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全球頂尖的學術寫(xie) 作賽事,哈佛國際評論競賽(HIR)始終以培養(yang) 學生的國際視野與(yu) 批判性思維為(wei) 核心。2025年,HIR在賽事規則、主題設置及評分標準上迎來多項革新。
2025 賽事安排
2025年HIR競賽分為(wei) 春季賽、夏季賽和秋季賽三個(ge) 賽季,具體(ti) 時間軸如下:
(以下均為(wei) 美東(dong) 時間)
春季賽
(中國區)報名截止日:2025年4月25日
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5月31日
決(jue) 賽日:2025年6月29日
夏季賽
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8月31日
決(jue) 賽日:2025年10月5日
秋季賽
提交截止日期:2026年1月2日
決(jue) 賽日:2026年2月5日
*進入決(jue) 賽的選手將被邀請參加HIR網上答辯。在決(jue) 賽當日,學生將有機會(hui) 向哈佛國際評論評委15分鍾的演講和答辯,學生還將能夠參加與(yu) 國際事務相關(guan) 的其他特別活動。
適合人群:9-12年級學生
參賽者需以英文提交一篇800-1200字的學術文章,主題圍繞國際事務展開,嚴(yan) 禁使用ChatGPT等AI工具,所有文章將通過多重AI檢測。此外,競賽允許單人或兩(liang) 人組隊參賽,每隊需支付1480元人民幣的參賽費用。
2025 賽事主題
2025年HIR設置三大主題,涵蓋全球治理、國際秩序與(yu) 城市發展等前沿議題,旨在考察學生的全球視野與(yu) 分析深度。
1、全球公域和共享資源的管理
Global Commons and Stewardship of Shared Resources
核心考點:探討海洋、大氣、外層空間等全球公域的可持續管理,分析國際合作在資源公平分配中的作用。
評分重點:需結合具體(ti) 案例(如國際海洋法公約、氣候變化協議),論證治理機製的有效性與(yu) 挑戰。
案例參考:北極資源開發爭(zheng) 議、國際空間站的合作模式。
2、不斷變化的全球秩序中的新興(xing) 大國
Emerging Powers in a Changing Global Order
核心考點:分析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xing) 大國在全球秩序變革中的角色,探討其對傳(chuan) 統國際關(guan) 係的影響。
評分重點:需對比曆史與(yu) 現狀,評估新興(xing) 力量如何重塑國際政治經濟格局。
案例參考:“金磚國家” 合作機製、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
3、彈性城市和城市未來
Resilient Cities and Urban Futures
核心考點:研究城市在氣候變化、人口增長等挑戰下的韌性建設,探索未來城市的創新發展路徑。
評分重點:需結合科技應用(如智能城市技術)與(yu) 政策設計,提出可持續的解決(jue) 方案。
難度梯度:該主題要求學生兼具宏觀視野與(yu) 細節分析能力,對跨學科知識整合能力要求較高。
經驗分享
01、選題策略
選題時不要局限於(yu) 傳(chuan) 統視角,要敢於(yu) 從(cong) 新穎的角度切入。例如,今年的三大主題——全球公域與(yu) 共享資源的管理、新興(xing) 力量與(yu) 全球秩序的變遷、彈性城市與(yu) 未來城市——都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參賽者可以多角度展開研究,找到獨特的切入點,同時注意避免選擇過於(yu) 陳舊或與(yu) 現實脫節的主題。
02、研究方法
在研究過程中,要善於(yu) 運用多種研究方法。除了傳(chuan) 統的文獻綜述和案例分析,還可以結合實地調研、數據分析等手段,豐(feng) 富文章的論證內(nei) 容,參賽者需要從(cong) 具體(ti) 問題出發,探討其全球性影響。
03、主題突出
從(cong) 引言到結論,每個(ge) 部分都要圍繞核心論點展開,有邏輯地進行闡述。
04、寫(xie) 作風格
比賽的核心是“Delivery and Clarity”,即清晰地傳(chuan) 達觀點。參賽者需要避免使用過於(yu) 複雜的句式和生僻詞匯,在有限的字數內(nei) ,以簡潔明了的寫(xie) 作風格,準確無誤地表達自己的分析和觀點。
05、多元視野
比賽要求參賽者具備全球視野,能夠從(cong) 多個(ge) 角度探討問題。在寫(xie) 作過程中,要從(cong) 不同文化的角度分析問題,展現多元性和包容性,避免簡單地二元對立。
06、信息準確
比賽要求學生對所引用的內(nei) 容進行事實核查,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學生需要學會(hui) 篩選信息,避免使用未經證實的信息;養(yang) 成批判性思維習(xi) 慣,不輕易接受未經證實的觀點或數據,避免傳(chuan) 播錯誤或虛假信息。
獎項設置
全球獎項:
金獎(前 3%)、銀獎(前 10%)、銅獎(前 20%),獲獎者將獲證書(shu) 並在官網公布;
單項榮譽:
高度讚揚獎、傑出寫(xie) 作 / 風格獎等,表彰在特定領域表現突出的參賽者;
答辯資格:
晉級決(jue) 賽的選手需參加 15 分鍾線上答辯,最終成績結合文章與(yu) 答辯表現綜合評定。
2025 HIR變化和革新
2025年HIR在規則與(yu) 形式上的革新,為(wei) 參賽者帶來了更高的挑戰:
題型創新:首次增設三大主題,要求學生在更廣泛的領域中展現分析能力,避免選題同質化。
語言多樣性:盡管文章需以英文撰寫(xie) ,但評審更注重觀點的獨特性與(yu) 文化敏感性,鼓勵跨文化視角的探討。
評分標準細化:AI 檢測力度升級,嚴(yan) 禁任何形式的 AI 輔助寫(xie) 作,同時文獻引用規範更加嚴(yan) 格,需遵循美聯社最新風格。
計算複雜度提升:文章需結合數據與(yu) 案例進行量化分析,對學生的實證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