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令暫停留學生和交換生赴美簽證會(hui) 帶來什麽(me) 影響?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這次暫停的並不是赴美簽證本身,而是簽證預約,而且目前已經恢複。此前的暫停,是由於(yu) 係統更換。新係統已於(yu) 5月28日上線,USTravelDocs。從(cong) 6月4日起,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麵簽預約都必須通過這個(ge) 新係統進行。
這個(ge) 消息最初由 Politico 以“獨家”形式發布,時間是美東(dong) 時間5月27日上午11點46分,也就是北京時間5月27日晚上11點46分,正好踩在新係統上線前夜。消息發布者是 Nahal Toosi,Politico 的一位資深記者,出生於(yu) 伊朗德黑蘭(lan) ,6歲時隨家人移民美國,常駐報道外交政策,尤其是中東(dong) 事務。她本人和她供職的 Politico 都屬於(yu) 典型的美國左派媒體(ti) 陣營,抓爆點是他們(men) 的風格。
如果你仔細讀她的這篇報道,會(hui) 發現所謂“消息來源”其實並不是官方公開的信息,而是一份內(nei) 部 cable,即美國國務院給使領館的內(nei) 部工作指令。而她全篇報道引用的,也隻有一句話:“自即日起,為(wei) 了準備即將擴大的社交媒體(ti) 審查與(yu) 背景調查,各領事處在接到進一步通知之前,不應新增任何學生或交流訪問學者簽證(F、M 和 J 類)麵試預約名額。”
如果我們(men) 獨立看這段話,其實也完全可能是因係統升級所做的技術性暫停。但遺憾的是,我們(men) 並不能看到整份文件。Toosi 拿著這一句話,大膽推論、渲染氣氛、製造不確定性和焦慮,最後引發世界範圍內(nei) 轉發,製造出全球熱點,不知她本人是否也因此“一戰成名”。
事件引發的輿論,可以說是一場混戰。28日早上,一邊是國內(nei) 自媒體(ti) 刷屏式的“留學生天塌了”,一邊是新係統上線,美國使館出麵回應“並未收到相關(guan) 通知,一切正常”。
這件事給我最大的感觸,是我們(men) 在讀國際新聞時,必須意識到:媒體(ti) 和記者是有立場的,我們(men) 需要具備基本的批判性思維,能辨析文字背後的立場與(yu) 意圖。而至於(yu) 美國左派媒體(ti) 在斷章取義(yi) 、製造熱點的能力,隻能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或許正是當下幾乎每天都能蹦出一條爆炸性新聞的原因之一吧。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