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Locke論文競賽獲獎者都有哪些特征?

在機構,我們(men) 不完全把比賽看成是「比賽」,而是視其為(wei) 一種橋梁,連接著學生的未來學業(ye) 、職業(ye) 發展乃至日常生活。我們(men) 致力於(yu) 和學生一同探索,將各類比賽視為(wei) 一種發現並培養(yang) 那些能夠在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品質(qualities)的平台。

5000字秘籍! John Locke大滿貫導師揭秘獲獎者都有這些共性...

今年,熱門人文社科寫(xie) 作競賽John Locke揭曉提名名單後,我們(men) 的導師實現了六個(ge) 學生全部獲得提名的「大滿貫」。這也是對機構理念的最好證明。今天,邀請到華師傅與(yu) 我們(men) 分享他帶領學生深入John Locke競賽的獨家秘訣!希望給明年備賽的學生一些有意義(yi) 的指導和insights。

2022年:

  • Shortlist(2)
  • High Commendation(1)

2023年:

  • Shortlist(4)
  • Distinction(1)

2024年:

  • Shortlist(6/6)

1、備賽流程

從(cong) 放題到截稿,你都需要做些什麽(me) ?

👉 選題階段做什麽(me)

從(cong) John Locke放題到投稿截止大約有四個(ge) 月的時間。第一個(ge) 建議是學生和導師在放題後要花上兩(liang) 周左右的時間對每個(ge) 題目進行初步的文獻和內(nei) 容研究,確保對所有題目有一個(ge) 全麵的認識。

5000字秘籍! John Locke大滿貫導師揭秘獲獎者都有這些共性...

關(guan) 於(yu) 選什麽(me) category的問題,如果學生在備賽的時候已經有了明確的專(zhuan) 業(ye) 方向,那麽(me) 選擇和自己專(zhuan) 業(ye) 方向契合的category即可,能體(ti) 現自己專(zhuan) 業(ye) 能力和academic ability的同時還能夠發揮自己的興(xing) 趣,比如今年哲學題目中有一道與(yu) 體(ti) 育相關(guan) 的問題,我就推薦給了我所有想學體(ti) 育管理的學生去試著寫(xie) 一寫(xie) 。

5000字秘籍! John Locke大滿貫導師揭秘獲獎者都有這些共性...

女孩子在道德上有權利參加排除男孩子的體(ti) 育競賽嗎?

但是!選擇「第一眼就認定」的題有一些潛在的風險:如果學生對題目本身感興(xing) 趣,但對背後大的category內(nei) 的理論不夠熟悉,我覺得還是要慎重考慮,看看有沒有更容易“上手”的prompt。雖然你的academic passion很重要,但經常會(hui) 出現Passion > academic depth的情況,在評委那裏不是很吃香。

👉 文獻檢索階段做什麽(me)

確定題目之後的文獻檢索階段中,首要目標是確保能夠找到足夠的學術支持,這個(ge) 過程直接影響到後續作品的深度和廣度。

以我今年遇到的一個(ge) 學生為(wei) 例,他對一個(ge) 曆史題目特別感興(xing) 趣,題目探討的是音樂(le) 是否對曆史進程產(chan) 生了決(jue) 定性的影響。

5000字秘籍! John Locke大滿貫導師揭秘獲獎者都有這些共性...

音樂(le) 曾經顯著改變過曆史的進程嗎?

學生本身非常熱愛音樂(le) ,一開始看到題就覺得「我要寫(xie) 這個(ge) !」,對題目問題的第一直覺也是堅信音樂(le) 對曆史的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在進行了一波文獻搜索後他發現要找到直接證明音樂(le) 改變曆史的學術資料並不多。雖然Google上關(guan) 於(yu) 音樂(le) 對社會(hui) 和政治運動有影響的討論一大堆,但要把這影響和曆史進程的變化直接掛鉤,那證據就有點弱了。

