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麽亂還要不要出去留學?

這兩(liang) 年的疫情,搞得世界不太安寧。而對於(yu) 中國留學生而言,學業(ye) 生活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chong) 擊。

記得兩(liang) 年前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國外亂(luan) 成一團,不少留學生選擇回國。當時一些網絡媒體(ti) 的輿論對留學生不太友好,“跑國內(nei) 投毒”,什麽(me) 樣的都有。

而中國在2020年春,很快控製了武漢疫情;麵對海外疫情肆意蔓延,唯有國內(nei) “風景這邊獨好”,很多國內(nei) 學生和家長或選擇觀望,或放棄了海外留學的打算,安享國內(nei) 歲月靜好的日子

過去的兩(liang) 年,麵對全球肆虐的疫情,國外幾乎所有國家選擇了躺平;國內(nei) 雖有零星的疫情,基本上都是很快被控製。各種好評之下,這兩(liang) 年時間裏,似乎沒有太多人在關(guan) 注海外留學生過得怎麽(me) 樣。

直到這次上海疫情,我明顯感受到身邊“蠢蠢欲動”的人又多了起來,又開始關(guan) 注海外留學的事情了。

我特地查了查,在上海4月初開始大麵積“封城”的那段時間,百度搜索中“留學”的搜索量出現一波快速上升。可見,我的這種感覺還是對的。

世界這麽(me) 亂(luan) ,我們(men) 還要不要出去留學?

而事實上,這兩(liang) 年國外的疫情一直沒有消停

以哈佛大學為(wei) 例,在過去的一周裏,全校新增446例師生確診,出現一波新的小高峰。

其它美國大學也是大體(ti) 如此。

世界這麽(me) 亂(luan) ,我們(men) 還要不要出去留學?

世界這麽(me) 亂(luan) ,我們(men) 還要不要出去留學?

隻是在疫情和確診成為(wei) 常態的情況下,美國大學在實施日常監測、隔離、治療的健康安全措施的同時,過去一年間教學基本恢複了正常

所以,有意思的事情就出來了——

我們(men) 有一部分人選擇出國留學,並不是基於(yu) 對國外形勢的判斷——國外的形勢一直都沒太大變化;而是根據自身所處的環境和自己的感受

換句話說,你選擇A,並不是因為(wei) 覺得A好,而是因為(wei) 覺得B不好。

要不要出去留學,如果不是基於(yu) 對國外的現實狀況的判斷,而是基於(yu) 自己在國內(nei) 的感受,難免有失偏頗這也會(hui) 使自己變得不確定、盲目和焦慮;最後還可能事與(yu) 願違。

正是因為(wei) 如此,過去這兩(liang) 年,我看到過太多支離破碎的留學故事。

我的人生閱曆有限,我不太確定我們(men) 現在身處的全球疫情算不算百年之大變局。不過疫情給我們(men) 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是不爭(zheng) 的事實。

今天,我想說的是,在世界動蕩不安的大環境下,我們(men) 還要不要選擇出國留學

當年我在美國留學的時候,上過一門《企業(ye) 戰略》的課,開課的老師曾在美國聯邦政府有過30多年的顧問生涯。

這是一門商學院的課程,但是上課絕大部分內(nei) 容在講地緣政治、國際關(guan) 係、軍(jun) 事對抗等等,很有現在幾個(ge) 好友在飯局上瞎聊天的感覺。

這門課的很多內(nei) 容,在我之後很長的一段職業(ye) 生涯中都沒有太多直接作用;但是這門課卻給我灌輸了一個(ge) 思想:不管是個(ge) 人工作生活選擇,還是企業(ye) 的產(chan) 品市場戰略,在你做決(jue) 定的時候,一定要有大局觀,這種所謂的大局觀,首先要從(cong) 國際大環境開始考慮。

直到這次的疫情,我才對這門課有切身的體(ti) 會(hui) 。作為(wei) 個(ge) 體(ti) ,我們(men) 平時可能安於(yu) 一地,歲月靜好;但是在全球化的大潮下,誰也無法逃離時代的洪流——包括疫情。

去年底美國疫情最嚴(yan) 重的時候,我特地給這門課的老師寫(xie) 郵件問候一下。當年上課的老師現在現在80多歲了,不幸兩(liang) 次感染新冠,好在都是輕症,並不要緊。

