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liang) 天,《三聯生活周刊》一篇關(guan) 於(yu) 中國留學生數量大跌的文章,引發了很多討論。
文章列明了幾組數據,在疫情前,中國赴美留學人數接近37萬(wan) ,而疫情後赴美留學人數連續下跌,2023年僅(jin) 有29萬(wan) 人,少了8萬(wan) 人。同樣,赴英留學人數已經連續兩(liang) 年落後於(yu) 印度,位居第二。
▲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發布的Open Doors數據,2022/2023中國學生下降0.2%
去海外名校留學,一直是很多中國學生的夢想。但是最近幾年,留學潮迅速降溫,去海外留學的中國學生數量直線下降。
以美國來看,在疫情暴發之前,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創下曆史新高,2019年接近37萬(wan) 人,占當年美國國際生的比例接近34%。但是,疫情之後,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連續4年下跌,到2023年僅(jin) 有29萬(wan) 人,和疫情前相比下跌了2成。
為(wei) 什麽(me) 大家都不願意出國了?
1、地緣政治原因
這幾年留學人數快速減少,從(cong) 外部因素來看,和地緣政治的大背景有一定關(guan) 係。由於(yu) 中美關(guan) 係降溫,留學生也被殃及。2020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wei) 名,禁止特定學生和學者獲得相關(guan) 簽證,國內(nei) 有10多所高校先後登上“黑名單”。除了對中國的部分高校設限,美國高校的一些理工科的敏感專(zhuan) 業(ye) ,對於(yu) 中國學生的申請也不再像以前那麽(me) 開放。
不過,地緣政治因素對留學生的影響隻是局部,絕大多數普通中國學生還是可以正常申請赴美留學。比如清華和北大這兩(liang) 所高校並不在美國的黑名單之上,但是最近幾年的出國留學率下跌一半左右,由此可見,中國留學潮降溫,除了外部因素之外,主要還是和內(nei) 部因素有關(guan) ,或者說,更多還是中國學生以及家庭的主動選擇。
對於(yu) 之前考慮留學的一部分父母來說,不是放棄了留學,而是國內(nei) 許多中產(chan) 以上家庭從(cong) 中發現了子女教育規劃的新方向:與(yu) 留學差不多的價(jia) 格花費的移民,拿到身份的同時孩子還能享受一流的國際教育。
2、花費和就業(ye) 原因
大環境因素是一方麵,不過造成的實際影響範圍也有限,更主要原因的還是錢包和就業(ye) 。
“美國的留學費用和生活費都漲到天價(jia) 了。”
之前就曾曝出美國大學學費激增的消息,讓不少家庭感受到了壓力。據U.S.News統計的2003到2023年數據顯示:近20年來,美國私立大學的平均學雜費上漲了144%;公立大學的州外學雜費上漲了171%。
還有租金和生活費,主要取決(jue) 於(yu) 學校所處的城市和自己的消費觀。
身邊一個(ge) 今年剛去美國的學生,在美國一所公立綜合類研究型大學,位於(yu) 東(dong) 部免稅州,學費一年36萬(wan) ,生活費一年30多萬(wan) ,全年大概70萬(wan) 人民幣,相對而言,消費不算高。
住的是學校公寓,一個(ge) 套間4人住,條件不錯,每人有自己的臥室和洗手間,客廳、餐廳、廚房公用,可以自己做飯。住宿費每月7000人民幣,據說同樣條件的宿舍在紐約要15000人民幣。
英美都是留學的熱門國家,費用也比較高。如果本科階段送出國,學費+生活費亞(ya) 洲100萬(wan) 打底,英美200萬(wan) 打底,很是考驗一個(ge) 家庭的經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
留學成本在漲,而不少家庭的資產(chan) 卻在縮水,股票、房地產(chan) 雙殺,還麵臨(lin) 破產(chan) 、裁員的風險,讓他們(men) 不得不消費降級,在支出上越來越謹慎。
3、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才是壓死很多家庭留學欲望的最後一根稻草。
80%出國留學的人都是要回國的,這幾年就更多了。大家都希望“鍍金”回國後能有一份高薪且體(ti) 麵工作,然而,現實卻給了沉重一擊——海外學曆對回國找工作加持有限。
英國留學歸來,也可能會(hui) 去賣奶茶。身邊兩(liang) 個(ge) 有留學經曆的朋友,都去了留學機構,還調侃說自己有經驗。
還是去考公考編,拿著哈佛的畢業(ye) 證去卷一個(ge) 非編的工作嗎?
大學畢業(ye) 生人數變得越來越多,但是就業(ye) 市場的機會(hui) 卻正在變得越來越少。統計局剛剛發布修改過的青年失業(ye) 率,去年12月份的16至24歲年齡組的失業(ye) 率是14.9%,25至29歲年齡組的失業(ye) 率是6.1%。在僧多粥少的局麵下,國外留學歸來的學生們(men) 不得不放低姿態,不僅(jin) 降低了對薪酬的期望值,甚至還放棄了競爭(zheng) 過於(yu) 激烈的一線城市,轉而下沉到新一線、二線城市甚至三線城市。
對於(yu) 大多數中國普通家庭而言,選擇出國留學,目的還是非常單純且現實,就是希望通過海外學曆獲得更好的工作和收入,但是,當這條道路的回報率變得越來越低,很多人也就隻能選擇放棄,對很多普通家庭而言這也是無奈之舉(ju) 。
當留學的回報率越來越低,留學已經不再是投資,而是消費。
4、最難申請季
豪無疑問,每年的申請季都是史上最難,這一點從(cong) 申請數據中可以看出。家長圈最關(guan) 注的藤校,在2024Fall申請季,評價(jia) 錄取率依舊在4%左右,甚至有三所低於(yu) 平均在3%左右。具體(ti) 數據如下:
✅哈佛大學:申請人數54,008,錄取人數1,937,錄取率3.59%;
✅耶魯大學:申請人數57,465,錄取人數2,146,錄取率3.73%;
✅布朗大學:申請人數48,881,錄取人數2,521,錄取率5.2%;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申請人數60,248,錄取人數2,319,錄取率3.85%;
✅達特茅斯學院:申請人數31,657,錄取人數1,685 名,錄取率5.3%;
✅賓夕法尼亞(ya) 大學:未公布錄取學生數據。不過2024Fall收到申請共65,230 份,其中超過8,500名學生通過早期申請輪次申請,總體(ti) 申請量比上一年增加了10%以上。
✅康奈爾大學:未公布數據。
✅普林斯頓大學:未公布數據。
然而,今年的申請季不僅(jin) 困難重重,更顯得紛亂(luan) 無序。《華爾街日報》最近的一則報道甚至直言不諱地指出,這是近年來最為(wei) 混亂(luan) 、令人摸不清頭腦的申請季。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