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EM課題分享PolycoBeadiGEM 2023 SZU-China
Ⅰ.獲獎情況
在2023年iGEM大賽中,SZU-China榮獲金獎並斬獲TOP10大獎以及最佳農(nong) 業(ye) 課題、最佳部件收集、最佳基礎部件、最佳網頁提名四項單項獎項。
Ⅱ.背景
番茄在全球農(nong) 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灰黴病會(hui) 在收獲後的貯運過程加速作物的變質, 造成嚴(yan) 重的物流損失。灰黴菌通過菌核和分生孢子潛伏並傳(chuan) 播感染番茄等作物,目前的防治手段主要是通過化學農(nong) 藥進行防治,但存在時效短、汙染環境、農(nong) 藥殘留等問題。
因此,SZU-China團隊設計了一種名為(wei) PolycoBead的產(chan) 品。該產(chan) 品靈感來源於(yu) 洗衣凝珠,其外膜為(wei) 可水解水溶性聚乙烯醇(PVA)薄膜,內(nei) 部分為(wei) 兩(liang) 種體(ti) 係,其一是負責實現RNA幹擾的CPP-shRNA,另一部分則是負責刺激植物免疫的經改造枯草芽孢杆菌。
Ⅲ.Design
1.通過構建shRNA實現RNAi技術
RNAi技術:shRNA由Dicer或Dicer-like加工成siRNA,與(yu) Ago蛋白結合形成RNAi沉默複合物(RISC),與(yu) mRNA結合使mRNA被降解或阻止翻譯。
RNAi技術優(you) 點:
特異性靶向:僅(jin) 靶向和沉默灰芽孢杆菌的必需基因,而不會(hui) 引起對其他生物的傷(shang) 害。
環境友好型:RNAi分子容易降解,因此對環境友好。
可控:RNAi 生物農(nong) 藥不會(hui) 引起植物基因表達的永久性變化且受人為(wei) 控製。
靶向位點:
Bcpme1:B.cinerea 表達PME的重要基因,果膠甲基酯酶(PME)是一種水解酶,可催化植物細胞中果膠分子上的α酯鍵水解,而果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
BcOAH:在感染期間,灰芽孢杆菌會(hui) 表達草酰乙酸水解酶,催化草酰乙酸在B. cinerea中轉化為(wei) 草酸。草酸進入宿主植物,宿主中的遊離鈣離子可形成草酸鈣結晶,容易引起植物堵塞的症狀。草酸的釋放還可以抑製活性氧(ROS)的爆發,不利於(yu) 植物免疫防禦,BcOAH能夠幫助產(chan) 生草酸。
BcDCL1 和 BcDCL2:灰芽孢杆菌的二分體(ti) 蛋白DCL1和DCL2參與(yu) siRNA的合成。然後siRNA將被遞送至宿主植物細胞以參與(yu) RISC複合物在宿主RNAi機製中的形成, 隨後沉默和抑製宿主免疫相關(guan) 基因,使植物細胞更容易受到感染。
Bccyp51:麥角甾醇 (ERG) 是一種 C28 甾醇,存在於(yu) 真菌細胞膜中,負責維持膜的流動性, 調節膜通透性,影響膜相關(guan) 酶活性,並影響真菌細胞生長。
BcCHSIIIa:幾丁質合酶基因,幾丁質是真菌細胞的主要結構成分。
對以上靶向基因及對應的shRNA進行查詢比對,保證生物安全性。
2.shRNA分子的遞送
單獨的shRNA分子無法有效進入靶標 細胞並發揮其作用。
CPP:是一種短鏈氨基酸,由約30種氨基酸組成,包括堿性氨基酸和 R 基團,可用於(yu) 遞送生物分子如siRNA、pDNA、質粒和蛋白質。工程化CPP和shRNA分子通過帶正電荷的氨基酸殘基相互作用,如精氨酸和賴氨酸與(yu) 磷酸鹽骨架帶負電荷的核酸形成亞(ya) 微米肽-核酸複合物。
BP100-(KH)9是一種高效融合的具有BP100 域名的生物分子結合的細胞穿透肽 ,KH9提高生物分子進入植物細胞的交付效率。BP100-(KH)9在分子力顯微鏡(AFM)下顯現球形,可以包裹shRNA分子形成球形複合物。
BP100-(KH)9組合shRNA簡單,將兩(liang) 種物質按一定比例混合,讓它們(men) 在室溫下靜置一段時間,即可獲得 CPP-shRNA的複合物。這種非共價(jia) 結合方法具有穩定性和可逆性,從(cong) 而實現轉移和生物分子的功能。
