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每年舉(ju) 辦的主題競賽作為(wei) 全年最有影響力的活動之一,全年滾動開賽,且參賽主題和形式多樣,每年都吸引全球成千上萬(wan) 的青少年參與(yu) 投稿。對於(yu) 想要申請美國名校的同學們(men) 來說,是展現個(ge) 人價(jia) 值,增強學術背景的好機會(hui) !
這項競賽對全球13-19歲的中學生免費開放。參賽字數要求相比其他寫(xie) 作競賽更少,更易入門也更好打磨。所以對於(yu) 同學們(men) 來說幾乎可以說“門檻極低”。
一共10個(ge) 不同主題的競賽,涵蓋短視頻,攝影,博客,敘事類寫(xie) 作,議論文寫(xie) 作等等,且參賽內(nei) 容不限。所以不論是文社科還是理工科的同學們(men) 都能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參賽方向。
競賽的評委都是紐約時報的資深編輯,獲獎者的文章還會(hui) 被刊登在官網上。對於(yu) 想要申請美國名校的同學們(men) 來說,能夠被如此權威的新聞機構認可,正是同學們(men) 出色的寫(xie) 作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絕佳體(ti) 現,獎項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同學們(men) 還可以閱讀往屆獲獎作品,在參賽中不斷學習(xi) ,提高自己的學術寫(xie) 作技巧和思辨能力。參賽經曆還能成為(wei) 同學們(men) 未來申請素材,提高學術能力+積累素材一箭雙雕!
今年的社論寫(xie) 作競賽有些新變化
參賽者需要以針對個(ge) 人但麵向公眾(zhong) 的公開信形式,提出論點,呼籲讀者關(guan) 心自己所論述的問題。讀者必須是一些特定的目標受眾(zhong) 或群體(ti) 。可以是老師、父母,可以是市長、國會(hui) 議員,又或者是公司CEO,也可以是“矽穀”或“克裏姆林宮”等隱喻的對象。
在寫(xie) 這封公開信的過程中,同學們(men) 得想清楚自己為(wei) 什麽(me) 關(guan) 心這個(ge) 問題,能夠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的特定群體(ti) 是誰,如何能夠讓這個(ge) 特定群體(ti) 聽從(cong) 自己的建議,做出改變。而且還需要在針對特定讀者的同時兼顧普通讀者。
那麽(me) 話不多說老師就來為(wei) 大家揭曉這項變身後的競賽——紐約時報 創新觀點寫(xie) 作競賽
作為(wei) 10大主題競賽中討論時政的創新觀點寫(xie) 作競賽,最適合9-11年級,關(guan) 心社會(hui) 問題,想要申請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同學們(men) !
參賽題目:一封公開信
參賽規則:提交一篇不超過450字(不含標題)的文章
參賽時間:2024年3月13日—2024年4月17日
參賽人群:13-19歲的初高中學生
往屆獲獎文章參考:https://www.nytimes.com/spotlight/editorial-winners
想要拿獎還得有點技巧
這項寫(xie) 作競賽的門檻相對較低,但是含金量高,來自全球參賽者眾(zhong) 多。去年紐約時報一共收獲了超過12,000份作品,並評選出11位優(you) 勝者,12位亞(ya) 軍(jun) 和33位榮譽獎獲得者。競爭(zheng) 激烈程度可見一斑。別看競賽要求隻有簡短的450字,能夠精簡的寫(xie) 出一篇極具說服力的議論文,對於(yu) 寫(xie) 作技巧和思辨能力的要求自然低不了。
想要在如此激烈的角逐中脫穎而出拿到獎項,就必須要有專(zhuan) 業(ye) 的寫(xie) 作指導以及對文章的反複精細修改才行。為(wei) 了助力同學們(men) 衝(chong) 獎,貓頭鷹挑選了具有豐(feng) 富授課經驗和成果的慕尼黑大學博士V外教導師開設——紐約時報創新觀點寫(xie) 作課!
課程介紹
1. 完成NYT競賽初步了解和議論文寫(xie) 作入門;
2. 學習(xi) 如何檢索資料,使用恰當的資料填充文章完成論據支撐;
3.學會(hui) 如何搭建更具說服力的議論文結構;
4.結合所學內(nei) 容,完成一篇振聾發聵的高質量議論文。
課程亮點
1.4周兩(liang) 小時高強度寫(xie) 作訓練,幫助學生熟悉議論文寫(xie) 作形式並掌握基礎寫(xie) 作技巧;
2.外教導師小班授課,通過提出有效論點,闡述觀點並以論據支撐,完成參賽文章撰寫(xie) ;
3.2 輪 1v1 針對性深度探討文章,確保作品的深度和層次;
4.1輪文字精修打磨,完善語法、詞匯、句式等,提升文章質量。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