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進入社會需要避開哪些坑

一年一度的畢業(ye) 季又到了,很多的畢業(ye) 生離開校園,開始走上社會(hui) ,馬上麵臨(lin) 的就是就業(ye) 的問題。而畢業(ye) 生有時候因為(wei) 急於(yu) 想找到工作,而且自身又沒有多少社會(hui) 閱曆和經驗,往往很容易陷入一些就業(ye) 陷阱中而不自知。當發現自己受騙上當的時候,可能是又氣又急,可又無可奈何。那麽(me) ,到底有哪些準畢業(ye) 生應該知道的就業(ye) 陷阱呢?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吧!

01就業(ye) 陷阱

1.隻“試”不聘

用人單位對新招聘的人員會(hui) 設置試用期,其間雙方互相考察和適應,這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但有些用人單位超過法定上限約定試用期時長,或者重複約定試用期;有些用人單位以試用期為(wei) 由,支付工資低於(yu) 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或者不繳納社會(hui) 保險;更有甚者,有些單位為(wei) 了降低用人成本,在公司業(ye) 務特別繁忙的時候大量招聘低成本的應屆畢業(ye) 生,等試用期一過便以各種理由解聘,實實在在的“假試用,真使用”。

大學生在求職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勞動合同,尤其是其中關(guan) 於(yu) 勞動報酬、工作內(nei) 容、合同期限和社會(hui) 保障等方麵的細節。任何違反法律規定的試用期約定無效。根據勞動合同期限的不同,試用期有不同的時限限製,最長不超過6個(ge) 月,同一用人單位與(yu) 同一勞動者隻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wei) 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3個(ge) 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勞動合同僅(jin) 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wei) 勞動合同期限。

按規定,試用期期間,應正常繳納社保,工資水平不低於(yu) 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不低於(yu) 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並不低於(yu) 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如果遇到在試用期間不簽訂勞動合同和薪資待遇的公司,請一定繞道而行。

2.合同含糊不清

在合同簽訂過程中,個(ge) 別用人單位為(wei) 降低用人成本、規避用工責任而侵犯高校畢業(ye) 生合法權益。有的僅(jin) 簽訂《就業(ye) 協議書(shu) 》,或以談話、電話等口頭形式約定工作相關(guan) 事項,沒有簽訂書(shu) 麵勞動合同;有的合同內(nei) 容簡單,缺少或模糊工作崗位、工作地點、工資、勞動條件、合同期限等具體(ti) 內(nei) 容,以儲(chu) 備經理、總裁助理、管理人員等高職位名義(yi) 進行招聘,然後把求職者安排到跑業(ye) 務、拉客戶的崗位上;有的以少繳稅款為(wei) 由,同時準備兩(liang) 份不同薪資的“陰陽合同”;有的包含“霸王條款”,要求幾年內(nei) 不得結婚、無條件服從(cong) 加班、試用期離職不結算工資等。

因此,求職時一定要仔細推敲勞動合同,注意勞動合同是否具備《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必備條款(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合同期限、工作內(nei) 容和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hui) 保險、勞動條件等),特別要高度警惕其中於(yu) 法無據、明顯不合理的條款,防止掉入陷阱。在麵試過程中求職者也要多加留心,免得上崗後發現實際工作與(yu) 預期的有出入,使自己陷入困境。

【特別注意!!!】 “就業(ye) 協議書(shu) ”不能代替勞動合同,單憑“就業(ye) 協議書(shu) ”,學生正式報到就業(ye) 後的勞動權利無法得到保障。《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明確規定,建立勞動關(guan) 係,應當訂立書(shu) 麵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guan) 係,未同時訂立書(shu) 麵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ge) 月內(nei) 訂立書(shu) 麵勞動合同。

3.費用陷阱

用人單位或中介機構以招聘為(wei) 名,收取高校畢業(ye) 生報名費、內(nei) 推費、服裝費、體(ti) 檢費、培訓費、押金、崗位穩定金、資料審核費等費用。有些中介機構與(yu) 不法用人單位合作,先由中介機構以推薦工作為(wei) 名收取費用,畢業(ye) 生到該用人單位入職時,不法用人單位編造各種理由拒絕畢業(ye) 生上崗或中途辭退。

求職麵試後,騙子公司又會(hui) 以各種名義(yi) 向應聘者收取錢財,比如報名費、技能培訓費、去指定私人醫院的體(ti) 檢費等,還有一種冒充獵頭假借推薦高薪工作之名騙取服務費,甚至有些冒充國家事業(ye) 單位給求職者發郵件,騙取網絡報名費等。應聘者交費後,招聘者或不給安排工作,或直接人去樓空。有的應聘者還會(hui) 陷入貸款陷阱,對於(yu) 這種情況,萬(wan) 變不離其宗的秘訣就是絕不交錢!!!

