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霸offer風采訪談專(zhuan) 題中,成功斬獲英國G5大學offer的學長學姐們(men) 將娓娓道來他們(men) 的名校申請之路,回憶申請所涉及的專(zhuan) 業(ye) 方向選擇、college選擇、文書(shu) 、筆試、麵試等各環節的種種經驗,激勵學弟學妹們(men) 衝(chong) 擊夢想中的世界TOP大學。
我叫Holly,現在已經收到了劍橋、UCL、愛丁堡和華威的純經濟專(zhuan) 業(ye) offer。我平時喜歡拚拚圖,我喜歡挑戰困難的拚圖,拚拚圖可以讓我放鬆下來。
我的大學及專(zhuan) 業(ye) 選擇
我申請了英國、美國和香港的大學。英國方向,我申請了劍橋大學的Homerton學院。我喜歡規模較大的學院,我能夠擴大我的社交圈子。我查閱了往屆錄取人數和今年的錄取計劃和學院的聲譽。我沒有選擇三一學院或者丘吉爾這樣非常有名的學院,這些學院的競爭(zheng) 非常激烈。
相比於(yu) 這些曆史悠久的學院,Homerton的整體(ti) 風格更加開放和包容,體(ti) 育和音樂(le) 活動也非常豐(feng) 富。它給人的印象是簡單而快活的,我覺得這與(yu) 我的個(ge) 人形象比較相符,我相信這將有助於(yu) 我更好地融入學院生活。
在高一時,我才確定了自己的專(zhuan) 業(ye) 選擇。我的父母都在銀行工作,這使得我對金融領域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當時,我並能很好地區分金融、銀行業(ye) 和經濟學,我籠統地認為(wei) 它們(men) 是同一個(ge) 領域。通過後來的學習(xi) ,我逐漸明確了它們(men) 之間的差異。我認為(wei) 經濟學是從(cong) 一個(ge) 更宏大的角度與(yu) 政治掛鉤,而這正是我真正熱愛的領域。因此,我確認經濟學是我未來學習(xi) 的方向。
我認為(wei) 在大學裏學到的不僅(jin) 僅(jin) 是知識,還包括一些社交技巧和自主能力。當我具備這些學習(xi) 能力時,我相信我可以嚐試許多僅(jin) 在新聞中聽說過的領域。實際上,我並不一定要從(cong) 事與(yu) 經濟金融密切相關(guan) 的工作,我更喜歡挑戰一些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比如最近非常熱門的編程和IT行業(ye) 。
我認為(wei) 經濟是一門能夠滲透到人們(men) 生活中、可以融合各個(ge) 學科的行業(ye) 。各行各業(ye) 如果沒有經濟作為(wei) 支撐,都無法發展起來。因此,我在大學期間打算修一些我喜歡的專(zhuan) 業(ye) 課程,將其作為(wei) 第二誌願或第二專(zhuan) 業(ye) 。
我的日常學習(xi) 規劃
我在小升初時就已經製定了出國留學的計劃,特別注重加強了自己在英語方麵的學習(xi) 。五月份國際考試的時候壓力非常大。在高二那年的五月份,A Level和AP的大考恰好同時進行,我需要同時準備這兩(liang) 個(ge) 考試。
那時,我已經考到了A2級別,開始接觸難度較高的內(nei) 容,因此我需要認真合理地安排我的時間。此外,我還需要確保在學校上課期間出勤率正常。我就利用課間和午休時間抽空做題。我也充分了解了這兩(liang) 個(ge) 考試體(ti) 係之間的相似性和互補性,以提高我的效率。
我的伟德betvlctor1946經驗
我曾參加過IEO、EEO、NEC、LIBF和FBLA競賽,還參加過一些阿斯丹的商賽。除此之外,我還參加過論文寫(xie) 作競賽,但個(ge) 人認為(wei) 這些競賽對寫(xie) 作能力並沒有很高要求,更多的是考察對知識點的掌握、答題能力和演講的能力。
我最有成就感的兩(liang) 個(ge) 競賽是IEO和EEO,這兩(liang) 個(ge) 競賽在後續環節中越來越有趣味性。初始選拔階段通常是單選或一些簡單的簡答題進行學術評估。經過學術評估後,IEO和EEO采用了不同的方式進行進一步測試。
