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成功而完美的大學申請?

在升學講座中,請成功案例的孩子和家長,來分享經驗,非常受歡迎。牛娃養成,牛娃家庭,虎媽羊媽,這些,都是好聽的故事和學習機會。但是,這樣的講座舉辦多了,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受邀嘉賓,無論孩子或家長,都會被問到這些問題:

  • GPA 是多少?
  • 標化成績多少?
  • 考了哪些 AP?是否滿分?
  • 參加了哪些競賽?是否必須拿金獎?
  • 有什麽課外活動?
  • 有沒有籌辦慈善捐款?
  • 文書裏寫了什麽?能否發來做參考

對於(yu) 受邀來做嘉賓的孩子,大學申請是非常有挑戰、也很重要的成長經曆。終於(yu) 完成了,確實有很多收獲和經驗,可以借著講座的機會(hui) ,梳理一下,分享出來,讓更多學生和家長作為(wei) 借鑒。這樣做很有意義(yi) 。

但看到這些“直奔幹貨”的連珠炮問題,孩子就有點兒(er) 懵。他們(men) 知道,自己周圍,有很多在“硬性指標”上表現完美、遠超自己的同學。而這些優(you) 秀同學,並沒有機會(hui) 得到夢校錄取。所以,這些硬性指標,並不是百分之百擔保。

但是這麽(me) 多家長問了,怎麽(me) 辦?孩子隻好很真誠地說,非常抱歉,我不想回答這些。我可以分享其他體(ti) 會(hui) 。不想回答的原因是,我的答案,不是標準答案。這些個(ge) 人數據,也不應該成為(wei) 標準答案。

來分享的家長,最常講的話是:

我的孩子,並不是大家所說的那種典型牛娃。我原來也是聽了很多講座,然後回到家,綜合所有聽到的案例,總結出一個(ge) “成功模式”。按照這個(ge) 模式,列出任務清單,給每項任務定下目標。再去告訴孩子,需要一條條完成。然而,拿清單和孩子鬥智鬥勇,這個(ge) 過程很痛苦。現在想起來,幸虧(kui) 孩子沒有按照清單如數交貨。孩子申請大學,我自己也成長很多。我真想分享的,就是這個(ge) 心路曆程。單單回答這幾個(ge) 問題,並不是孩子的全部故事,並不一定適合其他每一個(ge) 孩子。

家長群裏經常看到,孩子班上同學,課業(ye) 成績全優(you) ,十幾門 AP,標化考試近滿分,學科競賽、體(ti) 育比賽、音樂(le) 大賽全得獎,課外活動、俱樂(le) 部領導力爆棚。這麽(me) 棒的孩子,提到就忍不住大讚。如果 TA 不升藤,誰還能升呢?

結果,尤其今年申請,令人大跌眼鏡。很多這樣的好孩子,大小藤被拒,公立牛校候補,家長孩子辛苦多年,原本信心滿滿,現在很茫然。大學申請,一年比一年難以預測。想要為(wei) 孩子研究出一個(ge) 可能離成功更近些的模式,這個(ge) 急切心情,無可厚非。

什麽(me) 是成功而完美的大學申請?

但是,有沒有一個(ge) 完美申請呢?如果有,這個(ge) 完美申請,能否用一些硬性指標來量化呢?如果可以,按照這個(ge) 完美模式,讓孩子去照做,是否就能保證升入頂尖夢校呢?更關(guan) 鍵的是,大學招生,是否是在尋找一位完美的申請人呢?這方麵可以細講的有很多,先說幾點。

GPA 成績

的確,這是所有大學都要看的硬指標,今後被 Optional 的可能性估計也不大。很多家長把關(guan) 注點放在 GPA 4.0 或 4.8。其實,大學招生,很看重選課。選課,可以展示孩子對哪些領域有興(xing) 趣,而且,興(xing) 趣是否強烈到,敢於(yu) 挑戰難度很高的相關(guan) 課程,哪怕成績沒有滿分,也要深入學習(xi) 。學業(ye) 成績,對於(yu) 展示申請人的學術能力非常重要。

但 GPA 平均成績高,並不意味著孩子的興(xing) 趣和能力,能夠被招生官看到。學業(ye) 中“含金量”有多少,需要提前規劃,密切跟蹤孩子幾年的興(xing) 趣和能力發展,不斷調整,才能讓學業(ye) 更有個(ge) 性,更符合孩子的特點和愛好。所以,即使是同樣的 GPA,孩子的故事也大不相同。不是說 GPA 4.8,夢校保入。

標化成績

標化考試成績,是學業(ye) 能力的輔助衡量工具。以前說了很多,這裏不細講。即使目前很多大學仍然沿用 Test Optional 政策,也有不少大學,通過研究得出結論,標化考試,對於(yu) 弱勢群體(ti) ,其實是相對公平而更容易獲取的學術衡量。所以,有能力去考,就鼓勵孩子去認真備考,爭(zheng) 取一次考出好成績。

SATACT|AP 暑期加強班

機構 在備考培訓方麵擁有多年教學經驗,曆屆學生成績提升非常顯著,遠高於(yu) 平均水平。歡迎聯係顧問老師,領取評估測試題,獲得資深顧問對於(yu) 測試水平的分析和指導。

什麽(me) 是成功而完美的大學申請?

