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不僅(jin) 牽動著千萬(wan) 考生的心,也吸引著眾(zhong) 多商家的目光,而這其中不乏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考設下騙局。在此,我們(men) 揭露九大常見高考騙局,希望能夠幫助考生和家長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騙局一:公派留學詐騙
騙子以公派留學的名義(yi) ,聲稱可以運作名額,但需要支付高額費用。實際上,這些費用完全足夠自己正常申請留學。
騙局二:提前查分鏈接
高考剛結束,就有騙子發送可以提前知道分數的鏈接,然而這些鏈接往往藏有電腦病毒,目的是竊取個(ge) 人信息。
騙局三:謊稱提前批次錄取
不法分子冒充招生辦,聲稱可以提前錄取,但需要繳納學費,否則會(hui) 被退檔。實際上,高考提前批次錄取不受人為(wei) 因素影響。
騙局四:偽(wei) 造錄取通知書(shu)
騙子會(hui) 寄送偽(wei) 造的錄取通知書(shu) 或發送錄取短信,要求考生將學雜費打入指定賬戶。務必通過官網確認錄取信息,謹防上當。
騙局五:本科助學班或額外招生計劃
這是最為(wei) 惡劣的騙局之一。騙子以本科助學班或額外招生計劃為(wei) 誘餌,忽悠未達到本科線的考生。但考生最終無法獲得全日製本科畢業(ye) 證,且費用昂貴。
騙局六:教育補貼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教育部門或高校工作人員,以領取教育補貼為(wei) 名,誘騙考生和家長進行ATM機交易,從(cong) 而盜取資金。
騙局七:填報誌願指南詐騙
騙子假冒專(zhuan) 家,聲稱掌握內(nei) 部數據,提供填報誌願指導服務。但教育部並未與(yu) 任何機構合作開展此類服務。
騙局八:冒充軍(jun) 校招生
不法分子打著軍(jun) 校招生的旗號進行詐騙,承諾畢業(ye) 後安排到部隊工作等。軍(jun) 校招生無內(nei) 部指標,務必通過正規渠道核實信息。
騙局九:花錢獲取補錄取名額
騙子聲稱手中有高校內(nei) 部指標或補錄名額,可以低分高錄。正規招錄過程不會(hui) 產(chan) 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要求收取費用的都是詐騙行為(wei) 。
這些騙子的詐騙手段確實存在一些共同點,主要可以歸納為(wei) 以下幾點:
利用考生和家長的焦慮心理:無論是出售高考真題答案、提前查分、更改成績,還是其他各種詐騙手段,騙子都充分利用了考生和家長對高考成績和錄取的極度關(guan) 注,以及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他們(men) 通過承諾提供“捷徑”或“特權”,來吸引那些希望獲得更好成績或錄取機會(hui) 的考生和家長。
借助網絡等現代通訊工具:騙子通常通過網絡、短信、郵件等現代通訊工具來傳(chuan) 播虛假信息,誘使受害人點擊惡意鏈接或提供個(ge) 人信息。這種方式使得詐騙行為(wei) 更加隱蔽和難以追蹤。
冒充官方或權威身份:為(wei) 了增加信任度,騙子往往會(hui) 冒充教育部門、高校招生辦、權威專(zhuan) 家等身份,以此來增強他們(men) 話語的可信度,並誘使受害人上當。
涉及金錢交易:幾乎所有的詐騙手段最終都會(hui) 涉及到金錢交易。無論是要求支付“定金”“好處費”,還是直接要求轉賬,騙子的目的都是獲取非法利益。
製造緊迫感:騙子通常會(hui) 製造一種緊迫感,比如聲稱“名額有限”、“時間緊迫”等,以此來催促受害人盡快做出決(jue) 定並付款。
綜上所述,這些共同點揭示了騙子詐騙手段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規律,也提醒我們(men) 在麵對類似情況時應該保持警惕,不輕信不明來源的信息和承諾,避免上當受騙。
請廣大考生和家長提高警惕,切勿輕信不明來源的信息和承諾。若遇到可疑情況,請及時報警並與(yu) 教育部門或相關(guan) 高校聯係核實。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