例如,EEO給我提供了一個(ge) 案例,要求我進行商業(ye) 分析並陳述個(ge) 人觀點。最後的問題是,如果我要經營一家咖啡店並拓展麵包業(ye) 務,我需要做哪些準備。我認為(wei) 這個(ge) 研究過程已經超出了比賽本身的意義(yi) ,它擴展了我的能力。我學會(hui) 了閱讀公司財報和一些企業(ye) 需要提交的年度報表,並總結出我認為(wei) 最合適的方案進行呈現給評委們(men) 。到達決(jue) 賽時,時間線已經非常長,初賽與(yu) 決(jue) 賽之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年,我覺得對我來說仍然是相當有幫助的。
比賽的最後階段還有答題的形式進行的筆試,官方給出了一個(ge) 涵蓋了許多超出國際課程範圍內(nei) 容的知識點清單。由於(yu) 時間非常緊迫,要完全掌握清單上的所有新知識幾乎是不可能的。
最後的成績是根據小組內(nei) 成績最高的兩(liang) 個(ge) 人綜合計算的,因此,我們(men) 小組的四個(ge) 成員需要分工合作,每天熬夜自學。
我參加的拓展學習(xi) 項目
這種學術項目對我的提升非常大,但同時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我參加這個(ge) 項目中,教授涉及大數據相關(guan) 的計量經濟學,但統計方麵的知識已經遠遠超過一個(ge) 高中生應該掌握的難度。
第一節課過後,我大致能聽懂經濟學部分,並能根據我的常識和已學知識進行拓展。但統計部分還是很困難。每次課後,我會(hui) 記錄下教授提到的專(zhuan) 業(ye) 術語,並在課後逐一查閱。為(wei) 了跟上課程,我還報了一個(ge) 網上的統計相關(guan) 班。教授上課的時候不會(hui) 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使用這些程序。
有時我會(hui) 抄寫(xie) 筆記,記錄下教授的操作,然後自己嚐試。如果出錯,我就會(hui) 上網尋找錯誤的原因,或者向助教尋求幫助。一開始,我並不能適應這種授課方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對教授講授的知識點的熟悉,我慢慢開始思考教授所研究的項目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這個(ge) 項目激發了我。平時我的學習(xi) 成績還不錯,但上這門課時,我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感覺自己什麽(me) 都做不好。這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我,讓我更加努力,讓我意識到外麵的世界有更優(you) 秀的人存在。我的導師本身就是劍橋大學的教授,這也使我對這所大學產(chan) 生了好奇。
我想知道在那裏學習(xi) 的學生聽這樣的教授講課時,對項目會(hui) 作何反應,是否有比我更完備、更完善的方案來解決(jue) 教授提出的問題,以及他們(men) 的課堂互動是怎樣的。同時,這也讓我意識到大學的課程確實很困難,我要不斷提醒自己不能鬆懈,要在這段時間裏豐(feng) 富自己的知識。
我的PS撰寫(xie) 經驗
我的PS的框架和所撰寫(xie) 的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內(nei) 容,都是與(yu) 老師反複商討後確定的。老師會(hui) 幫我修改一些寫(xie) 作或語言方麵的問題,以使語言更加流暢和專(zhuan) 業(ye) 。我首先要體(ti) 現我對經濟學的熱愛。
我認為(wei) 可以通過個(ge) 人的感受,比如在生活中你覺得經濟可以解決(jue) 哪些問題,或者你認為(wei) 經濟的實際應用在哪些方麵。在文中要表達出真實的感受。
此外,我也會(hui) 提及一些在學術上對經濟的了解,比如我參與(yu) 的競賽經曆和論文撰寫(xie) 經曆,並通過這些經曆清晰地闡述撰寫(xie) 論文和獲獎後的感受。我認為(wei) 這樣可以讓相關(guan) 負責人感受到我對經濟學的真誠熱愛,而不是僅(jin) 僅(jin) 因為(wei) 學校的聲譽而隨便選擇一個(ge) 學科報考。
