學生的某些弱點和潛在能力。能幫助學生發現他們(men) 的弱點,並做好引導的,也是好老師。
好的老師與(yu) 學生是雙向奔赴的,也一定是讓學生學有所依。很慶幸機構的老師們(men) 追求的不僅(jin) 是成績上的變化,還有長期的思考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習(xi) 慣和能力。
現在你認為(wei) 的好老師是什麽(me) 樣的?優(you) 質的教育離不開優(you) 質教師的引導,更離不開自我的學習(xi) 和審視。
大學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機會(hui) 給年輕人去嚐試和探索,讓其發現新的角度來觀察這個(ge) 世界,並在這個(ge) 過程中發現自己內(nei) 在的新的能力。
想讓孩子拿到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邁進Top高校的大門,父母對教育的重視和落實到行動中的規劃缺一不可。沒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會(hui) 引導、監督和判斷的家長,定會(hui) 幫助孩子塑造出良好的學習(xi) 習(xi) 慣,優(you) 異的成績則是順理成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