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季還沒結束,夏校申請又提上了日程,最近進入夏校陸續開放申請的日子,與(yu) 此相關(guan) 的講座、言論也多了起來,其中不乏一些誤區。
01帶學分夏校一定比不帶學分的好
帶不帶學分,學校說了算。學分是什麽(me) 學分?大學學分,大學課程難不難?跟誰比?跟高中比,普遍更難,大學之間相比,有些學校修出學分(及格)更難,有些學校相對更容易及格,這也是MIT總愛調侃哈佛的一個(ge) 梗,對於(yu) 大學來講,8周甚至更短的、提供給高中生的課程,就能夠修一門大學生正常一個(ge) 學期才能修出的課程學分,是否符合自己的課程設置要求?
不同大學有不同的考量。 有些夏校雖然在xx大學舉(ju) 辦,但並不一定是xx大學官方開設的暑期課程,即便能獲得學分,也要看清楚/問清楚,是該大學的學分還是其他大學(名不見經傳(chuan) )的學分,因為(wei) 有不少英美暑期項目是教育集團租借大學校園和宿舍開辦的。 帶學分課程並不是夏校專(zhuan) 屬,AP也算是一種,單獨以帶不帶學分來評估夏校含金量,過於(yu) 簡單了。
02免費夏校一定比收費夏校有含金量
絕大部分夏校是收費項目,不適用於(yu) federal financial aid,即便有些學校寫(xie) 明提供scholarship,也會(hui) 更明確地標注,不guarantee可以cover所有費用,甚至不需要單獨通道申請,也就是學校自行評估要不要根據學生的情況,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
大學暑期不會(hui) 閑置自己的校園,部分教師也希望利用暑假賺些bonus,暑期的大學校園裏不僅(jin) 有高中生,也有大學生,本校的修讀暑期課程盡早畢業(ye) 或者完成雙學位/雙專(zhuan) 業(ye) 要求,非本校的為(wei) 了研究生申請提前修讀部分前置課程等等,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講,夏校是一門生意,很多大學甚至在暑假期間連軸轉開課,完成幾百萬(wan) 美元的現金流收入。
相對於(yu) 主流收費夏校,免費夏校很少,大多是research或者internship類型,含金量,當然有,但使用“收費的都不如免費的有含金量”這樣的方法,則是不對的,這也是我最近又聽了幾起行業(ye) 講座之後發現的一個(ge) 新技巧:陳述部分事實。
有些免費夏校對於(yu) 學生護照類型、階層、居住地等有明確要求,學生選擇之前要弄清楚,比如MITES隻針對美國公民或者永居,WTP傾(qing) 向於(yu) 低收入群體(ti) 、弱勢群體(ti) 、家庭初代大學生、女性STEM方向,SAMS(卡梅)隻針對少數群體(ti) 、STEM方向,SIMR(斯坦福)必須是美國公民或永居且必須居住在美國本土,UCSF-SEP隻針對舊金山聯合學區、舊金山的特許學校,或College Track San Francisco項目內(nei) 學生,PSJP(普林斯頓暑期新聞課程),針對居住在美國且計劃大學在美國就讀的低收入群體(ti) 學生,即便是美國公民,如果在海外(美國以外)讀書(shu) 的,也不適用。
當然,有些免費項目針對國際生開放,比如TASS,RSI,Girls Who Code等等,有沒有含金量,當然有,競爭(zheng) 激烈嗎?很激烈。因為(wei) 有含金量所以競爭(zheng) 激烈嗎?一部分原因,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免費。
對於(yu) 申請人來講,免費無疑具有很大吸引力,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而對於(yu) 學校來講,則意味著成本,自然規模就不會(hui) 很大,正常在20-80人左右。
03進入藤校夏校,半隻腳邁進了藤校
沒有一所學校敢這樣寫(xie) ,甚至會(hui) 撇清這層關(guan) 係,生怕引起什麽(me) 誤會(hui) 。雖然有些夏校的競爭(zheng) 程度比較激烈,甚至錄取比例跟藤校錄取比例差不多,更有甚者喜歡用這樣的標題“錄取難度堪比/遠超藤校”來做文章,但是夏校錄取不等於(yu) 本科錄取。
有些學生參加過selective的夏校,最終申請的結果也不錯,是否等於(yu) 該夏校項目對申請有直接幫助甚至決(jue) 定性幫助?很難說。即便是招生官本人來講,也不會(hui) 這麽(me) 簡單歸因。
道理很簡單,能夠申請到這樣的夏校,已經經曆了一波篩選,學生的基底便不言自明,學術能力和學術證明已經很強,我們(men) 看到的(被迫看到的)是一個(ge) 單獨的麵,一個(ge) 獨立的項目,招生官看到的是一個(ge) 全的麵,一個(ge) holistic review的基礎,而ta/他們(men) 去picture的是這樣的個(ge) 體(ti) 在自己校園/班級裏麵的稀缺性。整個(ge) process簡化成一個(ge) 項目的功勞,全錯嗎?像我前麵講的,部分真實。 與(yu) 此類似的還有其他一些中國本土活動、項目,活動主辦方、項目組織方喜歡把學生最終去向羅列在招生手冊(ce) 上,形成直接聯係,希望有不言自明的效果。
這也是很多項目喜歡免費招收優(you) 秀學生參賽的一個(ge) 原因,就像很多新開的國際學校通過全額獎學金甚至大學獎學金買(mai) 學生一樣,因為(wei) 在教育這個(ge) 領域,即便滿嘴情懷的,也不得不承認一個(ge) 現實:對於(yu) 結果來講,生源更重要。仔細看宣講會(hui) 上的成功案例,有沒有隱藏關(guan) 鍵信息是很重要的,護照類型、高中學校、課程,這些無法從(cong) ”C同學,美高”這樣的表述中理清。
但是每年頂尖大學官方發布的國際生新生來源數據跟我們(men) 自己收集的數據相差甚遠,我們(men) 自己發布的不僅(jin) 遠超學校發布的中國新生數量,甚至超過了人家來自8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生總數,當然,可以狡辯最終入讀人數跟錄取人數不能等同,還有yield rate呢,但是ED階段拿到這些學校offer的中國學生,有多少會(hui) 放棄?