我的TMUA備考經驗
TMUA筆試主要涉及AS課程的知識點。在知識點上,考試並不會(hui) 過分難倒我們(men) ,例如微積分和一些簡單的統計學。但對於(yu) A Level考生來說,考試涉及一些平麵和立體(ti) 幾何問題,可能會(hui) 在圖形方麵遇到一些困難。
因此,在備考過程中,首先可能會(hui) 遇到一些與(yu) 數學相關(guan) 的生僻詞,如果在往屆的題目中遇到不了解的詞匯,就需要自己先查閱資料。考試時,這些生僻詞基本上會(hui) 反複出現。其餘(yu) 的備考方法是通過官方網站刷題。最好在刷題之前先與(yu) 老師進行知識點的梳理。事實上,官方網站提供的真題比較少,相當於(yu) 我們(men) 的練習(xi) 機會(hui) 也較少。
今年的TMUA考試相當困難,我覺得它是這些年來最難的一次。我斷定TMUA的難度在逐年增加,包括今年的paper1有很多計算題。而且TMUA不允許使用計算器,因此在平時練習(xi) 時也不能偷偷使用計算器。有時為(wei) 了節省時間,我會(hui) 在練習(xi) 時可能會(hui) 使用計算器。但是到了考場上,你會(hui) 發現TMUA的考試時間非常緊張。
因此,對於(yu) 計算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可能容易在最後一步得出答案時出錯。此外,TMUA是選擇題形式,出現一點偏差就會(hui) 導致一道題浪費掉很多時間。一直認為(wei) TMUA的題目是按照從(cong) 簡單到難的順序排列的。但今年的題目在第16或17題左右突然冒出了一道比較新穎的題目,是我完全沒見過的題目,這也導致我浪費了一部分時間。因此,我建議在處理TMUA的問題時一定要合理安排答題時間。
我的劍橋麵試經驗
起初,我對這所學院的問題方向一無所知,也沒有報名參加課程。我收到的兩(liang) 次麵試都是關(guan) 於(yu) 特定科目的,於(yu) 是我認為(wei) 學術性可能比較重要。
因此,我找出了我的經濟學A Level教材。我從(cong) 經濟學U1開始重新閱讀教材,並做筆記,相當於(yu) 重新學習(xi) 一遍。完成複習(xi) 後,我報名參加了機構的麵試課程,機構為(wei) 我安排了不同的老師,進行模擬麵試以及針對一些綜合性問題的輔導和提升。在這個(ge) 過程中,我非常拘謹地參加了第一節課。我不知道會(hui) 麵臨(lin) 什麽(me) 樣的問題,相當於(yu) 在大海中尋找針尖的準備。我寫(xie) 了很多稿子放在身邊,實際上我的預測和老師實際問的問題基本完全不相符。
第一節課老師問了我很多數學繪圖和統計相關(guan) 的問題。上完這節課後,我又翻出了我的S1、S2、S3的書(shu) 籍重新複習(xi) 一遍。參加第二節課的時候,我更有信心了。結果第二節課老師談到了PS相關(guan) 的內(nei) 容,而我沒有準備相關(guan) 的材料,所以暴露了很多漏洞。再加上我準備國際考試已經很久沒有說口語了,我的英語口語退化得很厲害,很多時候我不能準確地表達意思。
課後,我針對我的PS,包括我在PS中提到的論文、知識點和競賽,有意無意地對自己提出一些問題,並用自問自答的方式來準備。機構為(wei) 我提供了不同的老師,每次都麵對陌生的麵試官,就好像是真正的麵試一樣。這個(ge) 課程分為(wei) PS部分和數學、經濟相關(guan) 的題目。在這個(ge) 過程中,我了解了很多以前沒有考慮過的經濟模型。我認為(wei) 麵試官的本意是希望我能夠在麵試時即興(xing) 評價(jia) 這些模型或者即興(xing) 提出解決(jue) 問題的方式。
既然可以提前練習(xi) ,我就更深入地了解了老師給我提供的問題,在課下閱讀了一些相關(guan) 的文章和知識點。這確實讓我在考試時更加自信。包括一些老師提出的題目,雖然肯定不會(hui) 完全與(yu) 真正的麵試相同,但可能有些類似,比如一些數學繪圖題,就會(hui) 比較相似。這樣,在麵試時我就不會(hui) 那麽(me) 緊張,感覺更輕鬆。