串聯shRNA分子:
對於(yu) RNAi所可能發生的效果不佳,靶序列脫靶等問題,SZU采用了串聯多個(ge) RNAi分子的機製來解決(jue) 這些問題。串聯後的RNAi有效率更高,在計量更低的情況下達到了更好的作用效果。
3.植物免疫途徑
植物免疫途徑分為(wei) 兩(liang) 種,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Triggered Immunity (PTI)和Effector Triggered Immunity (ETI)兩(liang) 種。
PTI:植物與(yu) 病原物發生相互作用時,植物細胞膜上的模式識別受體(ti) (PRRs) ,可以識別病原物產(chan) 生的保守的病原偶聯分子模式(PAMPs) ,並進一步引起一係列的級聯應答反應,使植物發生針對PAMPs的防禦反應,稱之為(wei) PAMPs激發的免疫反應(PTI),也稱之為(wei) 基礎免疫反應。PAMPs是病原物在進化過程中非常保守的一類分子,例如幾丁質、脂多糖、膚聚糖、鞭毛蛋白等。植物體(ti) 表麵的PRRs正是可以識別這些保守的PAMPs,進而激活PTI,構成了植物防禦的第一道防線。另外,在病原侵入植物後,被病原物入侵後降解產(chan) 生的植物角質層碎片和細胞壁碎片也可以作為(wei) 危險相關(guan) 分子模式(DAMPS)被PRRs識別,激活PTI。
ETI:在植物和病原體(ti) 協同進化的過程中,病原體(ti) 通過自身的分泌係統分泌效應因子( Effector)進入外質體(ti) 或者直接進入植物細胞,幫助病原體(ti) 克服植物的基礎免疫反應,完成對植物的侵染。病原體(ti) 通過效應因子引起的植物感病的現象稱為(wei) 效應因子激發的感病反應(ETS)。針對效應因子的出現,植物也進化出了一類基因,稱之為(wei) R基因,其編碼的蛋白可以直接或間接識別效應因子,引起植物體(ti) 內(nei) 活性氧的產(chan) 生、鈣離子濃度的升高、MAPK級聯反應的激活以及相關(guan) 防衛基因的表達等一係列反應,對抗效應因子引起的致病反應起到抑製的作用。這類免疫反應稱為(wei) R基因介導的免疫反應,也稱為(wei) 效應因子激發的免疫反應(ETI)。
對比:相比植物的基礎免疫,效應因子激發的免疫反應的反應強度更大,抗病效果也更加明顯。伴隨著ETI的發生,植物被病原物侵染的部位經常會(hui) 發生局部的細胞程序化死亡(PCD),引發植物對病原物的超敏反應(HR),使病原物不能在侵入部位獲取相應養(yang) 分,以及誘導周圍細胞合成抑製病原物生長所需物質,最終抑製病原物的進一步蔓延。
誘導因子選擇:
BvEP:一種來自Bacillus velezensis LJ02的蛋白磷酸化酶
flg22:銅綠假單胞菌鞭毛蛋白具有22個(ge) 氨基酸的N末端肽
4.工程枯草芽孢杆菌
改造:BvEP的核酸序列具有與(yu) 枯草芽孢杆菌具有高度同源性,枯草芽孢杆菌具有簡單的遺傳(chuan) 背景和強大的蛋白質表達係統。因此,在枯草芽孢杆菌同時表達蛋白質免疫誘導因子BvEP和Flg22來誘發植物免疫可能實現1+1>2的效果。
使用強啟動子Pveg表達免疫誘導因子BvEP。Pveg是枯草芽孢杆菌中連續表達靶基因的啟動子,包含兩(liang) 個(ge) 枯草芽孢杆菌主要σ因子a1的結合位點,可以使基因有效表達。同時,選擇2x Fd終止子作為(wei) 表達通路的終點。
自殺開關(guan) :
通過對蔗糖的濃度的調控進而調控工程菌的自殺。
該自殺係統使用MazE與(yu) mazF作為(wei) 自殺的毒性基因,當蔗糖濃度較高時,PsacB得以轉錄翻譯出mazE進而與(yu) mazF結合解毒,當蔗糖濃度不夠時,mazE不足以結合mazF,從(cong) 而使得mazF通過切割mRNA阻斷細菌中蛋白的合成,從(cong) 而導致細菌的生長抑製和死亡。
5.產(chan) 品PolycoBead
