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ge) 大搖號時代,隨著國家減負力度越來越大,我們(men) 終於(yu) 可以不用著急在學前搶跑了。
但減負不代表不用努力學習(xi) ,而是要更明智,更長遠的學習(xi) 。所謂流水不爭(zheng) 先,爭(zheng) 的是滔滔不絕。
希望這篇文章能在數學學習(xi) 方麵,引發你進一步的思考,比如:學習(xi) 數學的方式方法有哪些?如何更加科學合理地規劃學習(xi) 路線?如何培養(yang) 數學思維?孩子積累的思維厚度能支撐他走多遠?
我們(men) 在以前的文章說過,英語的學習(xi) 規劃,一定是越早越好。因為(wei) 孩子年齡越小,語言天賦越高,學習(xi) 效果越事半功倍。而對於(yu) 數學思維的培養(yang) ,則還需要穩紮穩打,將基礎夯實。
縱觀全球,亞(ya) 洲學生數學好幾乎是世界公認,而新加坡孩子的數學成績又連續多年位居亞(ya) 洲排名首位。
最新的國際數學與(yu) 科學趨勢研究報告(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簡稱TIMSS)2019出爐——在四年一屆的TIMSS(聚集全世界60多萬(wan) 年齡在9-14歲的學生參加的一項考察數學和科學的考試)考試中,新加坡中小學生的數理能力領先全球72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學生排名第一。
並且,新加坡是唯一有超過一半的小四生(54%)和中二生(51%)在數學方麵取得優(you) 等的國家。而國際中位數分別是小四7%和中二5%。科學方麵,新加坡38%的小四生和48%的中二生取得優(you) 等,國際中位數分別為(wei) 小四6%和中二7%。
在全球前五名教育體(ti) 係中,新加坡的“數理優(you) 等生”比率最高,35%的小四學生和42%的中二學生同時在數學和科學取得優(you) 等的最高等級,超越香港、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而同年的PISA(聚集全世界72個(ge) 國家54萬(wan) 15歲的學生進行的包括閱讀、數學以及協作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測試)中,新加坡的學生也是總分排名第一,而更厲害的是,這些學生未經過培訓,隻是隨機挑選出來的。
圖源:聯合早報
從(cong) 以上的成績我們(men) 可以看出,新加坡孩子整體(ti) 的數學水平都很高。這是因為(wei) ,新加坡的數學教育采取核心CPA教學法,這種教學法正符合孩子培養(yang) 數學思維的路徑。
CPA教學法,由美國教學心理專(zhuan) 家、認知心理學家Jerome Bruner在60年代最先提出。他經觀察發現,小孩子的學習(xi) ,往往會(hui) 經曆三個(ge) 階段,分別是:
C-Concrete 具象化
P-Pictorial形象化
A- Abstract 抽象化
新加坡教輔SAP的王牌——“ 新加坡數學”正是遵循這種學習(xi) 規律,通過建模找到生活和數學之間的連接點。
“新加坡數學”係列教材包括基礎版'Learning Maths',奧數版'SAP Maths Olympiad'、應用題練習(xi) 冊(ce) '101 Challengling Maths', 從(cong) 學齡前到小學6年級,全部覆蓋。
比如“新加坡數學”的基礎版'Learning Maths'利用圖形幫助孩子從(cong) 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提升孩子的計算、應用、邏輯推理、空間想象、分類統計、歸納等多種數學能力,建立係統性數學思維,從(cong) 而在解題時能快速理清解題思路,找到解決(jue) 辦法,培養(yang) 了孩子係統的數學思維能力。
優(you) 點:
1. 啟蒙版本注重知識點反複多方麵詮釋,讓學生能全麵認識。
2. 基礎和提高版本注重數學建模,注重解決(jue) 問題,modeling和problem solve都是學數學很關(guan) 鍵的能力。
3. 這套書(shu) 是應用建模modeling來解決(jue) 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式都很經典。 題目都是圖形化和數字結合,這就是所謂的modeling的基礎思想,孩子很容易理解這樣的方式,數學就會(hui) 越學越好。
4. 難度循序漸進,逐級上升。從(cong) 幼兒(er) 園階段認識10以內(nei) 的數開始,循序漸近,逐步到一年級學習(xi) 10、20、40、100以內(nei) 的加減法、二年級簡單的乘除法、貨幣、長度、重量、時間的換算,以及三年級幾何點、線、麵、角的概念,四年級分數、小數的基本認識,統計表的初步知識等等。
舉(ju) 個(ge) 例子:
這是二年級乘法的學習(xi) 過程。首先,用實物來作為(wei) 學習(xi) 乘法的入門,將乘法具象化。
接下來,讓學生進行這方麵的練習(xi) 。
再通過具象,更加直觀地理解乘法與(yu) 加法的關(guan) 係。
再進行抽象化解題訓練。
最後,進行到實用部分,講解應用題的做法。
先練習(xi) 有提示的算式,再練習(xi) 沒有提示的應用題。大量貼近生活的題目設計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感受數學,加深對數學的理解。
同樣一個(ge) 知識點,它絕不會(hui) 反複停留在同一類題目,而是不斷變化題型,遞進難度,讓“刷題”這件事變得非常高效。
“新加坡數學”係列教材非常重視孩子計算的過程,雖然有的計算過程粗看起來比較慢,但是每一步都能夠激發孩子的思考,孩子們(men) 能夠受到啟發,做到舉(ju) 一反三,拒絕題海戰術。
曾經有位使用過“新加坡數學”的家長說:如果隻是為(wei) 了考試競賽,同一類題型不一定需要掌握那麽(me) 多層次的解法。而“新加坡數學”會(hui) 不斷啟發孩子,去思考和嚐試新的解法,同時也給孩子傳(chuan) 遞了很重要的信息:
● 問題的解決(jue) 方法,永遠不止一個(ge) ;
● 也永遠不要認為(wei) 自己100%精通了某類問題,因為(wei) 它的難度和複雜度都會(hui) 發生變化;
這就是訓練技巧和培養(yang) 思維的區別。
前者遇到熟悉的題型會(hui) 很快就做出來,但題型隻要發生一點變化,學生就容易被難住。而後者的優(you) 點是不斷挑戰自己思維的深度、廣度和創新度,將來遇到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題型,會(hui) 更靈活更有勝算。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