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美高留學應該怎麽準備?2022-2023年申請季全息指南

2022-2023年美高申請季還有半年將至,但有些抓得早的家庭,很有可能已經摩拳擦掌開始準備美高申請了。我作為(wei) 過來人,一名美高爸爸,曾在4年前,把一雙兒(er) 女,送去美國新澤西州的佩迪中學(Peddie School)上高中。 美高留學,這個(ge) 話題要聊起來,三天三夜,也聊不完。

需要長期精心準備,才能心想事成。教育路徑上從(cong) 幼兒(er) 園、小學、中學要走公立、私立的選擇,到小提琴、鋼琴,哪種樂(le) 器美高申請價(jia) 值更高……可以說,送個(ge) 孩子去美高留學,幾乎有一籮筐的挑戰,等著我這個(ge) 家長去應對。本文,我想聊聊“如何過好申請季”。

什麽(me) 是“申請季”?春華,夏風,秋實,冬韻。美高留學,同樣四季分明。美高留學分為(wei) 準備季、美高留學的申請季、美高留學的就讀季,以及美高留學的畢業(ye) 季。

本文著重談“申請季”。申請季約長六個(ge) 月。通常,從(cong) 申請當年暑假後開始,到次年3月10號,美高集中發布常規錄取結果為(wei) 止。再往後,美高就進入轉正、補錄階段了。個(ge) 人經驗,要過好申請季,重點做好四方麵工作,用16個(ge) 字來歸納:統籌安排,調適心態,慎選目標,注重過程。

一、統籌安排

統籌安排,是需要家長把關(guan) 的。美高申請,到底要“統籌安排”些什麽(me) ?兩(liang) 個(ge) 方麵。第一,統籌安排好關(guan) 鍵時間節點。第二,綜合平衡好各項申請任務。

(一) 統籌安排第一項:要把握好關(guan) 鍵時間節點。

要把握好美高申請的關(guan) 鍵時間節點,需要用“倒計時”原則。根據某項申請工作的截止時間點,倒過來往前一天天推算時間,安排任務。而不是平時我們(men) 更加習(xi) 慣的“順計時”原則,就是從(cong) 今天開始,往後一天天排任務。在美高申請季裏,有這麽(me) 幾個(ge) 關(guan) 鍵節點,我得牢記在心。簡稱為(wei) 四個(ge) “10”比較好記:“1010”、“110”、“310”、“410”。歐美人的文化傳(chuan) 統之一,是“說一是一”,十分守時,而且常常是“先到先得”,“過時不候”,以示公平。

同時,托福和SSAT兩(liang) 項標化考試,在時間上也是嚴(yan) 格按照這些關(guan) 鍵時間節點來安排。美高的學年(academic year),通常開始於(yu) 每年9月份(第一個(ge) 星期一),到第二年5月底結束。許多美高一學年分三個(ge) 學期(3 trimesters,每學期約為(wei) 3個(ge) 月)。第一學期是“秋季學期”(fall trimester);第二學期在感恩節之後,叫冬季學期(winter trimester);第三學期在三月春假之後,叫春季學期(spring trimester)。

6-8月三個(ge) 月放暑假。三學期製不同於(yu) 我們(men) 熟悉的兩(liang) 學期製,兩(liang) 學期製每個(ge) 學期約半年,英文是“semester”。新一年度的申請季,其實在美高秋季開學時,就正式同步開始了。

1010雙十首戰SSAT

“1010”是指每年10月中旬第一次SSAT考試的日期。通常,這個(ge) 日期是10月份第二個(ge) 星期六。這是申請季裏麵,第一個(ge) 關(guan) 鍵時間點,需要特別注意。如果安排得法,能“搶回來”不少時間。不然會(hui) 給後續申請工作帶來很大困擾。

與(yu) 托福考試相比,SSAT考試有三個(ge) “少”。

第一,考點少。

譬如在國內(nei) ,SSAT考點往往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南京、武漢、廣州、哈爾濱、杭州等內(nei) 地城市,每個(ge) 城市都隻有一個(ge) 指定的考試中心。因此,所有其他城市的考生,往往都要集中到這些考點來參加考試。

第二,考試次數少。

慣例上,每學年裏SSAT有8次考試。但是,由於(yu) 大部分美高申請截止日是1月10日,所有申請材料要趕在這個(ge) 日期前提交給學校。其中就包括SSAT考試成績。同時,從(cong) 參考到出分,到向學校送分,大約需要兩(liang) 周時間。

因此,從(cong) 10月13日第一場考試,到1月10號申請材料截止日之間,實際最多隻有4次考試機會(hui) ,分別是10月、11月、12月和次年的1月的考試。另外四次考試機會(hui) ,即次年的2月、3月、4月、6月,因已趕不上常規錄取這一輪,隻能用於(yu) “410”之後的轉正或者補錄,風險很大,用處很有限。