什麽(me) 是成功而完美的大學申請?

但這隻是橫向衡量的輔助工具。隨著考試數字化,高分數成績會(hui) 越來越多。孩子的獨特性,還需要其他方麵來展示。

競賽

競賽中拿大獎,確實能展示孩子的能力。但如果都集中去參加牛娃們(men) 贏過的幾個(ge) 競賽,這個(ge) 競賽的故事就會(hui) 越來越多,孩子的努力比拚就不再稀奇。何況,有些孩子可能不適合參加這些競賽。

本來就勉強,付出很多努力而沒拿獎,反而打擊自信心。有些孩子可能更喜歡獨立研究,而不喜歡參加競賽。這些都需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來引導規劃。

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更不能硬性定義(yi) ,也更忌模仿別人家的孩子。在申請中,需要填入孩子投入活動的時間,以及達到的水平。投入不多而放棄的活動,如果太多,不但沒有幫助,還可能讓招生官產(chan) 生負麵印象。投入很多而沒有突破,也不能展示能力。

把資源和時間,集中在孩子最感興(xing) 趣的活動中,這樣的故事,與(yu) 其他方麵的展示,能更好結合。孩子寫(xie) 出來,能充滿熱情,帶有強烈個(ge) 性化色彩。任何需要投入很多時間的活動,都需要富有前瞻性的規劃和及時調整。

對學校濃厚的興(xing) 趣

大學招生的主要目的,是發現適合本校文化,入學後能成功完成學業(ye) ,畢業(ye) 後能對社會(hui) 作出貢獻,從(cong) 而進一步提升本校影響力的申請人。美國大學會(hui) 記錄申請人對於(yu) 學校的關(guan) 注度,比如,是否與(yu) 學校保持聯係,是否不斷增進對學校的了解,是否在申請資料中展示了對學校文化的認同和強烈向往。

疫情還未結束,親(qin) 身了解美國大學,會(hui) 有一定困難。但對於(yu) 大學的認知,是可以結合網絡、線下,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步深入拓展的,這也需要專(zhuan) 業(ye) 而細心的規劃,以避免最後階段的茫然。

文書(shu)

文書(shu) ,是申請資料中,對孩子個(ge) 性和獨特經曆的進一步展示。這個(ge) 展示,建立在學業(ye) 成績、課外活動、競賽,等等其他信息已經描繪出來的總體(ti) 印象之上,兩(liang) 者需要很好地結合,有高度一致性。文書(shu) 更有畫龍點睛的提升功效。

經常看到,學業(ye) 講的是一個(ge) 形象,競賽講的是一個(ge) 形象,文書(shu) 講的是完全不同的形象,甚至不是孩子自己,而是別人想象中的模樣。這樣的申請,會(hui) 讓招生官心升疑惑,十幾萬(wan) 份資料中,一猶豫,可能就放棄了。所以,切忌流水線操作,照搬別人的故事。大學申請關(guan) 乎孩子的成長,涉及的方麵很多。

如果非要定義(yi) 一個(ge) 完美申請,7EDU 根據多年經驗,給出的定義(yi) 是:學業(ye) 、標化考試、課外活動、公益活動、競賽、獨立研究等等,這些綜合起來,讓招生官看到一個(ge) 有想法、有誌向、興(xing) 趣獨特、能力很強、又很努力的孩子。

文書(shu) ,讓招生官讀著津津有味,沒有違和感。對孩子的了解進一步深入,更加感興(xing) 趣。而麵試,讓招生官眼前一亮,感覺這就是申請資料告訴我的那個(ge) 孩子,而且,比資料中展示出來的更為(wei) 鮮活,更為(wei) 出色。這樣層層遞進,立體(ti) 而融合的申請,就很完美,這樣的成長故事很真實,很打動人心,也讓孩子更為(wei) 自豪。

祝今年每一位申請大學的孩子順利進入最適合自己的夢校!!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想到美高留學應該怎麽準備?2022-2023年申請季全息指南

下一篇

2022年A-Level十大熱門專業及高效組合方式(下)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