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liang) 周以來,已有26所高校發布了“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為(wei) 了方便大家查閱簡章信息,質心姐姐特意為(wei) 大家匯總了已發布的各校簡章,並附上解讀分析,建議先收藏後查看!
2022強基政策解讀
綜合目前已發布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有以下幾個(ge) 相同的規定或要求:
⏰報名時間:集中在4月8日到30日,報名時間20天左右
☎報名平台:陽光高考特殊招生平台(https://bm.chsi.com.cn/)
❗限報要求:限報1所,報名1所高校後不可兼報其他高校的強基計劃
?報考條件:第一類考生憑借高考成績入圍;第二類考生憑借五大學科競賽銀牌及以上破格入圍。考生成績不得低於(yu) 一本線(特殊招生控製線)。
??此處淺提一嘴:
清華大學今年對競賽銀牌及以上獎項走強基破格的考生多了一個(ge) 審核的環節,審核通過可以破格入圍,審核不通過仍依據高考成績確定入圍資格。
清華大學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關(guan) 於(yu) 這個(ge) 變化,我們(men) 等北大等高校強基政策發布後,下一篇文章再和大家詳細剖析,這次先總體(ti) 分析目前26所高校的強基政策有哪些新變化。
(點擊可放大查看)
01
院校數量新增
“強基計劃”自2020年開始時,全國一共有36所“雙一流”高校參與(yu) 其中。今年,“強基計劃”新增了東(dong) 北大學、湖南大學和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
這3所新增院校的招生專(zhuan) 業(ye) 分別為(wei) 各自院校優(you) 勢專(zhuan) 業(ye) ——東(dong) 北大學強基招生專(zhuan) 業(ye) 為(wei) 自動化,湖南大學強基招生專(zhuan) 業(ye) 為(wei) 化學專(zhuan) 業(ye) ,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強基招生專(zhuan) 業(ye) 為(wei) 種子科學與(yu) 工程(生物育種)和動物科學(生物育種)專(zhuan) 業(ye) 。
02
入圍倍數有變
今年在已公布的22所高校中,山東(dong) 大學和天津大學入圍比例下降,由6倍入圍變為(wei) 5倍入圍。 入圍倍數減少意味著該高校對於(yu) “強基計劃”的考生要求更高、把關(guan) 更嚴(yan) ,能夠入圍山大校測的人數相應減少,但不代表招生人數減少。
03
招生省份擴大,專(zhuan) 業(ye) 略有調整
從(cong) 已發布簡章的招生省份來看,各學校幾乎都是有增無減,招生省份在不斷擴大,可以看出國家對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選拔越來越重視,考生們(men) 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今年招生省份擴大至全國;北京理工大學,招生省份今年增加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大連理工大學去年隻在20個(ge) 省份和地區招生,今年將範圍擴大至全國;西北工業(ye) 大學增加了重慶和北京兩(liang) 個(ge) 省份(地區);東(dong) 南大學今年增加了江西省;今年強基新院校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的重點招生省份集中在西部和北部。 與(yu) 此同時,今年的招生專(zhuan) 業(ye) 和專(zhuan) 業(ye) 報考限製也略有調整:
北京理工大學新增智能無人係統技術類專(zhuan) 業(ye) ;西北工業(ye) 大學新增航空航天類專(zhuan) 業(ye)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新增生物育種科學(含植物育種、動物育種兩(liang) 個(ge) 方向),減少種子科學與(yu) 工程、動物科學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
每個(ge) 學校的專(zhuan) 業(ye) 限報數量也有擴大趨勢,2020年時考生隻能報考一個(ge) 學校的一個(ge) 專(zhuan) 業(ye) ,今年有些高校對專(zhuan) 業(ye) 限報數量略微放鬆: 比如清華大學,考生可在同科專(zhuan) 業(ye) (理科或文科)裏選擇1-8個(ge) 專(zhuan) 業(ye) ,這樣有學科興(xing) 趣和有潛質的學生都將有嚐試的機會(hui) ,促進最有興(xing) 趣、天賦的學生學到喜歡的專(zhuan) 業(ye) 。
04
高考專(zhuan) 業(ye) 要求