04為(wei) 什麽(me) 要講誤區?
假新聞和負麵信息的傳(chuan) 播速度與(yu) 效率更快,這些基於(yu) twitter,Facebook(研究人員寫(xie) 報告時,它們(men) 還各自叫這樣的名字)的數據研究可以支撐這個(ge) 論點,就我們(men) 日常生活感受來講也是如此,人類為(wei) 什麽(me) 會(hui) 傾(qing) 向於(yu) 這類信息?現在還想不明白。
常會(hui) 在同行講座上看到講師們(men) 假裝神秘而又略顯輕鬆地披露一些“內(nei) 部消息”、“小道消息”來佐證自己的“專(zhuan) 業(ye) 身份”,來談笑風生。觀眾(zhong) 喜歡這種inside news,不僅(jin) 具有娛樂(le) 價(jia) 值,還有價(jia) 值。
Source within的力量太大,讓人忘了去證實,能夠有此魅力的,除了教育行業(ye) 大拿,應該要數財經大V了吧。 之所以要講,是希望大家在做決(jue) 定的時候多想一步,除了這些別人給的篤定(包括我講的),自己去思考。
如果僅(jin) 僅(jin) 因為(wei) 一句“有學分才有含金量”就把不提供學分的課程一棒子打死,或者因為(wei) 一句“免費的才是有價(jia) 值的”而隻聚焦在為(wei) 數不多的項目上,又或者基於(yu) “學校名氣越大夏校越有價(jia) 值”做篩選,你很難選出適合自己的夏校。
更不要因為(wei) “夏校都是商業(ye) 行為(wei) ,學校隻是為(wei) 了賺錢”這樣憤世嫉俗的表述而全盤否定這一學習(xi) 計劃,參與(yu) 這樣的喧囂,消耗大把的精力,對於(yu) 申請道路上的學生或者家庭來講,到底有什麽(me) 意義(yi) ?沒有意義(yi) 。
每個(ge) 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規劃路徑,你的profile是什麽(me) ?目標是什麽(me) ?時間安排怎麽(me) 做?這是你去考慮自己項目安排的前提。
留學行業(ye) 修辭學
我們(men) 這個(ge) 行業(ye) 在創造詞匯這塊不輸其他行業(ye) 。繼最冷申請季之後,我們(men) 迎來了冰川紀。繼宇宙天團之後,我們(men) 見證了地表最強顧問的誕生,這不禁使我產(chan) 生了一個(ge) 思考:如果宇宙天團跟地表最強pk,誰會(hui) 勝出?從(cong) 天體(ti) 物理學的角度來講,應該是宇宙天團,雖然我們(men) 已知的宇宙隻有5%,但天團應該解決(jue) 了另外的95%暗物質與(yu) 暗能量,但是從(cong) 人類學和生物學的角度來講,地表最強不一定會(hui) 輸,畢竟他們(men) 是統治和主宰地球的王者。
對於(yu) 非常需要確定性和結果保證的家庭,我會(hui) 建議從(cong) 宇宙天團和地表最強之中做選擇,自然不會(hui) 有什麽(me) 意外,我們(men) 已知的諸神迎來了黃昏,並不代表新生的神這麽(me) 快就墮落,雖然地表最強在我以往的認知裏屬於(yu) Raised by Wolves裏的mother,但缺失眼睛buff之後,也就廢了,不強了,我願意更新自己的認知。
其實這些給人篤定的同行,自己並不那麽(me) 篤定,常常能看到他們(men) 在交流大會(hui) 上一套說辭,老師圍講座上一套反駁自己大會(hui) 上說辭的說辭。我問AI,這是不是相對主義(yi) 。AI說,這屬於(yu) 一種商業(ye) 策略和營銷手段,我突然就理解了商業(ye) 、商學的好處,為(wei) 我們(men) 的倫(lun) 理dilemma提供了一個(ge) 去處,一個(ge) 讓我們(men) 繼續愛自己的場所。
我個(ge) 人很同情這樣的同行,雖然兩(liang) 向收割,靈活microtargeting,但真的不會(hui) 分裂嗎,朋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