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文書怎麽寫?穀愛淩留學文書範文點評

大家都知道穀愛淩不僅(jin) 是一名頂尖的滑雪運動員,還是一名已經被斯坦福錄取的大學霸。文書(shu) 寫(xie) 作是美國大學最看重的一項能力。那麽(me) ,穀愛淩的文書(shu) 水平是怎樣的?她在文章中都寫(xie) 了一些什麽(me) 呢?

穀愛淩在2022年應《紐約時報》的邀請,撰寫(xie) 了《我承認,我愛上了恐懼》。雖然這不是美本申請文書(shu) ,但無論從(cong) 選題,還是結構等個(ge) 方麵都俱佳的文章,非常值得想要提高寫(xie) 作的同學們(men) 參考!

Essay by Eileen Gu

FOR THE LAST 10 OF MY 18 YEARS, I’ve pursued a tumultuous love affair with fear. I’m a professional freeskier, and twin-tipped skis, 22-foot halfpipes and double-cork rotations are my main sources of adrenaline, the truly addictive core of extreme sports.

譯文:

在我迄今18年人生的最近10年裏,我一直在追尋著對於(yu) 恐懼的一種強烈的愛。我是一名專(zhuan) 業(ye) 的自由式滑雪運動員,腳上的一雙雪板、22英尺長的U型池和各種特技動作是我腎上腺素的主要來源,也是極限運動中真正令人上癮的核心要素。

點評:

第一段通過在這項運動中付出的時間,以及對於(yu) 這項運動的熱情、tumultuous love affair,用地道的詞匯顯示出自己對於(yu) 自由式滑雪這項極限運動的熱愛。而付出和熱愛,以及自己的身份,職業(ye) 自由式滑雪運動員,都在第一段中點題。極限運動本身就深受美國人的熱愛,而穀愛淩作為(wei) 職業(ye) 自由式滑雪運動員,自然會(hui) 受到錄取委員會(hui) 的青睞。

(眾(zhong) 所周知,美國大學申請文書(shu) 的第一段是非常重要的,能不能吸引招生官讀下去,第一段就是那個(ge) 關(guan) 鍵點)

Like all bewitching lovers (at least the ones in the novels I read, for lack of real-world experience), this significant other can be … mercurial. “Fear” is really an umbrella term for three distinct sensations: excitement, uncertainty, and pressure. I’ve learned that the nuanced indicators of each of these feelings can be instrumental to success when recognized and positively leveraged, and harbingers of injury when ignored.

譯文:

正如所有令人癡迷的戀人一樣(至少是像我從(cong) 小說中讀到的那些一樣,因為(wei) 現實生活中我還缺乏相應經驗),你這個(ge) 重要的另一半有時可能會(hui) 很……反複無常。實際上,“恐懼”可以算是三種不同感覺的總稱,那就是興(xing) 奮、不確定和壓力。我了解,如果這些感覺能被識別和積極地利用,那麽(me) 每一種感覺中都有一些微妙的信號可以幫助你成功,而如果被忽視,那麽(me) 這些信號可能會(hui) 是你受傷(shang) 的前兆。

點評:

第二段跳脫出我們(men) 的常規思維,可能要描述一個(ge) 比賽或事件,而穀愛淩直接點出來主題恐懼,並且點出了她覺得fear所包含的三個(ge) 維度:興(xing) 奮,不確定和壓力。一下子就把整個(ge) 主題拉深了一層。這樣就比單獨寫(xie) 一個(ge) 比賽的主題要深刻的多。而且最後一句寫(xie) 出了這三種感受的細微差別,如果很好的利用,他們(men) 會(hui) 幫助我們(men) 成功,如果忽略則會(hui) 帶來傷(shang) 害。這個(ge) 也看出穀愛淩的辯證思維,這些感受並不是非好即壞,而是可以被我們(men) 很好的利用來提升自己。

Though it’s easy to label extreme sport athletes as fearless or capricious, the countless hours I’ve spent visualizing tricks and practicing them in foam pits (foam. particles. everywhere) and on airbags (think giant Slip ’N Slide) suggest otherwise. It’s biologically counterintuitive for us to place ourselves in positions of risk, and while we make every effort to physically prepare, no amount of metaphorically safety-netted practice can equate to the unforgiving snow slope that rushes up to meet us after a steep kicker launches us into the air. Instead of ignoring fear, we build unique relationships with it by developing a profound sense of self-awareness and making deliberate risk assessments.

