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AP 物理C電磁學北美卷FRQ真題解析及難度分析

2022年5月10日進行的AP物理C電磁學考試已經結束,本場考試為(wei) 線下紙筆考試,CB官網已更新了2022AP物理C電磁學北美FRQ真題。

2022年的AP物理C電磁考試已經結束,今天官方放出了兩(liang) 個(ge) Set的FRQ,我們(men) 趕緊一起來看看都考了哪些內(nei) 容吧!

試卷整體(ti) 難度和知識點

兩(liang) 個(ge) Set的相同題號考的知識點相近,第1題都是在考高斯定理和電場電勢的微積分關(guan) 係,隻不過Set 1是球對稱模型,Set 2是柱對稱模型;

第2題都是在考RC電路的實驗,都涉及了微分方程,且都是先充再放,隻不過Set 1根據對數電壓-時間圖像求電容,Set 2是根據時間常數-電阻圖像求非理想電容的內(nei) 阻,但也都考了實驗誤差分析和圖像斜率變化;

第3題都是在考電流產(chan) 生的磁場和電磁感應,主要涉及磁場、磁通量計算、法拉第定律和楞次定律,隻不過Set 1是長直導線周圍的不均磁場需要用積分計算磁通量,Set 2是螺線管裏的勻強磁場,但都考了條件改變時感應電流的變化分析。

整體(ti) 難度中等,有的題非常簡單並且和往年題目極為(wei) 相似,有個(ge) 別問題較為(wei) 新穎或有小坑。

與(yu) 往年題目對比的點評

電場的題目應該算簡單,2018年第1題也是絕緣球外麵套一個(ge) 導體(ti) 球殼,用高斯定理算電場並畫圖,而柱對稱模型2013年也出過。

RC電路的先充後放問題去年剛剛考過,隻不過去年更側(ce) 重多個(ge) 電阻電容串並聯的分析,而今年都是一個(ge) 電阻一個(ge) 電容,但在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上做文章。

磁場的題也非常常規,Set 1非均勻磁場的磁通量去年MCQ考過,國際卷2017模擬題FRQ第3題也有,而Set 2螺線管電流變化在線圈中產(chan) 生感應在2019年Set 1的第3題也有考到,隻不過2019年是線圈套在螺線管外,今年是線圈塞在螺線管裏。這樣看來,如果同學們(men) 在考前刷過2018、2019、2021三年北美FRQ真題,對今年的考點應該都有所應對。

逐題點評

因為(wei) 兩(liang) 套題相同題號的考點類似,所以逐題點評按大題號順序進行,每個(ge) 序號內(nei) 分別講解Set 1和Set 2的兩(liang) 版題目。

FRQ 1

Set 1: 一個(ge) 均勻帶負電的絕緣球外麵套了一個(ge) 同心帶正電的導體(ti) 球殼。

2022AP 物理C電磁學北美卷FRQ已放出 || 附領取方式與(yu) 考情分析

(a) 求導體(ti) 球外表麵的電荷。

考點:導體(ti) 靜電平衡,高斯定理,電荷守恒。

思路:根據靜電平衡的性質,導體(ti) 內(nei) 部沒有電場,根據高斯定理,球殼內(nei) 表麵電荷與(yu) 絕緣球加起來為(wei) 0。再根據電荷守恒得到外表麵電荷。

(b) 推導絕緣球內(nei) 部的電場表達式。

考點:高斯定理,電荷體(ti) 積密度。

思路:在球內(nei) 做同心球型高斯麵應用高斯定理。電場在高斯麵上處處相等且與(yu) 麵垂直,電通量為(wei) 電場乘以球麵積;內(nei) 部包圍的電荷量等於(yu) 電荷體(ti) 積密度乘以包圍的小球體(ti) 積,其中體(ti) 積密度可以用總電荷除以總體(ti) 積得到。