根據綜合人類實踐,農(nong) 藥濫用是當今農(nong) 業(ye) 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當農(nong) 民施用殺蟲劑時,農(nong) 藥製劑農(nong) 民可以在市場上購買(mai) 通常容量大,並且即使農(nong) 藥的最佳施用量是標明在包裝或使用說明書(shu) 上,農(nong) 民會(hui) 主觀添加過量,導致增加農(nong) 作物中的農(nong) 藥殘留,甚至擴散到環境中。此外,由於(yu) RNAi生物農(nong) 藥的不穩定性,RNA分子很容易被環境中的核酸酶降解,因此非常有必要將RNAi生物農(nong) 藥與(yu) 環境,從(cong) 而減少和避免RNA降解。
Polycobead采用高醇解度的水溶性聚乙烯醇(PVA) 作為(wei) 外膜,將我們(men) 的CPP-shRNA 製劑和工程枯草芽孢杆菌包裹在一起,形成凝珠。由於(yu) PVA薄膜是水溶性材料,當農(nong) 民使用我們(men) 的Polycobead,他們(men) 隻需要把它放進一定體(ti) 積的水中,並且快速溶解後可直接噴入田間。
優(you) 點:
·常溫下能快速溶解
·能自然降解
·溶解後能改善土壤條件
·機械強度高
·能避免RNA降解
·容易獲得
Ⅳ.Result
1.shRNA分子
總共選擇了 6 個(ge) 靶基因作為(wei) 的 RNAi 沉默目標。此外,還連接了 2 個(ge) 靶向 shRNA B. cinerea的生存基因與(yu) 特異性對ATGCCT進行測序,以構建名為(wei) shRNA(Box-survival)的bi-shRNA。還串起了4個(ge) 靶向相關(guan) 關(guan) 鍵基因的 shRNA 在西紅柿上的灰芽孢杆菌感染中,並將其命名為(wei) shRNA(Box-infect)。
在選擇了上述靶基因後,設計了相應的shRNA分子通過CDS序列的靶基因。在BLAST並確認其特異性後總核酸文庫,通過XbaI限製性位點序列-檢測RNAi片段-環- 反義(yi) RNAi 片段 - BlpI 限製性位點,以及將其連接到pET-28a(+)質粒以獲得我們(men) 的shRNA表達向量。
2.IPTG誘導生產(chan) 進行質粒及shRNA驗證
shRNA 表達載體(ti) 成功轉入且成功提取了預期大小的我們(men) 的 shRNA。
構建IPTG調控表達通路,驗證所選的免疫誘導因子PehA, Flg22、3xFlg22 和 BvEP 可以激活植物免疫力。
不同重組質粒的條帶 通過PCR擴增的都是預期的大小,表明質粒成功轉化為(wei) 大腸杆菌BL21(DE3)。
掃描電子顯微鏡下CPP包裹shRNA
3.蛋白質驗證
測定後改善條件以增加蛋白質產(chan) 量
通過SDS-PAGE證明已經成功表達
通過WESTERN-blot驗證成功表達
4.DAB染色實驗
PehA、1x flg22 和 3x flg22表達蛋白質的量太低,無法滿足隨後的DAB實驗,因此在後來被放棄實驗。
ROS的爆發是植物免疫激活的指標,因此進行了DAB染色實驗,以檢驗不同濃度的BvEP處理後番茄葉片中ROS爆發的程度。DAB染色結果越暗,葉片中的ROS越多。在實驗中,對照組1用清水處理,並對照組 2 用大腸杆菌 BL21(DE3)中提取的總蛋白處理,無需誘導。
(a)浸泡方法應用BvEP。低:10ug/ul,中:25ug/ml,高:50ug/ml。(b)滴法塗抹BvEP。低:40ug,中:100ug,高:200ug。
染色後,使用ImageJ軟件進行灰度處理分析用兩(liang) 種不同的BvEP處理的葉子,量化免疫強度的方法,然後進行 t 檢驗確定不同BvEP之間的顯著差異濃度。灰度較低,即棕色較多沉澱在葉子中,表明ROS的爆發更強。
從(cong) 上圖可以看出,無論使用浸泡或滴落方法,ROS的爆發程度葉子隨著施用的BvEP濃度的增加而增加。
Ⅴ.HP
“5I循環”(靈感、構思、信息收集、 改進和互動,實施和想象)。
Ⅵ.Highlights
采用無細胞係統進行RNAi分子生產(chan) 。
對硬件進行了改進,解決(jue) 了實際生產(chan) 中的部分問題並降低了成本。
采用工程菌+RNAi的方式複合保護番茄植株,比單一保護方式更為(wei) 有效。
產(chan) 品應用方法非常簡易。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