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愛好者注意啦!又一大高含金量的伟德betvlctor1946公布賽題——Re:think論文寫(xie) 作賽事!Re:think論文寫(xie) 作賽事由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布朗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頂尖學府的教授親(qin) 自命題。
接下來,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2025年Re:think論文寫(xie) 作賽事的賽題是什麽(me) ?該如何來參加?
01、2025年Re:think題目
今年的比賽旨在強調話語、辯論和批判性分析在解決(jue) 複雜社會(hui) 問題中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八大主題。
每個(ge) 主題都可以從(cong) 不同角度切入探討,適合申請理工科、社會(hui) 科學以及人文社科的學生共同參加;學生可以展現自己對未來科技、社會(hui) 發展和人類命運的思考,同時結合自己的專(zhuan) 業(ye) 興(xing) 趣,展現學術潛力和創新能力。
01Animal Rights and Society
動物權利與(yu) 社會(hui) :我們(men) 是否應該優(you) 先考慮動物權利,以消除一切形式的畜牧業(ye) ?
官方解題思路:
關(guan) 於(yu) 將動物權利置於(yu) 首位以至於(yu) 要消除所有動物農(nong) 業(ye) 的辯論十分複雜。它涉及權衡動物福利與(yu) 人類食物需求和經濟因素之間的關(guan) 係。動物權利的倡導者認為(wei) 應該避免集約化養(yang) 殖給動物帶來的痛苦,而另一些人則認為(wei) 倫(lun) 理考量可以與(yu) 負責任的動物農(nong) 業(ye) 並行不悖。
02Biotechonology
生物技術:基因改造是一種有價(jia) 值的生物工程工具,還是改變我們(men) 自然世界的不道德方式?
官方解題思路:
基因工程使科學家能夠改變生物的行為(wei) 方式,從(cong) 用基因工程改造小鼠來模擬人類疾病,到用基因工程改造農(nong) 作物,再到用基因工程改造人類免疫細胞來治療現代癌症。然而,特別是隨著基於(yu) CRISPR 技術的出現,人類胚胎的基因工程和優(you) 生在技術上也成為(wei) 可能。在我們(men) 的世界裏,我們(men) 應該在哪裏、何時以及如何實施基因工程?
03Space Exploration and Governance
太空探索與(yu) 治理:我們(men) 應該如何為(wei) 太空殖民時代做準備?
官方解題思路:
這個(ge) 問題的一個(ge) 關(guan) 鍵考慮因素是,誰將從(cong) 太空殖民中受益。太空殖民將在地球上造成什麽(me) 樣的新不平等,又會(hui) 複製哪些不平等?“全球治理”能否代表“全球”?回答這個(ge) 問題的論文還應該討論有關(guan) 太空探索的曆史發展及其公眾(zhong) 認知。
04Freedom and Accountability
自由與(yu) 責任:取消文化 "的概念是追究個(ge) 人責任的合法方式,還是扼殺自由表達、助長不寬容?
官方解題思路:
取消文化 "的概念比現代要古老得多。許多前現代文明都熟知 “記憶的譴責”(damnatio memoriae)這一概念。我們(men) 要問的問題是,從(cong) 集體(ti) 記憶中抹去某一事件是否會(hui) 消除該事件,還是與(yu) 其抹去過去,不如從(cong) 中吸取教訓,以建設更健康的未來。我們(men) 在許多不同的場合都看到了這方麵的努力,值得我們(men) 在討論文章問題時借鑒。
05Technology and Ethics
技術與(yu) 倫(lun) 理:如何應對算法偏見和不透明?
官方解題思路:
隨著機器學習(xi) 工具越來越多地影響法律、醫療保健和金融等領域的決(jue) 策,其容易產(chan) 生的偏見和缺乏透明度可能會(hui) 產(chan) 生深遠的社會(hui) 影響。在回答此提示時,您應批判性地探討算法偏見和不透明的技術和道德問題。為(wei) 了評估這些問題帶來的風險,請考慮機器學習(xi) 中出現偏差的一係列原因--從(cong) 算法設計到數據收集和反饋循環--以及有意和無意的不透明的不同形式。
分析現有監管框架以確定潛在的改進措施將強化您的論點。考慮公共和私營部門的框架,以找到既能確保公平性和透明度,又不會(hui) 扼殺創新或使算法麵臨(lin) “博弈 ”的解決(jue) 方案。有效的論文將在技術見解與(yu) 道德考慮之間取得平衡,並顯示出對快速發展的領域監管所麵臨(lin) 挑戰的認識。
06Public Health
公共衛生:為(wei) 了更大的利益而強迫個(ge) 人接種疫苗是否合乎道德,或者這是否侵犯了個(ge) 人自主權和身體(ti) 權?
