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er) 時期,媽媽對於(yu) Abbigail 的語言學習(xi) 就格外關(guan) 注。雙母語的沉浸式學習(xi) ,幫助Abbigail 打下了紮實的語言基礎。很快,媽媽發現Abbigail 似乎對於(yu) 閱讀有著天然的親(qin) 近感:“我們(men) 在家裏一直會(hui) 準備一些適合她看的各種繪本,後來我就發現,很多時候我讓她自己去玩的時候,她最喜歡的就是閱讀。”
幼兒(er) 園時,媽媽就發現Abbigail 的閱讀能力非常發達。幼兒(er) 園每天會(hui) 讓小朋友們(men) 帶一本書(shu) 回家,既可以請爸爸媽媽讀給孩子,也可以是由孩子讀給爸爸媽媽,Abbigail 總是選機構自己主導讀給媽媽。後來有一天,她忽然不再帶書(shu) 回家了,媽媽感到很詫異,結果卻被告之:幼兒(er) 園裏麵的書(shu) 都太簡單了,不再適合Abbigail 了。
從(cong) 那天起,她們(men) 成了圖書(shu) 館和書(shu) 店的常客。一開始,媽媽都會(hui) 先把書(shu) 看一遍,挑選難度和內(nei) 容都適合Abbigail 的書(shu) ,更多的心思則花在了書(shu) 籍的擺放上:媽媽常常會(hui) 把那些最適合Abbigail 當下閱讀的書(shu) 籍放在她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比較深、比較難的那些,就放在高處。“這樣她就能在一定的範圍裏麵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去閱讀,但也不會(hui) 走偏。”在挑選書(shu) 目上,她也有自己的一套,“我覺得書(shu) 籍的選擇最重要還是符合小朋友當下的心智水平,很多書(shu) 可能她現在都能看,但是看不明白,或者有些內(nei) 容可能超出她的年齡太多,我可能會(hui) 謹慎一些,讓她慢慢的去接觸。”
這樣潤物細無聲的教育起到了作用,很快,媽媽發現自己的閱讀速度竟然有些跟不上Abbigail 了:“我發現她注意力特別集中的時候,差不多半小時就可以看一萬(wan) 字,一個(ge) 下午可能兩(liang) 三個(ge) 小時一本3、4萬(wan) 字的書(shu) 她就讀完了。”
而對於(yu) Abbigail 來說,閱讀最吸引她的地方就是可以去往另一個(ge) 世界:“看書(shu) 可以學到很多知識,而且很多書(shu) 非常有代入感,你可以跟著主角去體(ti) 驗一個(ge) 完全不同的世界!”她最喜歡的書(shu) 是《哈利波特》係列。
對於(yu) 語言和閱讀的啟蒙,媽媽則認為(wei) 或許環境比天賦更重要:“我覺得小朋友其實大部分時候都不到需要拚天分的,尤其語言學習(xi) 其實多少有一些本能的因素在裏麵,很多時候隻要你創造了一個(ge) 適合的環境,更多地用興(xing) 趣去正向引導,讓孩子覺得這是一件快樂(le) 的事情,那麽(me) 自然就會(hui) 養(yang) 成習(xi) 慣。”
很快,Abbigail 從(cong) 幼兒(er) 園升入了小學。由於(yu) 就讀於(yu) 體(ti) 製內(nei) 小學,Abbigail 脫離了原先的英文環境。媽媽希望可以繼續保持英文的水準,於(yu) 是Abbigail 開始在課餘(yu) 時間學習(xi) 演講。
但是很快,她們(men) 就發現相較於(yu) 演講,Abbigail 似乎更喜歡辯論。
那麽(me) 就轉辯論吧?
