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這幾屆的申請中,我發現不少學校的文書(shu) 或多或少有一些改動。
8月Common係統剛開放的時候,就有手快的學生看到紐大有了新文書(shu) ,從(cong) “萬(wan) 年不變”的400字“Why NYU”改成了一篇不少學生看完摸不著腦袋的關(guan) 於(yu) 多樣性背景的題目。
同樣,南加大和弗吉尼亞(ya) 大學今年的附加文書(shu) 也做了一些調整。非常熱門的EA學校北卡教堂山從(cong) 去年開始,就已經在原有文書(shu) 基礎上,增加了幾個(ge) 新的“快問快答”式的填空題。
Common申請表的主文書(shu) 是總體(ti) 上呈現學生的形象,也就是讓學校先快速認識這個(ge) 人。附加文書(shu) 就是每一個(ge) 學校更具體(ti) 地想要從(cong) 學生身上獲取的信息。
這些題目的變化,也通常意味著大學在考察學生的偏好和關(guan) 注點上有了調整。了解這些變化,對於(yu) 學生了解目標學校的喜好,以及規劃自己的活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yi) 。
01、淡化選擇專(zhuan) 業(ye) 和選擇學校的原因
很多TOP30的學校並不特別問Why Major或者Why School的文書(shu) 。
本身學校對於(yu) 自己為(wei) 什麽(me) 優(you) 秀心知肚明,學生把學校專(zhuan) 業(ye) 誇一遍沒有意義(yi) 。另外很多私立學校也是淡化專(zhuan) 業(ye) 、強調通識教育的,即使問學術興(xing) 趣,也是一些簡短的文書(shu) 。
非常熱門的紐大今年就順應了這個(ge) 趨勢。
NYU附加文書(shu) 題 · 舊
We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your interest in NYU. What motivated you to apply to NYU? Why you have applied or expressed interest in a particular campus, school, college, program, and or area of study? If you have applied to more than one, please also tell us why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se additional areas of study or campuses. We want to understand - Why NYU? (400 word maximum)
我們(men) 想知道更多關(guan) 於(yu) 您對紐約大學的興(xing) 趣。是什麽(me) 促使你申請紐約大學?你為(wei) 什麽(me) 申請你所選定的校區、學院、專(zhuan) 業(ye) 或課程?如果你申請了不止一個(ge) 項目,也請告訴我們(men) 你為(wei) 什麽(me) 對這些額外的項目感興(xing) 趣。我們(men) 想了解--為(wei) 什麽(me) 是紐約大學?(400字)
NYU附加文書(shu) 題 · 新
NYU was founded on the belief that a student’s identity should not dictate the ability for them to access higher education. That sense of opportunity for all students, of all backgrounds, remains a part of who we are today and a critical part of what makes us a world class university. Our community embraces diversity, in all its forms, as a cornerstone of the NYU experience.We would like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your experiences would help us to shape and grow our diverse community. Please respond in 250 words or less.
紐大的創立來自於(yu) 我們(men) 一直堅信的理念—學生的身份不應決(jue) 定他們(men) 接受高等教育的能力。這條理念貫穿至今,也是使我們(men) 成為(wei) 世界一流大學的關(guan) 鍵因素。我們(men) 的社區擁護各種形式的多樣性,並將其作為(wei) 在紐大讀書(shu) 的重要體(ti) 驗。我們(men) 想更好地了解你的經曆將如何幫助我們(men) 塑造和發展我們(men) 的多元化社區。請用250字以內(nei) 的文字回答。
以前學生在寫(xie) 這道題的時候,總是會(hui) 講到自己的專(zhuan) 業(ye) 和職業(ye) 目標,研究紐大提供了哪些課程、科研、實習(xi) 、就業(ye) 資源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也會(hui) 有學生搜腸刮肚挖掘一些自己和紐大奇妙的因緣際會(hui) ,訴說自己是如何很早就下定決(jue) 心選擇紐大。
可能也正是很多很多學生已經把學校的課程反反複複寫(xie) 了很多遍,把紐約這個(ge) 城市能提供的機會(hui) 講了很多很多遍,已經沒有任何新的內(nei) 容能夠給招生官足夠的新鮮感,才終於(yu) 導致這個(ge) 題目在今年被換掉。
對應,新的文書(shu) 題目就給了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獨特性的空間。
也許學生在學校裏推動過針對少數群體(ti) 的平權活動,也許學生發起過救助寵物的計劃,或者這個(ge) 學生雖然沒有這些看起來高大上的活動,但有一些少數派或者真的花費了很多時間的愛好、運動、特長…
這些真正屬於(yu) 學生自己創意的內(nei) 容成為(wei) 了這個(ge) 題目最好的素材。雖然字數減少了,但相比於(yu) 之前集中分析自己的專(zhuan) 業(ye) 選擇和紐大的課程體(ti) 係,這道題反而給了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間。
當然,這也就導致沒有真正自己做活動的學生想不出來可以寫(xie) 的素材。
與(yu) 紐大的文書(shu) 題目變化相似的還有範德堡大學。
之前的文書(shu) 是一篇不限定主題的,讓學生任意闡述一項自己的活動的activity essay.
Please briefly elaborate on one of you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r work experiences. (200-400 words)
有一部分想要“偷懶”的學生把一部分自己why major的文書(shu) 回收利用給這題,講自己很重要的一段學術科研經曆經曆作為(wei) 這題的素材。
但現在的文書(shu) 變成了二選一:
Vanderbilt offers a community where students find balance between their academic and social experiences. Please briefly elaborate on how one of you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r work experiences has influenced you.
