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這件事情,其實可以考慮從(cong) 長計議,最近在跟很多家長聊天的時候,有可能是中國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還是太稀缺了。在中國聊起來就是在聊清北,985或者是C9級別的學校,全中國14億(yi) 人,我們(men) 就隻有這麽(me) 幾所頂級的學校,人均教育資源實在是太稀缺了,因此想上這些名校的門檻就住得非常高,隻有高考一條路,並且高考也要考出超強的成績,才有可能進入這樣的名校。
但是當我們(men) 看美國的時候,一共3個(ge) 多億(yi) 的人口,藤校就有8所,當然直接對比清華北大不是特別好,但是實際上在美國就是這種級別的學校。並且認為(wei) 前30的學校都非常優(you) 秀,當然直接對比985也不是特別好,但是實際上就是C9或者985級別的學校。人口一共才3個(ge) 多億(yi) ,但是頂級的學校比我們(men) 多那麽(me) 多。所以落到每一個(ge) 人頭上的機會(hui) ,其實就會(hui) 多很多,入學的門檻也沒有那麽(me) 高。
因此有一些項目在我們(men) 一些家長聽起來有點嚇人,但是實際上這在美國,或者是在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都是非常常見的升學路徑。中國家長沒有必要給孩子那麽(me) 大的壓力,其實在美國留學,想上名校的路徑是挺多的。
當然從(cong) 宏觀來看,這些路徑都有一個(ge) 非常相似的模式,這個(ge) 相似的模式就是美國的周內(nei) 轉學。
在中國提起轉學,對於(yu) 很多家長和學生,這是一個(ge) 難於(yu) 上青天的事情。我們(men) 平時關(guan) 於(yu) 轉學,最常聽見的,就是有些學生因為(wei) 沒有考上好學校,家長利用關(guan) 係找到了好學校,然後轉學轉進去。亦或者是,家長搬家到一個(ge) 新的城市,然後讓孩子轉學轉到新的學校。顯然,在中國轉學是一個(ge) 特別大的事。
但是到了美國之後並不是這樣的。在美國因為(wei) 學生少,大學多,人均的教育資源多,有可能那邊有好的學位,招不滿學生,還需要你轉學生來補充。
這就像是30年前過年,我們(men) 平時都喝不上飲料,想吃雞腿,有可能也是一個(ge) 月才能吃上一次,隻有過年,我們(men) 才能喝上飲料,吃上雞腿。資源稀缺的時候就是這樣,機會(hui) 特別少。
但是到今天,咱們(men) 過年的時候飲料成箱成箱的買(mai) ,雞腿恨不得塞一冰箱。而且過年吃都吃不完,過年剩的東(dong) 西我可能要吃一個(ge) 月。平時想買(mai) 飲料買(mai) 飲料,買(mai) 幾種飲料都行,想吃雞腿吃雞腿,買(mai) 美國火雞腿都有。別說每天吃每天喝,你就每個(ge) 小時吃每個(ge) 小時喝,那也不是問題。這就是資源不稀缺的時候,想獲取的難度,其實就很低了。
在美國本地的轉學,其實就跟咱們(men) 現在過年塞一冰箱雞腿,過年之後一個(ge) 月,還有5箱飲料沒喝完,是相同的道理。當美國本地的轉學,不是稀缺資源的時候,難度就很低了。這是這個(ge) 整件事情的本質。
這件事情的起源還是2015年,當時在美國加州小城Davis生活了半年,鄰居恰好是一個(ge) 中國香港來的留學生,聊起來的時候就說美本申請難度很高,他當年能夠申請到UC Davis,一定學習(xi) 特別好。
結果他把這個(ge) 想法完全給否定掉了,他說他並不是正常申請到戴維斯本科大一的,他是轉學進入UC Davis三年級就讀的,並且他馬上加上了一句,就說這種方式申請難度會(hui) 低很多。
我就好奇,難度為(wei) 什麽(me) 會(hui) 低很多呢?