第三,中國內(nei) 地考試次數少、考位緊張。

內(nei) 地有些SSAT考試中心,並不每次都會(hui) 開放考位。為(wei) 了能趕上1/10截止日提交SSAT考試成績,所能參加的次數更加有限。考位緊張,是內(nei) 地考生必須麵對的一項挑戰。SSAT考點少、考試頻率低、開放考點和開放次數少,這三“少”決(jue) 定了國內(nei) 考場的考位,從(cong) 來都是“一位難求”,“搶考位”,就成為(wei) 內(nei) 地學生標化考試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一旦錯過“1010”這個(ge) 關(guan) 鍵時間點,沒趕上10月第一場SSAT考試,會(hui) 帶來幾個(ge) 方麵問題:如果第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怎麽(me) 辦?如果原定考試因為(wei) 台風等天氣原因需要改期,或者主辦方宣布考試成績作廢(這種情況曾發生過),怎麽(me) 辦?因為(wei) 考位本來就緊張,如果就近城市甚至國內(nei) 沒有考位,怎麽(me) 辦?因此需要家長提前規劃、預留時間,最大限度避免陷入趕赴外地甚至大陸外地區參加考試的窘境。標化考試本就是個(ge) 消耗戰、疲勞戰。越早完成,孩子就越早解放。

否則,隨著時間臨(lin) 近訪校、麵試,尤其是臨(lin) 近申請截止的倒計時,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常常會(hui) 被弄得焦頭爛額。托福考試,因考位、考點、考試次數相對較多,情況要好一些。對於(yu) 時間節點敏感的考試,還是需要家長早點考慮周全才是。

次年110截止提交日

110指1月10日,即大多數美高申請材料的截止期。有個(ge) 別學校的截止期略早,也有少數在此日期後,依然接受申請材料,尤其是國內(nei) 在讀學校的期末考試成績。這些都需要事先谘詢學校後,才能確定。實在趕不及,可同擬申請學校預先溝通好,對方還是願意考慮若幹特殊情況的,譬如如果當年的農(nong) 曆春節晚,導致在“110”之前無法提供當期成績等情況。

310美高放榜日

“310”指的是3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美高集中發放錄取通知的日期。還有部分學校采用Rolling滾動錄取的形式,沒有嚴(yan) 格的申請截止日期和放榜日期。310是眾(zhong) 多申請者最為(wei) 緊張和揪心的日子:美高申請家庭,如坐上過山車一般,或是誌在必得,或是喜出望外,或是忐忑不安,或是失落沮喪(sang) 。

幾家歡喜幾家愁,被多個(ge) 夢校錄取的家庭可以說是喜慶之餘(yu) 還要發愁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offer;被匹配校錄取但被夢校waitlist的申請者還想爭(zheng) 取牛校補錄。假如隻有一把WL,甚至“全聚德”,當然最是揪心。無論結果如何,要在放榜之後短時間內(nei) 做出最優(you) 最理性的選擇,成為(wei) 眾(zhong) 多家庭麵臨(lin) 的不小挑戰。

410轉正補錄

“410”是美高錄取中特有的一個(ge) 時間概念,是指常規錄取截止後的錄取。與(yu) 美本錄取不同,補錄是美高錄取的一個(ge) 特色,每年一度的美國私立寄宿高中放榜過後,錄取結果會(hui) 出現admitted(錄取,拿到offer)、waiting list等待名單,以及denied拒絕三種情況。

通常大家把3月10日美高放榜後,在學校臨(lin) 時出現空餘(yu) 名額的情況下,學生重新遞交申請,或者原來申請取得的waiting list等待名單轉正錄取的這兩(liang) 種情況,統稱為(wei) “補錄”。今年的補錄最早在“310”過後一周就已經啟動。學校通過顧問機構,征求申請人是否接受轉正的意向。

錄取結果會(hui) 出現offer錄取、Waiting List等待名單,以及Reject拒絕三種情況。通常大家把3月10日美高放榜後,在學校臨(lin) 時出現空餘(yu) 名額的情況下,學生重新遞交申請,或者原來申請取得的waiting list等待名單轉正錄取的這兩(liang) 種情況,統稱為(wei) “補錄”。

無論在這四個(ge) “10”中的哪個(ge) 環節,統籌安排時間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譬如說,“1010”即SSAT考試時間,就限定了孩子培訓時間的安排。家長既要與(yu) 相關(guan) 培訓老師預先協調好,同時也需為(wei) 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標化考試預留出時間,並提前報好名。再比如,美高名校的轉正、補錄機會(hui) 相當少,“410”這個(ge) 時間窗口對申請人來說,絕對是爭(zheng) 分奪秒,分秒必爭(zheng) 。

