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讀博士研究生的10條建議

今年秋季開學,一批拿著offer、懷揣夢想的“研究人員”即將踏上學術生涯。

不管你是研究生,還是 PhD,想要拿到學位可不是易事,如果你下定決(jue) 心走上“科研”道路,這 10 條建議作參考!

01、跟對教授

學術研究的路很孤獨,除了起早貪黑、論文作伴,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孤獨。想找一個(ge) 支持你研究的教授不難,但找一個(ge) 對你的研究領域同樣充滿激情的教授很難。

所以,各位申請 Ph.D.的同學,事先認真閱讀教授的簡曆,調查教授的研究方向非常重要,這一行為(wei) 是對你和教授都負責,就像是“婚前摸清楚雙方三觀是否一致”。

通過閱讀教授的論文,衡量與(yu) 自己的研究匹配度。否則不匹配的教授隻會(hui) 增加你讀博過程的沮喪(sang) 感,最終倦怠不堪。

02、多關(guan) 注領域期刊雜誌

如果想完成學位課程並順利拿到博士頭銜,你一定要發表同行評審通過的文章才可以。所以建議大家在碩士階段就開始撰寫(xie) 論文。一方麵是要有一定數量,另一方麵是磨練論文寫(xie) 作技巧並培養(yang) 嚴(yan) 謹的學術研究習(xi) 慣。

另外,大家一定要多看學術期刊雜誌,了解本學科的發展走勢,萬(wan) 一寫(xie) 的論文課題早在幾年前就得到了印證,那就太尷尬了。

03、盤點自己的研究進度

致所有要申請博士以及正在讀博士學位的同學,因為(wei) 美國博士的學習(xi) 時間比較漫長,很多同學讀著讀著就迷失了。

大家最好以半年為(wei) 期限,每半年盤點一次自己的研究成果和進度,看看自己是否還在既定軌道上,如果你發現自己偏離航線的話,要盡快讓自己回歸正軌。

04、充分利用圖書(shu) 館

學校圖書(shu) 館裏不僅(jin) 有藏書(shu) ,還有很多免費的研究和寫(xie) 作工作室。

如果在博士早期就學會(hui) 如何正確的引用文獻,以及正確的寫(xie) 作格式將有助於(yu) 你更快更好的學術工作,未來頭痛的地方能減少很多。

05、獎學金就在那裏,主動點

對於(yu) 那些成績優(you) 秀、績點高的人來說,應該不僅(jin) 僅(jin) 是想成為(wei) 優(you) 秀畢業(ye) 生或是榮譽學生吧,除了這些榮譽“稱號”,大多數學校都會(hui) 為(wei) 博士提供獎學金和科研基金。

比如, Kappa Omicron Nu、Phi Kappa Phi 和 Phi Beta Kappa 提供給發表過文章的博士獎學金,金額大約從(cong) 2000 到 20000 美元不等。

06、會(hui) 議上多發言

在相關(guan) 領域會(hui) 議上作報告是博士生遇見領域大牛的一個(ge) 絕好機會(hui) ,教授們(men) 經常鼓勵博士們(men) 多發言,可以鍛煉博士生的演講技巧,有助於(yu) 快速成長。

不過,這種會(hui) 議通常沒有報酬,而且除了自付住宿費、路費外,許多會(hui) 議還要求你支付注冊(ce) 費,當然大多數會(hui) 議都為(wei) 大會(hui) 誌願者、評審們(men) 免除注冊(ce) 費用,具體(ti) 的需要你自己多探索探索。

07、三大技能:閱讀、寫(xie) 作和社交

當你還是個(ge) 研究生時,你可能隻需半分鍾來看一篇論文的介紹,進而確定是否值得花更長時間深度閱讀。而到了博士階段,則需要花很多時間進行專(zhuan) 業(ye) 文獻的閱讀,如果你的閱讀速度比較慢,那麽(me) 你需要 speed up!

對於(yu) 留學生來說,不要以為(wei) 自己的托福、GRE/GMAT的分數高就可以輕鬆搞定博士論文!學術論文對於(yu) 語言的嚴(yan) 謹性和用詞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如果你的寫(xie) 作能力不 OK,大概真的需要一對一的輔導。

碩士/博士生的生活和研究不是“閉門造車”,而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社交對碩博生來說同樣非常重要。你能在各種活動上會(hui) 遇到各界大牛,他們(men) 將對你的研究和就業(ye) 有很多幫助。

08、注意你名字後綴是什麽(me) ?

當一名學生開始攻讀博士學位時,還隻是被認為(wei) 是一名預備“博士生”,當他完成所有課程並通過資格考試 Qualification Exam 時,才會(hui) 變成一位博士生候選人。

已通過答辯但未提交論文的博士候選人可以在個(ge) 人學術資格清單上寫(xie) 上畢業(ye) 學銜的簡稱加上ABD (All But Dissertation,尚欠論文),如Ph.D.(ABD),表示自己將獲博士資曆,所以謹慎使用術語“ABD”。

『P.S.』友情提醒:如果有同學中途 quit,或者不能通過博士資格考試,有的是發碩士學位,有的就是淨身出戶,具體(ti) 要看什麽(me) 項目。

09、拓寬自己投稿的視野

博士學習(xi) 過程本質上,是一個(ge) 準備成為(wei) 某研究領域內(nei) 專(zhuan) 家的過程,但並不意味著博士生隻能向頂級期刊投稿。

畢竟頂級期刊數量很少,考慮到如何獲得更多的讀者,你也可以在一些替代性的出版物上投稿,比如從(cong) 業(ye) 者雜誌、學術雜誌或報紙等,有時候這些地方的讀者可能會(hui) 超過你以前所有出版物讀者的總和。

10、早早做好職業(ye) 規劃

要記住,從(cong) 你入學那刻,就要考慮未來的職業(ye) 規劃了。做博士後?公司高級技術人員還是終身教授、研究機構?

如果希望能終身投入到高等教育工作上,請考慮一下你所在博士項目的地理位置,很多學校傾(qing) 向於(yu) 從(cong) 其他研究機構招人,而很少雇傭(yong) 在他們(men) 這裏讀書(shu) 的博士(但有些專(zhuan) 業(ye) 輔助人員和教授是例外的)。

所以,不管是被大學聘做終身教授,有個(ge) 寬鬆學術氛圍,還是去某些公司任職、拿個(ge) 高收入,或者去中學教書(shu) 育人...在入學時最好就有所規劃。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雙語學校和國際高中學生都在參加的澳洲AMC數學競賽一文詳解

下一篇

2024年留學生回國進體製內還有優勢嗎?央企三巨頭公布最新錄取名單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