範德堡大學是一個(ge) 能夠讓學生在學術和社活動中找到平衡的地方。請簡要闡述你的一項課外活動或工作經曆對你的影響。
Vanderbilt University values learning through contrasting points of view. We understand that our differences, and our respect for alternative views and voices, are our greatest source of strength. Please reflect on conversations you’ve had with people who have expressed viewpoints different from your own. How did these conversations/experiences influence you?
範德堡大學重視學生在不同觀點的碰撞中學習(xi) 。我們(men) 知道,我們(men) 的差異,以及我們(men) 對其他觀點和聲音的尊重,是我們(men) 最大的力量來源。請思考你與(yu) 那些表達了與(yu) 你不同觀點的人的對話。這些對話/經曆是如何影響你的?
和紐大一樣,現在題目的引導大家更多去闡述自己和周圍環境,所在群體(ti) 的影響。和紐大文書(shu) 題目的調整有異曲同工之妙。
02、需要“急智” 的填空題增加
北卡從(cong) 去年開始增加了需要學生用25個(ge) 單詞以內(nei) 一的句話回答的短問題。去年是4題,今年不僅(jin) 增加到5題,還在去年基礎上調整了一些細節。
One family, friend, or school tradition I cherish…我珍視的一個(ge) 家庭、朋友或學校傳(chuan) 統是…
If I had an extra hour in every day, I would spend it…
如果我每天有額外一小時,我會(hui) 把它花在…
If I could travel anywhere, near or far, past, present or future, I would go…
如果我可以去任何地方,無論遠近,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我會(hui) 去選擇去…
The last time I stepped outside my comfort zone, I…
上次我走出我的舒適區時,我...
People who meet me are most likely to notice...and least likely to notice...
見到我的人最有可能注意到......而最不可能注意到......
弗吉尼亞(ya) 大學今年的文書(shu) 題目相比於(yu) 以前也變得非常輕量化。以前是兩(liang) 題250字的文書(shu) ,今年題目變化不大,但是變成了一篇110字,加兩(liang) 篇60字的小文書(shu) 。60字的文書(shu) ,其實也就是2-3句話。
對於(yu) 以上這些變化,我當然是雙手讚成。
讚成的原因並不是因為(wei) 字數減少,學生和我們(men) 的工作量降低。相反,字數少的文書(shu) 很多時候寫(xie) 起來是更困難的。
我讚成的原因是因為(wei) ,我覺得這是學校“文書(shu) 審美”的一種升級。
沒錯,文書(shu) 是有所謂的審美的。
有些學校的附加文書(shu) 大而籠統,要學生大幾百字洋洋灑灑地回答為(wei) 什麽(me) 選擇這個(ge) 專(zhuan) 業(ye) 。也有些學校為(wei) 了讓學生寫(xie) 100字文書(shu) 內(nei) 容,文書(shu) 題目反而鋪墊了一兩(liang) 百字,就是為(wei) 了準確告訴學生為(wei) 什麽(me) 他們(men) 真的在意這個(ge) 問題。
UNC問的這些小的題目,就會(hui) 讓學生感覺大學是真的想要了解他們(men) 的方方麵麵。對應地,當這個(ge) 學生被錄取的時候,也會(hui) 覺得是因為(wei) 自己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真的匹配這個(ge) 學校。
兩(liang) 種文書(shu) 題目一對比,大家就能明白什麽(me) 是文書(shu) 審美。
最後,回到高一高二學生身上。這些變化到底對高一高二學生的培養(yang) 有什麽(me) 啟發。
01、好學生會(hui) 麵臨(lin) 更大挑戰
所謂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好學生就是校內(nei) 成績好,標化不弱,有一定競賽和科研經曆的學生。
標化、GPA、科研競賽誠然是申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如果這些要素占據了學生全部的時間,學生沒有一點真正的生活體(ti) 驗,那在最後申請季文書(shu) 創作過程中就注定會(hui) 無比辛苦。
這些學生在一部分更加分控,更偏向學術科研,以及招生官數量相對不足的公立學校申請中,往往能有比較好的結果,但麵對越來越多需要創意、需要個(ge) 性化經曆作為(wei) 文書(shu) 素材的申請時,就越難順利錄取。
高一和高二的學生這個(ge) 時候仍然有充分的時間完善自己的規劃,而高三的學生在這個(ge) 時間點,就需要根據學校的文書(shu) 特點,慎重選擇自己的目標。
02、“以終為(wei) 始”地思考高中規劃
很多人都喜歡說“以終為(wei) 始”,也就是根據申請要求來倒推規劃中應該做什麽(me) 。
但這種倒推不是簡單得說申請表格上需要我填10個(ge) 活動,我就做10個(ge) 活動、看到以前學生有某項競賽,我也一定要有某項競賽。
正確的倒推,是去根據申請表格和文書(shu) 題目反過來想我需要在高中這三年積攢哪些方向的素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問學生為(wei) 自己所在的社區和群體(ti) 做過什麽(me) 貢獻的時候,那規劃中就必須要有能夠產(chan) 出這部分素材的活動。
如果一個(ge) 高中生隻活在學校、家裏、培訓機構,過三點一線的生活,那沒有沒有足夠的素材應對高難的申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