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AMC12B有這麽(me) 一個(ge) 題目:
這個(ge) 題目解答方法甚多,既可以直接分離實部與(yu) 虛部,利用三角運算得到答案,也可以利用複數性質,將問題轉化為(wei) 考察多項式是否存在模長為(wei) 1的複數根,解答細節在這裏就不再贅述。
多項式根的分布是AMC等競賽的一個(ge) 命題方向,通過韋達定理、介值定理、單調性分析、不等式估計等手段能在不直接求根的情況下得到根的大致分布,這些手段也是利用初等數學研究多項式根的分布的典型範例。
數學作為(wei) 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工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而控製理論則是一門與(yu) 數學緊密結合的學科,曆史上許多控製理論專(zhuan) 家都有著深厚的數學功底,如控製論的先驅諾伯特·維納(NorbertWiener,1894.11.26~1964.3.18)就是一名數學家。控製理論中的最優(you) 控製、魯棒控製、反饋線性化等領域與(yu) 數學中的變分法、線性矩陣不等式、微分幾何、李代數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an) 係,可以說數學為(wei) 現代控製理論的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
而多項式根的分布也並非是純粹的數學問題,它對研究控製係統的穩定性有著重要意義(yi) ,下麵將介紹幾個(ge) 控製理論中與(yu) 根的分布有關(guan) 的結果,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拓寬各位讀者視野。
Routh判據:該方法主要用於(yu) 判斷多項式的根的實部是否均小於(yu) 零,在線性連續控製係統中,如果係統的特征方程(某個(ge) 實係數多項式)存在正實部的根,則係統不穩定,因此該定理通常用於(yu) 研究連續控製係統的穩定性。
設為(wei) n次多項式(係數下標與(yu) 常見寫(xie) 法相反),且首項係數a0為(wei) 正,P(x)的零點均為(wei) 負實部的充分必要條件是Routh表每一行首列係數均為(wei) 正,其中Routh表的構造方法如下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Routh表從(cong) 第3行開始,若相關(guan) 位置對應的係數不存在則用0代替。
更進一步,特征方程中,實部為(wei) 正數的根的個(ge) 數等於(yu) Routh表的第一列元素符號改變的次數。由上可見,Routh表的定義(yi) 簡單,也適合編程實現,因此具有較強的實用價(jia) 值。
下麵給一個(ge) 應用Routh判據的例子:
考察多項式的根是否都是負實部。
構造Routh表如下:
根據Routh判據,第一列符號改變兩(liang) 次,所以有兩(liang) 個(ge) 正實部的根。
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微控製器(MCU,microcontrol unit),數字控製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等數字控製芯片廣泛應用於(yu) 各種控製係統,數字控製器的輸出是離散化的(如DSP每50微秒改變一次輸出,在這50微秒內(nei) 的控製輸出都是不變的),這個(ge) 時候控製係統的特征方程仍為(wei) 一個(ge) 多項式,但是它的穩定性取決(jue) 於(yu) 該多項式的根的模長是否均小於(yu) 1,這個(ge) 時候則需要雙線性變換將問題轉換為(wei) Routh判據的形式。
設為(wei) n次多項式,若要判斷它的根的是否均在複平麵單位圓內(nei) ,我們(men) 需要先作雙線性變換
,P(z)的根在單位圓內(nei) 等價(jia) 於(yu) 關(guan) 於(yu) w的多項式
的根均為(wei) 負實部。
此外,也可以采用Jury判據來判斷多項式的根是否在單元圓內(nei) ,Jury判據不需要作變量代換,計算過程與(yu) Routh判據有一定相似。
考察多項式,構造下述係數:
(1)
(2)
(3)
……
如此下去,直到隻有三個(ge) 係數為(wei) 止。不妨設最後一行為(wei) :,這裏用q來表示變量並不代表從(cong) 字母a算到了字母q,那麽(me) 多項式P(z)的根均在單位圓內(nei) 的充分必要條件為(wei) 下述條件均成立:
(1)
(2)
(3)
利用Jury判據,可以解決(jue) 前文提到的AMC多項問題。
首先P(-1)=-2, P(0)=1,故P(z)在區間(-1,0)上有一個(ge) 實數根。另一方麵,利用Jury判據可知多項式有模長大於(yu) 1的根,這表明P(z)即使存在一對共軛虛數根,那麽(me) 它的模長是大於(yu) 1的,所以題目答案為(wei) 0。
上述提到的Routh判據、Jury判據雖然能夠準確判斷某個(ge) 多項式是否有正實部根或根是否在單位圓內(nei) ,但對於(yu) 階數特別高的多項式(如基於(yu) 內(nei) 模原理的重複控製係統,特征方程往往是一個(ge) 高次的多項式,可達到40次甚至更高),這個(ge) 並不容易判斷,也不利於(yu) 工程應用過程的控製參數設計。基於(yu) 此,我們(men) 往往采用極大模原理來解決(jue) 相關(guan) 問題,極大模原理得到的是充分條件,而之前的定理得到的則是充分必要條件。
極大模原理:如果單變量複變函是一個(ge) 全純函數,那麽(me) 它的模
的局部最大值不可能在其定義(yi) 域的內(nei) 部取到。
極大模原理的證明需要複分析的知識,但是對於(yu) 某些簡單的多項式,我們(men) 可以用初等的方法得到相關(guan) 結果,如2015年的中國西部數學邀請賽的第七題就有極大模原理的背景,題目如下:
關(guan) 於(yu) 多項式根的分布,還有其它處理手段,不過在AMC等競賽中一般也就采用韋達定理、不等式估計等初等手法,至於(yu) 本文的幾個(ge) 定理,大多數場合應該用不上,但可以作為(wei) 一個(ge) 備用選擇。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