所以你看,不管以前你是白宮的顧問,還是美國藤校的商學院教授,現在還是成了“那個(ge) 得了新冠的美國老頭”,誰都難以置身其外。

我講這些是想說明一個(ge) 道理:今天這個(ge) 時代,我們(men) 誰也無法把自己關(guan) 在一個(ge) 屋子裏,苟安一生。而隻有當你站得足夠高,看清這個(ge) 世界全貌的時候,才能做出客觀、公正的抉擇;才能減少生存的風險。

回到留學話題。

因為(wei) 我自己有過留學的經曆,我的孩子也在國外留學,這些年一直有不少朋友來谘詢我留學的事情。對於(yu) 這些谘詢,我從(cong) 來不會(hui) 給出“你該不該出去留學”、“你應該去這個(ge) 學校或者去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建議。我隻會(hui) 盡量把國外讀書(shu) 的情況講清楚,給你更多信息;至於(yu) 選擇,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你自己做決(jue) 定

事實上,我一直不讚成那些盲目的留學行為(wei) ——

比如,有人對國內(nei) 的教育製度不適應,就選擇出國留學。如果是這樣的出國動機,你要問一問自己,是不是已經了解國外的教育?怎麽(me) 就那麽(me) 自信你一定能夠適應國外的教育?事實上,對大部分中國學生而言,適應國外教育環境肯定比國內(nei) 挑戰更大

還有,現在留學生工作不好找,這是客觀的現狀。如果留學隻是為(wei) 了找一個(ge) 更好的工作,這份期望十有八九會(hui) 落空。留學從(cong) 來都是一個(ge) 過程,而不是結果。今後個(ge) 人發展如何,肯定還是取決(jue) 於(yu) 自身,而不是一紙文憑。

認識的誤區,無疑會(hui) 導致抉擇的錯誤,最後使得現實的結局偏離預期。豆瓣裏的“留學生廢物”就是結果。

越是世界變得複雜,越是需要我們(men) 對世界保持清晰的認識。

這次全球新冠疫情,確實有一種突如其來的感覺。一開始的時候,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選擇了觀望。但是一段時間下來,很多事情在慢慢變得明了:病毒的傳(chuan) 染性如何?對身體(ti) 健康的傷(shang) 害性如何?國外對疫情持開放的國家,現在老百姓生活如何?

並不是說對疫情不擔心,而是我們(men) 對疫情和病毒要有清晰的認識。盲目的擔憂、焦慮和抱怨,都不會(hui) 解決(jue) 當下疫情時代我們(men) 生活中所麵臨(lin) 的任何問題。隻有科學認識疫情並對其危害的客觀評價(jia) ,才有利於(yu) 作出最好的個(ge) 人選擇。

有的學生,在疫情中間彷徨,在回國和繼續海外學業(ye) 之間糾結,最終蹉跎了時光,難免會(hui) 有“青春才幾年,疫情占三年”的感歎;

也有的學生,在疫情期間把自己的學業(ye) 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這些學生並不是說不受疫情影響,而是他們(men) 在不確定的環境下,能夠把握正確的方向,把負麵因素降到最小

這次上海疫情,我被隔離在家已經一個(ge) 多月了。我不知道上海疫情什麽(me) 時候能夠結束,我還要被隔離多久;我也不知道全球的疫情什麽(me) 時候才是頭?

前幾天,我跟孩子通話,我們(men) 全家做了一場“戰略演示”:如果上海再封一個(ge) 月、三個(ge) 月或者半年,我們(men) 的生活會(hui) 變得怎麽(me) 樣?如果全球疫情再繼續一年、三年或者五年,這個(ge) 世界會(hui) 變得怎麽(me) 樣?當任何一種可能的情況出現的時候,我們(men) 應該如何應對?

這裏麵包括了孩子以後要不要繼續在美國讀研究生,畢業(ye) 後是留在美國還是回來工作等。隻有充分準備,才能以不變應萬(wan) 變

我們(men) 最後的結論是:疫情短期內(nei) 不會(hui) 在全球結束,在美國開放的環境中,疫情總體(ti) 可防可控,但是作為(wei) 個(ge) 體(ti) ,要注意個(ge) 人健康防護;而孩子目前傾(qing) 向畢業(ye) 後在美國繼續讀書(shu) 、工作,我對此表示支持。

在這場曆史進程的顛簸中,作為(wei) 渺小的個(ge) 體(ti) ,我們(men) 唯有期望通過自己時時處處的謹小慎微,獲得一塊相對體(ti) 麵的容身立足之地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留學的意義到底是什麽?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