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邊緣理科”這個(ge) 概念。美本申請在過去5-10年的難度提高了好幾倍,其中一個(ge) 原因是申請人數在持續上漲,這就造成了一些無意義(yi) 的內(nei) 卷,尤其是熱門理工科專(zhuan) 業(ye) 的,數理化生計算機工程……對於(yu) 大部分的美本留學家庭來說,投入回報比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這也會(hui) 進一步加速熱門理工科專(zhuan) 業(ye) 的內(nei) 卷。
在這種情況下,大約5年前“曲線救國“的概念開始出現:由本來的理科轉變為(wei) 申請人文社科。大家都知道我們(men) 哈耶普團隊是硬核理工科申請的踐行者,對於(yu) 曲線救國,我們(men) 是不太讚成的。誠然,“彎道超車”是一個(ge) 美好的願景,但是當大家都選擇這條路的時候,也會(hui) 造成道路擁擠。再者,明明是一個(ge) 理科生,你的活動、擅長科目都是理科的形象,硬拗文科也是別扭的。最最重要的,這樣會(hui) 浪費一些時間讓學生做一些不太擅長或者並不喜歡的事情,長久來看也不利於(yu) 長遠發展。
我們(men) 更加建議學生以及家長,打開你們(men) 的申請格局,理科生有理科生典型的特點,更好的方式是探索邊緣理科,利用自己的優(you) 勢和長板,同時也有機會(hui) 回到傳(chuan) 統的硬核理科申請,或者入學之後轉專(zhuan) 業(ye) 也會(hui) 更自然。
那到底有哪些邊緣理科專(zhuan) 業(ye) 更適合傳(chuan) 統理科理工科學生去探索甚至申請呢?
舉(ju) 一些例子:
-
【物理類】:天文學、天體(ti) 物理學、地球物理學等
-
【生化類】:環境科學、生態學、生命科學、植物學、農(nong) 學、海洋生物、昆蟲學、古生物學、公共健康衛生、營養(yang) 學、食品科學等
-
【地理類】:地球與(yu) 行星科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測繪科學與(yu) 技術、地質資源與(yu) 地質工程、可持續發展等
其實邊緣理科有很多,我們(men) 經常會(hui) 翻看學校官網,每年都會(hui) 有新增專(zhuan) 業(ye) 和取消專(zhuan) 業(ye) 的變更,回頭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們(men) 也可以來跟大家整理聊聊美國大學的專(zhuan) 業(ye) 設置。
Q、那如果選擇了邊緣理科,我們(men) 學生的規劃的競賽活動是不是更難呢?
A、答案其實是否定的,誠然,我們(men) 日常聽到的數理化生會(hui) 有更多的比賽,無論是人人都有的AMC還是需要一定基本功的高數聯,說出此類的競賽,我們(men) 可能如數家珍。但是如果選擇邊緣理科,首先這些比賽並不是你就不可以參加了,比如我們(men) 選擇的申請方向是環境科學,那他依舊是屬於(yu) 生化的學科領域,生化類的競賽你依舊可以參加;同時,你還可以做更多有意思的個(ge) 性化活動,等於(yu) 你在生化類選了一個(ge) 小方向,在這個(ge) 小方向上做深度研究,無論是科研還是活動,你都有屬於(yu) 你自己視角的故事和獨特感悟,甚至某種程度上是規避了我們(men) 家長一直擔心的活動同質化現象。
在這裏我們(men) 給家長們(men) 分享一個(ge) 去年的”邊緣理科“錄取案例,來自金中中美的張同學,在ED階段以”地球科學“專(zhuan) 業(ye) 成功錄取康奈爾文理學院。張同學在專(zhuan) 業(ye) 探索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對於(yu) 大學專(zhuan) 業(ye) 的選擇也是經曆過了轉換,隨著時間推移和高中課程體(ti) 係的進階,才一步一步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申請和就讀方向。
和很多理科還不錯但沒有突出科目優(you) 勢的男孩子一樣,張同學的高一是以數學專(zhuan) 業(ye) 作為(wei) 主要目標的,因此他參加了一係列數學競賽:哈麻HMMT,數學建模HIMCM,美國數學AMC,杜克數學DMM等,這些競賽的表現中規中矩,皆有獲獎但都不是大獎;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數學競賽,以及在頂尖純數夏校Ross的申請上,他開始感受到了疲倦,他開始反思這條數學的線路是不是適合他。這點在Ross羅斯數學營的申請上顯得尤其突出,他發現他可以解出複雜的數學題,但是在近乎於(yu) 靈魂拷問的文書(shu) 題目回答上,他感到卡住了。他開始意識到,數學並不是他願意一直走下去的方向。
於(yu) 是,我們(men) 安排了一次長達幾小時的麵談,通過研究各個(ge) 大學的網站、對比他的高中成績單、把他的童年成長經曆和目前的興(xing) 趣愛好、平時閱讀的書(shu) 籍,方方麵麵的因素全部匯總討論了一遍,我們(men) 找到了一個(ge) 可以把他理科不偏科的優(you) 勢和他對地理的熱愛天衣無縫結合起來的專(zhuan) 業(ye) :地球科學。