我進行了兩(liang) 輪麵試。在第一輪麵試中,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男教授,與(yu) 他的對話過程非常輕鬆愉快。他沒有以一種拘謹的姿態坐在電腦前冷冰冰地看著我,而是用一種歡快的語氣說了句“歡迎參加麵試”,讓我介紹自己,並告訴我這是一場與(yu) 數學相關(guan) 的麵試。他大致介紹了麵試的內(nei) 容,並告訴我下一輪將涉及更多的經濟問題。
所以我感覺一下子緊張的情緒就減輕了一些。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我出現了一些小小的失誤,但是教授糾正了我的錯誤,鼓勵了我。整個(ge) 過程比我想象中要輕鬆得多,沒有我預想中的麵試壓力。
第二輪麵試由兩(liang) 位女教授進行。相對於(yu) 第一輪,這一輪更加嚴(yan) 肅。她們(men) 問了一些完全無法預料的問題,因為(wei) 我覺得這些問題是她們(men) 臨(lin) 場創作的,並且還會(hui) 根據我的回答教授相關(guan) 的知識點。我認為(wei) 我在回答這些問題時表現還不錯。
對於(yu) 一些我不明白的問題,我會(hui) 禮貌地向教授進行追問,詢問我的理解是否正確。教授會(hui) 解釋給我聽,甚至在後期給我一些提示。我發現教授給我的提示都非常有建設性,雖然隻有一兩(liang) 句話,但如果我認真聆聽並深思熟慮,就會(hui) 發現這些提示與(yu) 問題的思路是一致的。
當我收到 offer 時...
我是在1月25日收到的offer。我覺得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非常流利,甚至在第一次麵試的最後,我還和教授開了個(ge) 玩笑。但我認為(wei) 我事先做的準備並不多,而且劍橋本來就是一個(ge) 錄取過程非常難以預測的學校,還有許多比我更優(you) 秀的同學也在申請。所以我是抱有一種蹭到教授兩(liang) 個(ge) 小時課程的心態去麵試,並沒有太多的心理負擔。
劍橋大概是從(cong) 早上6點多開始放榜的,於(yu) 是我一直坐在電腦前等待。實際上,我是在9點多才收到郵件。這個(ge) 過程非常焦慮,尤其是8點左右,其他專(zhuan) 業(ye) 已經開始發布offer了。我一直在不斷刷新郵箱頁麵,而我的導師則在刷新UCAS頁麵。
事實上,UCAS頁麵的更新速度比郵件要快,所以我並不是第一時間自己發現收到了offer,而是我的導師通知我說我被錄取了,我才看到了offer。當時收到offer的時候,我有點沒有反應過來,還是很冷靜的。過了幾天,我才意識到這個(ge) offer非常重要,於(yu) 是我開始研究其他錄取要求的問題。
申請季想感謝的人是誰?
首先我想感謝我的家人。其實我的父母都沒有什麽(me) 海外留學的經曆,但是他們(men) 認真了解了整個(ge) 申請的流程,時間線盯得比我還緊,為(wei) 我的留學做了非常非常多的規劃,考慮了很多很多的因素在裏麵。我還想感謝申請季幫助我的老師們(men) ,我的文書(shu) 老師是特別負責任的,就有時候淩晨還在和我一起改這個(ge) 文書(shu) 。
還有機構的麵試老師,在課題最後五分鍾做總結的時候,她說我是非常非常優(you) 秀的學生,給了我很多鼓勵,在當時壓力非常大的情況下還是非常非常感動的。
學弟學妹們(men) ,我想對你們(men) 說:
首先要在前期準備階段盡早確定未來申請的專(zhuan) 業(ye) 方向,無論是科目還是國家,都應該盡早確定。無論是哪個(ge) 國家的申請,高標化分數都是一個(ge) 很出彩的優(you) 勢。對於(yu) 英國來說,活動反而是次要的考慮因素。
另外,我發現有些非常非常優(you) 秀的同學最終可能沒有被自己心儀(yi) 的大學錄取,我覺得這也有一些運氣成分在裏麵。沒有必要特別執著於(yu) 夢校或者頂尖的大學,隻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都會(hui) 有一個(ge) 好的結果。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