原本隻是興(xing) 趣的轉換,沒想到卻碰到了很多挫折,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找搭檔。“我想給Abbigail 找老師的時候,就有非常資深的教練告誡我,Abbigail 年齡很小,她或許有充足的能力去學習(xi) 辯論,但是她會(hui) 找不到搭檔。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將心比心,如果我是別的家長,我看到這麽(me) 小的搭檔心裏也會(hui) 打鼓。”
曾有人建議她們(men) 1對1學習(xi) 辯論,這樣就避免找搭檔的困擾。問題似乎解決(jue) 了,但是經過一番思考,媽媽還是決(jue) 定選擇1對多的小班教學模式:“首先我覺得辯論還是一個(ge) 團體(ti) 活動,我希望孩子能夠通過這個(ge) 項目去鍛煉她在集體(ti) 中的溝通能力。雖然搭檔不好找,但是我相信隻要她有同學,在這個(ge) 圈子裏麵有朋友,總歸會(hui) 找到適合的夥(huo) 伴的。”
對於(yu) 小朋友來說,找搭檔不僅(jin) 是選手之間,更是家庭間的組合和羈絆。麵對辯論路上的第一道難關(guan) ,媽媽的解決(jue) 方法卻簡單明了:“我覺得既然我們(men) 是來學習(xi) 的,隻要別人願意選擇我們(men) ,我們(men) 就不挑。”
就這樣,她們(men) 和同班的Alex結成搭檔,又成為(wei) 了互相信任的好朋友。“我最喜歡和Alex一起玩啦!”一提起搭檔,Abbigail 言語中便充滿了快樂(le) 和信賴。而兩(liang) 位孩子的媽媽也多有默契,兩(liang) 個(ge) 家庭就這樣緊密合作,參與(yu) 了很多比賽:“我們(men) 基本上是固定一起的,剩下一個(ge) 辯位可能就是每一次看情況,有合適的就一起組隊。”
他們(men) 參加的第一場辯論賽,是NHSDLC 2022年秋季JWSD常規賽。“那次真的什麽(me) 都不知道就參加了,去了才知道原來是需要專(zhuan) 門準備比賽的。我們(men) 之前雖然有學習(xi) 辯論,但是從(cong) 來沒有專(zhuan) 門準備過。”
然而即時是這樣的情況下,Abbigail 還是憑借著出色的語言能力和臨(lin) 場發揮贏了兩(liang) 場,這讓媽媽頗為(wei) 驚喜,也讓Abbigail 愛上了辯論:“我從(cong) 第一次參加比賽開始,就喜歡比賽!”
而媽媽也發現,Abbigail 似乎是一個(ge) 比賽型的選手:“其實之前還有過一個(ge) 顧慮,就是辯論不管怎麽(me) 樣還是一個(ge) 對抗性的競技活動。比賽裏麵大部分的選手都比她大,最直觀的就是她第一場比賽對手是兩(liang) 個(ge) 比她大2、3個(ge) 年級的選手,身形上就高大很多,更不要說比賽經驗了。我會(hui) 擔心在這種競爭(zheng) 中被打敗會(hui) 不會(hui) 挫傷(shang) 她。”
結果出乎意料的是,Abbigail 似乎對於(yu) 失敗毫不在意:“我發現她好像對於(yu) 失意沒有什麽(me) 感覺,可能是太小了比較懵懂,每次輸了她可能會(hui) 有點不開心,但是就那一刻,過了就過了,她的注意力很快就不在這個(ge) 上麵了。”
而在Abbigail 自己的眼中,賽場上的一切都是如此令人興(xing) 奮:“我不害怕那些大孩子,如果我的對手是大孩子,就說明我的水平和他差不多,那難道不是我更厲害嗎?輸了也沒什麽(me) 大不了的,我隻有3年級,輸得起。”
有了比賽的磨練,Abbigail 的辯論水平也在飛速成長。她的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猶如雙翼,讓她爆發出了驚人的潛力。一開始,媽媽還會(hui) 在備稿時輔導她,很快她就發現自己已經跟不上女兒(er) 發展的速度了:“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她有一次跟我說,‘媽媽,我以前都是在網上東(dong) 拚西湊一些材料寫(xie) 個(ge) 稿子,但是我現在再也不會(hui) 這樣了,我會(hui) 把事情弄懂以後用自己的話去寫(xie) 。’”每一場比賽,Abbigail 的辯手排名都比上一場高,她變化的速度就彷佛雨後春筍一般肉眼可見。
除了能力的進步,媽媽也發現辯論讓那個(ge) 曾經懵懂的孩子變得更加自主。去年五一假期,媽媽原本計劃全家去旅行,卻不巧有一場比賽正好在假期裏。媽媽問Abbigail :“那你是要比賽,還是要去度假?”
