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很多國內(nei) 留學生對一年英碩是抱有巨大幻想的,大部分家庭和留學生比較普遍的想法是刷個(ge) 好學校畢業(ye) 後,能留在當地拿個(ge) 工簽,或者沒拿到也可以,回國找一份還算體(ti) 麵的工作就好了。但實際上,行情不好,越來越多的事與(yu) 願違。然後開始戳破一年英碩的泡沫。
一年製英碩會(hui) 迎來很多版本的結局,比較普遍的結局是大部分留學生留不下來,拿不到工簽,在英國找工作的難度比申博士還難。然後回國發現國內(nei) 環境也卷,好點的工作都是各種名校學生人擠人。裁員炒,降薪潮,對應屆畢業(ye) 生很不友好。
一、留英篇的結局!
對於(yu) 想畢業(ye) 後留在英國找工作或拿工簽的小夥(huo) 伴來說,你其實半隻腳已經走上了不歸路,你的這條路注定得不到各路人的祝福。所以,難度自動加倍。一年碩的複活節假期後,你開始準備第三個(ge) term的論文,開始大量準備修改自己的cover letter,去投遞簡曆。郵件投了幾百封,得到的結果是石沉大海。就沒有公司願意給你一個(ge) 體(ti) 麵的消息。意誌堅強的學生,開始繼續更努力更用心的廣撒網,求那一線生機。意誌薄弱的處在焦慮邊緣。基本沒有戰鬥欲了,隻想撤退,再選擇撤退的那一刻,發現回國就業(ye) 也會(hui) 是一樣的行情。除了那些技術崗相對好找工作,其他也是被公司挑貨品一樣反複挑。
所以,理論上是不能退的,你選擇退了,你大概率留英的結果不會(hui) 太好,因為(wei) 你變相的在這場競爭(zheng) 關(guan) 係中輸了,被淘汰了。你選擇灰溜溜的回國,然後再次在國內(nei) 市場競爭(zheng) ,再而衰,你畢竟膽怯了。或者在英國的求職過程中,沒讓你摸到正確的求職心得,門路,以及各種技巧。
當然,還有少部分學生,千錘百煉,九死一生,投了500多份簡曆,極限時間通過麵試,筆試,最終的AC,然後拿到工簽offer的,此時距離自己的住宿到期已經沒幾天了。極限拿工簽的也每年都在上演。這種人,真的也不少,不到你簽證結束前的最後時刻,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機會(hui) 在英國真的有一席之地。
還有學生選擇曲線救國,直麵工簽不行,就先把psw的兩(liang) 年滯留時間給用了。先不著急直接工作,各種實習(xi) 兼職的工作先做起來。華人公司體(ti) 驗下,當地白人公司文化也體(ti) 驗下。不著急混工簽,先混工作經曆和實習(xi) 經曆,提升自己的融入感,在最後整合自己搜集到的求職信息,最終去拚那最後的一線生機。說實話,這種思路反而目前是最能打開局麵,也最大概率能留下的。適合普通一年碩的學生,留下的概率能翻倍。
不過缺點也明顯,如果還是沒留下來,就浪費了自己兩(liang) 年的光陰。會(hui) 對自己整個(ge) 人的自信心又是一場打擊。對於(yu) 那些沒想明白自己要什麽(me) 的學生來說,這條路的確不適合。玩不起,更沒性價(jia) 比。留英本身的確不被各路祝福,畢竟現在年薪上限又拉升了一波,都要求38700英鎊了,你找低端點的工作根本不在序列裏麵,在篩選係統就把你排除了。
即使留學生有畢業(ye) 生的折扣,但折扣過後現在也接近32000英鎊左右了。對於(yu) 剛剛畢業(ye) 的萌新來說,這個(ge) 薪資是難的。畢竟當地有身份的人,他們(men) 也難找到這類工作了。英國簽證的機製已經把平庸和普通的留學生都篩選掉了。隻留下精英。
留英篇的結局,其實每年都是孤勇者在書(shu) 寫(xie) 勝利,有的背後滿臉淚水和汗水換來成功結局。有的輕鬆拿到工簽,卻覺得性價(jia) 比太低,回國還有好的位置等著他們(men) 。還有的本身在英國的時間就能轉永居了,其實無所謂要不要這個(ge) 工簽。但對一年碩的大多數人來說,英國工簽,從(cong) 來都是最難的事,機會(hui) 真的是最少的,是被挑的。對於(yu) 強的那波學生來說,強者真的恒強。無所謂英國,還是美國還是回國。
二、回國篇的結局!
