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又進入了最後的倒計時,每年高考前後,都有很多同學和家長谘詢出國留學。相較“千軍(jun) 萬(wan) 馬過獨木橋”的高考,留學選擇多,院校廣,升讀大學的機會(hui) 也更多。
但其實,留學的好處不止於(yu) 此,無論是升學機會(hui) ,還是選拔方式,還是大學的人才培養(yang) ,留學都有其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
今天老師就從(cong) 9個(ge) 層麵來深度比較一下高考VS留學,各位還在猶豫是否要準備高考後留學的同學和家長,可以在看完這些不同之後,做出更加合適的選擇。
競爭(zheng) 人數
1193萬(wan) 人VS66.12萬(wan) 人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22年我國高考報名人數為(wei) 1193萬(wan) 人。根據全球化智庫CCG發布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藍皮書(shu) (2023-2024)》,2022年我國留學人數為(wei) 66.12萬(wan) 人。
來源:《中國留學發展報告藍皮書(shu) (2023-2024)》
粗略計算,2022年高考人數是留學人數的18倍。這意味著,兩(liang) 條賽道的競爭(zheng) 難度完全不在一個(ge) 水準。相比高考千軍(jun) 萬(wan) 馬過獨木橋,出國留學競爭(zheng) 更小,機會(hui) 更多!
本科錄取率37.04%VS多途徑申請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23年高考報名人數為(wei) 1291萬(wan) ,全國普通本科招生478.16萬(wan) 人。如果不考慮招生人數包含專(zhuan) 升本或其他招生類型的話,2023年本科錄取率僅(jin) 為(wei) 37.04%。每3個(ge) 考生隻能有一人上本科,這個(ge) 事實是殘酷的。
尤其在學曆內(nei) 卷的今天,本科學曆已經成為(wei) 了最基礎的“配置”。如果無緣本科,意味著日後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追趕。與(yu) 國內(nei) 升本科相對的,高考生申請海外本科的方式多樣。
可以用高考成績直接申請;也可以用平時成績申請;可以通過申請預科銜接大學本科,也可以通過國際大一/橋梁課程等銜接大學正規課程。
總之,如果你的目標是升讀本科,留學不僅(jin) 申請途徑眾(zhong) 多,國家/院校選擇也更廣,隻要你足夠努力,總有一種方式可以實現你的目標。
一本上線率11.44%VSQS Top500
據網絡資料顯示,“高考大省”河南省2023年高考報名人數約為(wei) 131萬(wan) 人。而根據河南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數據,2023年河南省過一本線人數為(wei) 149851人。一本上線率僅(jin) 為(wei) 11.44%。考大學難,上一本更難。
相較國內(nei) 一本院校的競爭(zheng) 難度,申請同等水平的海外大學明顯要容易很多。以四大權威大學排名之一——QS 世界大學排名為(wei) 例,2024 QS世界Top 500大學中,中國內(nei) 地共有29所大學上榜。考取一所中國Top 29的大學,和申請一所QS Top 500的海外大學,其難度指數相差甚遠。
985錄取率1.66%VSQS Top300
再來看985高校的錄取率。根據各985高校公布的錄取數據,2023年39所985高校共錄取約21.4萬(wan) 人,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wei) 1291萬(wan) 人,985錄取率僅(jin) 有1.66%。相較國內(nei) 考985高校的“百裏挑一”,申請海外的名校顯然容易很多。
同樣以QS 世界大學排名為(wei) 例,2024 QS世界Top 300大學中,中國內(nei) 地共有14所高校上榜。其中西安交通大學排名世界第291位,中國內(nei) 地第14名。通過高考進入一所中國前14的大學,和通過申請拿到一所QS Top 300海外名校的offer,兩(liang) 者難度也不可同日而語。
QS TOP 100名校數量中國11所VS海外90所2024 QS世界大學排名Top100名校中,中國共有11所高校上榜,其中中國內(nei) 地僅(jin) 有5所,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選拔方式一考製VS申請製
高考和留學的選拔方式有本質的區別。高考通常是“一考定終身”,如果失利隻能複讀等待下一年;而留學通常是遞交材料申請製,準備好申請材料之後直接遞交申請即可,需要提供的語言成績也可以通過多次參加考試來達標。從(cong) 錄取規則來看,高考的成敗比較取決(jue) 於(yu) 考試中的表現,風險較高;而留學則可以“長線”準備,降低偶發因素帶來的風險。
10-15W年預算國內(nei) 私立VS平價(jia) 留學
費用往往是很多家庭決(jue) 定是否留學時最主要的考量因素之一,但是隨著留學的普及和留學目的地的不斷增加,留學也逐漸變得越來越平價(jia) 。比如一些歐亞(ya) 國家,如亞(ya) 洲的日本、韓國、馬來西亞(ya) ;歐洲的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還有中國澳門等,這些國家和地區一年的學習(xi) 預算僅(jin) 在10-15W人民幣。
而內(nei) 地部分私立大學或專(zhuan) 科院校,一年的費用也需要10W人民幣以上。同樣是10-15W人民幣的年預算,出國留學不僅(jin) 可以獲得更多的升學機會(hui) ,還可以享受更優(you) 質的國際化教育。
未來升研國本申研VS海本申研
隨著學曆越來越內(nei) 卷,本科後升研成為(wei) 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如果想在碩士階段升讀一所更好的大學而非“逆向考研”,那麽(me) 申請海外的名校會(hui) 是一個(ge) 成功率更高的選擇。相較國內(nei) 的本科背景,海外本科背景申請本國名校會(hui) 更有優(you) 勢,而且由於(yu) 本科期間已經是英語(或其他語種)授課,申請研究生的時候,大概率可以免考語言。不僅(jin) 成功率更高,且更加省時方便。
人才培養(yang) 嚴(yan) 進寬出VS寬進嚴(yan) 出
近兩(liang) 年,我國大學生文憑“貶值”的問題日益突出,一方麵是因為(wei) 大學生數量的逐年增加,另一方麵則是高校對學生畢業(ye) 的要求較為(wei) 寬鬆,整體(ti) 呈現“嚴(yan) 進寬出”的狀態。而海外的大學則對學生畢業(ye) 有著更嚴(yan) 格的要求,需要有真才實學才能拿到畢業(ye) 證。以文憑含金量在國際上都非常有名的德國來說,每年畢不了業(ye) 的大有人在,留學三年變五年的更是家常便飯...因此,如果考慮個(ge) 人能力的發展,海外的本科教育可以帶給學生更加長足的進步。
總的來說,不管是讀大學的機會(hui) ,還是申請名校的概率,還是大學期間個(ge) 人的發展等等,留學都有著更多的優(you) 勢和可能。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