(二) 統籌安排第二項:平衡好工作任務。

美高申請是一項係統工程。申請美高,需要做好“申請八業(ye) ”。每一個(ge) 申請人,在申請季裏都要先後完成托福考試、SSAT考試、GPA、課外活動、文書(shu) 、麵試、推薦信等七個(ge) 部分。

此外,許多中國學生還須完成一個(ge) 第三方麵試——維立克視頻麵試。這八個(ge) 方麵,一個(ge) 都不能少。疫情以來,不少美高都走標化可選即“Test Optional”的路子,SSAT可有可無。2022-2023年秋美高申請季的標化可選的趨勢是否會(hui) 繼續,尚不明朗。近日麻省理工學院(MIT)已要求新生恢複提交SAT考試成績。這種標化回流趨勢之下,申請美高的標化可選政策也難免不受影響。

美高申請的八個(ge) 方麵既各有特色,又互相聯係。托福分數與(yu) SSAT分數之間,就有匹配的問題。招生官都是火眼金睛,閱人無數。一個(ge) 托福90分、SSAT2300分的申請者,在有經驗的招生官眼裏,不是很匹配。在隨後的審核和麵試時,就會(hui) 特別關(guan) 注學生的實際表現。

標化考試,很少人能一次成功。感覺大約七成人,僅(jin) 一個(ge) 托福考試,就要平均考2-3次。維立克的考點、開放次數非常有限。我的孩子申請時,隻有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大城市有線下麵試考點(目前似乎並未增設考點)。

如何在節奏緊張、環環相扣的八項任務中從(cong) 容應對,要靠家長的認真規劃和協調。我個(ge) 人在幫孩子申請美高的過程中,曾用Excel做過一張《美高申請任務表》,實現“按天規劃,結構簡單,任務清晰,節奏適當”的目的,容易做到心中有數,大大減輕了我的焦慮。

二、調適心態

無論是申請高中還是大學,甚至在求職申請中,每個(ge) 家庭和申請人,都曾經曆過或多或少的焦慮。競爭(zheng) 的激烈,申請中的各種變數和不確定性,自然會(hui) 帶來很多焦慮。麵對這些不確定性,家長常常會(hui) 陷入“做不了啥,幫不上忙,使不上勁”的狀態。這時,格外需要轉換思路。能去美高留學,是樁“痛並快樂(le) 著”的事兒(er) 。

畢竟,它給了孩子一次獲得優(you) 質現代教育的選擇。既然已經決(jue) 定去美高讀書(shu) ,那麽(me) 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要有種破釜沉舟的決(jue) 絕之心。調適好心態,做好心理建設,是申請過程中最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情。前文提到,美高申請必須完成”申請八業(ye) ”。

為(wei) 了完成八項業(ye) 務,需要申請家庭滿世界跑,一場又一場考試、麵試甚至訪校,而且一切都要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完成,這其中的不確定性和焦慮,分解起來無非是一項項繁瑣的事項,隻要靜下心,層層理出頭緒,爭(zheng) 取步步為(wei) 營,“分而治之”,往往就能逐漸減少不確定性。調適心態,要分幾個(ge) 不同層麵來說。

第一個(ge) 層麵,保持冷靜和積極的大局觀。

“煎熬”,幾乎是每個(ge) 中國家庭申請美高時的必由之路。美高申請過程相當繁瑣、複雜,時間緊、要求高,看著時間一天天飛逝而去,一旦孩子我行我素,一副“溫吞水”樣子,申請任務無法按時完成,做家長的急的卻一籌莫展。說實話,當年我兒(er) 女申請美高時,我也有中途放棄的念頭。

但是,一想到半途而廢的嚴(yan) 重後果,尤其是對孩子心理、自信心的打擊,隻剩咬牙堅持,別無選擇,硬著頭皮往前走。承受這份“煎熬”時,我唯有冷靜、積極。否則,我的消極情緒將進一步加劇孩子的壓力和緊張程度。這個(ge) ,無論對於(yu) 考試、麵試,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第二個(ge) 層麵,標化成績的價(jia) 值要相信,但不要迷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每個(ge) 家長,都希望“310”這天,孩子能夠拿到自己心儀(yi) 的offer,進入夢校。我當年也會(hui) 不自覺給孩子加碼,要求標化考試拿到高分,為(wei) 申請夢校奠定基礎。有人問,美高,為(wei) 什麽(me) 也這麽(me) 重視分數,說好的素質教育呢?豈不是跟咱們(men) 一樣,都是應試教育?!

