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僅(jin) 2019年一年就曾有多所學校被曝出涉嫌在排名中提供不實數據。如,全美公立巨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供了誇大的校友捐贈率;以小而精聞名的女子文理學院斯克利普斯學院(Scripps College)虛報了財政開支預算;北卡羅來納大學彭布羅克分校則提供了虛高的“前25%高中班級”生源數據等等。
以上種種,足可見一些大學對排名的重視,甚至過分追求。並且,排名不僅(jin) 對高等教育機構有著深遠的影響,更是現如今很多學生和家長留學選校的重要依據。今天我們(men) 就來一起聊聊怎樣從(cong) 五花八門的排名中篩選出真正對你有價(jia) 值的信息,為(wei) 了解一所學校提供可靠的參考。
算法調整 連帶與(yu) 學校無關(guan) 的名次變化
相信考慮前往美國讀本科的學生和家長對US News每年發布的全美綜合性大學及文理學院排名都不陌生。
根據官網介紹信息,2022年US News最佳大學排名中使用了9大類指標下的17個(ge) 關(guan) 鍵衡量標準:
指標大類 | 細分指標 | 具體占比 |
畢業及返校(22%) | 平均六年畢業率 |
17.6% |
大一新生平均返校率 | 4.4% | |
社會流動性(5%) | 佩爾獎獲得者畢業率 | 2.5% |
佩爾獎獲得者畢業率表現 | 2.5% | |
畢業率表現(8%) | 畢業率表現 | 8% |
本科學術聲譽(20%) | 同行評議 | 20% |
2020-2021學年教師資源(20%) | 班級規模 | 8% |
教師薪酬 | 7% | |
具有所在領域終極學位的教師比例 | 3% | |
全職教師比例 | 1% | |
生師比 | 1% | |
2020秋入學學生卓越度(7%) | SAT/ACT分數 | 5% |
高中班級排名前10% | 2% | |
對每個學生的財政資源投入(10%) | 對每個學生的財政資源投入 | 10% |
校友平均捐贈率(3%) | 校友平均捐贈率 | 3% |
畢業債務(5%) | 畢業債務總和 | 3% |
近兩年本科畢業生負債占比 | 2% |
不難看出,US News的排名其實是非常公式化的。
其中,本科學術聲譽基於(yu) 大學校務長們(men) 之間的互評以及2.5萬(wan) 高中升學指導老師關(guan) 於(yu) 大學聲譽的調查。這項占比高達20%的指標是整個(ge) 評價(jia) 係統中最主觀的一項,也是該排名曆史遺留的產(chan) 物——1983年US News首次發布大學榜單時,依據的僅(jin) 僅(jin) 是對當時幾百位大學校長的問卷調查,請他們(men) 寫(xie) 出心中最好的大學。
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1983年和2015年算法對比
上述指標其實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類:反映學生、教師和其他教育資源質量的投入指標和反映個(ge) 人在機構接受的教育結果的成果指標。2019年前者比重下降,如去掉了學生選拔度中的大學錄取率這項指標。此前不少大學曾不遺餘(yu) 力地嚐試通過吸引更多申請者降低錄取率來提升排名中的位置。相應地,後者比重隨之上升。
排名機構每隔幾年會(hui) 根據時代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輕微調整指標占比,並計入額外的指標。比如2019年加入的占比5%的“社會(hui) (階層)流動性”指標,是為(wei) 了反映(並順應)美國社會(hui) 對於(yu) 教育公平性的呼聲。而加入該指標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不少公立大學的排名一夜之間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比如,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在一年裏上升了41位,目前並列第83位。
事實上,在競爭(zheng) 激烈的同一梯隊的學校中,最後的總得分其實差別非常小,甚至每年不少學校會(hui) 得到一樣的分數,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很多學校最終名次並列的原因。因此,每次算法調整都會(hui) 給排名帶來相對明顯的變化,因為(wei) 哪怕是總分0.1的微小改變也可能會(hui) 造成一所大學名次的變化。例如,加州大學係統裏兩(liang) 所龍頭學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名次的互調基本上可以歸因於(yu) 2018年US News對指標權重的調整——同行評議和入學新生卓越度這兩(liang) 項對UCB更加友好的指標有不同程度的下調。
