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和別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觀點嗎? 你在書(shu) 籍、電影、餐廳或時尚方麵有獨特的品味或見解嗎? 你是縱橫中外美食圈兒(er) 的骨灰級吃貨老饕,或是對電影場麵調度、鏡頭手法等欲罷不能的發燒級影迷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接下來11月開啟的紐約時報學生評論比賽就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機會(hui) !
眾(zhong) 所周知,紐約時報每年都會(hui) 舉(ju) 辦一係列針對全球青少年開放的新聞傳(chuan) 媒類比賽,為(wei) 廣大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和機會(hui) 的同時,也鼓勵大家踴躍分享自己的故事、經曆和個(ge) 人觀點。 這個(ge) 係列中,既有經典永流傳(chuan) 的社論及夏季讀寫(xie) 項目,也有年年革新的播客挑戰等多媒體(ti) 項目。
其中,紐約時報學生評論比賽創辦於(yu) 2015年,自此之後每年11月,賽事官方都會(hui) 邀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文化想象,選擇一個(ge) 自己新接觸到的文化載體(ti) ,完成一篇文化評論,來跟廣大讀者交流、分享自己的體(ti) 驗和觀點。
今年的學生評論比賽將於(yu) 11月16日正式開啟,持續到12月14日結束,全球13-19歲的學生都可以報名參賽。作品要求與(yu) 往年一樣,不超過450字,評論對象可以來自於(yu) 紐約時報所涉及的任意一個(ge) 文化領域,包括:建築、藝術、書(shu) 籍、喜劇、舞蹈、時尚、酒店、電影、音樂(le) 、播客、餐廳、科技、戲劇、電視劇、電子遊戲。
什麽(me) 樣的作品能在這項比賽中脫穎而出呢?
從(cong) 官方評判標準中羅列的這幾點入手準沒錯:
1、觀點
一篇好的評論作品應該能夠清晰地表達作者的觀點,並用具體(ti) 理由和證據來加以說明。它應該建立在作者主觀的體(ti) 驗之上,並能有效地將作者思想上、情感上、感官上的反應傳(chuan) 遞給讀者。
2、對細節的關(guan) 注
從(cong) 評論對象身上盡可能多地挖掘相關(guan) 且準確的細節,讓讀者能夠身臨(lin) 其境,感同身受。
3、觀眾(zhong)
明確自己的觀眾(zhong) 和讀者,確保內(nei) 容能被來自不同社會(hui) 文化背景的人群所理解,同時又考慮到評論對象本身的受眾(zhong) 群體(ti) 。
4、語言
鮮明、具有吸引力的語言風格,應該符合紐約時報文化評論的風格和語氣,同時在語法、拚寫(xie) 等技術層麵做到無懈可擊。
5、賽事規則
嚴(yan) 格遵守比賽官方的字數限製和選題範圍要求,否則即使內(nei) 容和文筆再精彩,也會(hui) 與(yu) 獎項擦肩而過哦。
去年,共有近4000位來自全球各地的初高中生參加了這項比賽,其中僅(jin) 有9位獲得了Winners,15位獲得Runners-up,25位獲得Honorable Mentions,可見競爭(zheng) 有多激烈。
再看獲獎作品的主題,從(cong) Apple TV+ 大熱劇到紐約市的新晉網紅打卡地、從(cong) 網絡營銷起飛的曲奇餅品牌到當代藝術家蔡國強驚為(wei) 天人的火藥藝術,隻有你想不到,沒有大家寫(xie) 不了的主題。
看到這裏的你或許已經在腦海裏構思起來,近期有什麽(me) 印象深刻的文化體(ti) 驗,或是極力想要給大家賣的安利...... 不論有什麽(me) 想法,都可以和我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老師聊一聊,提早開始為(wei) 參賽做準備!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