我的鄰居就解釋說,如果一個(ge) 國際學生,想正常的申請UC Davis,當年托福要考個(ge) 100多,而且當年的sat還是必考,換算成今天的1600分滿分,怎麽(me) 也要考個(ge) 1450。並且學生在高中期間的gpa還要很好。
但是如果走他的轉學路徑,就完全沒有這麽(me) 麻煩了,因為(wei) 如果想申請一個(ge) 加州的公立的college,托福80分左右基本上就夠了,甚至有的學校還能更低, SAT完全沒有必要,GPA有個(ge) 3.0就差不多。
就直接可以到加州本地的college去讀書(shu) ,然後再接下來,隻要大一和大二的前兩(liang) 年成績不錯,接下來就可以用高一高二的gpa,轉學進入UCLA、 UC Berkeley或者UC Davis。而且在這裏還有很重要的一個(ge) 細節,就是當我們(men) 在高一正常的申請uc戴維斯這種學校入學的時候。我們(men) 走的是國際學生的申請通道,給我們(men) 的名額,就是整所學校錄取人數的10%,所有的學生都要在一個(ge) 相同的10%的池子裏麵互相競爭(zheng) 。
但是當從(cong) college轉學到university的時候, Uc係統看待這些轉學的學生,就不再是國際學生,因為(wei) 在加州本地已經讀了大一大二兩(liang) 年,那麽(me) 這些學生就算是美國本地學生,而不再是來自中國的國際學生,因此就可以走本地人90%的那個(ge) 錄取池,這就使得整個(ge) 的申請難度降低了很多。
當我把這個(ge) 想法拿回到國內(nei) 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說其實早就有這種通道,但是中國家長有一個(ge) 擔心,就是走這種通道的往往是學習(xi) 不好的學生,而且走這種通道的話,家長會(hui) 有一個(ge) 擔心,就是會(hui) 不會(hui) 大一大二這個(ge) college的前兩(liang) 年,因為(wei) 學生的成績不好,而使得轉學的時候根本轉不過去。
當我把這個(ge) 問題拿回給鄰居,問他的想法的時候,他說實際上college,第1個(ge) 本身課程難度就低,第2個(ge) 是有很多的課程要麽(me) 我們(men) 說的比較水,或者我們(men) 說的非常簡單,導師就傾(qing) 向於(yu) 給這些學生打高分。因此隻要肯學,College的大一、大二,都能拿到很好的成績。
讀到這裏的時候,相信很多家長都理解了,美國的優(you) 秀的大學學位,已經有點像我們(men) 過年的飲料和雞腿一樣了。當然,這種轉學的申請難度,也並不是任何一個(ge) 學渣,都可以申請到,但是確實比我們(men) 高三畢業(ye) 的時候,直接硬橋硬馬的,拿托福、sat、ap和gpa來申請,要簡單得多。
而去年去美國東(dong) 部的時候,在波士頓也發現了麻省本地的教學係統,就有一部分中國的孩子在這裏讀美國本地高中,而之所以在這裏讀高中,他將來的升學路徑,也是從(cong) 麻省本地的高中到麻省本地的college,然後再轉學進BU,這麽(me) 一條升學路徑。
這樣的轉學路徑,同樣也是在麻省本地,在高三畢業(ye) 的時候,托福考個(ge) 80左右就可以,ap考試隨便,sat可有可無。這些在美國讀高中的學生,下午2點多就放學了,當然也會(hui) 有一些補課,但是遠遠沒有國內(nei) 的學生,一定要把托福考到110,sat考到1500,那種壓力山大。
能夠直接申請到哈佛,劍橋,普林斯頓,uc伯克利,BU,固然是很優(you) 秀的學生。但是當本身就曲徑可以通幽的時候,為(wei) 什麽(me) 不讓自己壓力小一點呢?
真的當接受了這種設定之後,就覺得托福必須要考到120,SAT必須要考到1550,真的是有一點自己給自己壓力太大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