換句話說,美高為(wei) 什麽(me) 也看重標化考試分數?分數與(yu) 錄取之間,到底怎麽(me) 回事兒(er) ?我覺得,美高重視分數,背後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校園特點。簡單來說,就是看兩(liang) 點。一個(ge) 是英語能力。一個(ge) 是智商支持下的學習(xi) 發展潛力。

任何考試,都有兩(liang) 種基本功能。一個(ge) 是衡量。一個(ge) 是過濾。所謂衡量,是看應試者到底有幾斤幾兩(liang) 。托福、SSAT考試,全球開放、全球參與(yu) 。考試分數分別用來衡量孩子的英語能力和學業(ye) 能力。加上文書(shu) 、麵試,美高就能比較科學、全麵評估出孩子的全球競爭(zheng) 力。

尤其是SSAT考試成績,不僅(jin) 僅(jin) 有分數,還有百分比,反映出在最近三年全球同齡、同性、同級(因有高、中低三級)應試者裏麵,孩子到底身處何方(相對位置)。至於(yu) 過濾,更是不言而喻。考試成績十分直觀,一目了然。用成績作標準,可第一時間篩選淘汰不合格的申請人。美高上課用英語。頂尖美高尤其強調孩子們(men) 的實際英語能力。如果國際學生的英語能力良莠不齊,到了學校,上課就會(hui) 遇到困難。因此,必須通過托福考試,對國際學生進行分層。英語基礎弱一點的學生,可以去那些提供ESL課程的學校。

問題是,在三百來所私立寄宿美高裏,並不是每一所學校都有這種課程的。頭部美高中,更是隻有屈指可數的幾所學校有ESL課程。英語能力弱,不但直接影響學業(ye) 進步,孩子需要花更多時間來學習(xi) ,勢必也會(hui) 擠占到課外活動、體(ti) 育和社交的時間,導致活動不足、社交困難。前些年我在訪校時,與(yu) 多個(ge) 麵試官都聊過同一話題——體(ti) 育、社交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重要?

他們(men) 認為(wei) ,學校教育不僅(jin) 僅(jin) 是讓學生學習(xi) 一點學術知識,而是要通過長達十幾二十年的教育,讓學生能夠很好地“社會(hui) 化”,為(wei) 學生未來的職業(ye) 發展和生活,做好準備。此外,學校是一個(ge) 擁有共同價(jia) 值觀的社區,希望校園裏的每個(ge) 人,都能夠積極參與(yu) ,貢獻自我。因此,“社交”在校園裏十分重要。而英語,顯然是社交的基礎。

基礎英語能力、基礎學術能力是必須的。高分就是一個(ge) 重要指標。但是,過了某個(ge) 門檻,標化成績高3分還是低2分,美高並不特別在意,對錄取的影響,遠沒有文書(shu) ,尤其是麵試來得大。美高一般都不支持為(wei) 拿個(ge) GPA高分而放棄社交、放棄體(ti) 育、放棄個(ge) 人愛好的做法。“兩(liang) 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shu) ”的孩子在美高校園裏,並不是最受歡迎的類型。

比起考試的扁平化衡量/過濾,文書(shu) 和麵試有助於(yu) 美高更加立體(ti) 地了解孩子的實際能力。因此對於(yu) 標化考試的準備,大可不必為(wei) 了那最後的3分2分,而“搏到盡”,過於(yu) 糾結,甚至讓孩子們(men) 參加過度培訓。一定要記住:美高希望招錄個(ge) 性鮮明,自我認知清晰,目標明確,對學習(xi) 充滿熱情的孩子,而不需要是一個(ge) 完美的人。這也很好解釋了,為(wei) 什麽(me) 一所美高錄取學生時,有時托福分數有十來分上下的差距。

第三個(ge) 層麵,孩子的學術潛力,要實事求是,客觀評估。

我的孩子美高申請結束後,出於(yu) 好奇,我和他們(men) 專(zhuan) 門交流過:托福和SSAT,究竟有多難?哪個(ge) 更難一些。孩子們(men) 一致表示,SSAT因為(wei) 存在一個(ge) 所謂的“題庫”,刷題可能刷出高分,但托福要考出110+,靠的是英語基礎,短期培訓是很難達標的。

很多人為(wei) 了標化高分,往往會(hui) 過度培訓,這會(hui) 帶來幾個(ge) 負麵影響:第一,這種做法本身未必奏效。第二,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情緒反彈,結果是,欲速則不達。第三,決(jue) 定申請結果的因素眾(zhong) 多,並非單一的標化考試成績能左右。第四,拚命花時間,勢必擠占其他部分的準備時間,很可能得不償(chang) 失。標化成績的價(jia) 值,在於(yu) 展現我的英語能力和學術能力。

通過一場麵試、一次交流,通常能在相當程度上彌補考試分數的不足。招生官也都看在眼裏。

因此,需要對各項非短期速成的能力(例如GPA),需要進行長線的、充分的規劃和準備。尤其到了申請季耗時耗力,在校學習(xi) 多少會(hui) 受影響,GPA通常都可能掉一個(ge) 等級。原本數學A,現在可能掉到B。

而這種現象,同樣會(hui) 影響到申請結果。家長也要相應調整考試策略。把標化培訓和考試目標,聚焦到改善孩子的考試技巧上來,使孩子能夠較快、更好地適應標化考試的特定要求。

