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留學的優勢和劣勢有哪些?

申請香港留學的人越來越多。

學校排名不錯、離大陸近、安全、費用低、學製短、回大陸就業(ye) 認可度高、留在香港工作機會(hui) 多、取消人數配額的“優(you) 才計劃”……都是同學和家長們(men) 考慮的因素。

不過也有人覺得留學香港不如歐美更能體(ti) 驗多元文化,排名更高的學校和更尖端的實驗室也多在英美,香港這麽(me) 卷性價(jia) 比其實不高……

本文就來盤點一下,香港留學的“優(you) ”和“劣”,供大家參考。

01、學校排名

香港的學校數量不多,總計隻有八所公立學校,但排名靠前的不少。以2023年QS排名為(wei) 例,大多數同學申請的“港五”,排名全部在QS全球前100

香港留學適合我麽(me) ?看這一篇就夠了(幹貨收藏)

QS Top100高校中:美國28所、英國17所、澳洲7所、中國大陸6所、韓國6所、中國香港5所、日本5所、新加坡2所、新西蘭(lan) 1所。香港作為(wei) 一個(ge) 麵積隻相當於(yu) 浙江義(yi) 烏(wu) 的“小”城市,卻包攬全球百強頂級學府中的1/20,優(you) 質大學的密集程度不可謂不高。

02 學位、學製、和留學費用

香港的學位主要分為(wei) Research和Taught兩(liang) 種。

Research

學位主要包含博士(PhD)和研究型碩士(MPhil)。如果是本科畢業(ye) 後直接去香港讀PhD,學製一般要讀4-5年,如果是碩士(master)畢業(ye) 後再申到PhD,一般需要再讀3年。研究型碩士(MPhil)一般是全日製讀兩(liang) 年。香港的MPhil學位基本就是給讀PhD的學生做過渡,招生人數少、申請難度大,招生考核標準接近PhD的錄取要求。

Taught型

學位主要包含Master of Science (MSc)、Master of Arts (MA)、Master of Public Management (MPM) 、Master of Public Policy (MPP)。 大部分商科、就業(ye) 型碩士,都屬於(yu) Taught型學位。Taught型學位的學製1-2年,絕大部分熱門的商科、社科、理工科master,都是1-1.5年。另外還有一些針對工作以後人士申請的Taught型項目,比如MBA、EMBA、DBA等,就不展開細說。

留學費用主要由(1)學費,(2)住宿、生活費構成。 香港的留學費用較具性價(jia) 比,總體(ti) 上和新加坡基本持平,比英國低1/3左右,比美國更能便宜接近一半。當然,不同院校、不同學費、不同專(zhuan) 業(ye) 、不同就讀年限、包括個(ge) 人花銷習(xi) 慣都會(hui) 影響最終的花費。

學費方麵,我們(men) 摘錄了港三2024級熱門master項目的學費,並附帶申請DDL,供大家參考:

香港留學適合我麽(me) ?看這一篇就夠了(幹貨收藏)

可見,港三Taught型master中,人文、社科類專(zhuan) 業(ye) 學費最低,大致可以控製在20w人民幣以內(nei) ,熱門的理工科master,學費大概在20-30w人民幣,商科最貴,基本要30-50w人民幣。學費之外,最大的開銷是住宿費。

香港讀研究生通常需要自己租房。以單人間為(wei) 例,月租通常從(cong) 6千到8千港幣不等,一年算下來大概是7-8萬(wan) 人民幣。雖然麵積狹小租金還貴,但看看英國每年動輒9-14萬(wan) 人民幣的房租,和美國10-16萬(wan) 人民幣的房租,也就覺得香港的房租尚屬可以接受了。

至於(yu) “食”,自己做飯或者吃食堂,一個(ge) 月大概都是在3000港幣左右,加上偶爾聚餐或“奢侈”一下,一個(ge) 月在吃上的花銷大概3000-5000港幣,跟北上廣深吃外賣的水平差不多。出行方麵,在香港市內(nei) 乘坐公交車和地鐵,學生有5折優(you) 惠。加上離大陸近,機票相對便宜,所有交通費一年下來大概也就3000到一萬(wan) 元。

03 就業(ye) 出路

在香港留學畢業(ye) 後,不論回大陸求職,還是留在香港工作,機會(hui) 相對都是不錯的。 首先如果想先在香港工作,畢業(ye) 後即可獲得一年工簽,在香港自由求職,一年後如果工作續簽,七年後即獲得香港永居身份。

當然這兩(liang) 年“優(you) 才計劃”放開人數配額,也是一條在香港拿身份的方式。薪資方麵,在號稱高等教育畢業(ye) 生100%就業(ye) 的香港,港碩畢業(ye) 生起薪不低,工程行業(ye) 和資訊科技行業(ye) 位於(yu) 較高區間,在15,000-17,000港幣,而像人力行政、財務會(hui) 計、市場拓展等行業(ye) 也在14,000港幣左右。其次如果畢業(ye) 就回大陸求職,港三、港五的碩士學位也是很有含金量的。

雖然學校QS排名和牛劍、哈耶普斯麻有一定差距,不過在求職投簡曆的時候,對於(yu) 大部分崗位,在HR眼裏,港三、港五的背景是過得去的、不會(hui) 卡在簡曆關(guan) 。至於(yu) 最終是否能拿到理想的offer,根本上比拚的還是綜合能力和麵試的發揮。

