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和春節是同學們(men) 跟家長談自己出國計劃的時間點,出國讀研是普通家庭高考過後的第二個(ge) “大項目”,決(jue) 定好了一家人就要出錢出力了。
不過同學們(men) 在跟家長談的時候也會(hui) 發現,有些問題之前沒有想到,對各種問題的看法大家往往也會(hui) 有不一致。
為(wei) 了讓一家人能夠“團結在一起”,把人生的大決(jue) 定做好,機構策劃了這個(ge) 《留學計劃操作手冊(ce) 》。
主要包括六個(ge) 方麵:
留學要花多少錢
安全問題
留學選專(zhuan) 業(ye) 的問題
畢業(ye) 後的就業(ye) 市場和主流就業(ye) 方向
留學有退路麽(me)
父母在留學準備過程中需要知道什麽(me) 、做什麽(me)
我們(men) 從(cong) 父母最關(guan) 心的這幾個(ge) 問題出發,搜集了這些問題的答案,大部分都是客觀的信息。希望一方麵減少同學們(men) 自己各種搜集信息的辛苦,另一方麵也盡量兼顧學生與(yu) 家長各自的視角,對大家做決(jue) 定真正有幫助。
01、留學一共要花多少錢
這個(ge) 對家長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我們(men) 計算了出國的全部費用,避免發生一會(hui) 兒(er) 發現考試還要花錢,一會(hui) 發現沒有算上住宿的費用等問題。
主要展示主流出國目的地:美國、英國、法國、香港、新加坡。
主要的費用支出項目:
學費(總學費)
生活費(包含住宿,書(shu) 本,保險)
機票
考試準備
機構費用
不同的項目學費差別挺大的,我們(men) 主要分為(wei) :碩士(工科/商科)和 博士兩(liang) 大類,給大家展示費用的範圍。
先看一下一覽表:
學製方麵:
英國商科工科為(wei) 1年製,博士為(wei) 3-5年但一般4年畢業(ye) ;
美國工科和商科為(wei) 1-2年,大部分為(wei) 兩(liang) 年,這裏按兩(liang) 年計算,博士一般為(wei) 五年;
法國商科為(wei) 2-3年,按三年計算,工科為(wei) 2-3年(公立大學為(wei) 2年,工程師學院為(wei) 3年),按三年計算,博士一般為(wei) 3年;
香港新加坡工科商科一般為(wei) 1年,博士一般為(wei) 四年。
學費和生活費的基本規律:
碩士項目:
1、越好的學校,學費越貴。比如美國的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碩士:CMU ~6萬(wan) 美元,Stanford ~5.2萬(wan) 美元,ASU ~3.2萬(wan) 美元,Buffalo 2.5萬(wan) 美元。一線學校的學費可能是普通學校的一倍甚至更高。
2、商科的學費和生活費都高於(yu) 工科。
3、大都市的生活費比大學城高很多,比如:倫(lun) 敦地區一年的生活費用在15萬(wan) 左右,非倫(lun) 敦地區10-12萬(wan) 。
4、法國情況比較特殊。法國公立大學碩士留學的一大優(you) 勢是公立大學專(zhuan) 業(ye) 課程免學費。
據介紹,目前公立大學僅(jin) 向學生收取200-500歐元不等的注冊(ce) 費。商科選擇法國的私立學校較多,學費是每年14萬(wan) ,學製2-3年,共需要30-40萬(wan) 人民幣。
博士項目:
博士項目自費和有獎學金的花費差很多,展開來說一下:
美國:
學製5-7年。
大部分人申請美國博士都是衝(chong) 著全獎去的(免去學費和提供生活費每月1600-2000美元的生活費)大半部分人是夠花的。如果沒有獎學金,那麽(me) 5-7年的全部費用在100-150萬(wan) 人民幣之間。
