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可愛們(men) ,今天我們(men) 來一起探討一下論文的問題。眾(zhong) 所周知,在當今“內(nei) 卷”的時代下,很多的大學生為(wei) 了評獎評優(you) 使出渾身解數,為(wei) 了獲得獎學金或者榮譽稱號通過各種渠道加分。
當然,作為(wei) 一位有追求,有上進心的學生,努力學習(xi) ,努力實踐,努力科研,努力比賽等等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最為(wei) 直接的認可就是學校的榮譽獎項或者獎學金激勵。然而,很多學校為(wei) 了讓學生全麵發展,學校的獎學金細則裏麵往往包含了多個(ge) 方麵考核內(nei) 容。比如:學習(xi) 成績,參加的比賽獲獎情況、社會(hui) 實踐、參與(yu) 課題數量、發表的論文等等,各個(ge) 學校在這些板塊的比例略微有所差異,如某985高校評獎評優(you) 的通知中說明獎學金計分細則是:A學習(xi) 成績,占50%;B科學研究,占30%;C社會(hui) 活動,占15%;D文體(ti) 活動,占5%。各項得分乘以各項係數後累計總分為(wei) 最後得分。所以有些同學為(wei) 了拿到更多的綜合測試分數,會(hui) 通過發水刊的形式讓自己在科學研究上加分,那麽(me) 這樣的作法可取嗎?
回答這個(ge) 問題之前,“”先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什麽(me) 是“水刊”。一看文章發表的要求字數。如果某個(ge) 期刊2000字的論文就能推薦發表,大部分是水刊;二看審核速度。有些期刊投遞就直接讓你添加編輯微信,論文發過去當天就能給審核通過並發送錄用通知的,大部分也會(hui) 是水刊,因為(wei) 正常的期刊走審核流程是不可能特別快的。三看文章版麵費。有些期刊按照字符數直接算版麵費,交完費用就直接錄用,沒有相對嚴(yan) 格的評審程序,這種也大概率會(hui) 是水刊。四是看該期刊已經公開發表的文章質量。如果該期刊之前發表的文章中大部分質量都較差,邏輯不通,研究領域不統一,也可能是水刊。
給大家介紹了如何判斷“水刊”,我們(men) 再來重新考慮要不要發的問題。
首先,想清楚自己發文章的目的是什麽(me) 。舉(ju) 個(ge) 例子,如果某位同學想發文章,但是目的是增加自己的科研經曆,了解論文寫(xie) 作的基本範式和結構,並熟悉投遞文章的流程,為(wei) 今後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的學習(xi) 奠定基礎。那麽(me) 發“水刊”並不能達到這類人群發文章的目的,就可以考慮放棄發“水刊”的 想法,然後去踏踏實實的閱讀文獻,撰寫(xie) 論文,多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對論文不斷打磨完善後,在一些正規的、質量較好的期刊官網投遞論文,盡管這個(ge) 過程更加漫長,要求更加嚴(yan) 格,但是如果能夠通過這樣反複的訓練和嚐試,那麽(me) 對於(yu) 學生自身的科研能力將有更大的提高,同時獲得更高質量期刊的認可也將更有成就感,對之後的學術生涯幫助也更大。或許有的同學的目的並不是像剛剛提及到的提升科研能力,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在學年結束後評優(you) 加分,是否應該發“水刊”呢?針對這一部分同學首先應該認真仔細研究一下本學校本學院的獎學金評定細則,是否認可所謂的“水刊”成果。例如某985高校在獎學金加分裏麵提及到:專(zhuan) 業(ye) 論文的加分參考現行的學校期刊與(yu) 應用成果的分級方案,其中A級期刊成果加20分,B級期刊成果加15分,C級期刊成果加10分,D級期刊成果加5分,普刊及其他期刊成果不加分。如果細則是這樣製定的,那麽(me) 花錢發“水刊”也並不能為(wei) 自己帶來任何的益處。當然,如果所在的高校對普刊及其他刊物成果有相應的加分,應該怎麽(me) 辦呢?我們(men) 接著往下分析。
其次,考慮清楚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麽(me) ,特別是畢業(ye) 後想要從(cong) 事科研工作的同學們(men) 。眾(zhong) 所周知,從(cong) 事科研工作就是不斷和論文打交道,論文的質量和數量直接關(guan) 係到評定的職稱加分情況和薪資情況。那麽(me) 目前的職業(ye) 規劃是從(cong) 事學術研究的同學,不管現在所在的學校獎學金評定細則中對於(yu) 普刊是否加分,都要盡量避免發“水刊”。因為(wei) 發“水刊”的行為(wei) 有可能對該部分同學未來的學術生涯造成不良的影響。一方麵,水刊的論文質量一言難盡,並不能幫助同學在初學階段形成規範的思維框架;另外一方麵,如果之後大家在學術上有了一些造詣,被其他同行或者學生在“水刊”上發現了自己的成果,聲譽會(hui)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牽連,對自身的職業(ye) 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
最後,捋清楚上大學的真正意義(yi) 並綜合衡量各方麵價(jia) 值。每位同學對上大學的意義(yi) 的都有不同的定義(yi) ,有些同學可能是為(wei) 了在大學期間提升自己的專(zhuan) 業(ye) 能力以便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有些同學是為(wei) 了增長自己的見識,多看看世界;有些同學是為(wei) 了訓練自己的思維方式,學會(hui) 用不同的眼光看事情……所以,想清楚最終想要實現的目的後再考慮,並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考慮為(wei) 了獎學金去發“水刊”是否還值得。每一件事情,每一次行動都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每一位同學的定義(yi) 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最後的決(jue) 定還是需要各位同學結合自身情況和規劃去完成。同時,大家要學會(hui) 衡量各方麵的價(jia) 值,實現夢想的路徑有很多條,比如:想要拿獎學金,不僅(jin) 僅(jin) 可以通過發文章,還可以更加努力的學習(xi) ,拿到越來越高的分數,也可以嚐試參加一些社會(hui) 實踐活動,豐(feng) 富實踐經曆。或許改變思維後,會(hui) 有助於(yu) 大家在實現目標的時候多一些選擇和方式。
綜合上述的分析,“”給各位小可愛的建議是:盡量不發“水刊”。用楊絳先生之前說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讀書(shu) 是為(wei) 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學習(xi) 不是狹隘的,不是為(wei) 了學曆、升官、發財,不是酸文假醋、不是清高寡淡,是塑造我們(men) 的精神長相,讓我們(men) 的視野更開闊,以更好的視角,來詮釋這個(ge) 世界,或許讀書(shu) 會(hui) 讓我們(men) 在同樣的工作中,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希望大家以成為(wei) 更好的自己為(wei) 目標去學習(xi) ,挖掘更多的美好!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