04 教育理念

香港受英國影響極深,尤其是在教育領域。香港的教育模式與(yu) 西方的教育模式相近,更多元、更綜合、更國際化。與(yu) 英國留學類似,在香港留學,除書(shu) 本知識,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與(yu) 人溝通的能力。香港的大學中大部分課程都有10%的出勤和課堂表現分,能否拿到,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教授的看法。所以積極對教授作出回應,保持良好的學習(xi) 態度和積極參與(yu) 課堂討論,是非常重要且關(guan) 鍵的。

另一種涉及溝通能力的場景是小組作業(ye) ,一般占整門課程分數的25%-30%,4-6個(ge) 人協作完成小組項目,需要積極參與(yu) 討論並且提供貢獻,才能使得小組整體(ti) 取得優(you) 秀的分數。Research型學位的培養(yang) 目標是未來的科研人才,Taught型學位的培養(yang) 目標是未來某個(ge) 領域的應用型人才、甚至行業(ye) leader。

所以香港的研究生教學,更注重畢業(ye) 後直接從(cong) 事科研或業(ye) 界工作的接軌,更注重對實際問題的發現、分析、解決(jue) ,會(hui) 引入大量業(ye) 界的資源加入課程體(ti) 係,對人的培養(yang) 也同時涵蓋知識背景、思維能力、合作能力等。 同時,這樣的教育理念和培養(yang) 目標,也決(jue) 定了招生官和教授在選拔申請人的時候,考核維度也是綜合多樣的。

05 申請難度

香港碩博的選拔理念和標準,間於(yu) 英美之間。

不像英國非常注重本科背景和成績,甚至卡本科院校list,香港院校在錄取上對背景沒有嚴(yan) 苛的要求,哪怕雙非院校的學生,隻要均分在85-87分以上,有比較有分量的實習(xi) 或競賽經曆,考取比較優(you) 秀的語言成績,申請香港地區QS排名前100甚至是前50的名校也都是有希望的。

從(cong) 官方給出的“硬件背景”要求來看,比如香港科技大學的計算機和金融master,也沒有卡院校背景的申請資格,對語言要求也是托福80、雅思6.5就算過線:

香港留學適合我麽(me) ?看這一篇就夠了(幹貨收藏)

(香港科技大學MSc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香港留學適合我麽(me) ?看這一篇就夠了(幹貨收藏)

(香港科技大學MSc in Finance)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香港的申請容易。 在當前經濟下行、國際局勢變化不定的影響下,越來越多優(you) 秀生源轉戰香港,導致港校競爭(zheng) 越來越激烈。 比如很多清北複交的同學,在申請哈耶普斯麻、G5的時候,也會(hui) 順手申請一下港三,甚至很多英本、美本的同學現在也會(hui) 申請港校。 背後其實反映出大家對出國留學這件事,考慮得越來越理性,排名、名氣、麵子……

當然越強越好,但還是實惠最重要。能少花錢、短時間、拿個(ge) 好就業(ye) 的學曆,何樂(le) 不為(wei) 呢? 在此情況下,港新的學校也在逐步提高申請的門檻,比如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就是從(cong) 2021年開始強製要求GMAT了。

所以香港碩博申請的總體(ti) 形式就是,本科背景一般的同學希望通過香港實現學曆翻盤,名校大神都在拿香港保底,港校在默默提高錄取門檻的同時,香港也在通過“優(you) 才計劃”等大力吸引優(you) 秀人才入港。

這意味著什麽(me) 呢? 這意味著在申請香港時,那些專(zhuan) 業(ye) 方向更明確的、職業(ye) 規劃更清晰的、未來更有可能在適合自己的職業(ye) 領域學得好、做得好、發展得好的人,更有可能得到招生官和政策的青睞。

因此我們(men) 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同學從(cong) 大一大二就開始探索方向、規劃大學學習(xi) ,不僅(jin) 在背景提升中積累了更多紮實、有分量的經曆、提前預判申請的關(guan) 鍵點,而且在大學畢業(ye) 前,就有明確的想法知道自己留學是去學什麽(me) 、適合去哪兒(er) 學、學完以後怎麽(me) 用……前途發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

最後,我們(men) 搜集了一些赴港學生的留學體(ti) 驗,供大家參考:

“在我來香港一個(ge) 多月後,朋友問我你覺得香港是一個(ge) 怎麽(me) 樣的地方。我說,香港很溫柔。朋友一臉詫異地回答我,我以為(wei) 你會(hui) 說很繁華、現代,但從(cong) 未料到“溫柔”這個(ge) 詞會(hui) 用來形容香港。”

就我認識的香港本地同學來說,都很熱情,也很有禮貌,但是有時候會(hui) 感覺真的融不到他們(men) 的圈子裏麵,即便他們(men) 對你很友善,但有些東(dong) 西隻有他們(men) 才能懂,比如一些笑話、俚語等等。

香港留學,真的太苦了。用隔壁國際新聞同學的話說:第一學期的狀態基本是周周deadline,經常是過完今天不敢想明天,作業(ye) 太多,要求太高,太想做好。然而就是在這樣‘苦’的日子裏,卻能讓人逐漸生發出對學習(xi) 的愛,並不斷自我驅動,並最終體(ti) 會(hui) 到學習(xi) 的‘樂(le) ’的含義(yi) 。

很多老師在課堂上為(wei) 了抵達他們(men) 理想中的效果,會(hui) 用‘無所不用其極’的方式,讓你在課堂作業(ye) 中驚掉下巴。不過每完成一次作業(ye) ,你都會(hui) 覺得你的思維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全都被進階了一級。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波士頓百年學校倒閉!美國名校斥資4050萬收購

下一篇

英國熱門新聞盤點 | Weekly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