英國:
學製3-5年,學費隻付3年(無論多少年畢業(ye) )。
獎學金幾率遠遠低於(yu) 美國。
總費用也在100-150萬(wan) 人民幣之間 。
法國:
公立大學博士免學費。獎學金1600-1800歐元每月。無獎自費大概每年生活費5-8萬(wan) 人民幣。
新加坡:
新加坡公立博士學製Doctor of Philosophy (PhD):2-5年,一般4年畢業(ye) 。
PhD一年學費在3萬(wan) 新幣折合人民幣15萬(wan) 左右,生活費一年至少也要1萬(wan) 5(人民幣7.5萬(wan) ) 加上一些其他費用,自費生4年的總費用約100萬(wan) 。
留學準備過程費用:
標化考試單次費用:
雅思報名費:2170元/次
托福報名費:2100元/次(托福,雅思考其中一門即可)
GMAT:250美元/次
GRE:1772元/次(考其中一門即可)
考試一次成績不理想還可再考,一般要考2-3次,這部分花費一般在5千-1萬(wan) 。
留學機構費用:
新港英留學機構:6000-40000
美國:4-25w這部分總費用平均在 5萬(wan) 左右。
02、安全問題
沒有什麽(me) 比孩子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的,這部分同學們(men) 也一定要理解家長的心情。我們(men) 按照安全程度給幾個(ge) 國家地區排序:第一,新加坡新加坡是最安全的國家,目前來看應該是沒有之一。
新加坡國家政局穩定,嚴(yan) 格禁止槍支,是全球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經濟學人智庫(EIU)公布的《2021年安全城市指數報告》,新加坡是全球第三最安全的城市,也是夜行安全指數最高的國家。
第二,中國香港
大家對香港安全問題的擔心峰值可能來自於(yu) 19年的暴亂(luan) 。但整體(ti) 來說,香港還是比較安全的,並且19年暴亂(luan) 之後,國家和政府立馬出台了相應的政策法規,很多在香港的同學都反映,感覺一年比一年好了。
由世界正義(yi) 工程(WJP)發布的《2023年法治指數》調查顯示,香港的法治指數在全球排第23位。第三、歐洲國家
英國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倫(lun) 敦人多且雜,但是治安還是不錯的。英國其他城市,越偏遠越安全、越美好。英國是不接受難民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難民造成的犯罪和恐怖襲擊。同時英國對於(yu) 槍火也有著嚴(yan) 格管控。
德國、瑞士和英國差不多,比較安全。
法國、意大利安全程度不如英國。大城市(巴黎,羅馬,米蘭(lan) 等)有難民和社會(hui) 矛盾激化引起的動亂(luan) ,旅遊城市小偷較多。但大學城,比如巴黎的大學拉丁區是富人區,和美國的大學類似,隻要不亂(luan) 跑,就不會(hui) 有大問題。
第四,美國
美國的安全問題是所有家長和留學生都非常擔心的,不過美國的大學城一般安全係數比較高,也都在富人區。比如西北大學的主校區並不在芝加哥,而是在伊利諾伊州東(dong) 北部城市埃文斯頓(Evanston),是有名的富人區,距芝加哥大約40分鍾車程。校園還是很安全的,晚上在校園裏跑步沒有大問題。
美國最安全的5個(ge) 大學城:
密爾頓-馬薩諸塞州
達勒姆-北卡羅來納州
麥迪遜-新澤西州
雷克斯堡-愛達荷州
韋爾斯利-馬薩諸塞州
美國有一些城市是名牌大學多,城市相對安全,比如波士頓。相對不安全的城市是:紐約、芝加哥、華盛頓DC、洛杉磯這種超級大都市。
03、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讀碩還是讀博?