所以僅(jin) 僅(jin) 依靠個(ge) 人興(xing) 趣和初步的觀點是不夠的,必須通過係統的文獻搜索來驗證我們(men) 的觀點。在選題即將確定的過程中就應該至少找到1-2篇能夠支撐某個(ge) 觀點的學術文章。這樣在真的動筆開始寫(xie) 時才能夠更加順利地構建論點,避免後期的拖延/內(nei) 耗/痛苦。

👉 開始寫(xie) 稿做什麽(me)

寫(xie) 論文就像是在打造一件藝術品,從(cong) 第一筆到最終成品,要經過無數次的打磨。在機構,我們(men) 會(hui) 根據每位學生選擇的領域和他們(men) 的學術興(xing) 趣,給出個(ge) 性化的指導。比如,如果你在寫(xie) 心理學論文(which is我的老本行),我會(hui) 確保你的基礎格式和citations是正確的。

不僅(jin) 是教寫(xie) 作,我也會(hui) 自己進行大量閱讀,挑選一些與(yu) 學生選題相關(guan) 的學術文獻與(yu) 他們(men) 一起分析這些文獻的寫(xie) 作技巧和表達方式。通過研究這些「大牛」們(men) 的文獻,學生們(men) 可以學習(xi) 到如何使用專(zhuan) 業(ye) 的術語、如何有效地呈現數據,以及如何在段落中逐步推進邏輯,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有了這些參考在寫(xie) 作時會(hui) 更有邏輯性,也會(hui) 更有信心。學生自己就會(hui) 發現文章開始變得有模有樣,不再是簡單的敘述,而是有深度的學術探討。

5000字秘籍! John Locke大滿貫導師揭秘獲獎者都有這些共性...

修改文章實錄👆

對於(yu) 那些初稿可能顯得有些雜亂(luan) 的學生,我會(hui) 逐一指導他們(men) 識別和修正邏輯上的不合理之處,以及需要補充的內(nei) 容。在截稿前如果學生的作品質量已經很高,隻剩下一些小的語言上的問題,我會(hui) 親(qin) 自上手批注和改,確保在提交前達到最佳狀態。

👉 探索你認為(wei) 更有討論價(jia) 值的觀點

在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寫(xie) 作風格時,我傾(qing) 向於(yu) 給予他們(men) 較大的自由度。我會(hui) 鼓勵學生在動筆前期進行廣泛的探索,自己去提煉ideas和思路。

以今年為(wei) 例,我有2位學生都選擇了心理的category,其中有一個(ge) 題目是探討當前青少年中是否存在前所未有的焦慮和抑鬱流行病,以及它的cause是什麽(me) 。

5000字秘籍! John Locke大滿貫導師揭秘獲獎者都有這些共性...

當下抑鬱和焦慮的流行在年輕人中前所未有。

我們(men) 能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嗎?怎麽(me) 做?

我看到題的第一想法會(hui) 覺得是

1. 這種現象確實存在

2. COVID會(hui) 是一個(ge) possible cause,它的存在會(hui) 比較直接的和現在的心理問題掛鉤。

聽起來非常的make sense,但是跟我的2位學生講完後2個(ge) 人最後都沒有選擇這個(ge) 點(笑。而原因就是他們(men) 在自己的文獻探索和大量閱讀的過程中發現了其他更吸引他們(men) 的成因,這些因素在他們(men) 看來更具有寫(xie) 作價(jia) 值。比如一個(ge) 學生就認為(wei) COVID的影響過於(yu) 廣泛,而他希望探討更具體(ti) 的、文獻中未被充分討論的方麵。

5000字秘籍! John Locke大滿貫導師揭秘獲獎者都有這些共性...