在我們(men) 的進一步探索後,我們(men) 發現地球科學是一門需要理科全麵發展的綜合型學科,同時它更看重學生對於(yu) 環境的熱愛、對自然的憧憬、人文關(guan) 懷等基本素質。張同學在地球科學方麵所做的活動有:大氣監測和水資源的實習(xi) 、地理地質科研論文、康奈爾兩(liang) 門地球科學相關(guan) 夏校課程、以及眾(zhong) 多和地理有關(guan) 的個(ge) 人興(xing) 趣愛好,在這裏我就不做展開。
那現在張同學已經就讀大一三個(ge) 月了,他對於(yu) 他的專(zhuan) 業(ye) 選擇有什麽(me) 新的想法嗎?我們(men) 和他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guan) 係,基本上一周都能聊上一小會(hui) 兒(er) 。他告訴我們(men) :
1. 他現在是CS和地球科學雙專(zhuan) 業(ye) ,CS不僅(jin) 是為(wei) 了將來就業(ye) 考慮,更多地還是因為(wei) CS也是地球科學很重要的學科支持;
2. 康奈爾的學業(ye) 壓力也非常大,基本上每天都要學到非常晚,理科的壓力也是比較大的;
3. 他依然非常確定地球科學是他熱愛的方向和事業(ye) ,同時他也繼續夯實理科基礎,這點非常的重要。
我相信大家都能從(cong) 他的案例裏收獲一些靈感,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方向、如何理性的分析該專(zhuan) 業(ye) 所需的硬件能力和基本素養(yang) 、如何在高中階段搭建這些能力,這都是我們(men) 所有學生從(cong) 高一開始就要思考的問題。
Q、那有些家長擔心啊,讀邊緣理科專(zhuan) 業(ye) 相較於(yu) 數學、工程、計算機等這些大熱是不是後麵就業(ye) 的話會(hui) 有影響呢?未來我要讀研究生的話可選專(zhuan) 業(ye) 會(hui) 不會(hui) 受到限製?
A首先,我要跟各位家長明確一個(ge) 概念,美本申請裏麵的申請專(zhuan) 業(ye) 、就讀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專(zhuan) 業(ye) 可以是完全不一樣的,你申請的是邊緣理科專(zhuan) 業(ye) ,你入讀的不一定就是這個(ge) 專(zhuan) 業(ye) ,那哪怕我後麵真的就是以、邊緣理科專(zhuan) 業(ye) 畢業(ye) 了,在申請研究生的時候,隻要你的大學選課是符合研究生入學要求就可以了,並不會(hui) 影響後續深造。
Q、那什麽(me) 樣的人適合留在傳(chuan) 統硬核理工科賽道,什麽(me) 樣的學生可以嚐試邊緣理科呢?
A、如果你現在才初三或者是新高一,處理目前的課業(ye) 還算輕鬆,那麽(me) 你可以先做一點嚐試傳(chuan) 統理工科競賽,如果它在並不會(hui) 占據你過多精力的情況下取得還不錯的成績,那麽(me) 你可以留在傳(chuan) 統賽道上繼續走走看;
如果基礎的競賽你已經需要耗費很多心力在課外培訓上了,可能你要慎重考慮一下,你是否可以競爭(zheng) 過那些競賽大佬,這時候如果又堅定要走理工科路線,邊緣理科不妨是一個(ge) 不錯的選擇。
Q、如果選擇了邊緣理科,頭部學校錄取概率會(hui) 不會(hui) 更高?
A、所有的錄取,本質上都是一場供需關(guan) 係的博弈,專(zhuan) 業(ye) 之所以難申請本質上也是因為(wei) 申請的人數太多,加上申請專(zhuan) 業(ye) 的門檻比較高,所以就導致難上加難。所以,這個(ge) 邊緣理科是不是錄取會(hui) 更高,它是一個(ge) 相對概念,是相對於(yu) 硬懟理工科來說的。
最後,關(guan) 於(yu) 專(zhuan) 業(ye) 選擇,我們(men) 想跟大家分享幾個(ge) 觀點:
1、 首先我們(men) 要了解專(zhuan) 業(ye)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本身是學什麽(me) 的,有什麽(me) 樣的基礎學科要求,核心課程設置是什麽(me) ,哪些行業(ye) 會(hui) 青睞這些專(zhuan) 業(ye) 人才。
2、 其次,跨學科的概念要建立,當今社會(hui) 需要的是複合型人才,有意識地培養(yang) 綜合能力將來才能走得更久。
3、早點開始準備,早一點做專(zhuan) 業(ye) 探索,你的試錯機會(hui) 就會(hui) 越多,回頭或者調換賽道的時間就會(hui) 更寬裕,同時對於(yu) 學校與(yu) 專(zhuan) 業(ye) ,你的理解也會(hui) 比別人更深入。
4、利用好周圍父母親(qin) 朋資源,除非我們(men) 的學生有非常明顯的學科特長或者是很早就堅定了自己的學科方向,不然我們(men) 更建議學生多聽一聽過來人的經驗,汲取周圍的資源為(wei) 自己所用,可能會(hui) 事倍功半。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