畢業(ye) 生要謹記,除去公務員、事業(ye) 單位的考試外,麵試99%的公司都無需繳納報名費,而公務員、事業(ye) 單位的報名費一定要到官網進行繳納,切勿通過其他網絡入口繳費,體(ti) 檢則通常是到二甲以上醫院自行繳費。而對於(yu) 將先交費作為(wei) 條件的招聘麵試實習(xi) 等都需要謹慎對待,核實有無收費的法律依據。如交費一定要求出具正規發票並加蓋單位公章,為(wei) 可能發生的糾紛維權保留證據。

【特別注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有明確的規定,不允許企業(ye) 在員工入職時要求職員繳納保證金、培訓費、押金等,所以要求繳費的都是騙子,不要隨意匯款。

4.個(ge) 人信息泄露

很多販賣個(ge) 人信息的公司會(hui) 在網上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職者,從(cong) 求職者提交的簡曆中精準獲得個(ge) 人信息,針對這種騙術,在投遞簡曆前,首先要查詢該公司的相關(guan) 信息,判斷公司的真實性,同時簡曆上的部分個(ge) 人信息如身份證號、家庭住址、通訊地址等不用寫(xie) 得過於(yu) 具體(ti) ,要將重點放在工作經上。

5.傳(chuan) 銷陷阱

傳(chuan) 銷組織一般會(hui) 以介紹工作、勤工儉(jian) 學、老鄉(xiang) 邀約等為(wei) 由引誘求職者前往窩點,參與(yu) 傳(chuan) 銷活動,或者以人際網絡、框架營銷等時髦的詞語欺騙其加入,基本都以輕鬆賺大錢、無需麵試直接上崗為(wei) 噱頭。先安排以銷售的名義(yi) 上崗工作,讓其繳納一定的提貨款,再讓其去哄騙他人,如親(qin) 人、朋友、同學等。

高校畢業(ye) 生務必清楚傳(chuan) 銷屬於(yu) 違法行為(wei) ,在求職中要了解傳(chuan) 銷的基本特征,自覺抵製各種誘惑,保持頭腦高度清醒,防止陷入傳(chuan) 銷設計的圈套中。一旦發現可疑情況或者被騙,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時間脫身報警。

02求職秘籍

1.使用正規求職渠道

通過國家大學生就業(ye) 服務平台、國聘平台、高校就業(ye) 網站等官方網站,或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招聘活動獲取求職信息。千萬(wan) 不要隨意相信黑中介、遊擊招工者。

2.及時核查招聘信息

通過用人單位官方網站或撥打官方電話核實招聘信息,多種途徑了解用人單位背景,核實招聘企業(ye) 的真實性。例如從(cong) 工商局網站和企業(ye) 信用信息公示係統裏進行查詢,從(cong) 而確定該企業(ye) 是不是一家經過工商注冊(ce) 、信譽度良好的正規企業(ye) ,同時查詢企業(ye) 的注冊(ce) 聯係方式,聯係企業(ye) 確認招聘真實有效後再去應聘。

3.時刻保護個(ge) 人信息

任何單位和個(ge) 人都沒有權利扣留他人證件原件。在求職過程中,不要隨便把身份證、畢業(ye) 證等證件交由中介機構或個(ge) 人保管,防止被一些不法分子盜用個(ge) 人身份信息。確需提供證件複印件或影印件時,要在合適位置注明具體(ti) 用途,或者標記“僅(jin) 可使用一次,再複印無效”等語句。

4.堅持運用法律武器

在應聘成功後,一定要與(yu) 用工方簽訂書(shu) 麵合同,特別是要寫(xie) 明工資數額、計酬方式、福利待遇、保險交納、事故賠償(chang) 等條款。如遇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第一時間保留證據,請立即撥打12333電話或前往人社部門投訴舉(ju) 報。如遇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傷(shang) 害,請立即撥打110電話向公安部門報警。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國名校1120名中國籍留學生被開除!

下一篇

去加拿大留學哪些專業比較好就業?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