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科競賽領域,主流的看法是隻有拿到省一獎,才能對升學起到一定助力,或者說省一及以上獎項才有“價(jia) 值”。因此,每年都有一些同學因為(wei) 沒有拿到省一獎,不得不遺憾退役,甚至產(chan) 生“競賽無用”的想法。
其實,競賽生沒拿到省一並不代表學生能力弱,而且也不意味著手裏的獎項沒用!
少年班省二獲獎者接近四成
根據中科大官方公布的名單,今年少年班共錄取新生52人。根據核對,其中38人獲得過學科競賽獎項,個(ge) 別同學還身兼多個(ge) 競賽獎。而一部分新生則是因為(wei) 在參加考試時還是初中生,所以沒有學科競賽獲獎記錄,但需要注意的是,沒有獎項並不等同於(yu) 他們(men) 的競賽能力不足!
上表僅(jin) 統計學生最高級別獎項;獲獎信息為(wei) 人工排查,如有錯漏歡迎指正在獎項級別方麵,銀牌1人,占比2%;省一12人,占比23%;省三5人,占比10%;無獎項14人,占比27%;而獲得過省二獎的人數最多,共20人,占比約38%!
如果分科來看,數學獲獎者最多,達到21人;物理其次,共10人;信息學4人,化學2人,生物1人。
從(cong) 以往多次頂尖高校特殊類招生數據上來看,數學、物理兩(liang) 科競賽背景在強基計劃、少年班中價(jia) 值極高,即使沒有獲得高級別獎項的同學,往往也能依靠競賽背景和自身實力脫穎而出。
理性看待獎項
關(guan) 於(yu) 怎麽(me) 看待獎項這個(ge) 問題,在競賽生圈子裏屬於(yu) 老生常談了,有些人把獎項作為(wei) 激勵自己前進的動力;有些人認為(wei) 獎項隻是對自己能力的證明;有些人則把競賽獎項看作自己未來升學的“墊腳石”。競賽的特點就是慕強,而獎項就是對強者最好的表彰,所以以上這些看法並沒有絕對的正確或錯誤,但重要的是我們(men) 應該理性看待獎項。
因為(wei) 對於(yu) 競賽生來說,更強的學科天賦、更廣闊的學科視野、更深入的知識掌握、更優(you) 秀的學習(xi) 習(xi) 慣,讓他們(men) 在各種升學途徑中,都比普通高考生擁有更多優(you) 勢。
因此對於(yu) 那些暫時還沒有獲得高級別獎項的同學來說,充分發揮競賽培養(yang) 的思維能力和知識儲(chu) 備,在校測中展現自己的特長;同時,密切關(guan) 注綜合評價(jia) 院校的招生信息,打破信息壁壘,根據院校要求突出自身優(you) 勢,遠比糾結獎項高低來的更重要,更實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