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考研成績已經公布,幾家歡喜幾家愁。近幾年來隨著疫情的肆虐,找工作越來越困難,很多大學生把目標瞄準到讀研,期望通過讀研暫緩就業(ye) 壓力。根據統計數據,考研人數已經突破457萬(wan) !這個(ge) 數字在未來隻會(hui) 增加。
考研前期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選擇好目標院校。這不僅(jin) 關(guan) 係到你的複習(xi) 進程,還有上岸難度和未來發展。首先每個(ge) 學校的競爭(zheng) 難度就不一樣,你報考的院校層次越高,競爭(zheng) 難度就越大,一般情況下,985>211>普通一本。其次隻有你選擇好目標院校才能確定複習(xi) 規劃,要考哪些科目,用什麽(me) 複習(xi) 資料。方向選不對,越努力走得越偏!
不同於(yu) 高考先出成績再選學校,考研要先選擇目標院校和專(zhuan) 業(ye) ,再參加考試,就相當於(yu) 立下了軍(jun) 令狀。在這個(ge) 問題上很多同學犯了難,一方麵擔心選的專(zhuan) 業(ye) 不適合自己,另一方麵擔心選了學校考不上。那麽(me) 我們(men) 該如何選擇目標院校和專(zhuan) 業(ye) 呢?
01明確目的
我們(men) 在做一件事之前都要想好自己的目的是什麽(me) ,選擇目標院校也是。有些同學的目標就是搞學術研究,期望去更高層次的院校,那裏能提供更高水平的師資,更高端的實驗儀(yi) 器和更充足的經費支持…有些同學的目標是就業(ye) ,研究生文憑能讓他畢業(ye) 後拿到更高的工資或者是更好的晉升機會(hui) 。有些同學有“名校情結”,為(wei) 了去某些知名大學不惜選擇一些冷門專(zhuan) 業(ye) 。這無可厚非,人各有誌。
很多同學選擇目標院校都是根據大學的排行榜,如QS、USNEWS等,但要知道一點,這些排名可能並不適用,因為(wei) 他們(men) 的排名是考慮一所大學的各項評價(jia) 綜合得來的,比如發論文數量、院士數量、經費支持、校友會(hui) 和社會(hui) 貢獻等。如果你的目標是科研和學術,那麽(me) 目標院校應該在學科評級上靠前;如果你的目標是工作,那麽(me) 目標院校應該在工程能力和應用上靠前,或者是就業(ye) 機會(hui) 豐(feng) 富的地域;如果你的目標隻是文憑,那麽(me) 完全可以考慮一些冷門專(zhuan) 業(ye) ,減少競爭(zheng) 壓力。
02是否跨考?
如果不準備考自己的本科學校,就要考慮考研中的“三跨”,即跨地區、跨院校、跨專(zhuan) 業(ye) ,它們(men) 的難度依次遞增。跨地區即從(cong) 一個(ge) 省的學校去另一個(ge) 省的學校,因為(wei) 研究生在哪裏上,基本上以後就在哪裏工作和生活,在複試時老師也會(hui) 問的同學們(men) 的未來規劃。跨院校即從(cong) 自己本科院校考到另一個(ge) 學校,一般來說同學們(men) 都會(hui) 選擇更高層次的院校。跨專(zhuan) 業(ye) 即從(cong) 自己本科專(zhuan) 業(ye) 跨考到另一個(ge) 專(zhuan) 業(ye) ,類似於(yu) 大學的轉專(zhuan) 業(ye) ,但考研轉專(zhuan) 業(ye) 的難度更大。
首先考慮自己的本科院校層次和專(zhuan) 業(ye) 評級。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大多數學校和導師希望招收院校實力強的考生。二本、普通一本院校的考生在複試時受歧視的問題比較嚴(yan) 重,在網絡上也是一個(ge) 爭(zheng) 論很激烈的話題。跨考的層次越大,意味著你要付出的努力越多。其次想好自己要考哪個(ge) 專(zhuan) 業(ye) ,隔行如隔山,經過本科四年的培養(yang) ,你和其它專(zhuan) 業(ye) 的差距會(hui) 非常大,跨考意味著你要學習(xi) 其它專(zhuan) 業(ye) 的課程,而且要和其它科班考生競爭(zheng) !因此建議大家如果跨考,盡量選擇同一學科下的不同專(zhuan) 業(ye) ,或者是本科期間課程重合度高的專(zhuan) 業(ye) 。最後選擇是否跨地域,去外地讀大學的同學們(men) 可能想在研究生回到家鄉(xiang) 的學校,未來在本地發展。也有同學特別想去某個(ge) 城市生活。總之考慮好伴侶(lv) 、就業(ye) 、住房和父母贍養(yang) 等問題。