我比較提倡一種organic、非強製性的學習(xi) 過程,學生從(cong) 來不是被動地接受我的觀點,我先發表意見,然後他們(men) 去通過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來形成論點。最終的成果就是shortlist確實是進了,寫(xie) 出來的東(dong) 西也有個(ge) 性和深度,同時他們(men) 也意識到這個(ge) 過程並不是完成一項assignment、打一個(ge) 比賽,而是真的去進行自己的academic exploration——這也是機構一直提倡的理念。

2、獲獎避坑

John Locke獲獎作品的普遍特質

1.文獻量真沒那麽(me) 重要

許多學生在寫(xie) 作初期會(hui) 陷入一個(ge) 誤區,認為(wei) 引用大量文獻就能提升文章的學術性,但這種做法往往會(hui) 導致文章變成他人觀點的堆砌,而缺乏自己的反思和反饋,這是相當危險的。從(cong) 我指導學生的經驗以及通過分析John Locke官網上發布的獲獎案例來看,真正引用了大量文獻(比如四五十個(ge) citations)的文章實際上是非常罕見的。大多數獲獎作品的引用文獻數量通常在15-20篇左右。我認為(wei) 這個(ge) 數量已經足夠,甚至有時更少的文獻也能取得好成績。

2.適當加入你自己的insights

在充分引用文獻的基礎上可以討論自己對題目的insights和理解。我近幾年指導學生的經驗表明,那些獲得shortlist甚至distinction的學生往往在2000字的篇幅中會(hui) 留出大約400-500字的空間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思考。

從(cong) 結果出發,可以看到評委還是比較“喜歡”在文章裏加入原創性的想法的。前年有一個(ge) 題目問到是否所有心理疾病都是生理性疾病,一位學生在廣泛閱讀文獻後,覺得如果臨(lin) 床研究過分側(ce) 重於(yu) 生理或生物學基礎,就可能忽視了病人所麵臨(lin) 的社會(hui) 性困難和問題。他覺得並非所有心理疾病都能找到明確的生理基礎,過分偏向生物學的視角可能對病人產(chan) 生負麵影響。

這樣的思考不僅(jin) 展現了學生對問題的深刻理解,也體(ti) 現了他們(men) 能夠超越文獻,提出自己的見解。我們(men) 非常鼓勵學生在文章中加入這樣的部分,不僅(jin) 討論問題本身,還要探討他們(men) 認為(wei) 對這個(ge) 問題更有意義(yi) 的討論點,這樣的作品也更容易吸引評委,走的更遠。

3. 別對自己的閱讀和寫(xie) 作速度過於(yu) 樂(le) 觀

許多學生錯誤地認為(wei) 寫(xie) 作過程本身是最具挑戰性的部分,而前期的文獻搜索和資料整理則相對簡單。他們(men) 以為(wei) 隻需瀏覽一些文章,然後將內(nei) 容整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即可。然而,實際操作中,學生們(men) 很快就會(hui) 發現,需要閱讀的資料量遠遠超出了他們(men) 的預期。

關(guan) 鍵在於(yu) ,要深入理解並有效利用這些文獻。大家往往忽視了這一工作量的巨大性。你可能很早就開始構思,但在中間階段浪費了許多本應用於(yu) 閱讀和吸收文獻的時間。實際上,盡管最終可能隻使用了15到20篇文獻,但學生們(men) 需要閱讀的文章數量可能要多得多。因為(wei) 在閱讀過程中,他們(men) 會(hui) 發現有些文章與(yu) 自己的論點並不相關(guan) ,最終無法在文章中使用。

這是一個(ge) 在學術寫(xie) 作中非常普遍的現象,但很多學生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導致他們(men) 在準備過程中走了彎路。他們(men) 可能花費了很多時間閱讀大量材料,但最終卻發現這些材料對自己的寫(xie) 作並沒有幫助。這是一個(ge) 需要提前預警並做好準備的問題。

3、創作過程

你一定要提出的2個(ge) 問題/需求

有兩(liang) 個(ge) 問題(需求)是學生一定要向導師提出的:

1.初步可讀與(yu) 研究的資料有哪些

問問你的導師對於(yu) 你所選擇的(一些)題目,有哪些初步的資料或文獻是推薦閱讀的。在我指導學生時,我會(hui) 根據他們(men) 的研究問題,提前提供1至2篇我認為(wei) 有幫助的文獻,這些文獻可能來自不同的語言和來源,包括書(shu) 籍、學術期刊,甚至是在線資源。這樣的出發點可以為(wei) 學生提供一個(ge) 堅實的研究基礎。

