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wei) 大家帶來分享的是本屆剛剛斬獲牛津大學 物理專(zhuan) 業(ye) offer的季同學,他說:申請這件事就像小馬過河,要學會(hui) 自己去摸索。
01、物理學習(xi) 是一種不斷探索的旅程
對我來說物理學習(xi) 是一種不斷探索的旅程,無論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現象,還是宇宙中的奇觀,背後所涉及的物理知識都令我著迷。我喜歡通過數學的知識來解開這些物理現象的謎團,享受用從(cong) 數學角度來描述和理解它們(men) 的過程。
舉(ju) 個(ge) 簡單的例子,我會(hui) 思考為(wei) 什麽(me) 彩虹在某個(ge) 角度看會(hui) 比較清晰,這就需要計算彩虹的最佳視角。與(yu) 其采用工程方法,通過多次實驗和計算來找到答案,我更傾(qing) 向於(yu) 使用幾何方法進行計算,它能夠將物理現象轉化為(wei) 直觀可視的圖形和數學表達,幫我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從(cong) 而揭示背後隱藏的規律和關(guan) 聯。
總的來說,我非常喜歡通過數學方法來探索物理學,這種計算和描述的方式可以使我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現象。因此,我最終決(jue) 定申請牛津大學。雖然牛津劍橋物理方麵的學術實力不分伯仲,比起劍橋自然科學廣泛地探索不同學科來說,我更傾(qing) 向於(yu) 牛津的純物理專(zhuan) 業(ye) ,可以讓我更加專(zhuan) 注於(yu) 學習(xi) 和探究物理學知識。
圖片來源 QS官網
02、在文書(shu) 中要展示自己的學習(xi) 經曆和感悟
可能很多同學對於(yu) 寫(xie) 文書(shu) 會(hui) 有誤區,認為(wei) 在文書(shu) 中堆砌一些“高大上”的科研實踐活動會(hui) 對申請有幫助。但其實作為(wei) 一名高中生,在物理這個(ge) 領域,很難做出一些很深入的研究。所以我認為(wei) 大家可以把重點放在文書(shu) 中展示自己的學習(xi) 經曆和感悟,通過講述自己的學習(xi) 經曆,招生官可以更直觀地了解我們(men) 的學習(xi) 態度和學術能力。
我文書(shu) 中更多強調的是自己在物理學習(xi) 方麵的真情實感,例如學習(xi) 曆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詳細描述了是如何一步步解決(jue) 這些問題的。當時為(wei) 了可以更全麵地理解物理並用更強大的數學工具去解決(jue) 問題,我特意看了《普林斯頓微積分讀本》這本數學方向的書(shu) ,這裏也推薦給各位對數學和物理感興(xing) 趣的同學~
在寫(xie) 文書(shu) 的過程中我基本上沒遇到特別困難的問題,主要是表達上不夠精簡,有時候語言邏輯會(hui) 有一些問題,對此我也做了很多的修改和完善,加起來大概也改了7、8稿。因為(wei) 那時候距離遞交截止時間越來越近了,所以我也有點焦慮,一直在“摳細節”做各種修改。
不過相對於(yu) 其他學科的文書(shu) ,我個(ge) 人認為(wei) 物理方麵的文書(shu) 並不難寫(xie) ,重要的是可以找到自己感興(xing) 趣的知識點寫(xie) 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寫(xie) 好文書(shu) 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這確實是一個(ge) 比較“磨人”的過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經曆,所以大家一定要預留足夠的的時間,耐心準備文書(shu) 環節。
03、知識的積累需要時間和過程來鋪墊
申請過程中,除了物理方向的BPhO之外,我還特意去參加了STEP 2。雖然STEP 2可能更適合申請數學方向的同學參加,但是數學是所有理科的基礎,我當時想著可以挑戰一下自己就報名了。相比之下我感覺STEP所涉及的數學知識其實是高於(yu) 物理申請過程中所需要的數學能力的,大家在學有餘(yu) 力時間充足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參加拓展自己的數學思維。
對於(yu) 物理方向的申請者,我認為(wei) BPhO是“門檻”,它的題型其實和牛津物理入學筆試PAT很類似,可以說是互通的,所以在準備BPhO的過程其實也是同時在為(wei) 後續的筆試打基礎。而且BPhO的題目也需要較強的技巧性,平時練習(xi) 做題改錯的過程可以拓展物理學科思維並且學到很多新的解題技巧。
