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2日ACT考情整體回顧

截止昨天(4月2日)下午,4月的4場ACT考試完美結束。上海各大國際學校和上外大的ACT考場受疫情影響沒有如期舉(ju) 行,全國其他地區ACT考試還是在正常進行的。

4月1號上午場

語法部分

本次有同學說考到了重題2012.12原題(套題編號70R)。如果真是的話,那麽(me) 這套題的難度就特別大了。我們(men) 在衝(chong) 刺班上有用到這套題,curve也是比較嚴(yan) 的,幾篇文章中出現了較多需要花時間理解上下句邏輯關(guan) 係的題。網上也有考生說考的不是70R,而是新題,內(nei) 容如下,僅(jin) 供大家參考:

1. 講tulip沒法種植,後麵展開講可以用來染色和食材,例如沙拉,因為(wei) 氣味好;

2. 主要講述1884年一位滑板奧運選手拿了倫(lun) 敦奧運會(hui) 的冠軍(jun) ,後來當教練也教出了冠軍(jun) ;

3. 主要講述拍照的一個(ge) 故事,他舅媽送了個(ge) 相機,講述怎麽(me) 拍照,如何拍他身邊的事物,拍公園裏的人、樹,還有他的同學。考到了wear-wore-worn的動詞變位。

閱讀部分(無雙篇)

(重複2021年9月11號下午場|12月10號下午場)

第一篇 小說Fiction

文章是以第三人稱視角描述了主人公對於(yu) 周圍環境的感受,沒有出現明顯的人物關(guan) 係,主要講述一名戰士作戰中穿越火線登陸羅馬的經曆。文章先敘述了沙灘和海邊以及遠處的森林和防火線,對比了第一條和最後一條防火線的不同,最後引出了目的地羅馬,風格類似於(yu) 2008年6月的北美小說相似。全文出現了較多的環境和對比描寫(xie) ,偏意識流,讀起來有些難度。

第二篇 社科Social Science

講述多元文化論multiculturalism,通過對比論證的方式闡述了美國並不屬於(yu) 單獨的某一西方文化體(ti) 係,西方文明也很難被簡單化的去定義(yi) ,美國的文化是受到來自很多不同地區文化體(ti) 係價(jia) 值觀的影響逐步形成的。美國是一個(ge) 大熔爐,美國的移民和不同種族不應該受到歧視。

第三篇 人文Humanities

以第一人稱比較主觀地發表觀點,討論了moral law和人的本能instinct之間的關(guan) 係,並給出了三種論斷。第一,道德標準不是簡單的做與(yu) 不做,而是第三種狀態。如果說instinct是琴鍵的話,那moral law就是曲調。第二,道德標準一般都傾(qing) 向於(yu) 支持較弱的一方。第三,instinct無所謂好壞,但moral law有評判標準。

文章內(nei) 容稍有難度,但是題目比較中規中矩。

第四篇 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

這篇文章是關(guan) 於(yu) 地底能源挖掘的。文中講了dry heat和 wet heat的區別,挖掘dry heat的好處和困難,也提到lava 與(yu) thermal energy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學生表示實操部分學科詞匯較多,語言難度稍大。

4月1號下午場

(重複2021年12月11號上午場)

本次考試閱讀沒有雙篇,科學是7篇,可以確定為(wei) 2016年以前的題,這意味著curve稍微會(hui) 嚴(yan) 格一些。建議大家把2006-2016年的老ACT紙質版真題都刷起來,提前適應老ACT的試卷難度和分數curve,以便更客觀的預估自己的實考分數。

閱讀部分

第一篇 小說Fiction(稍難)

講述的是作者的童年經曆回憶,學生反應有兩(liang) 部分內(nei) 容風格的切換,第一部分在說騎馬去幫母親(qin) 在菜園子種菜,而第二部分就講作者和朋友一起種菜,文末講到風暴來臨(lin) 並有出題目問風暴寓意,整篇文章語氣比較平靜,隻有對於(yu) 往事淡淡回憶沒有太大情感起伏跌宕,學生反應是閱讀最難的一篇。

第二篇 社科Social Science

講述戰國時期秦國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四川人李冰修建都江堰。李冰不僅(jin) 修建了都江堰,還發明了一種製鹽技術(brine),用竹管(bamboo tube)引海水,開鑿洞穴挖天然氣蒸鹽等,這對當時經濟的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 人文Humanities