官方解題思路:
美國許多雇主和學校都要求其學生或員工接種疫苗,以保住工作或學業(ye) 。但這種要求合法嗎?
機構或政府強行將針頭紮進人們(men) 的手臂的情景會(hui) 引起人們(men) 的反感,並產(chan) 生保護我們(men) 的身體(ti) 不受任何強製程序和侵犯身體(ti) 權利的衝(chong) 動。
然而,我們(men) 必須考慮與(yu) 疫苗接種規則對立的後果:出於(yu) 意識形態原因而避免接種疫苗的大多數人都來自富裕的社會(hui) ,他們(men) 的經濟狀況穩定,一旦發生嚴(yan) 重疾病,可以為(wei) 家人尋求最好的治療。然而,最有可能因缺乏社區免疫接種而遭受後果的社區是那些得不到充分服務的社區,這些社區很容易患上傳(chuan) 染病,而且由於(yu) 缺乏足夠的經濟能力而最易受到傷(shang) 害。
因此,人們(men) 似乎可以以 “身體(ti) 權 ”的名義(yi) 傷(shang) 害他人。在我們(men) 的社會(hui) 中,傷(shang) 害他人通常被視為(wei) 犯罪。對於(yu) 某些行為(wei) ,很容易在 “個(ge) 人自主 ”和 “犯罪 ”之間劃清界限。例如,社會(hui) 和司法係統會(hui) 將使用利器攻擊他人並造成身體(ti) 傷(shang) 害或死亡的刺傷(shang) 案件視為(wei) 犯罪,並應給予一定的懲罰。
那麽(me) ,為(wei) 什麽(me) 避免接種同樣會(hui) 造成他人身體(ti) 傷(shang) 害或死亡的疫苗卻如此不同呢?是因為(wei) 我們(men) 沒有親(qin) 眼看到傷(shang) 害或死亡的原因(病毒比刀子小得多),還是因為(wei) 社區免疫接種的概念過於(yu) 抽象,疫苗所針對的傳(chuan) 染病患者過於(yu) 遙遠?
凡此種種,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對疫苗接種率下降的後果的推斷顯得值得商榷。在這裏,我們(men) 可以討論爭(zheng) 論的社會(hui) 和科學方麵,包括討論接種或不接種疫苗對個(ge) 人和社區造成的後果。
07Laws and Society
法律與(yu) 社會(hui) :所有毒品都應該合法化嗎?這樣的政策會(hui) 帶來一個(ge) 更公正、更健康的社會(hui) 嗎?
官方解題思路:
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美國每年死於(yu) 芬太尼的人數超過 7 萬(wan) ,在這個(ge) 時代,毒品供應受到汙染對一小部分非法癮君子來說並非不便,而是一場流行性的悲劇,有些人甚至認為(wei) 這是一場國際化學戰。主張合法化的人認為(wei) ,要想安全地調查、了解和幹預毒品市場上發生的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像 1982 年泰諾破壞案之後那樣,在麻醉品市場上進行反篡改/反汙染的商業(ye) 創新和熱情的監管。
另一些人則主張,使用這些隻有在合法和受監管的毒品市場上才有的強大商業(ye) 和政策工具來解決(jue) 可卡因和其他市場上最近出現的純度恐慌,會(hui) 使非法物質的使用正常化,並增加毒品消費的公共衛生成本,就像煙草使用被視為(wei) 可接受時的情況一樣,導致數百萬(wan) 尼古丁成癮者和數千億(yi) 的醫療成本。
此外,一些倡導者指出,目前集中用於(yu) “禁毒戰爭(zheng) ”的警力和囚禁資源可以轉而用於(yu) 尋找、逮捕和監禁那些破壞或投毒造成美國居民死亡的責任人。這是一個(ge) 重要而及時的話題,雖然從(cong) 2021年到2023年,一些城市的芬太尼死亡人數略有下降,但毒品的合法化、監管和純度監測現在在更多的對話和場合中被討論,這在最近的記憶中是從(cong) 未有過的。
08Economics and Globalization
經濟學與(yu) 全球化:全球化對世界有利嗎?