準備PAT主要就是做past papers,這裏我也有一個(ge) 小建議,大家不要一次性把所有的卷子都刷完,我預留了近兩(liang) 年的兩(liang) 套題在考前一周做模擬,可以保持做題手感。PAT筆試的時間一直都比較緊張,我在正式筆試時也提前兩(liang) 分鍾才做完所有題目,大家平時練習(xi) 時一定要嚴(yan) 格控製做題時間,從(cong) 第一題開始就給自己設置時限。不過也不要因此在筆試時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PAT個(ge) 別題目比較靈活的,不按套路出牌,但稍加思考還是可以做出來的。
我個(ge) 人認為(wei) PAT難度每年整體(ti) 不會(hui) 有太大變化,今年比去年的題目稍微簡單一點對於(yu) 筆試的準備,大家不要認為(wei) 僅(jin) 僅(jin) 依賴於(yu) 考前瘋狂刷題來衝(chong) 刺就可以過關(guan) 。因為(wei) 知識的積累需要時間和過程來鋪墊,隻有製定長期計劃並不斷練習(xi) 和鞏固所學知識,這樣才能在筆試中取得好結果。
04、麵試時放鬆心態積極和教授互動
筆試結束就是最終的麵試環節了,不得不說我的麵邀來的超級超級晚,周三麵試,我周一才收到麵邀這裏也提醒各位,其實從(cong) 筆試結束就可以開始準備麵試,不要等到麵邀來了再做準備,如果是我這種情況,時間肯定來不及。
在等麵邀的這段時間我的心態也受到了巨大的磨煉,當時身邊人基本上都收到了郵件就我沒有,當時我也去一些申請論壇上查找相關(guan) 信息,發現其實和我申請同一個(ge) 學院的人基本上都沒收到,也算鬆一口氣。
其實大家在準備筆試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試著每做一道題就用英文再複述一遍,養(yang) 成把解題思路說出來的好習(xi) 慣。此外我認為(wei) 對於(yu) 麵試準備最好的方式還是做模擬麵試,我前前後後差不多做了有20多次模麵。一開始我一直擔心自己的口語有問題,麵試時教授不能聽懂我的表述,但其實在模麵中我發現一邊說話再配上一些肢體(ti) 語言,教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大家不用緊張,麵試時盡管大膽開口說就可以了~到了正式麵試的前兩(liang) 天可以稍微放鬆一下,以一個(ge) 輕鬆的心態參加麵試。
可能是因為(wei) 模麵做的多,我在正式麵試時心態非常放鬆,就算是回答錯了也沒有很緊張,及時跟著教授的思路改正就好。這裏也給大家提個(ge) 醒:每場麵試前一定要及時調整好設備。我第一場麵試時因為(wei) 手寫(xie) 板臨(lin) 時出現問題,和教授溝通過這個(ge) 情況後,好在教授沒有很嚴(yan) 格,當時是半口述半寫(xie) 在紙上再舉(ju) 起來給教授。整體(ti) 來說我參加的三場麵試遇到的教授都很友好,問的題目難度也都是在我所掌握的知識範圍內(nei) 。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在麵試時要注重要和教授互動,積極溝通,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在麵試中盡可能展現出自己的優(you) 勢。
05、申請這件事就像小馬過河要學會(hui) 自己去摸索
申請期間我們(men) 可能會(hui) 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和建議,我在申請前其實也看了很多別人的申請心得,但其實有時候別人的經曆未必適用於(yu) 自己,每個(ge) 人的背景、興(xing) 趣和目標都是獨特的,盡管他人的經驗可以提供參考和啟發,但仍然需要保持獨立思考,並對自己的興(xing) 趣和優(you) 勢有清晰的認識,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做出適合自己的規劃。
沒有人的申請是一帆風順的。我在申請時文書(shu) 筆試麵試,每個(ge) 環節都遇到過問題。比如筆試刷題有的卷子分數特別低;麵試遲遲收不到麵邀等等……所以大家在申請中一定要穩住心態!
焦慮是肯定的會(hui) 有的,但不要過度焦慮影響自己的狀態。如果遇到問題或困難自己解決(jue) 不了,可以身邊的老師或者朋友尋求幫助和建議,不要獨自承受壓力和困境。我也非常感謝每一位申請季幫助過我的老師們(men) 和朋友們(men) ,感謝大家的陪伴和支持~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