用培訓老師的話來說,就是“轉換思,轉換頻道,把日常學校學習(xi) 的思維習(xi) 慣,調整到標化考試特有的思維習(xi) 慣上來。” 當然, “盡力而為(wei) ”,是我對孩子們(men) 一直強調的原則。孩子隻要發揮了潛力,最好就不要再拔苗助長。我即便心有不甘,但千萬(wan) 不要強人(孩子)所難。

第四個(ge) 層麵,不要過度強調才藝和公益性活動的價(jia) 值和意義(yi) 。

才藝、體(ti) 育,在美高申請的全部價(jia) 值,在於(yu) 個(ge) 人品格的可視化。借助於(yu) 才藝、體(ti) 育,成為(wei) 一個(ge) 活生生的人,使美高看得見、摸得著申請者。然而,過度用力在這些方麵,可能會(hui) 適得其反——才藝特長、社會(hui) 服務,尤其是體(ti) 育。美國學校普遍高度重視體(ti) 育,許多高中校隊對外輸送奧林匹克級選手。

例如,佩迪中學遊泳隊即是一例。因此,實事求是說,在體(ti) 育領域,尤其是籃球、冰球、曲棍球、高爾夫球等傳(chuan) 統北美熱門運動項目中,中國的孩子難有足夠競爭(zheng) 力,成為(wei) 其特長,而隻是愛好。

在美高文化裏,“愛好”、“特長”兩(liang) 個(ge) 概念,並不相同。尤其要注意,美高招生官看到我的“特長”和愛好時,常常會(hui) 送給學校的藝術係、體(ti) 育係,請專(zhuan) 業(ye) 老師來評價(jia) 和提供意見。

譬如,吹拉彈奏的申請視頻,會(hui) 送去音樂(le) 係,看看水平如何、是否是某種學校樂(le) 隊急需的樂(le) 器。我們(men) 當時在波士頓米爾頓中學訪校時候,學校的音樂(le) 係主任就告訴我,如申請該校,可提前通知他,到時他會(hui) 看看我孩子的作品。除非我的孩子已經獲得若幹能夠被美高容易辨認的資格等級證書(shu) 、頭銜,或者有可以追蹤的記錄,譬如英皇(ABRSM)考試等級、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le) 比賽大獎,否則,我們(men) 就不能把美國人眼裏的“愛好”,真當作特長。

不了解這點,在文書(shu) 準備、麵試過程都可能導致較大偏差,弄巧成拙。所以,評估孩子的學習(xi) 基礎、英語基礎和才藝基礎,家長一定得實事求是。不執著於(yu) 追求標化考試的高分。才藝、體(ti) 育的重點,不是其本身水平有多高,而是用興(xing) 趣愛好,展示出孩子的某項個(ge) 人特質,譬如團隊合作精神、領導力、吃苦耐勞、時間管理、愛心等等。課外活動、才藝,重要的是背後的意義(yi) ,而不是麵上的形式。

第五個(ge) 層麵,讓孩子的心理速度跟上申請季的節奏。

時間緊、任務重的申請季一旦開始,就像高鐵出站、離弦之箭,“分秒必爭(zheng) ”。做起來真是不容易。當年我們(men) 家申請的時候,孩子們(men) 奔波於(yu) 各種培訓班,為(wei) 了節約路途時間,我幾乎都是親(qin) 力親(qin) 為(wei) ,“迎來送往”,實在安排不過來的,索性讓他們(men) 一律打的,花錢買(mai) 時間。但往往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孩子們(men) 在正常上課之外,還要完成各種培訓和準備,本來已是熱鍋上的螞蟻,壓力瞬時暴增。

他們(men) 的心理速度和心理節奏,如果跟不上申請進度,各項申請任務就很難按時完成。這個(ge) 時候,善於(yu) 引導並鼓勵孩子進入臨(lin) 戰狀態,讓他們(men) 在心理上與(yu) 申請進度合拍,可以說決(jue) 定著準備工作的成敗。

上文提到我做過《美高申請任務表》,常常是啟動孩子臨(lin) 戰心理的扳機。它能讓孩子既看到申請全局,又看到每天需要完成的具體(ti) 任務。

第六個(ge) 層麵,擺正自身的助理角色

對於(yu) 每一個(ge) 家庭來說,孩子的教育,自然是家庭的最重要議題,似乎成了一切的中心。 但是,美高申請說到底,是孩子自己的事。申請過程中的許多環節,其他人,哪怕是父母都很難、也不該越俎代庖。因此,必須把孩子放在主人翁的地位上,讓其學會(hui) 自我承擔,自我監督。家長,是司機、助理、保姆,也可以說,家長是孩子美高申請的總協調人,是“董事長“。孩子是CEO、總執行人。