譯文:

雖然極限運動員很容易被貼上“無畏”或“任性”的標簽,但無論是我為(wei) 構思技巧而花費的無數個(ge) 小時,還是在泡沫坑(泡沫粒子到處都是的那種)裏和安全氣囊上度過的無數時間都表明情況並非如此。我們(men) 要違反自己的生物直覺,把自己置於(yu) 風險之中。雖然我們(men) 會(hui) 盡一切努力做好身體(ti) 上的準備,但再多的安全網模擬訓練也無法等同於(yu) 我們(men) 從(cong) 陡坡上起飛、把身體(ti) 拋到空中並即將落地時所將麵對的雪坡,它是毫不留情的。我們(men) 並非無視恐懼,而是要培養(yang) 深刻的自我意識,並進行深思熟慮的風險評估,從(cong) 而與(yu) 恐懼建立起獨特的關(guan) 係。

點評:

這段寫(xie) 出來恐懼產(chan) 生的根源,以及如何麵對恐懼。對於(yu) 極限運動員來說,雖然需要進行大量的訓練,但當實際在自由式滑雪過程中,從(cong) 陡坡上起飛、把身體(ti) 拋到空中,毫無安全措施,讓人產(chan) 生恐懼心理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穀愛淩並沒有逃避恐懼,而是與(yu) 恐懼建立一種獨特的關(guan) 係,最後一句點出了克服的方法。在文書(shu) 中,一切的問題都要找到一個(ge) 解,這就可以體(ti) 現出自己麵對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

The work begins with visualization. Before I attempt a new trick, I feel a tightening high in my chest, between the base of my throat and the top of my diaphragm. I take a deep breath and close my eyes. As I ascend the gargantuan takeoff ramp, I imagine extending my legs to maximize lift. Then I picture twisting my upper body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I intend to spin, generating torque before I allow it to snap back the other way.

譯文:

這項工作的第一步叫做具象化:在我嚐試一個(ge) 新的技巧動作之前,我會(hui) 感到胸腔(準確地說,是在我的喉嚨底部和膈肌頂部之間)有一種緊張感。我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當我爬上巨大的起飛坡道時,我會(hui) 在想象中伸展我的雙腿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升力。然後,我要在腦海中描繪如何以相反的方向扭轉我的上半身,產(chan) 生扭矩,然後再讓它朝另一個(ge) 方向彈回來。

點評:這塊開始描寫(xie) 具體(ti) 的做法,在自己頭腦中去想象和演練,而假借這個(ge) 想象的細節,也把穀愛淩平時的練習(xi) 動作寫(xie) 得非常清晰。

Now, in my mind, I’m airborne. I see the backside of the takeoff immediately, then my flip draws my vision to the cloudless sky above me. My ears register the wind as a kind of song, every 360-degree rotation providing the beat to the music of my motion. As my feet come under me halfway through, I spot the landing for the briefest of moments before I pull my body into the second flip. I imagine my legs swinging under me as I return to a forward-facing position and meet the ground with my weight in the front of my boots. 1440 degrees. I smile. Then I open my eyes.

譯文:

現在,在我的腦海裏,我已經是飛在空中的狀態了。我在躍起後第一時間就會(hui) 看到自己的背後,然後身體(ti) 旋轉會(hui) 把我的視線拽向頭頂萬(wan) 裏無雲(yun) 的天空。風聲如同我耳朵裏的一種音樂(le) ,每一個(ge) 360度的旋轉都在為(wei) 我的運動提供音樂(le) 般的節拍。當我的腳在我的身體(ti) 下麵時,我會(hui) 鎖定最終落地的地點,並拉動身體(ti) 進行第二個(ge) 空翻。我會(hui) 想象當我回到可以麵向前方的位置時,我的腿在我的身下擺動,並讓雪靴的前端承載著我的重量觸碰到地麵。一個(ge) 1440度的翻轉動作就完成了,我露出微笑。然後睜開眼睛。

In the split second following my visualization, the knot in my chest flutters and spreads — those famous butterflies reaching their final stage of metamorphosis. Excitement, the child of adrenaline, my true love and addiction. That tantalizingly precarious balance between confidence in my ability to execute the trick safely and excitement for the unpredictable experience to come. I’ve heard this state called “the zone,” which is indeed where I was when I became the first female skier in history to land the double cork 1440 last fall.