官方解題思路:
全球化 “好 ”意味著什麽(me) ,對誰有利?不可否認,全球化促進了經濟增長,減少了貧困,增加了獲得商品、服務和技術的機會(hui) ,使許多國家受益。但全球化在多大程度上平等地惠及了每一個(ge) 人?一些人認為(wei) ,全球化擴大了不平等,侵蝕了當地的文化和經濟,而對全球化的反彈在世界各地催生了極右政黨(dang) 和運動。
我們(men) 應該如何權衡這些相互競爭(zheng) 的主張?在評估全球化的影響時,我們(men) 應該側(ce) 重於(yu) 全球層麵還是地方層麵?全球化是否可以重塑,以滿足 “落後 ”群體(ti) 的需求,抑或它的固有結構會(hui) 使一些人受益,另一些人受損?我們(men) 應該接受全球化帶來的相互聯係,還是應該抵製全球化,轉而支持更加本地化的經濟和文化模式?在討論這些問題時,請批判性地思考其中的利弊得失,以及全球化是否能夠或應該以某些價(jia) 值觀為(wei) 指導。還要注意全球化的不同組成部分,包括自由貿易和移民。
02、2025年Re:think論文寫(xie) 作賽事
劍橋國際研究中心 (CCIR) 組織的劍橋 Re:think 論文競賽,由來自哈佛、麻省理工、加州伯克利、布朗、劍橋和牛津的教授聯合出題,包含哲學、法律、社會(hui) 學、基因科學、商業(ye) 、人工智能等11個(ge) 問題,參賽者可以任選一題。
01、競賽時間
- 比賽開始:2025年1月15日
- 論文提交截止:2025年5月10日
- 結果公布時間:2025年5月26日(較去年提前)
- 劍橋大學頒獎典禮及晚宴:2025年7月30日
03、適合學生
- 劍橋 Re:think 論文競賽現向全球青少年開放。
- 參賽者需要年齡在14至18歲之間的學生,且尚未開始本科學習。
04、一般準則
- 不收取報名費:參加本次征文比賽不收取任何費用,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參賽者免費開放。
- 學術誠信:本次論文競賽秉承最高水平的學術誠信,參賽者應嚴格遵守這些標準。
- 原創作品:每篇文章必須是參與者的原創作品。嚴禁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協助寫作。文章必須反映參與者自己的想法、分析和表達。
- 抄襲:嚴禁任何形式的抄襲行為,凡發現有抄襲行為的論文,將立即取消參賽資格,參賽者必須確保所有資料來源均有恰當的引用,並確保論文由其獨特的思想和文字構成。
- 要求單獨作者:您提交的文章必須完全是您自己的作品。不允許與他人合作或共同撰寫。您被允許尋求建議並與他人討論話題,但任何其他人都不應參與文章的實際寫作。文章必須是您自己的工作。
- 一篇文章提交和單一問題焦點:參賽者隻能提交一篇文章。此外,每篇文章必須隻涉及其中一個提供的文章提示。
- 裁判聯係方式:參賽者需提交成人學術參考人(如您所在學校的老師或輔導員)的電子郵件。如果需要進一步的學術驗證,我們將聯係裁判以獲取更多信息。裁判也將收到比賽結果。
04、評判標準
- 所有提交的論文將由一個評審小組進行評審,評審小組成員包括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
- 雙盲評審:雙盲論文評審是一種學術或學術出版中使用的過程,評審者和作者對彼此都是匿名的。在這種係統中,作者的身份對評審者保密,反之亦然。這種方法旨在盡量減少因了解作者身份、學術背景或聲譽而產生的偏見。
- 原創且有趣的想法:比賽旨在激勵學生深入重新評估和思考科學、社會和全球環境的相互聯係。原創的想法和觀點將受到極大的鼓勵。
- 論點和寫作質量:清晰的寫作和有充分依據的論點至關重要。這意味著文章應該結構合理,每個主張或論點都需要有證據或邏輯推理支持。此外,評委會考慮寫作風格,包括語言使用、思想流暢和對主題的整體參與度。
- 剽竊和人工智能輔助:比賽對剽竊和使用人工智能寫作輔助有嚴格的政策。被發現有此類內容的文章將被取消資格。這意味著學生必須確保他們的作品完全是自己的。
05、格式指南
- 請確保您的文章不超過2000字;此字數不包括腳注和參考書目。
- 請使用一致的字體格式,並將行距設置為1.5。所有提交的作品都將通過抄襲檢查和人工智能檢查。因此,我們期望所有提交的作品都有適當的引用。本競賽的引用格式為現代語言協會第8版(MLA 8)。