三、慎選目標

慎選目標說的是選校要慎重。申請美高,無論是DIY,還是找顧問機構,最終都要拿出一張我滿意的候選學校清單。擇校上,許多人提到“匹配” 原則——“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其實這個(ge) “匹配原則”很有迷惑性。尤其第一次列出擇校名單時,往往標化考試成績還沒有出來,家長對孩子的潛力和段位,沒有底。擇校,是美高申請裏“陷阱”最多的一個(ge) 環節。稍有不慎,前功盡棄。為(wei) 此,我認為(wei) 應該在慎重選擇目標時結合以下幾個(ge) 原則。

(一)“潛力充分”原則

即便是家長,我依然很難一眼看清楚孩子的誌向和未來走向。畢竟孩子在不斷成長中,存在許多發展和變化。美高隻要能夠提供適合孩子現有特點、具備未來四年孩子潛力得以充分發展的資源和條件,那就是“匹配”學校,就是“好”學校。我們(men) 要落實好“潛力充分”原則,必須真正做到“知己知彼”

首先,要“認識自己”。我要幫助孩子深度進行自我反思,盡可能具體(ti) 回答這樣一些問題。我是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人?我有哪些長處和不足?我為(wei) 什麽(me) 喜歡音樂(le) 、舞蹈、美術,某項樂(le) 器、某個(ge) 體(ti) 育項目?這些說明了我的哪些方麵的特質?

譬如,現在國內(nei) 不少孩子都選擇打冰球,如果選擇的學校本身沒有冰球館,那麽(me) 就有這樣幾個(ge) 問題要考慮:你的冰球特長,對學校有沒有價(jia) 值?價(jia) 值在哪裏?冰球故事如何用來說明你的個(ge) 人能力或者個(ge) 人品質?家長能否去美國陪讀?經常參加外部訓練和比賽,交通問題如何處理?寄宿學校對出入校園有嚴(yan) 格要求,是否還合適?走讀學校是否更好?結合孩子和家庭實際,選校時務必實事求是,重點突出。

其次,深入研究學校。通過FindingSchool網站、各個(ge) 潛在申請學校網站、有孩子在對象學校的親(qin) 戚朋友,等等,務必千方百計、絞盡腦汁。隻有紮實做好“認識自己”、“認識學校”這樣兩(liang) 個(ge) 基礎工作,“匹配”原則才能真正發揮作用。這方麵,與(yu) DIY相比,通常留學顧問會(hui) 做得比較專(zhuan) 業(ye) ,比較好。

(二)“門當戶對”原則

就是匹配操作時,堅持“門當戶對”。具體(ti) 要做好“兩(liang) 重匹配”孩子的興(xing) 趣愛好與(yu) 學校的特質要匹配。尤其是設施設備等硬件上。打冰球的孩子,去一個(ge) 校園、周邊社區都沒有冰球館的學校,練球就有困難。或者,把中國人擅長、但美高並不熟悉的乒乓球當作特長,就不匹配。根據孩子標化成績進展,及時微調選校名單。

私立美高錄取學生,沒有“法定”標準,譬如,分數線。但是,標準和門檻無疑是有的。排名前30的中學,很少有ESL課程。托福如果不到100+,學校想著,怕上課跟不上,錄取時自然就有猶豫,可能就把我放進“waitlist”。 雖然任何排名都有其局限性,但卻能提供一個(ge) 很好的參考。

FS網站的美高排名,囊括了近300所私立寄宿美高,反映了某個(ge) 學校在華人圈子裏的“江湖地位”、潛在要求和申請難度,且指標豐(feng) 富,操作便捷,很實用,是我們(men) 家申請美高時最看重的一個(ge) 中文網站。

看排名,其實就是看清楚我的夢想在哪裏。這是我擇校的“天”,是地球外那個(ge) 大氣層。夢校,在其中。看成績,其實就是看清楚我的現實在哪裏。這是我擇校的“地”,是地表上屬於(yu) 我的那方土地。保底校,在其中。這“天”、“地”之間,就是我的匹配校。

把學校排名和孩子成績進行匹配,我覺得是一個(ge) 很好的起點。比較科學、操作起來也相對容易。在此基礎上,我就可以考慮其他因素。諸如校址地點、規模大小、東(dong) 西南北文化、高級教師比例、師生比例、班級規模大小,等等。

用學校排名和孩子成績來匹配,其實就是“咱們(men) ”匹配“它們(men) 、申請人匹配學校、現實匹配夢想,便於(yu) 最終找出“匹配”學校,“好”學校。把學校排名和孩子成績作為(wei) 選校起點,還能在“潛力充分”原則的前提下,第一時間排除選校時最容易墜入的一個(ge) 陷阱——眼高手低,浪費時間,甚至選校失誤。

(三)“保底不保險原則”

選校時,還有一點最需要特別關(guan) 注,就是所謂的“保底學校”。說個(ge) 親(qin) 身經曆。當年,我們(men) 收到了美高第一份錄取結果——來自美國中部的L學校,排名在60位之後。我們(men) 被拒絕了!那個(ge) 心情,可真是“哇涼哇涼”的!