準備回國的學生內(nei) 心其實沒那麽(me) 多波瀾,這部分學生要麽(me) 對留在英國根本不上心,要麽(me) 是對留在英國已經死了心。家裏條件大多都會(hui) 比較不錯,父母和家庭關(guan) 係能兜底,就業(ye) 壓力不大說實話,回國還能挑挑揀揀。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主打一個(ge) 要穩定,最好是回國繼續考個(ge) GWY更好,這樣事業(ye) 穩定,還有閑,外加英國留學回來的女生多,最好的年齡事業(ye) 又穩定的話,婚戀市場搶手貨。
其實父母不就圖這個(ge) ,算計這些實實在在的物質的東(dong) 西嗎。他們(men) 倒是不求你一頓折騰,不著家,你能成功最好,不能成功也罷。能常圍繞在他們(men) 身邊繼續傳(chuan) 承最好。這是大部分普通一年製碩士家庭的核心心願了。所以這類大圓滿的其實挺多。你求的越少,留學的效果反而越好。
反而求的越多,你回國後的掙紮就越多。也存在這種留學生,覺得自己是名校回來的,本科也不錯,在回國的就業(ye) 市場就想登高一呼,最起碼也得人前顯聖。必須得職業(ye) 體(ti) 麵,金融場,換聯網大廠,國企總部,必須求一個(ge) 最好的前程。
然後被啪啪打臉,錯誤的低估了1400w畢業(ye) 生的競爭(zheng) 是多大的絞肉場。也錯誤的評判了,往屆以及再就業(ye) 人群的野蠻絞殺。在一次次求職麵試過程中,有的開始覺悟,留學的光環其實早就不在,有的還在耿耿於(yu) 懷,覺得這個(ge) 操蛋的世道生不逢時。不少學生因為(wei) 對自己能力和學曆以及就業(ye) 市場統統錯誤評估,還不肯醒來,於(yu) 是不願將就,在家裏蹲的人數每月都在新增。有些醒悟的,也開始換個(ge) 機會(hui) 先就業(ye) 再說,再通過新的機會(hui) 形成二次跳板。
在這個(ge) 過程中,誰也不好說自己贏了還是輸了,畢竟拉開時間的長跑。有些人可能不願將就反而是對的,他們(men) 最終還是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有的調劑過後,反而缺了那一口心氣。求中得下,一直歲月蹉跎了。
總了個(ge) 結:留學的結局,每年都是百花齊放,各種版本。你其實也不用太過擔心你當下的選擇。畢竟你的人生中真的有無數次的選擇。隻是每次選擇的時候,你是不是比上次,收獲的更多點,你才能有機會(hui) 再下次繼續選擇的時候,翻盤更多。我覺得無論你回國還是留英,都可以,沒必要那麽(me) 計較得失,人嗎,拉長時間軸,最終能跑贏才是贏。
短暫的贏,其實不算贏。國內(nei) 太多那種從(cong) 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工作,結婚,都把他當成大事的人,前期都贏了,後期很不幸福的太多了,然後離婚走下坡路的。大可不必,前期太順也不好,有高光,有低走,這種起起伏伏才是留學生最應該享受的風景。所以,不要太羨慕別人的留學結局,你最心安的話,才是你最好的留學結局。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