顯然,這種名次的變化並不意味著該學校的實力有任何實際上的改變,也很難影響大眾(zhong) (尤其是美國當地人)對一所學校的看法(美國民眾(zhong) 基本還是公認伯克利是UC係統的“大哥大”;畢竟通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積累出來的學術地位不是任何一個(ge) 排名機構可以撼動和左右的)。
世界大學排名“三兄弟” 影響深遠又廣受詬病
除了關(guan) 注度最高的US News排名以外,三個(ge) 建立時間最長、影響力也比較廣泛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分別由QS (Quacquarelli Symonds)、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 和上海軟科(最初為(wei) 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研究院)發布。
這些排名不僅(jin) 影響著大眾(zhong) 對於(yu) 學校水平的認知,甚至成為(wei) 一些國家對於(yu) 移民、國際合作等政策的考量依據。包括丹麥、荷蘭(lan) 在內(nei) 的一些國家將申請者的畢業(ye) 大學排名作為(wei) 積分移民計劃的一部分;而俄羅斯等國家自動承認排名較高的大學學位;印度大學資助委員會(hui) 則要求印度大學的外國合作夥(huo) 伴在 THE 或軟科排名中位列前 500;而巴西的“無國界科學計劃”則使用THE和QS排名選擇青睞的國際合作機構。
但以上三個(ge) 排名也都有廣受詬病的地方,比如它們(men) 所衡量的大都是大學的研究績效(既包括科研質量,也包括體(ti) 量;而後者對中、小型規模的研究性大學,哪怕是頂尖的私立大學,比如布朗、萊斯、達特茅斯、聖母、喬(qiao) 治城大學是很不友好的;而對於(yu) 研究生院規模巨大的公立大學,如密西根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加州大學聖地亞(ya) 哥分校則有天然的優(you) 勢),而不是他們(men) 的教學水平(而這一指標才是會(hui) 更加真真切切影響大學就讀體(ti) 驗)。此外,不少專(zhuan) 家指出,這些排名算法主要基於(yu) 那些可以量化的內(nei) 容,而忽視了大學教育的核心——對學生知識的拓展、心智的培養(yang) 、思維的訓練等等。
另外,全球範圍內(nei) 可用數據的有效性也受到了質疑。很多類似的排名如上海軟科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主要依據在《Nature》《Science》這樣的自然科學類期刊發表的文獻量來進行計算,這就使得很多更以文科見長的大學常常被排名低估。同時,由於(yu) 參考期刊多為(wei) 英語期刊,用其他語言發表的學術成果則完全沒有考慮在內(nei) ,所以也會(hui) 有地緣的偏好性(榜單常被英、美高校所占據;鮮見其他非英語國家的優(you) 質大學)。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指標和本科生通常沒有直接的關(guan) 係,更多是研究生院規模和論文產(chan) 出量的間接衡量標準。畢竟能在本科階段有意願且有能力加入課題組,並成功發表國際期刊論文的學生少之又少。
專(zhuan) 家們(men) 對於(yu) 算法尚未達成共識,而關(guan) 於(yu) 排名有用性和準確性的爭(zheng) 論也從(cong) 未停止過。
無視算法 排名的意義(yi) 無從(cong) 談起
說回美國大學排名,近些年除了US News & World Report以外,《福布斯》、《華盛頓月刊》、《華爾街日報》、以及素有美國大學“大眾(zhong) 點評”之稱的Niche等雜誌期刊或機構每年都會(hui) 發布依據自己的公式計算得出的排名榜單。
但無論哪一個(ge) 機構做的排名,其實都是一籃子指標和其權重分布的各種排列組合,主要包括:資金和捐贈、研究卓越和/或影響力、專(zhuan) 業(ye) 知識、招生、學生的遴選程度、獎勵數量、國際化程度、畢業(ye) 生就業(ye) 、行業(ye) 聯係、曆史聲譽等等。
不同的算法造就了不同的排名結果。如果你試圖通過排名去判定一所學校的水平,有時反倒可能會(hui) 感到錯亂(luan) 。以芝加哥大學為(wei) 例,這所學校在US News全美綜合性大學排名中位列第6,而在本科教學這一單項排名中排在第13位,在Niche的最新排名中為(wei) 15位,而到了《福布斯》雜誌發布的排名中則到了第23位。