說的是一名攝影師,二戰時期原本父親(qin) 期盼他能成為(wei) 一名出色的記者,但是機緣巧合,有一天他就收到某人啟發去拍一些社交場合的照片,後來越拍就有靈感,越拍越多,變成了一個(ge) 很有名的攝影師,拍下了很多著名的有曆史意義(yi) 的照片。文章風格類似201706場次的人文。

第四篇 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

關(guan) 於(yu) 不同動物保溫的一些機製,文中提到了大象的耳朵,極地海獅猛獁象的bubbler,protection shield,鴨子的腳麵貼水可以避免熱量的散失等習(xi) 慣,動物脂肪的功效等等,都屬於(yu) 比較常見的子學科話題。

4月2號上午場(無雙篇)

語法的5篇文章都是記敘文,文章主題依次是Stonehenge巨石陣,Basin & Farming,Twins和騎大象等內(nei) 容。這次詞匯考的不難,固定搭配考的也較簡單,如happen to sb/sth表示某人遭遇到某事。

閱讀部分(重複2021年10月8號下午場,無雙篇)

第一篇 小說Fiction

以第三人稱展開,描述了作者的一個(ge) 朋友的騎行旅程,以及所見所聞,朋友的經曆體(ti) 驗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在騎行過程中,他看到了海市蜃樓,三個(ge) 巨人等等多個(ge) 景象,心情比較愉悅。

小說考查的細節比較多,需要很多的定位。

最後一題是推測一下這個(ge) 人最後的目的地,文中給了很多的地名,容易混淆。

第二篇 社科Social Science

講述了美國經曆二戰之後,在經濟上做出了的一些調整。討論了national bank和state bank的不同功能和作用。然後又講述了四個(ge) 措施,然後評估了一下這些措施會(hui) 帶來的結果,比如這些措施和領導人的預期相反,後期增加了10%的稅收在州立銀行之後,這些措施變成更加有效了。

本篇文章結構層次清晰,但內(nei) 容非常難理解,不太好快速定位。

第三篇 人文Humanities

內(nei) 容比較科幻,講一個(ge) 12歲的小孩去看展覽,描述了很多展會(hui) 的細節,展會(hui) 的很多元素都讓人影響深刻,引發了對未來建築house of the future和未來世界的展望。

問了一些細節題:未來世界的人和機器有什麽(me) 共同點,說未來的人要像塑料一樣,可塑直到完美

第四篇 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

講述了生活在大西洋的一些動物,比如海豹。它身體(ti) 表麵有油脂層blubber,可以保存能量,幫助他保暖,這有助於(yu) 它們(men) 在極度寒冷的環境下生存,然後還提及了這個(ge) 動物的其他習(xi) 性。

科學部分

此次科學難度較大。

1. 講的是有關(guan) PH,列了很多農(nong) 作物的以及適合他們(men) 的生長表,羅列了一個(ge) 特別長的表格。

2. 扔一個(ge) 碟子,有關(guan) 於(yu) 物理的自由落體(ti) ,不同材質或者是不同的半徑,之後列了兩(liang) 到三個(ge) 表之後進行解答。

3. 有關(guan) 於(yu) 閃電,給了一張閃電的圖,問了不少問題。

4. 關(guan) 於(yu) 冰,不同的地方的冰,它的厚度,還有它的分層,和它的這個(ge) 表麵溫度和各種的溫度有直接的關(guan) 係。

5. 觀點衝(chong) 突類隻有文字描述、沒有任何圖表,此類確實是科學中的難度天花板。講述的是太陽內(nei) 部的氫氦混合導致出現輻射,第一個(ge) 科學家是持一個(ge) 對象做出的解釋,然後第二個(ge) 科學家就是進一步解釋的,一個(ge) 就是內(nei) 部的一個(ge) 細節解釋它的原理,總體(ti) 來說,兩(liang) 個(ge) 科學家沒有衝(chong) 突,一個(ge) 是宏觀解釋,一個(ge) 是微觀解釋補充說明。

(本次的觀點衝(chong) 突題與(yu) 2021年6月的D06真題最後一篇相似)

此次物理與(yu) 空間地理考的比較多,表格比較多,考的比較細,比較花時間。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考研如何選擇目標院校和專業?

下一篇

牛劍紛紛開預科!盤點G5+王愛曼華Foundation項目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