(c) 已知絕緣球表麵電場,求絕緣球和導體(ti) 球殼中間某處的電場。

考點:高斯定理,平方反比規律。

思路:在絕緣球和導體(ti) 球殼中間做高斯麵應用高斯定理可得電場遵循平方反比規律,距離變成兩(liang) 倍則電場變成1/4。

(d) 求絕緣球表麵和導體(ti) 球殼內(nei) 表麵的電勢差絕對值。

考點:電場電勢關(guan) 係。

思路:對電場積分即得電勢差。

(e) 分別畫出電場和電勢與(yu) 到球心距離的函數關(guan) 係圖像。

考點:高斯定理,電場電勢關(guan) 係。

思路:根據高斯定理可以先求得電場的變化規律(前幾問已求出一部分),再根據電場等於(yu) 電勢的負導數,可以從(cong) 電場確定電勢圖像的斜率如何變化,從(cong) 而畫出電勢的變化趨勢。例如電場如果為(wei) 負(指向球心)且線性增大,那電勢的斜率為(wei) 正且增大,為(wei) 上凹曲線。

Set 2: 一個(ge) 無限長均勻帶正電的絕緣圓柱外麵套了一個(ge) 同軸帶正電的導體(ti) 圓柱殼。

2022AP 物理C電磁學北美卷FRQ已放出 || 附領取方式與(yu) 考情分析

(a) 求一段導體(ti) 圓柱殼外表麵的電荷。

考點:導體(ti) 靜電平衡,高斯定理,電荷守恒。

思路:根據靜電平衡,導體(ti) 內(nei) 部沒有電場。根據高斯定理,圓柱殼內(nei) 表麵電荷與(yu) 絕緣圓柱加起來為(wei) 0。再根據電荷守恒,得到外表麵電荷。

(b) 推導絕緣圓柱內(nei) 部的電場表達式。

考點:高斯定理,電荷體(ti) 積密度。

思路:在圓柱內(nei) 做圓柱形高斯麵應用高斯定理,電場在側(ce) 表麵上處處相等且垂直於(yu) 側(ce) 表麵,電通量為(wei) 電場乘以圓柱的側(ce) 麵積;內(nei) 部包圍的電荷量為(wei) 電荷體(ti) 積密度乘以包圍的小圓柱體(ti) 積,其中體(ti) 積密度可以用總電荷除以總體(ti) 積得到。

(c) 已知絕緣圓柱表麵電場,求絕緣圓柱和導體(ti) 圓柱殼中間某處的電場。

考點:高斯定理,反比規律。

思路:在絕緣圓柱和導體(ti) 球圓柱殼中間做高斯麵應用高斯定理可得電場與(yu) 到軸線距離成一次反比規律,距離變成兩(liang) 倍則電場變成1/2。

(d) 求絕緣圓柱和導體(ti) 圓柱殼內(nei) 表麵的電勢差絕對值。

考點:電場電勢關(guan) 係。

思路:對電場積分即得電勢差。

(e) 分別畫出電場和電勢與(yu) 到軸線距離的函數關(guan) 係圖像。

考點:高斯定理,電場電勢關(guan) 係。

思路:根據高斯定理可以先求得電場的變化規律(前幾問已求出一部分),再根據電場等於(yu) 電勢的負導數,可以從(cong) 電場確定電勢圖像的斜率如何變化,從(cong) 而畫出電勢的變化趨勢。例如電場如果為(wei) 正(沿半徑向外)且線性增大,那電勢的斜率為(wei) 負、電勢減小,且絕對值增大,為(wei) 上凸曲線

FRQ 2

Set 1:用一個(ge) 可變電容研究放電時的電壓變化。給了一個(ge) 理想電池,一個(ge) 電壓表,一個(ge) 電阻,第一個(ge) 可變電容,和若幹開關(guan) 。

(a) 畫一個(ge) 電路圖,既可以用來給電容充電,還可以用來研究放電電壓。

考點:RC充放電電路。

思路:電路中應該至少包含兩(liang) 個(ge) 回路,一個(ge) 包含電源用於(yu) 充電,一個(ge) 不含電源用於(yu) 放電,兩(liang) 者共用一個(ge) 電阻-電容支路。需要至少兩(liang) 個(ge) 開關(guan) ,一個(ge) 控製充電,一個(ge) 控製放電。另外電壓表應該並聯接在電容器兩(liang) 端。

(b) 證明放電時電容器電壓隨時間變化的函數表達式。

考點:基爾霍夫定律,RC電路的微分方程。

思路:對RC放電回路列基爾霍夫定律,把電流i寫(xie) 成dq/dt得到微分方程,求解出q(t)進而得到V(t)。需要注意兩(liang) 點:

(1)電流正方向規定為(wei) 流向正極板才有i=dq/dt,實際放電電流為(wei) 負;如果規定放電電流方向為(wei) 正,則i=-dq/dt。

(2)電容器放電的初始電壓等於(yu) 充滿電的穩態電壓,亦等於(yu) 電源電壓。

(c) 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散點圖,縱軸為(wei) 電容電壓與(yu) 初始電壓之比的自然對數ln(V/V0),橫軸是時間,讓我們(men) 畫出最佳擬合線,並用其求電容。

考點:指數函數線性化,最佳擬合線斜率的利用。

思路:將上一小問的表達式變形後可以得到直線的斜率所代表的物理量是-1/RC,畫出擬合線後,在線上取兩(liang) 點求斜率,C=-1/(R*slope)。

(d) 調節可變電容器的平行板麵積,重複實驗,問直線的斜率會(hui) 更陡峭、更平緩、還是不變,並解釋原因。

考點:電容的決(jue) 定式,改變條件下的斜率分析。

思路:根據電容決(jue) 定式,麵積增大,電容增大;再根據斜率=-1/RC,C增大斜率絕對值減小,所以是less steep。

(e) 將理想電池換成一個(ge) 有內(nei) 阻的電池,問斜率和截距是否變化,並解釋原因。

考點:非理想電源的內(nei) 阻,RC放電。

思路:電源的內(nei) 阻不會(hui) 改變充電時的穩態電壓,也不改變放電電路的時間常數,所以圖像的斜率和截距都不變。

Set 2: 做實驗確定一個(ge) 非理想(含內(nei) 阻)電容器的內(nei) 阻。給了一個(ge) 理想電池,一個(ge) 電流表,一個(ge) 可變電阻,第一個(ge) 電容,和若幹開關(guan) 。

(a) 畫一個(ge) 電路圖,既可以用來給電容充電,還可以用來研究放電電流。

考點:RC充放電電路。

思路:電路中應該至少包含兩(liang) 個(ge) 回路,一個(ge) 包含電源用於(yu) 充電,一個(ge) 不含電源用於(yu) 放電,兩(liang) 者共用一個(ge) 電阻-電容支路。需要至少兩(liang) 個(ge) 開關(guan) ,一個(ge) 控製充電,一個(ge) 控製放電。另外電流表應該與(yu) 電容器直接串聯。

(b) 證明放電時通過電容器的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函數表達式。

考點:基爾霍夫定律,RC電路的微分方程。

思路:對RC放電回路列基爾霍夫定律,把電流i寫(xie) 成dq/dt得到微分方程,求解出q(t)進而得到i(t)。需要注意兩(liang) 點:

(1)電流正方向規定為(wei) 流向正極板才有i=dq/dt,實際放電電流為(wei) 負;如果規定放電電流方向為(wei) 正,則i=-dq/dt。

(2)電容器放電的初始電壓等於(yu) 充滿電的穩態電壓,亦等於(yu) 電源電壓。

(c) 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散點圖,縱軸為(wei) 時間常數τ,橫軸為(wei) 可變電阻的阻值R,讓我們(men) 畫出最佳擬合線,並用其求電容。

考點:時間常數,最佳擬合線斜率和截距的利用。

思路:在上一小問的表達式中可以看出時間常數τ=(R+r)C,變形後可以得到直線的斜率所代表的物理量是C、縱截距所代表的物理量是r*C,畫出擬合線後,在線上取兩(liang) 點求斜率得到C,找縱軸交點求截距,則電容內(nei) 阻r=intercept/C。也可以反向延長找到直線與(yu) 橫軸負半軸的交點直接得到內(nei) 阻,但因為(wei) 給定的坐標格不包含負半軸所以一般不這麽(me) 做。