03自我評估
高層次院校固然受歡迎,但現實情況是供小於(yu) 求,選擇目標院校前一定要客觀地評估自己的實力,想想自己能吃下多大的目標。如果自己本科階段成績不錯,差一點就能保研,而且本身也有很多科研經曆和競賽成果,那麽(me) 一定要衝(chong) 刺更高層次的院校,不如就浪費了三年來的努力;如果本科期間成績一般,可以考慮自己本科院校或者同一層次的院校;如果本科期間成績不理想,甚至有掛科,那麽(me) 建議選擇自己的本科學校或者是層次低一點的學校(如果不介意的話)。
同學們(men) 一定要注意一點:不要拿你三年前高考的學習(xi) 狀態判斷當下形式。有很多人都想:高考難度那麽(me) 大都過來了,區區考研算什麽(me) 。或者是想自己大學三年學習(xi) 能力、認知水平都有很高的提升,三年前的競爭(zheng) 對手不足為(wei) 懼!但成長的並不隻有你一個(ge) ,識別三日刮目相看,更何況是三年。本科考上清北比你高考考上清北要難得多,因為(wei) 高考本身就篩選掉了很多競爭(zheng) 對手。考研的戰場上,和你對戰的精英更多。高中尚且有老師、父母督促,大學管理條件寬鬆了,大多數人其實是退步了。因此務必客觀評價(jia) 當下自己的實力!
04信息搜集
信息搜集主要通過以下兩(liang) 個(ge) 渠道: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和你目標學校研究生院網站或目標專(zhuan) 業(ye) 學院網站。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你可以查閱國家政策、招生信息、考試安排等內(nei) 容,另外報名,查成績也要在這裏完成。目標院校相關(guan) 網站可以幫助考生們(men) 獲得更多的信息。比如當年的招生人數,初、複試參考書(shu) 和考試科目,更有用的信息需要你下一點功夫搜集複習(xi) ,比如曆年的初、複試名單,你大致能推測出上岸大概需要怎樣的水平。以上方法能解決(jue) 考生們(men) 的大多數問題,還有一些更加細節的就需要找當事人了。例如在校園貼吧、考研論壇上谘詢曆年上岸的學長學姐。
05觀察局勢
考研有“大小年“現象,即一年的考研難度極大,那麽(me) 下一年的考研難度就會(hui) 相對降低。但難度降低帶來的結果難以預測,可能因為(wei) 難度降低導致某所院校的報考人數驟增,競爭(zheng) 壓力相應驟增;也有可能難度過大嚇壞不少考生,導致報考人數驟減。
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軟件學院2021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了驚人的4300人之多,最終科軟複試線達到了驚人的388分,一共有445名4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這嚇壞了不少考生,結果2022年考研報考人數暴降一半以上,複試線大降!但這一點誰能提前想到呢?
本質上講,目標院校和專(zhuan) 業(ye) 的選擇是一場信息戰,如果選擇正確能給自己增加不少的上岸幾率!希望同學們(men) 綜合自己的目標、個(ge) 人實力、考研局勢做出合適的選擇,在這場博弈中取得勝利!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