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集中申請夏校的時候,隨著疫情的管製結束,今年是去夏校的人數勢必會(hui) 暴漲。很多家長或者學生看到身邊的人都在申夏校,自己的內(nei) 心也會(hui) 按捺不住。其實夏校並不是什麽(me) 高大上的東(dong) 西,也不是申請美本必要的背景活動,也並不適合每個(ge) 同學申請。
而且從(cong) 最近幾年的錄取走向來看,夏校在申請中的作用扮演越來越小的角色。為(wei) 了更好的了解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先梳理一下夏校有哪些類型。
1. 體(ti) 驗型夏校
這類夏校顧名思義(yi) ,以體(ti) 驗國外學校環境和課堂氛圍為(wei) 主,適合超低齡的學生開拓眼界為(wei) 主,9年級開始這類夏校就可以直接不考慮。
2. 天才少年營
這類夏校雖然名字看起來很高端,但其實也隻適合10年級以下的學生。比如知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CTY,西北大學的CTD,都屬於(yu) 這類夏校,其目的是為(wei) 了那些學有餘(yu) 力的學生提供一些額外拓展學習(xi) 的機會(hui) 。
這類項目對於(yu) 低年級且不太確定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方向,想要先上點相關(guan) 課程體(ti) 驗一下,亦或者是對美國的大學氛圍還不熟悉,想要去體(ti) 驗下美國教育是否適合自己,那麽(me) 是個(ge) 值得考慮的選擇。
3. 大學語言項目和非學分項目
這類夏校其實跟第二類非常相似,可能隻不過是換了個(ge) 名字,課程設置不同,其實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也隻適合低年級的學生。10年級開始就不用再考慮。
4. 大學Pre-college學分類夏校
這類夏校有兩(liang) 個(ge) 明顯特點:入學有一定的托福分數要求;是大學一年級水平的課程難度且有大學學分。這類夏校其實是大多數同學的選擇,因為(wei) 一方麵有一點的門檻,其次也算是能學到一些內(nei) 容。但是這類夏校的課程難度其實對於(yu) 學AP, IB的學生來說會(hui) 發現還是比較容易,基本上沒有什麽(me) 挑戰。所以這類項目隻建議9和10年級的學生參加。11年級的學生參加這類夏校對申請沒有太大幫助。
5. 大學或其他教育組織辦的主題類夏校
這類夏校大多數不帶學分,但是申請難度會(hui) 超過第四類夏校。這類裏麵有含金量很高的斯坦福數學夏令營,愛荷華寫(xie) 作營,西北大學傳(chuan) 媒夏校,以及非常熱門的耶魯青年學者(YYGS)。但是其實因為(wei) YYGS的不斷擴展,該項目的含金量已經大打折扣,已經不推薦11年級的學生再參加。
這類夏校含金量高低往往跟舉(ju) 辦機構或者大學本身的名氣無關(guan) ,所以很多同學和家長都非常難以分辨,需要結合申請要求,錄取率和畢業(ye) 生去向等方麵綜合考量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
6. 選拔型科研夏校
這類別通常都是含金量非常高的項目,比如非常知名的SSP, RSI, SSTP, RIBS等等都屬於(yu) 這類夏校。特點是往往都是理科項目,且是要去實驗室做研究。所以對學生本身的科研背景要求較高,錄取難度堪比藤校申請。這類項目大部分的名額都是給到11年級的學生,學生可以在10年級的時候注意背景的提升,為(wei) 申請到此類項目做好充足的準備。
7. 才藝特長類夏校
這類項目非常具有針對性,其作用也比較直接和明顯,比如想讀藝術設計的學生,可以去讀一下羅德島藝術學院的夏校來豐(feng) 富自己的作品集;想讀建築的學生,可以申請康奈爾大學的建築學分夏校,對日後申請康奈爾也有一定幫助;有些音樂(le) 特長的學生,可以波士頓大學的BUTI音樂(le) 夏令營,對自己的特長也是一個(ge) 證明等等。此類項目的選擇也非常多,隻有選擇一個(ge) 合適自己的才是最有用的。
夏校選擇的建議:
從(cong) 這麽(me) 多種類繁多的夏校類別中我們(men) 就不難發現,其實夏校的選擇比選大學要難得多,因為(wei) 大學有各種各樣的排名可以參考,然而夏校卻沒有。
目前算是比較權威的夏校推薦網站當屬於(yu) MIT官網上的夏校項目推薦,但也不夠全麵。所以大家在選擇夏校時還是要盡可能謹慎,要不然就變成了做了一件費錢費時費力且無用的事情。總體(ti) 的原則是選擇夏校還是以第五六七類為(wei) 主,這些夏校或多或少都能幫助學生達成一定的目標。其中尤其是第六類選拔型的研究夏校,因為(wei) 錄取難度大且知名度高,對大學的申請有不少的加分作用。
什麽(me) 時候適合參加夏校:
首先9年級的學生不太建議參加夏校,除非想要去體(ti) 驗下美國的大學生活,出去開拓眼界;或者能力極為(wei) 突出。一方麵很多好的項目對年級和年齡有限製,另外即使沒有限製,那麽(me) 跟高年級的學生一起競爭(zheng) 也沒有什麽(me) 優(you) 勢,很難申到有含金量的夏校。
其次通常托福低於(yu) 100分的學生,建議不要參加夏校。如果托福都沒到100分那麽(me) 一些稍微有作用的夏校門檻都沒達到。更關(guan) 鍵的是意味著托福和SAT的標化考試還任重道遠,這個(ge) 時間用來提高標化成績才是把時間花在刀刃上。
最理想的狀態是11年級去一個(ge) 有含金量的夏校。如果各方麵能力突出的學生,10年級也可以去一次夏校,11年級再去更好的項目。另外有些學生對專(zhuan) 業(ye) 方麵存有疑惑,不知道改怎麽(me) 選擇自己的方向,這個(ge) 時候也可以考慮10年級去參加夏校進一步探索。這樣帶著明確目的去參加夏校通常都會(hui) 有一定的收獲。
夏校的作用:
夏校最主要的作用是展現學術熱情和成熟度,隻是眾(zhong) 多背景提升活動中的一類。它的作用其實很難單獨發揮,必須要跟學生整體(ti) 的背景結合起來看。所以有時候大家會(hui) 聽到一個(ge) 學生錄到了頂尖的夏校像RSI和SSP這樣的項目,最後可能都沒進美本前二十。夏校在美本申請中起不到決(jue) 定性的作用,隻是組合牌中的一環。
而且因為(wei) 最近幾年申請夏校的人過多,幾乎成了標配,所以它對申請的作用有越來越小的趨勢。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夏校都沒用,而是要更加客觀理性的去看判斷選擇什麽(me) 樣的項目,如何跟自己整體(ti) 的背景結合和優(you) 化,從(cong) 而發揮最大的價(jia) 值。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