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際知名大學的醫學、生物醫學、生物基因等學科成為(wei) 申請熱門專(zhuan) 業(ye) ,高中生在國際生物競賽中取得的優(you) 異成績成為(wei) 這些專(zhuan) 業(ye) 的重要申請優(you) 勢。
除了大家熟知的iGEM國際基因工程大賽,BBO/USABO英美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今天老師給大家分享一個(ge) 源自愛丁堡大學的重磅國際基因工程賽事——iDEC國際定向進化大賽。
2023 iDEC國際定向進化大賽
國際定向進化大賽(iDEC) 是由來自愛丁堡大學、倫(lun) 敦帝國理工學院、劍橋 MRC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LMB)以及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的學者、學生共同發起的一項國際賽事。
競賽以定向進化為(wei) 工程主題,麵向來自全球的高中生、本科生和研究生開放,旨在促進和推動定向進化技術及非理性設計概念的創新和應用,為(wei) 定向進化領域建立以年輕人為(wei) 主體(ti) 的科學社區,並豐(feng) 富生命科學的學科競賽類型。
iDEC 於(yu) 2021 年首次舉(ju) 行即吸引了來自 4 個(ge) 國家 11 支隊伍參賽。競賽團隊包含博士生至高中生等各個(ge) 學生群體(ti) ,在為(wei) 期 5 個(ge) 月的賽程中,11 支參賽團隊在 iDEC 論文預印平台 idecRχiv 發表學術預印論文 10 篇,涵蓋了廣泛的研究主題和技術方法,引發學界關(guan) 注。在過去兩(liang) 屆競賽中,來自5個(ge) 國家共26支隊伍曾展示了精彩的定向進化研究項目。
過往參賽隊伍分別來自牛津大學,愛丁堡大學,倫(lun) 敦帝國理工學院,俄勒岡(gang) 大學,維爾紐斯大學,西湖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印度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南大學,同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藥科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知名高校,具有廣泛影響力和認可度。
1、關(guan) 於(yu) 定向進化
定向進化是生物工程領域常用的工程學方法,通過人為(wei) 設置選擇壓力並模仿自然選擇,以獲得具有特殊生物學功能的分子、代謝通路或物種。
與(yu) 合成生物學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理性設計概念不同,定向進化技術既有理性設計基礎,又有非理性設計的環節和相應優(you) 勢。
通過在體(ti) 內(nei) 或體(ti) 外對基因進行循環“誘變——篩選”步驟,定向進化使得進化的力量為(wei) 科學家所用,為(wei) 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等領域帶來了豐(feng) 富的成果。在核酸合成成本不斷降低,機器學習(xi) 算法不斷強化的今天,可以預見,定向進化技術將為(wei) 構建現有建模方法難以適用的複雜生物工程對象打開大門。
2、關(guan) 於(yu) 賽道設置及組隊方式
iDEC設置有三個(ge) 競賽單元,分別對應從(cong) 分子水平、通路水平和基因組水平開展的定向進化項目。此外,比賽還設置了有趣的挑戰單元,如果有研究團隊發布定向進化挑戰,那麽(me) 參賽隊伍就可以選擇挑戰特定的定向進化目標。
iDEC麵向高中生、本科生、碩博士生開放,組隊不分學曆層次,每支團隊人數上限為(wei) 20人(含所有成員)。
參賽學生需要通過定向進化技術改良已有的生物大分子或生物體(ti) ,或開發新的定向進化相關(guan) 技術,以獲得更優(you) 秀的進化工具或新的定向進化產(chan) 物。參賽者需要設計和實現實驗方案,進行實踐和分析,並將最終的作品以學術文章的形式呈現給評審團隊。
3、關(guan) 於(yu) 參賽作品要求
參賽團隊的成果需要以四種形式呈現,分別為(wei) 學術報告(Report),網頁(Wiki),海報(Poster)和學術匯報(Presentation)。
iDEC賽製具有諸多創新設計。iDEC將提供預印(pre-print)發表平台,參賽項目的報告將以預印本形式發表在iDEC提供的平台上,以提高競賽成果的可引用性。
報告應該以學術文章的格式撰寫(xie) ,包括摘要(150字)、引言(500字)、結果(2000字)、討論(500字)、方法、參考文獻和補充信息。補充信息應包括補充數據、序列信息 (如果沒有存放在序列庫)或任何其他必要的信息來支持結論。iDEC鼓勵參與(yu) 者組織並在預印本出版物中展示他們(men) 的研究成果。
iDEC的Wiki係統有兩(liang) 個(ge) 功能,即用於(yu) 研究記錄的公開和科普宣傳(chuan) 。
✔ 首先,它確保與(yu) 所進行的研究有關(guan) 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於(yu) 實驗日誌和負責的研究表格,都得到適當記錄,並保持可訪問性。
✔ 第二,它向科學界和公眾(zhong) 傳(chuan) 達項目的意圖、意義(yi) 和成果。因此,wiki頁麵的內(nei) 容不需要包含所有的結果、描述或討論,而是盡可能地易於(yu) 訪問、清晰和環境友好。交互式多媒體(ti) ,如動畫、短視頻和動畫片,是很受鼓勵的。
關(guan) 於(yu) Poster,尺寸要求為(wei) A0,采用學術海報的形式。海報必須包括iDEC微標、項目名稱、鏈接到團隊wiki的二維碼、作者列表、參與(yu) 機構或組織以及任何其他必要的團隊信息。
關(guan) 於(yu) Presentation,每個(ge) 團隊需要準備一個(ge) 20分鍾內(nei) 完成的演講,然後參加不超過10分鍾的問答環節。
評審團由一批具有豐(feng) 富經驗的科學家和企業(ye) 家組成,他們(men) 會(hui) 根據作品的創新性、學術價(jia) 值、實用性或商業(ye) 潛力等多個(ge) 方麵進行評估,並選出最優(you) 秀的作品。
4、關(guan) 於(yu) 獎項設置
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組成的評委會(hui) 將根據參賽隊伍提交的材料評選iDEC單項獎。除了單項獎外,組委會(hui) 還將根據各個(ge) 團隊的綜合表現,授予金、銀、銅、科學貢獻獎。在保證成果質量的同時,iDEC鼓勵參賽者開展相關(guan) 領域的發散研究。
獎項設置包括:Industry Group Award,Special Awards,Single Awards,Track Awards,General Awards(包括金獎10%,銀獎10-20%,銅獎20-40%,科學貢獻獎(資格審查通過的其他小組)。
5、參賽時間軸
第三屆 iDEC 的個(ge) 人和團隊報名通道於(yu) 3月20日開啟,計劃參加的定向進化愛好者們(men) 需要完成以下步驟以報名和參加國際定向進化大賽。
2023年iDEC參賽時間軸
3月20日-5月1日
完成個(ge) 人信息注冊(ce)
3月20日-5月1日
完成團隊信息注冊(ce)
6月15日-8月15日
完成iDEC Festival的注冊(ce)
5月1日-6月1日
完成iDEC參賽費用繳納
6月15日-8月15日
完成iDEC節參加費用繳納
9月30日
提交最終摘要和學術報告
10月8日
wiki凍結
10月28日-29日
iDEC presentation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