- 文章必須以PDF格式提交。在PDF文檔中,請刪除您的姓名、隸屬關係或任何個人信息,以確保盲評。提交係統會要求您提供個人信息。
06、獎項設置
所有成功提交論文的參賽者將獲得由CCIR頒發的參賽電子證書(shu) 。表現突出的參賽者會(hui) 獲得以下獎項:
⭐金獎-10個(ge) 全球獲獎者:150美元現金獎,500美元CCIR學院獎學金,數字獲獎證書(shu) ,獲獎者將被邀請在CCIR播客和網站上進行專(zhuan) 題采訪參加劍橋大學頒獎典禮和晚宴(免費)
⭐銀獎-10個(ge) 全球獲獎者:100美元現金獎,300美元CCIR學院獎學金,數字獲獎證書(shu) ,獲獎者將被邀請參加CCIR播客和網站的專(zhuan) 題采訪,邀請參加劍橋大學頒獎典禮和晚宴(免費)
⭐銅獎-10個(ge) 全球獲獎者:50美元現金獎,200美元CCIR學院獎學金,數字證書(shu) ,獲獎者將被邀請在CCIR播客和網站上的專(zhuan) 題采訪,邀請參加在劍橋大學舉(ju) 行的頒獎典禮和晚宴(免費)
此外,還將提供三個(ge) 特別獎項,每個(ge) 特別獎將頒發給全球1名獲獎者,獎勵等同金獎選手。
- The Logos Prize for Best Argument
- The Pathos Prize for Best Writing
- The Ethos Prize for Best Research
官方還推出了榮譽獎——約10%入圍的參賽者將獲得承認其榮譽獎的電子證書(shu) ,並受邀參加在劍橋大學舉(ju) 行的頒獎典禮和晚宴,每人95英鎊的門票。
03、Re:think寫(xie) 作賽事推薦書(shu) 目
“社區免疫:拒絕接種的倫(lun) 理影響”
作者:傑夫·麥克馬漢
重點關(guan) 注社區免疫的倫(lun) 理影響和拒絕接種的道德挑戰,並從(cong) 哲學角度探討個(ge) 人選擇的社會(hui) 影響。
創造能力:人類發展方法
作者:瑪莎·努斯鮑姆
探討個(ge) 人權利與(yu) 公共衛生的倫(lun) 理原則,特別是在正義(yi) 和人類發展的背景下。
《正義(yi) :做什麽(me) 才是正確的?》
作者:邁克爾·桑德爾
通過公平、正義(yi) 和公共利益的視角審視強製接種等道德困境。
公共衛生幹預的倫(lun) 理學
作者:丹妮爾·E·奧姆帕德和大衛·H·S·芬克爾斯坦
分析公共衛生幹預措施(包括強製性疫苗接種)的倫(lun) 理挑戰,同時考慮到個(ge) 人自由和集體(ti) 利益。
當一切都失敗時:公共衛生倫(lun) 理
作者:傑森·布倫(lun) 南
發人深省地審視公共衛生的倫(lun) 理原則,特別是當個(ge) 人自由與(yu) 全社會(hui) 保護的需要發生衝(chong) 突時。
醫療保健,有保障:一個(ge) 簡單的、安全的美國解決(jue) 方案
作者:以西結書(shu) 伊曼紐爾
討論醫療政策,包括疫苗接種等公共衛生幹預措施的倫(lun) 理層麵,重點關(guan) 注個(ge) 人權利和公共利益。
過度治療:為(wei) 什麽(me) 過多的藥物讓我們(men) 變得更病更窮
作者:香農(nong) ·布朗利
探討醫德和公共衛生任務的影響,觸及個(ge) 人權利和社會(hui) 需求之間的緊張關(guan) 係。
死亡:醫學和最終的意義(yi)
作者:阿圖爾·加萬(wan) 德
在關(guan) 注臨(lin) 終關(guan) 懷的同時,Gawande 對自主權和醫療決(jue) 策的反思為(wei) 理解疫苗接種任務提供了相關(guan) 見解。
健康差異播客(各集)
一係列涉及疫苗分配、公共衛生倫(lun) 理以及疫苗政策對服務不足社區的影響。
病毒式傳(chuan) 播:尋找COVID-19的起源
作者:塔拉·史密斯
提供了一個(ge) 視角,探討公共衛生倫(lun) 理,特別是疫苗方麵的倫(lun) 理,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是如何變得更加緊迫的。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