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大學本科最後兩(liang) 年的階段裏,每一位同學都經曆過這樣的迷茫時期。
先工作還是先申研?
後疫情時代,這也成為(wei) 無數本科畢業(ye) 生難以繞過的糾結點。
想要在目前仍不穩定、難以預料的就業(ye) 市場站穩腳跟,對於(yu) 本科應屆生而言,真的不是一件易事。
來源:ayoffs.fyi
相信不少同學的計劃與(yu) 想法也重新進行了調整,但對於(yu) 自己的未來仍存在困惑與(yu) 迷茫。
在這裏清柚分列了以下幾種人群情況,大家可以將自己的情況對號入座,方能權衡利弊,幫助做出選擇。
Scenario 1
沒有工作offer,準備gap一年全心申研
有的同學比較晚才開始規劃,結果出現工作offer無、申研準備急,兩(liang) 邊都不理想的尷尬處境。
在工作難找的時期,不少人還是決(jue) 定先升學。但由於(yu) 最後一年學業(ye) 繁重,也有一部分同學想著畢業(ye) 後再說,到時候拿出一年的全部時間來安心準備申研。
但客觀來講,這其實是很不推薦的,原因如下:
GPA無法提升
在申請過程中,大學會(hui) 要求提交很多材料。但作為(wei) 招生官在審閱時,最看重的其實還是你在本科時的學習(xi) 表現,簡而言之就是GPA。
然而學生畢業(ye) 後,無法再提升GPA, 那這段時間的付出其實是低回報的。
對於(yu) 招生官可能是扣分項
由於(yu) 中外觀念的差距,國外可能並不認為(wei) 研究生項目是一個(ge) 必選項。而招生官更是無法理解gap一年,全心準備申研這個(ge) 選擇。
他們(men) 可能甚至會(hui) 認為(wei) 申請者效率過低,不夠積極。所以一定要想好如何跟招生官解釋你這一年都做了些什麽(me) 。
標化考試提分不明顯
像GRE考試實際建議的複習(xi) 時間是3-6個(ge) 月。
超過3-6個(ge) 月後, 很少有同學能保證複習(xi) 量,容易遺忘知識進入瓶頸期,真正能夠提分的空間其實不大。
難拿推薦信
畢業(ye) 後不在校園內(nei) 也會(hui) 更難拿到教授推薦信。
無論是海本還是國本,很多教授都是大班授課。如果不當麵要推薦信,讓教授回憶起你的麵孔,單靠郵件是很難讓教授同意幫你寫(xie) 推薦信的。
Scenario 2
還沒有工作offer,但想工作一年後申研
這種情況應該是很多同學會(hui) 糾結的。
不少同學在本科畢業(ye) 後,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麽(me) 。認為(wei) 先工作一段時間,了解一下就業(ye) 形勢,體(ti) 驗一下工作環境,能夠讓自己在申研時候更有方向。
而實際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利:這一點的優(you) 勢格外體(ti) 現在那些本科時沒有太多相關(guan) 實習(xi) 經曆的同學。一年的工作經曆寫(xie) 在文書(shu) 裏,能夠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弊:首先你還不能確定畢業(ye) 之後是否能夠找到為(wei) 你申請加分的工作。當下全球“裁員潮”仍在延續,更加強了找工作的不確定性。
如果到時有幸拿到了相關(guan) 工作offer,有兩(liang) 點具體(ti) 弊端是很多還沒有工作的同學可能想不到的:
工作會(hui) 占用很多時間
在每天工作8小時,沒有加班的情況下,如果你標化沒考出來,每天能夠用來學習(xi) 的時間可能隻有2~3個(ge) 小時。並且還都在晚上下班後的低效率時間段,很難保證學習(xi) 效果。
後期具體(ti) 申請的話就更不用提。你現在想著到時候會(hui) 有時間,但實際上甚至一個(ge) 項目的申請可能都來不及準備。
美國員工2022年平均工作34.5小時/周
來源:statista
對於(yu) 雇主來說可能是不誠信的表現
一般情況下,不少人申研(10-12月)和入職(7-9月)時間間隔短,這就導致工作推薦信會(hui) 比較難拿。
同時,國外公司也很看重員工的誠信以及長期培養(yang) 。在被雇主知道要離職讀研的情況下,也不利於(yu) 在當前公司職場的發展。
所以想要gap工作一年,再進行申研的同學,需要再三考慮。不要到時候工作經曆沒加分,自己又對申研迷失了方向。
Scenario 3
已經拿到工作offer,在工作和申研之間糾結
這裏我們(men) 所指的未來工作時間並非一年,而是3至5年的工作時長。這種情況下,工作不失為(wei) 一個(ge) 更優(you) 選擇。
像申請MBA時,3至5年的工作經驗是很多名校商學院的明確要求。
賓大沃頓MBA項目錄取者平均工作5年
即使是沒有這種明確要求的專(zhuan) 業(ye) ,三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也會(hui) 十分占優(you) 勢。這表明了申請者已經對某一領域有足夠的了解,並且對未來有明確的規劃。
這也是很多國外本土學生的選擇,在工作較長一段時間後,為(wei) 了跳槽或升職,選擇研究生項目來為(wei) 自己鍍金。
權衡利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綜上三種情況,基本涵蓋了大部分同學當下糾結的問題。
總的來說,如果還沒有工作offer,盡早申研絕對是更好的選擇:因為(wei) 各種利弊權衡之下,gap一年失去的機會(hui) 成本,一般遠遠大於(yu) 花一年時間工作或準備申請所帶來的加成。
如果你已經拿到不錯的全職offer,並且又是你感興(xing) 趣的領域,那也不必被應屆申請的觀念所束縛。不妨先工作幾年試試,之後再利用碩士項目來進一步提升自己。
希望大家都能做好權衡,學業(ye) 事業(ye) 雙豐(feng) 收,成功實現自己的理想!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