“要比賽!”Abbigail 幾乎毫不猶豫的回答讓媽媽的心震了一下,不僅(jin) 是因為(wei) 女兒(er) 放棄了玩耍選擇了辯論;在她的印象中,Abbigail 從(cong) 來是一個(ge) 有點懵懵懂懂的孩子,很少表現出清晰的目標和意圖。
最終,媽媽陪著Abbigail 在酒店裏打完了五一假期的比賽,這也是她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女兒(er) 對於(yu) 辯論的熱情。
但這還不是最讓媽媽意外的。
在另一場比賽中,她見證了女兒(er) 超乎她想象的一麵。那是JWSD去年春季的一場常規賽,也是女兒(er) 參加第二或第三場比賽。此時的Abbigail 剛剛開始學習(xi) 怎麽(me) 備賽,甚至可以說對比賽中的各種環節都不太熟悉——此前,她就從(cong) 未在比賽中接受過對手的POI,也沒來得及學習(xi) POI應該如何處理。
*POI是JWSD比賽中的一種機製,在一方發言時,另一方可以根據規則隨機向發言方提出問題
在比賽中,他們(men) 遭遇了一組非常強大的對手。在媽媽心中,這是一組在JWSD圈內(nei) 頗有分量的組合:他們(men) 不僅(jin) 年齡比Abbigail 大許多,對比賽的掌控力也非常了得,可以說是本場冠軍(jun) 的大熱門選手。當看到他們(men) 出現在對壘表上時,連媽媽都一時慌了神。
比賽中,Abbigail 果然遭到了來自對方主力的不遺餘(yu) 力的進攻。在另外兩(liang) 個(ge) 孩子說話時,對方選手尚且按兵不動,但當Abbigail 開始發言,對方主力便立刻展開攻勢,接連發起好幾個(ge) POI。麵對對方的發難,毫無經驗的Abbigail 卻一反常態顯得異常冷靜:“沒有人教過她到底要怎麽(me) 樣去應對,但是她在比賽裏麵就非常果斷地直接說‘No,thanks.’,因為(wei) 她要說的還沒有說完。我當時真的非常驚喜,一個(ge) 是因為(wei) 我覺得被強者挑戰本身說明她也是優(you) 秀的,另一個(ge) 就是她表現出來的這種冷靜,超越了我平時對她的了解;作為(wei) 一個(ge) 大人,我都很佩服她在賽場上那一份果斷和鎮定。”
然而在比賽中也難免會(hui) 有挫折,春季的上海賽就Abbigail 遭遇了一係列意想不到的情況。這是3個(ge) 小朋友的第一次線下賽經曆,由於(yu) 缺少經驗,他們(men) 先是走錯了教室。好不容易晉級之後,似乎一切都回到了正軌,更加出乎意料的情況卻出現了:由於(yu) 在準備階段使用了電腦,對方指責他們(men) 犯規。盡管之後澄清了自己的行為(wei) 並沒有違反規則,還是極大影響了Abbigail 的發揮:那一場她變得有些畏手畏腳,很多證據不敢用,準備好的話也不敢說,不可避免地輸掉了比賽。
“我知道輸掉這個(ge) 比賽對她(Abbigail )來說應該是挺意外,挺不好受的,因為(wei) 前一天她才發現自己的辯手分在所有選手裏麵排第二名,整個(ge) 人都非常興(xing) 奮。”不過當媽媽去接她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女兒(er) 還是一如往常的鎮定,“我想她可能是沒有特別在意這些輸贏,或者說我見到她的時候她已經把這件事情搞清楚了,吸取了教訓,所以(這件事)就過去了。”
如果說上半年的上海賽作為(wei) Abbigail 的第一次線下經曆,給了她挫折和成長,那麽(me) 下半年的上海賽無疑成為(wei) 了她完成華麗(li) 轉身的舞台。進入下半年,3年級的Abbigail 明顯比2年級時進步了很多:她思維速度更快,表達更加流暢,越來越能夠獨當一麵。上海賽時,他們(men) 便憑借出色的發揮,力挽狂瀾,一口氣創造了8輪全勝的戰績。這是Abbigail 第一次拿到冠軍(jun) ,也是一場相當徹底的勝利。當我們(men) 問她比賽中接連勝利的時候會(hui) 不會(hui) 感覺有壓力?她回答道:“不會(hui) !贏得越多,我就越興(xing) 奮,比賽中表現就會(hui) 越好。”
和上海賽的一勝到底不同,杭州賽的經曆更加驚心動魄。預賽時,前兩(liang) 輪她們(men) 都輸了,由於(yu) 成績墊底,第三輪隻能輪空。盡管大家都覺得這次大概無緣晉級,還是認真打完了第4場。就在大家開始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卻收到了組委會(hui) 通知晉級的消息:原來由於(yu) 個(ge) 人表現出色,他們(men) 的隊伍分數+個(ge) 人辯手分還是滿足了出線的條件!