第一份通知,就來個(ge) 硬邦邦的“拒錄”,覺得兆頭真不好。我都不敢告訴孩子們(men) 。說實話,這真是一所保底學校,卻第一個(ge) 發“拒錄”通知!這說明什麽(me) 問題呢?一看你托福110+、SSAT2300,前邊有大把學校可供選擇。給你發了offer,多半不會(hui) 屈尊俯就,報到入讀吧?美高招生,要花費人力、物力、財力。招生官很在乎錄取後到校入讀的學生比例。這是美高考核招辦工作業(ye) 績的指標之一。

麵對不匹配的候選人,有經驗的招生官索性會(hui) 第一時間拒錄,免得浪費彼此的資源。牢記一條原則:”精選”擇校池子裏的每一所學校。無論是夢校、匹配學校,還是保底學校。保底學校如果沒有認真選擇,就可能導致排名最後的學校最先拒錄,甚至“全聚德”這樣的嚴(yan) 重後果, 所以“保底學校不保險”。

(四)“錦上添花”原則

留學顧問是錦上添花。越來越多的家庭不敢冒DIY這個(ge) 險。畢竟個(ge) 人的勤奮、努力,和職業(ye) 顧問所掌握的“套路”、關(guan) 係無法匹敵。留學顧問領域良莠不齊,就算有口碑一說,實際上很多時候找顧問也要碰運氣。

我們(men) 家在申請過程中,曾了解過10家顧問機構,基地從(cong) 大陸到香港地區,還有美國的機構,收費也有高有低。顧問資質上也各異,有的自學成才的,也有IECA(美國獨立教育顧問協會(hui) )的,或者某中學、某常春藤大學前招生官的。不管顧問履曆和關(guan) 係看起來有多高大上,我作為(wei) 家長心明如鏡:顧問當然是重要的,尤其在如今競爭(zheng) 格外激烈、申請更加專(zhuan) 業(ye) 化,DIY申請幾乎退出曆史舞台的情況下。

顧問卻不是萬(wan) 能的。美高錄取學生的因素眾(zhong) 多,顧問與(yu) 美高的關(guan) 係隻是其中之一。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能錦上添花,難雪中送炭”。在常規錄取輪,這種關(guan) 係甚至都未必算得上其中一個(ge) 決(jue) 定性因素。極少有顧問能跟我簽一份保上夢校的顧問合同。這就是說,不要過於(yu) 關(guan) 注顧問的“關(guan) 係”、“淵源”。而是立足於(yu) 申請準備本身,做最好的自己。

美國是個(ge) 高度市場化的國家,相對而言,比較注重“公正”、“公平”。名校更是在乎聲名。“關(guan) 係”遠不是咱們(men) 國內(nei) 那麽(me) 管用。而且,美高校長雖然任職十分穩定,但是招生官卻如“走馬燈”,流動頻繁得多,原本的老關(guan) 係可能早已是昨日黃花,時過境遷。

再說,三百來所私立寄宿美高,三千來所私立走讀美高,即便真能搞得掂,也不過是有限的幾所學校,不一定是自己孩子的夢校。四、注重過程 美高申請,既要有策略框架,更要有過程管理,把策略落到實處,執行到位。這叫任務的結構化。

第一, 要做一份完整的《美高申請任務表》,把控好進度。

既然申請是個(ge) 倒計時任務,每天按部就班、盡可能根據計劃進行,就是必須的。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往往效率最高。要按月、按周、按日製訂一份十分詳盡的任務日程表。 任務內(nei) 容上,把“申請八業(ye) ”裏的維立克、托福、SSAT、GPA、課外活動、文書(shu) 、麵試、推薦信等8個(ge) 部分,分解到每一天。

任務對象上,把每一天、每項工作的相關(guan) 聯係對象——我把他們(men) 叫做“利益相關(guan) 者”,譬如申請顧問、托福培訓機構、SSAT培訓機構、托福考場、SSAT考場,目前就讀學校數學或科學、英語或曆史等需要寫(xie) 推薦信的主課老師、學校的升學顧問老師,甚至班主任或校長、各才藝體(ti) 育項目輔導老師,都要一個(ge) 一個(ge) 羅列進去。這樣,我和孩子都會(hui) 知道,在某一天做某件事,我需要找誰聯係落實好。

重點說下寫(xie) 推薦信。一份優(you) 質推薦信,老師需要時間精心準備。在申請季,一位老師往往要為(wei) 多個(ge) 學生寫(xie) 推薦信。而且,不同美高對推薦信可能有不同要求、不同格式、不同發送方式。對推薦老師來說,這是一項費心費力的額外工作負擔。

