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托福考試的一篇真題閱讀Economic Decline in Europe During the Fourteenth Century中,簡單介紹了14世紀中世紀晚期歐洲所經曆的經濟衰退,文章裏對此歸納出了三個(ge) 主要原因。
1.氣候變化導致農(nong) 業(ye) 經濟衰退
托福閱讀原文
One the most important, though perhaps the least dramatic to relate, was a shift in climate. The remarkably fair weather of the twelfth and thirteenth centuries took a decided turn for the worse in the fourteenth... As the temperature dropped, shortening the summer growing season and affecting the resilience of certain vegetable species, the wind and rain increased. This meant that crop yields declined precipitously and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began to contract.
譯文
其中一個(ge) 最重要的原因,盡管可能是最不引人注目的,是氣候的變化。12和13世紀異常宜人的天氣在14世紀顯著惡化... 隨著氣溫下降,夏季種植季節縮短,影響了某些植物品種的生長能力,風雨增多。這意味著農(nong) 作物產(chan) 量急劇下降,農(nong) 業(ye) 經濟開始收縮。
2.地緣政治變化減緩貿易
托福閱讀原文
Just as significant were changes in the geopolitics of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The rise of new political powers signaled a new era in Mediterranean connections, one in which religious loyalty and ethnic fidelity mattered more than commercial ties. Consequently, the movement of goods and servi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began to slow.
譯文
同樣重要的是地中海世界地緣政治的變化...... 新政治勢力的崛起標誌著地中海聯係的新時代,這是一個(ge) 宗教忠誠和種族忠誠比商業(ye) 聯係更為(wei) 重要的時代。因此,東(dong) 西方之間的貨物和服務流動開始減緩。
3.農(nong) 業(ye) 技術停滯導致糧食供應難以跟上人口增長
托福閱讀原文
A more immediate cause of the sputtering economy was an observable absence: since the eleventh century there had been few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e... Farming was still conducted in 1300 roughly the same way it had been done in 1100, but with a considerably larger population to feed, there was little surplus left to generate fresh capital.
譯文
經濟停滯的一個(ge) 更為(wei) 直接的原因是一個(ge) 明顯的缺位:自11世紀以來,農(nong) 業(ye) 技術幾乎沒有發生重大變化... 到1300年,農(nong) 業(ye) 仍然基本上以1100年的方式進行,但由於(yu) 人口大幅增加,幾乎沒有剩餘(yu) 糧食用於(yu) 產(chan) 生新的資本。
事實上,這篇文章提到的經濟衰退是中世紀晚期歐洲所經曆的許多危機中的冰山一角。14世紀到15世紀的一係列事件,結束了中世紀歐洲幾個(ge) 世紀以來的穩定和繁榮發展,三大危機導致了歐洲社會(hui) 各個(ge) 領域的根本性變化:人口危機、政治危機和宗教危機。
首先,隨著歐洲走出中世紀的溫暖期,進入小冰河時代,氣溫下降和大量毀滅性的洪水擾亂(luan) 了收成並造成了大規模饑荒。在這次氣候變化和隨後的饑荒中,低溫和缺乏營養(yang) 都會(hui) 降低牛群的免疫係統,使它們(men) 容易感染疾病。
因此,大牛瘟在歐洲牛群中肆虐,牛的大量死亡和疾病嚴(yan) 重影響了乳製品生產(chan) 。而中世紀農(nong) 民的大部分蛋白質來自乳製品,牛奶短缺導致歐洲人口營養(yang) 缺乏。饑荒和瘟疫在這段時間裏隨著戰爭(zheng) 的盛行而加劇,10%至15%的歐洲人口死亡。直到 1500 年,歐洲人口才恢複到 1300 人的水平。
皮埃拉特·杜·蒂爾特(Pierart dou Tielt) 的作品 描繪了約1353年圖爾奈人民埋葬了黑死病的受害者
同時,歐洲一直存在民眾(zhong) 起義(yi) ,但14世紀之前大多都是地方性的。隨著饑荒和瘟疫,窮人們(men) 的壓力越來越大。雪上加霜的是,英格蘭(lan) 的愛德華三世和法國的菲利普六世等君主擔心他們(men) 相對較高的生活水平會(hui) 因為(wei) 歉收下降,因此提高佃戶的罰款和租金。
最終導致了整個(ge) 歐洲大麵積的群眾(zhong) 運動和民眾(zhong) 起義(yi) 。在這樣的動蕩環境下,貴族之間也開始內(nei) 戰(英國玫瑰戰爭(zheng) ),直到整個(ge) 歐洲開始分裂,英國和法國開啟了他們(men) 的百年戰爭(zheng) 。
讓·弗羅瓦薩爾(Jean Froissart)的作品,描述了查理二世在1381年會(hui) 見了農(nong) 民起義(yi) 的叛亂(luan) 分子
很快,羅馬天主教會(hui) 的團結也被歐洲大大小小的戰爭(zheng) 打破,甚至從(cong) 11世紀末期開始的長達200多年的西歐天主教對穆斯林世界的十字軍(jun) 東(dong) 征也以失敗告終,天主教的神性受到質疑,引發了宗教危機。不過,正是因為(wei) 如此,人文主義(yi) 的文藝複興(xing) 首先在意大利萌發。
這就是14世紀整個(ge) 歐洲所經曆的危機,而這篇閱讀文章中提到的經濟危機,正是這一係列危機所導致的副產(chan) 物,也是整個(ge) 歐洲中世紀晚期危機的一個(ge) 縮影。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