(d) 如果電流表也有內(nei) 阻,試分析電容器的真實內(nei) 阻與(yu) 實驗值的差異。

考點:電流表內(nei) 阻,誤差分析。

思路:如果電流表有內(nei) 阻,實驗值應為(wei) 電流表內(nei) 阻和電容器內(nei) 阻之和,大於(yu) 電容器內(nei) 阻。

(e) 改變可變電阻器的電阻範圍,問斜率如何變化。

考點:改變條件下的誤差分析。

思路:改變橫坐標的取值範圍,斜率不變,仍是C。

FRQ 3

Set 1: 一個(ge) 連有燈泡的矩形線框放在通電長直導線附近,導線中的電流先減小再反向增大。

2022AP 物理C電磁學北美卷FRQ已放出 || 附領取方式與(yu) 考情分析

(a) 問直導線電流反向時矩形線框中感應電流的方向。

考點:電流產(chan) 生的磁場,楞次定律。

思路:根據右手定則,直導線在上方線框中產(chan) 生的磁場是先向外減小、再向裏增大的。根據楞次定律,感應磁場應該一直向外,不要被“反向”這個(ge) 瞬間迷惑。再根據右手定則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為(wei) 逆時針。

(b) 計算某時刻線框中的磁通量。

考點:不均勻磁場中磁通量的計算。

思路:直導線周圍的磁場和距離成反比,需要用微元法,將線框分成無數個(ge) 細橫條,計算每個(ge) 麵積微元上的磁通量,再積分。

(c) 計算某時刻通過燈泡電流。

考點:法拉第定律。

思路:利用上一問的方法得到磁通量隨時間變化的關(guan) 係,根據法拉第定律計算感應電動勢,除以電阻即得到電流。

(d) 測量發現實際電流比上一問的計算值大,選擇一個(ge) 可能的原因。

考點:法拉第定律。

思路:直導線中電流變化得比預期快會(hui) 導致線框中磁通量變化率偏大,從(cong) 而感應電流偏大。

(e) 將矩形線框旋轉90度使短邊平行於(yu) 長直導線,比較同一時刻的感應電流和c問中的大小。

考點:電流產(chan) 生的磁場,磁通量,法拉第定律。

思路:距離到導線越遠磁場越小,旋轉後更多麵積微元遠離導線,總磁通量和電流的比例係數變小,感應電動勢和感應電流也相應變小。

Set 2: 一個(ge) 單匝線圈放在螺線管中,螺線管的電流在線性增大。

2022AP 物理C電磁學北美卷FRQ已放出 || 附領取方式與(yu) 考情分析

(a) 問線圈中感應電流的方向。

考點:電流產(chan) 生的磁場,楞次定律。

思路:根據右手定則,在側(ce) 視圖中螺線管在線圈中產(chan) 生的磁場是向裏增大的。根據楞次定律,感應磁場應該與(yu) 之相反向外。再根據右手定則判斷感應電流方向逆時針。

(b) 計算某時刻線圈中的感應電流。

考點:磁通量計算,法拉第定律。

思路:根據螺線管磁場公式計算線圈中磁通量,再根據法拉第定律計算感應電動勢,再用歐姆定律得到電流。

(c) 計算一段時間線圈消耗的能量。

考點:能量和功率。

思路:利用感應電動勢或感應電流得到功率,乘以時間得到消耗的能量。

(d) 測量發現實際電流比b問的計算值小,選擇一個(ge) 可能的原因。

考點:法拉第定律。

思路:線圈平麵與(yu) 螺線管軸線不垂直會(hui) 導致磁通量變化率偏小進而感應電流偏小。

(e) 將線圈半徑變成兩(liang) 倍,問感應電流和b中的比值。

考點:磁通量,法拉第定律,電阻的決(jue) 定式

思路:線圈半徑變兩(liang) 倍,麵積變4倍,感應電動勢變4倍。但是題目暗示了我們(men) 線圈周長變成了2倍,電阻也變成了2倍,所以感應電流應該隻變成2倍。

寫(xie) 在最後

以上就是北美考情的分析了,對於(yu) 備考明年考試的同學來說,應當注意對基礎公式和模型的掌握,AP的出題風格並不會(hui) 有太激進或太靈活的變化,和課內(nei) 的呼應比較好。不過需要基本功紮實,尤其是公式推導和微積分的計算要足夠熟練。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2AP 物理C力學北美卷FRQ真題解析及難度分析

下一篇

如何選擇你的推薦人?怎麽拿到一封好的推薦信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