作為(wei) 家長出於(yu) 禮貌,至少提前一個(ge) 月跟老師打好招呼(我是提前兩(liang) 三個(ge) 月打招呼的),讓對方有個(ge) 思想準備:說明孩子本學年結束後,將要去哪裏出國留學的意圖;懇請老師幫忙寫(xie) 推薦信的想法;最遲何時要拿到推薦信、大概申請幾所學校。即可能需要多份推薦信,因為(wei) 許多學校都要求不經家長之手,由老師直接發送電子郵件,或者要求由學校密封後家長寄送。

此外,如今國內(nei) 不少學校也都配備了升學指導老師或者部門,由他們(men) 統一負責學生成績單、推薦信的落實和發送。因此,我還應與(yu) 升學指導老師同步協作,確保我需要的成績單、推薦信,能在限期內(nei) 發送到美高。

第二, 如果我需要多次考維立克、托福、SSAT,一定要預先銜接好各個(ge) 考試項目的每次考試時間,並提前報名。

即便最後因成績達標後不再考試,也要預先報名,以防萬(wan) 一。這筆占位費,看著浪費,有時是難以避免的。否則,臨(lin) 時抱佛腳,沒有考位,代價(jia) 更大 。 由於(yu) 中國考生超多,在10月份開始進入考試旺季,許多考場考位絕對緊張,以至於(yu) 要去香港、韓國、台灣搶考位。

事先計劃、事先報名,既可能避免到時像熱鍋上的螞蟻,為(wei) 考位急得團團轉,也盡可能就近參考,減少路途時間、舟楫勞頓和開支上的浪費,還能夠確保按時送分,從(cong) 而及時推進下一步工作。 例如,目前有近百所美高都要求先提交維立克視頻,再預約麵試、參觀校園。

每年8月份,維立克正式開放考位。如未及時完成麵試、向學校提交視頻,我就很難在10月初參加北上廣深外加香港常有的美高麵試,最後就不得不到美國,參加校園麵試,或者被迫接受效果不那麽(me) 好的Skype麵試,甚至電話麵試。

再譬如,推薦信如沒預約好,臨(lin) 時求人,可能迫於(yu) 時間,甚至會(hui) 遇到老師拒絕寫(xie) 信的情況。至於(yu) 才藝推薦信,是請學校任課老師,還是校外培訓老師寫(xie) ,本身都有講究。

三,注意維立克和托福的特殊性。

有些在美國讀書(shu) 的中國學生,可能會(hui) 以為(wei) ,既然都在美國讀書(shu) 了,那麽(me) 維立克和托福“應該”就不需要了,或者說,考試可能就沒有問題了。這種想法有些想當然,風險大。關(guan) 鍵在於(yu) 美高對“國際生”的定義(yi) 。

每所學校的看法,不盡相同。誰是“國際生”?首先,自然是看申請人國籍。即申請時提交的身份信息,所持的護照所屬國。其次,看教育經曆。主要看申請前三年在哪裏讀書(shu) 。如果持有中國護照,隻是在美初讀了半年一年兩(liang) 年的書(shu) 、雖說也在美國“進修”過了,那麽(me) 基本上與(yu) 國際生、大陸學生無異。申請美高,維立克、托福,恐怕一個(ge) 都不能少。

如果在美國、加拿大出生,手裏握著美加護照呢?比如孩子在美國出生後,呆上半年,一個(ge) 真正的美籍華裔,又回到了中國。當然,還有更複雜的情況。一位朋友的孩子D,出生在加拿大,拿加拿大護照,在溫哥華讀過幾年書(shu) 。此後,回國接著讀幾年。再後,又去美國讀幾年。

還有多元國際背景,全世界都呆過讀過書(shu) 的。到底算國際生麽(me) ?如果申請前三年人在中國讀書(shu) ,美高因為(wei) 無法判斷學生的英文水平,許多時候,學生還得要這兩(liang) 樣考試。特別提醒:有幾所美高隻接受維立克視頻,不接受中國學生麵試,因申請人數過多。如果申請人具有上述特殊背景,需向擬申請美高招辦一一核實,到底需不需要這兩(liang) 個(ge) 考試,以免誤事。

沒有視頻麵試、托福成績,資料不全,將失去申請資格——美高隻有收全申請材料後,才會(hui) 開始審核申請。

第四, 與(yu) 所有利益相關(guan) 者保持頻繁、順暢的溝通。

光陰似箭。倒計時的申請,一天都耽擱不得。

第五, 認真模擬。

在同一個(ge) 申請季,維立克允許考三次,托福無限製,SSAT一般建議不超過三次。其實,在參加每個(ge) 標化考試項目的正式考試之前,都宜安排一次正式摸底考試,以便身臨(lin) 其境,發現自身需要改進的某些特定方麵。培訓機構不容易提供這種真實的考場經驗。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丘獎生物化學賽道應該如何備賽?

下一篇

什麽是成功而完美的大學申請?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