與(yu) 之類似的,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在US News全美排名中僅(jin) 排在59位,但卻在US News世界榜單中位列全球第7。這是因為(wei) US News世界榜單算法中的13個(ge) 指標幾乎全部都與(yu) 科研體(ti) 量和論文在優(you) 秀期刊的發表比例(影響因子)直接相關(guan) ,所以像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這樣科研實力強勁的公立“巨無霸”在這個(ge) 排名中拿到優(you) 秀的分數也就不奇怪了。
不難看出,隻有通過了解排名後的算法以及自己真正關(guan) 心的指標,排名的數字才具有實際的參考意義(yi) 。但同樣,所有的算法都自有其局限性。沒有一個(ge) 排名可以全麵概述大學這個(ge) 複雜體(ti) 的所有優(you) 劣勢和特色,因為(wei) 它們(men) 都隻選擇了一係列可量化的特征(而這些特征是否可被衡量事實上也是經不起推敲的)來作為(wei) 其結果的基礎。
而我們(men) 需要意識到的是,學生的就讀體(ti) 驗事實上是反量化的。影響大學經曆的因素太多,沒有精確的科學能夠確定一所學校是否比另一所同級別的大學更好,就像在討論蘭(lan) 博基尼和保時捷哪個(ge) 是更好的車一樣,是得不到統一的答案的。真正的答案一定是個(ge) 人化的(因為(wei) 它完全依賴於(yu) 你自己的品味、所在乎的性能和購買(mai) 力);換句話說,最適合才是最好的,所以大家真的不要對所謂的排名有太多執念!
是選校工具 但需理性使用
盡管如此,大學排名確實是我們(men) 快速、直觀認識一所學校非常方便的工具。並且我們(men) 也無法忽視大學排名對未來打算回國並從(cong) 事某些行業(ye) 的某些崗位所帶來的影響(相關(guan) 閱讀:HR告訴你Top10出來真的好就業(ye) 嗎?)。隻是我要提醒大家,認識到每個(ge) 排名都有其局限性和不足後,在對排名進行參考時,需要更加理性判斷和更深入的思考,在挖掘數字背後的價(jia) 值,真正將榜單為(wei) 我們(men) 所用。
首先,在查看排名時,我們(men) 不僅(jin) 要了解這個(ge) 排名在排什麽(me) ,它主要依據哪些指標,我們(men) 同時也需要想清楚自己最關(guan) 注哪些方麵。無論是本科教學質量、師生比,還是學校風貌、開放度,你要在心裏創建一套屬於(yu) 自己的大學排名算法,並從(cong) 發布的榜單中尋找你能參考的依據。
其次,大學榜單中一些具體(ti) 指標往往能成為(wei) 我們(men) 規劃申請的重要參考,比如新生的GPA、標準化考試成績以及在高中班級中排名前10%的百分比等等。從(cong) 這些數據中,其實是可以判斷自己在全球這個(ge) 大的申請池中的相對學術競爭(zheng) 力,從(cong) 而設定更加明確的目標並為(wei) 之努力。
我還想說明的一點是對大學聲譽的參考。如前文所講的,一些排名會(hui) 通過問卷參考調查者的主觀評判,從(cong) 側(ce) 麵反映出一所大學在學術界和高等教育領域中的地位。本身就聲譽而言,排名第一和排名第七的學校真的不會(hui) 有本質上的差別。同時我們(men) 更要意識到,聲譽的積累往往會(hui) 在人們(men) 心中形成固有觀念,並在排名中形成天然的屏障,使一些新的大學處於(yu) 不利的位置。並且名望、聲譽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很多大學當今的聲譽隻是它曾在曆史上有過輝煌的時刻,這與(yu) 當下你實際的就讀體(ti) 驗並沒有直接關(guan) 係,不必過度迷信。
最後,大學排名應該隻是幫助選校的一個(ge) 小工具。比大學排名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這所學校是否真的適合你。不妨花更多的時間研究,甚至參觀大學,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把決(jue) 定權交給某個(ge) 大學排名。你喜歡這所大學的學製和課程體(ti) 係嗎?有你想從(cong) 事的課外活動嗎?是否開設你喜歡的專(zhuan) 業(ye) 課程呢?學校是否在你最感興(xing) 趣的學術領域表現出色?是否有適當的支持類服務資源可以更好地幫助你取得成功?確定了這些,你才能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大學,實現雙向奔赴!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