譯文:

在完成“具象化”的幾秒之後,我胸腔中的緊迫感會(hui) 有一陣上下波動,然後開始擴散——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已經到了破繭成蝶的關(guan) 鍵階段。興(xing) 奮感是腎上腺素的產(chan) 物,也是我所酷愛和著迷的存在。我既有對自己創造奇跡的信心,也會(hui) 產(chan) 生對即將到來的不可預知體(ti) 驗的興(xing) 奮感,二者之間的令人著迷而短暫的平衡,我聽說這個(ge) 狀態可以被稱為(wei) “入境(zone)”,去年秋天,當我成為(wei) 曆史上第一個(ge) 完成1440度偏軸轉體(ti) 動作的女性雙板滑雪運動員時,我就曾體(ti) 會(hui) 過這樣的心境。

前麵三段講的是關(guan) 於(yu) excitement如何幫助穀愛淩去完美完成自己的高難度動作。用了大量的細節描寫(xie) ,展示自己的專(zhuan) 業(ye) 度,和平穩心態的練就。

It doesn’t take much, unfortunately, for uncertainty to override confidence. Imperfect preparation moistens my palms, pushes that tight spot down into my stomach and makes each breath shallower than the last. The feeling isn’t panic, but something like dread. Danger! cries every evolutionary instinct. If I should choose to look past this safety mechanism, my body may act autonomously in the air, twisting out of the rotation and forcing me to brace for impact out of fear that full commitment to the trick may end in disaster. Every freeskier’s goal is to recognize the minute differences between excitement and uncertainty in order to maximize performance while minimizing the risk of injury.

譯文:

不幸的是,我們(men) 心中的不確定感往往很容易就會(hui) 壓倒自信心。不完美的準備會(hui) 使我的手心出汗,並使得我之前所說的那個(ge) 感到緊張的位置被轉移到自己胃裏,從(cong) 而使我的每次呼吸都愈發急促。這種感覺不是恐慌,而是某種類似於(yu) 畏懼的感覺。每一個(ge) 高度進化的本能都釋放著危險的信號。如果我選擇忽略這個(ge) 安全機製,我的身體(ti) 可能會(hui) 因為(wei) 害怕自己完全投入的這個(ge) 動作可能會(hui) 產(chan) 生災難性後果,而在空中不由自主地行動,旋轉會(hui) 失去控製,並迫使我為(wei) 即將遭受的衝(chong) 擊做好準備。每個(ge) 自由式滑雪運動員的目標都是識別出興(xing) 奮感和不確定感之間的細微差別,以便在最大限度地發揮能力的同時,把受傷(shang) 的風險降低到最小。

點評:

這段寫(xie) 不確定。在前一段點出了獲得如此傲人的成就後,穀愛淩並沒有接著說自己在自由式滑雪比賽中的其它成績,而是,把話題一收,點出了不確定如何會(hui) 輕而易舉(ju) 壓垮自信。而且這裏也點出了是不充分的準備會(hui) 帶來不確定,而且通過身體(ti) 的感受非常形象的描繪出了那種焦慮,手掌心全是汗,胃裏緊繃繃的,呼吸急促。後麵就講到了這種狀態可能會(hui) 帶來的後果。但是自由式滑雪運動員需要做的就是自我覺察,分辨出興(xing) 奮和不確定的差別,這樣才能保證更好的發揮。最後又有很好的解決(jue) 方案。

Finally, there’s pressure, an energy source that can be wielded in many ways. One’s experience of pressure — by far the most subjective facet of “fear” — is affected by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Expectations of family and friends, a competitive streak, or even sponsorship opportunities can provide the scaffolding for a high-pressure environment. Pressure can be a positive force for competitors who leverage it to rise to the occasion, but it can also single-handedly dictate competitive failure.

譯文:

最後要講的就是壓力。這是一種可以被廣泛利用的能量源。在與(yu) 恐懼相關(guan) 的三個(ge) 方麵中,壓力是最主觀的一麵。也就是說,一個(ge) 人對於(yu) 壓力的體(ti) 驗會(hui) 受到自身實踐經驗和思想觀點的影響。家人和朋友的期望,性格裏的競爭(zheng) 傾(qing) 向,甚至有可能獲得讚助的機遇,都可能為(wei) 一個(ge) 高壓的外在環境提供支撐。對於(yu) 那些能把握分寸的賽手來說,壓力可以變成一種幫他們(men) 迎接挑戰的積極力量。但壓力也可能會(hui) 憑借一己之力就讓你一敗塗地。

點評:

在講壓力的時候,穀愛淩講到了壓力產(chan) 生的根源,以及可能會(hui) 帶來的影響,而且也一分為(wei) 二的提出了壓力也可以有積極的影響。所以,可以看出穀愛淩骨子裏的堅韌和成熟,她會(hui) 在負麵中找到汲取能量的地方,從(cong) 而使其給自己帶來積極的影響。

But whether athletes alleviate or compound their innate desire to “prove themselves” depends largely on confidence. As I enter my early adulthood, I’m proud of the work I’ve done to cope with pressure by bolstering my self-esteem and minimizing my need for external validation. I focus on gratitude, perspective, and on the joy this sport brings me, regardless of whether I’m alone or in front of a worldwide TV audience. Though my views of myself and the world are constantly evolving, one thing is for certain: no matter how much time passes, I’ll always be a hopeless romantic when it comes to fear.