不管是勝利還是失敗,一年來大大小小的比賽都成為(wei) 了Abbigail 成長的養(yang) 分。“我覺得她(Abbigail )最大的收獲不僅(jin) 是榮譽,更多的是在比賽中的經曆。不管是什麽(me) 樣的經曆,隻要她認真付出、真誠去對待了,那麽(me) 就會(hui) 對她的成長有幫助。”而在媽媽眼中,辯論也讓Abbigail 變得越來越獨立和主動,“我覺得她三年級好像真的就是開竅了一樣,知道自己要什麽(me) ,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去安排,有目標,也有行動力。”
除了辯論,Abbigail 平常也有許多其他的興(xing) 趣愛好:數學、芭蕾、朗誦、歌劇、花式跳繩,都是她喜歡的項目。而這些興(xing) 趣愛好,也是媽媽從(cong) 更加廣的範圍中慢慢篩選出來的:“從(cong) 前我們(men) 還嚐試過鋼琴、提琴、藝術體(ti) 操等等。我覺得家長最重要的還是去創造一個(ge) 環境,而不是說指定某個(ge) 東(dong) 西非要孩子去學。興(xing) 趣其實是很脆弱的東(dong) 西,如果說家長太強勢或者太著急了,可能就會(hui) 阻礙孩子去自己探索的腳步。但假如我們(men) 允許給孩子一個(ge) 範圍,讓她去尋找、體(ti) 驗,慢慢的孩子總會(hui) 找到自己的方向。”
俄國教育學家維果茨基曾提出“腳手架”理論,認為(wei) 幫助兒(er) 童最快進步的方法就是給予符合兒(er) 童需要的支持,並鼓勵他們(men) 自主探索。在Abbigail 的世界,正是媽媽用愛編織的“腳手架”,幫助她一次次從(cong) 懵懵懂懂到獨當一麵,也讓我們(men) 祝願她在自己熱愛的道路上繼續快樂(le) 成長。
Tips
Abbigail 關(guan) 於(yu) 學辯論的建議:
1、 打好基礎很重要
想要充分感受辯論的魅力,語言、邏輯還有知識麵都很重要,當然也不是說基礎不好就不能學習(xi) 辯論,但想要更快進步就一定要重視基本功。
2、 熱愛才能走得更遠
打辯論很花時間,比賽過程中也會(hui) 發生很多事情,但隻要你喜歡這件事,就一定能走到最後。
媽媽關(guan) 於(yu) 學習(xi) 辯論的建議:
1、 學辯論不是越小越好,要照顧孩子的心情。
我們(men) 家其實還有一個(ge) 妹妹,在她們(men) 身上就明顯看出來個(ge) 性的不同。對於(yu) Abbigail 來說,學習(xi) 辯論是順理成章的,她喜歡,也有很多樂(le) 趣,妹妹耳濡目染,自然也會(hui) 想要嚐試。但是由於(yu) 個(ge) 性的不同,我會(hui) 想選擇不同的步調,可能妹妹參與(yu) 辯論的路徑不會(hui) 那麽(me) 直接,會(hui) 想讓她一步一步來。辯論畢竟是一個(ge) 競技性非常強的活動,對手可能比你強很多,賽場上的壓迫感對於(yu) 孩子來說是一個(ge) 不小的考驗,家長也需要充分考量、照顧孩子的感受。
妹妹寫(xie) 給媽媽的紙條:"媽媽,我想學辯論"
2、 語言能力是基礎
語言是思維和表達的工具,在比賽中,語言能力越強,就能占據更顯著的先發優(you) 勢。喜歡閱讀、平時喜歡表達都是優(you) 勢,當然我們(men) 也可以通過辯論來適當培養(yang) 孩子的語言能力。
3、 賽製選擇
現在低齡段的辯論賽製選擇也在變得越來越多,有1v1的,也有3v3的。一般1v1的辯題會(hui) 更加簡單,但是對於(yu) 參賽選手的心理素質考驗更大。3v3的比賽中有隊友,大家在一起互相學習(xi) ,一起適應比賽的壓力和節奏在我看來對於(yu) 小朋友的綜合發展是很不錯的選擇,尤其對於(yu) 剛剛入門的新人來說。3v3比賽既可以幫助孩子了解比賽是怎麽(me) 回事,也不用去獨自麵對賽場上的壓力,同時辯題也會(hui) 更有挑戰。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