2022年各校強基計劃對於(yu) 高考報考時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因高考地區不同,在選擇高考考試科目時一定要注意。 招收文史哲專(zhuan) 業(ye) 的學校,曆史為(wei) 必選科目。 理工類專(zhuan) 業(ye) 都必須選考物理。如:數學與(yu) 應用數學、物理學類專(zhuan) 業(ye) ,物理為(wei) 首選科目或必選科目;化學類專(zhuan) 業(ye) 中化學和物理為(wei) 首選或必選科目;生物學類專(zhuan) 業(ye) 生物、化學、物理為(wei) 選考科目。
05
考核方式
高校強基計劃測試主要以筆試、麵試、體(ti) 育測試為(wei) 主,2021年36所高校中有14所高校僅(jin) 考麵試。 在今年已發布的簡章中,考核方式整理如下:
【麵試+體(ti) 測】中國海洋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蘭(lan) 州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ye) 大學、東(dong) 北大學
【筆試+麵試+體(ti) 測】 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ye) 大學、武漢大學、山東(dong) 大學、中山大學、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廈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東(dong) 南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 其中西北工業(ye) 大學由2021年麵試+體(ti) 測的考核方式變為(wei) 筆試+麵試+體(ti) 測。預計在接下來還未發布簡章的學校中,還會(hui) 有學校將校測方式進行調整。
另外要說的是,對於(yu) 能夠入圍校測競賽生來說,在高考選科和校測時會(hui) 更具優(you) 勢: 各高校的理科類校測主要集中在物理、數學、化學這三科上,且校測筆試難度會(hui) 高於(yu) 高考,內(nei) 容涉及高中選修、大學先修及競賽知識。 強基計劃綜合成績的計算方法為(wei) :85%高考成績+15%校測成績,校測1分≈高考8分。能夠入圍的同學們(men) ,一定要在數物化這三科多下功夫。
06
培養(yang) 方式
強基計劃考生入學後與(yu) 普通學生最大的區別就是培養(yang) 模式的不同。 強基班為(wei) 錄取學生製定了單獨的培養(yang) 方案,幾乎參加強基計劃的高校都會(hui) 采用“3+1+X”本碩博銜接、導師製、小班化等培養(yang) 方式。
?【解讀“3+1+X”】
以山東(dong) 大學為(wei) 例,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前三年(即“3”)為(wei) 本科階段,學校將通過通識教育、專(zhuan) 業(ye) 教育和實踐環節等對學生進行培養(yang) 。
第四年(即“1”)為(wei) 本研銜接階段,學校將針對國家戰略需求(高端芯片與(yu) 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國家安全、生物醫學、國學、古典文獻、科技考古、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國家治理、國際問題等)設計對應的銜接課程模塊,學生可自主選修其中一個(ge) 模塊。
從(cong) 第五年始至拿到博士學位(即“X”)為(wei) 研究生階段,學生在選定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領域相關(guan) 學科攻讀博士學位,基本學製四年,達到博士學位授予要求的可頒發博士學位證書(shu) 。
2021-2022各校強基計劃的培養(yang) 模式幾乎都沒有發生變化,強基計劃的學生入學後,會(hui) 比普通班學生享受更靈活、更優(you) 質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 比如華南理工大學,強基計劃學生在碩博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開展學科交叉培養(yang) ,並且提供本科出國學習(xi) 一次、本科參加創業(ye) 計劃一次、獨立完成一次學術報告的“三個(ge) 1”激勵措施。
但同時,強基班的學生也會(hui) 麵臨(lin) “動態機製考核”: 比如中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南開大學等都在簡章裏寫(xie) 了:每學年結束後根據學生課程成績、科研訓練表現等方麵綜合考核進行動態管理,本科階段分流與(yu) 考核淘汰的學生轉入普通本科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有誌向、有興(xing) 趣、有天賦且學業(ye) 成績優(you) 秀的普通錄取本科生可選拔補入強基計劃。
中國海洋大學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點擊可放大看圖)
同時,清華大學在簡章中提及: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入學後原則上不得轉專(zhuan) 業(ye) ,需要各位考生注意。
清華大學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