譯文:

不過,對於(yu) 這種埋藏在心底的、渴望“證明自己”的感覺,運動員既可能會(hui) 選擇壓製它,也可能選擇強化它,而這很大程度上要取決(jue) 於(yu) 他們(men) 的自信心。作為(wei) 一個(ge) 剛剛成年的女運動員,我對於(yu) 控製壓力方麵還是很自豪的,我一般是通過增強自己的自尊,並盡量減少自己對於(yu) 外界肯定的需求,來對抗壓力的。無論孤身一人還是麵向整個(ge) 世界,我都專(zhuan) 注於(yu) 自由式滑雪的運動所帶給我的感恩,思維,和快樂(le) 。雖然我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對世界的看法會(hui) 隨著時間而改變,但有一件事是篤定的:無論任何時候,麵對恐懼,我都會(hui) 是一個(ge) 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yi) 者。

點評:

這段既是對於(yu) 前麵壓力那段的延伸,又是對於(yu) 自我經曆的總結升華。麵對壓力,隻有不斷向內(nei) 求,減少對於(yu) 外界肯定的需求,就可以減少壓力,專(zhuan) 注於(yu) 滑雪運動帶給她的值得感恩的地方,更高的思維,以及快樂(le) ,最後再次扣題,突出自己對於(yu) 恐懼的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yi) 態度。整體(ti) 感覺穀愛淩是非常成熟,很注重思考和自我察覺,而且注重內(nei) 求,而非活在他人的眼光中,同時也體(ti) 現除了穀愛淩本身的充滿感恩,積極陽光的那一麵。

總結:

通篇文章把一個(ge) 對滑雪運動充滿熱愛,不斷付出和努力,內(nei) 心平和樂(le) 觀的形象完美得展現出來。而且雖然取得了那麽(me) 多傲人成績,穀愛淩文中並沒有誇誇其談,而僅(jin) 僅(jin) 非常低調的用一句點了自己的成就,還是為(wei) 了體(ti) 現出那種“入境”的狀態。這種謙虛的心態,也是深受美國錄取委員會(hui) 欣賞的。

寫(xie) 在最後:從(cong) 目前這版來看,文章的結構非常完整,段落與(yu) 段落之間,句子與(yu) 句子之間的起承轉合都非常通順流暢。更重要的是,文章有一個(ge) 非常醒目的主題fear,貫穿文章始終,一氣嗬成,首尾呼應。穀愛淩的寫(xie) 作功底可見一斑。

第一段開宗明義(yi) ,說明自己自由滑雪運動員的身份以及對運動中畏懼感的熾烈熱愛。

第二段列出運動中的畏懼帶給她不同的三層感受:興(xing) 奮、不確定性和壓力,並說明這些感受就像雙刃劍,辨析和反饋得當便會(hui) 有利於(yu) 成功;而忽視它們(men) 將招致傷(shang) 病。

第三段否認了世俗對從(cong) 事高危險運動的一個(ge) 刻板印象,專(zhuan) 業(ye) 滑雪者並非任性地無視危險,而是認真地評估運動危險並投入不計其數的時間去練習(xi) 和準備。第四至六段作者詳細描寫(xie) 了在起跳前自己腦海中(對跳台動作的)可視化的過程,尤其在第六段中,穀愛淩提到了“興(xing) 奮感” (excitment)和 入境(zone),這是她臨(lin) 近成功的微妙體(ti) 驗。第七和八段分別談到了“不確定性”(uncertainty)和 壓力(pressure)這兩(liang) 個(ge) 必須重視的要素以及忽視它們(men) 的潛在危險。最後一段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jia) 值觀並再次扣題:無論何時,在畏懼感麵前,她都要做一個(ge) 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yi) 者。

因為(wei) 穀愛淩本人就很喜歡寫(xie) 作,思維的深度和恰如其分的表達相得益彰,對我們(men) 的留學文書(shu) 寫(xie) 作很有借鑒價(jia) 值。隻不過,從(cong) 素材選擇上,滑雪運動,和穀愛淩本身的傲人成績,這是不可複製的,隻能從(cong) 寫(xie) 作整體(ti) 結構,邏輯和手法上來參考啦。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為什麽套辭時教授不回複我的郵件?

下一篇

多鄰國英語測試2022年最新新政策解讀!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