2. 跟你同步進行大量的文獻閱讀

除了提供材料外,在寫(xie) 作的過程中也要讓導師根據你的思路和選題方向進行大量的閱讀。我自己就在這個(ge) 過程中受益匪淺,因為(wei) 我有機會(hui) 深入了解學生的興(xing) 趣點,更重要的是真的能在學生身上學習(xi) 到很多。

比如,今年一位學生選了「為(wei) 什麽(me) 持續性的經濟增長直到18世紀才開始出現」的題。

5000字秘籍! John Locke大滿貫導師揭秘獲獎者都有這些共性...

為(wei) 什麽(me) 持續性的經濟增長直到18世紀後期才開始出現?

在回答問題時他並沒有選擇去討論工業(ye) 革命或一些其他的宏觀、影響力較大的曆史變革,而是選擇討論了婚姻自由選擇權的普及。他認為(wei) 隨著18世紀歐洲女性婚姻選擇權的增加,更多的金錢投資開始掌握在個(ge) 人或家庭手中,從(cong) 而促進了經濟增長。這是一個(ge) 非常有原創性也好玩的點,在輔助他進入shortlist的同時又成功拓寬了一點我的知識邊界。

5000字秘籍! John Locke大滿貫導師揭秘獲獎者都有這些共性...

日常討論👆

當然,你的解題思路和切入點不一定要很tricky,用well-known fact作為(wei) 出發點但把它寫(xie) 的很規整很有學術性的也有非常多的作品進了shortlist。用一些比較獨特的切入點去闡述問題的作品同樣有非常多,所以沒有一個(ge) 一概而論的結論。但我會(hui) 認為(wei) 進入shortlist後的評審階段那些能夠展現出自己original thoughts的文章更有可能脫穎而出。不是說切入點一定要多新穎,而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能夠自然地融入你自己的原創想法。

3、準備時間

John Locke到底應該提前多久備賽?

對於(yu) 那些可能在當前水平上尚未完全達到參賽標準,但有潛力在未來取得優(you) 異成績的學生,我會(hui) 提前一年開始為(wei) 他們(men) 製定備賽計劃。

以我最近輔導的一位學生為(wei) 例,他之前在學術寫(xie) 作方麵的經驗相對有限,因此我根據他即將參加的夏校課程,從(cong) Google Scholar上為(wei) 他挑選了兩(liang) 篇相關(guan) 的論文。一篇討論辦公環境和城市規劃如何影響心理健康,另一篇則涉及工業(ye) 組織心理學。盡管一開始他覺得閱讀這些論文有些困難,但我鼓勵他仔細閱讀,並嚐試理解其中的概念和論點。

為(wei) 了進一步提升他的學術閱讀和寫(xie) 作能力,我讓他閱讀了一些John Locke獲獎論文,並指導他模仿這些論文的結構和風格,撰寫(xie) 自己的文獻綜述。通過這種方式,他不僅(jin) 鍛煉了學術閱讀和寫(xie) 作技巧,還學會(hui) 了如何提煉和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觀點。

根據過去的經驗,從(cong) John Locke出題到截止日期通常有大約4個(ge) 月的時間,這對於(yu) 完成一篇高質量的論文來說是完全足夠的。然而,為(wei) 了更好地利用這段時間,我建議學生從(cong) 前一年的秋季就開始準備。這樣,當比賽題目公布時,他們(men) 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為(wei) 了更好的準備John Locke以及其他高難度的學術寫(xie) 作競賽,我也會(hui) 鼓勵學生參加其他一些相對軟性的學術寫(xie) 作活動,比如Social Justice Watcher或Scholar of Tomorrow這種,可以幫助他們(men) 積累經驗,提高寫(xie) 作技巧。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國際數學競賽AMC8和數學大聯盟到底怎麽選?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