出國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
國外的學費昂貴,家長當然希望孩子不僅(jin) 僅(jin) 是買(mai) 了一個(ge) 證書(shu) ,而且還能學到東(dong) 西,帶來更好的就業(ye) 機會(hui) 。
出國是一個(ge) 寶貴的“再次選擇”的機會(hui) 。因為(wei) 相比讀國內(nei) 的研究生,申請國外的學校轉專(zhuan) 業(ye) 的條件更加寬鬆,有的是1-2門先修課的要求,有的就是有實習(xi) 經驗就可以,而不是像考研一樣要把別人3年學的專(zhuan) 業(ye) 課從(cong) 頭學一遍。
所以最好是把研究生選專(zhuan) 業(ye) 和轉專(zhuan) 業(ye) 當作一個(ge) 機會(hui) 來看待。
以下情況,安心讀本專(zhuan) 業(ye) 就很好:
本專(zhuan) 業(ye) 很擅長很喜歡,或者比較看好本專(zhuan) 業(ye) 的前景。比如CS, Data Science專(zhuan) 業(ye) 。
沒想好要不要轉,但不想冒險。
想看看自己在國外的體(ti) 係下,同樣一個(ge) 專(zhuan) 業(ye) 是不是可以學得更好。
以下情況你是可以考慮轉專(zhuan) 業(ye) 的,而且是可以通過出國比較好實現的:
不喜歡本專(zhuan) 業(ye) ,不適合本專(zhuan) 業(ye) 的學習(xi) 。
本專(zhuan) 業(ye) 就業(ye) 不好,雖然喜歡但不想再繼續用愛發電了。
國外沒有對應的專(zhuan) 業(ye) ;比如本科學中文專(zhuan) 業(ye) ,國外是沒有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很多同學會(hui) 跨專(zhuan) 業(ye) 去做東(dong) 亞(ya) 研究,或者轉媒體(ti) 等。
為(wei) 了進更好的學校在專(zhuan) 業(ye) 方麵調整和妥協。比如,CMU的CS是全世界競爭(zheng) 最激烈的專(zhuan) 業(ye) 之一,但申請MISM(管理信息係統)競爭(zheng) 程度就低一些,也可以拿到名校的招牌。
交叉學科可以打開一個(ge) 更廣闊的領域,比如CS交叉心理,交叉生物科技等。
本科專(zhuan) 業(ye) 有點泛泛,研究生想要確定一個(ge) 更加具體(ti) 的小方向,比如本科讀的是“工商管理”“數學”等等。
為(wei) 什麽(me) 轉專(zhuan) 業(ye) 是可行的?
首先,要清楚一點,某一個(ge) 專(zhuan) 業(ye) 學某幾門課不好,不意味著這個(ge) 人的學習(xi) 能力不行,高考雖然是統一的,但是每個(ge) 人擅長的東(dong) 西是不一樣的。不僅(jin) 不要輕易因為(wei) 學習(xi) 成績否定自己,反而應該利用出國的機會(hui) ,主動尋找和開發自己 真正擅長和喜歡的東(dong) 西。
其次,國外的大學,特別是美國的學校,對人的評估是十分綜合的。比如商學院,更看重的是誰是適合做商業(ye) 的人,反而不會(hui) 卡在GPA上,因為(wei) 即使你高數學的好、會(hui) 計學的好,也不見得能會(hui) 賺錢。同樣他們(men) 也相信一個(ge) 人會(hui) 成長會(hui) 變化。
我們(men) 過去遇到很多同學,可能屬於(yu) “開竅”比較晚的,大一大二沒有明白自己要學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要學。但是一旦知道自己的方向,就會(hui) 有無窮的動力,當你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專(zhuan) 業(ye) ,可能比本專(zhuan) 業(ye) 的同學更能打。
另外,全球的學術圈都很流行“交叉學科”,你之前學習(xi) 的專(zhuan) 業(ye) 不一定會(hui) 被浪費,反而跟另一個(ge) 學科結合起來,會(hui) 變成一個(ge) 巨大的優(you) 勢。
讀碩士還是讀博士?
在很多家庭眼裏,讀博士是一個(ge) 學曆一步到位的選擇,或者讀博士可以省錢,或者認為(wei) 博士比碩士高貴,所以要考特別高的GRE。
但實際上博士跟碩士的最大的區別可能是人生的分岔路:
博士意味著你開始走上了專(zhuan) 業(ye) 科研工作者的道路,你的未來大部分時間是要待在實驗室,研究所,或者高校做科研工作了。
碩士中的專(zhuan) 碩(在國外叫做Taught Program,授課型碩士,你理解為(wei) 就業(ye) 型碩士也行),意味著你開始專(zhuan) 門為(wei) 了從(cong) 事某一個(ge) 行業(ye) 而作準備,比如你就是要去當碼農(nong) ,還是你就是想做人力資源。
說白了一個(ge) 是搞學術,一個(ge) 是賺錢。
碩士中的學碩(在國外叫做研究型碩士 Research Program),是為(wei) 博士做準備的過度項目。如果你覺得本科你收到的訓練還無法直接進入博士的研究工作,你就可以讀一個(ge) 研究碩士補一補科研素質。
讀了博士,你的生活就不再是以上課為(wei) 主,而是你要成為(wei) 知識的創造者。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海外博士都有大額的獎學金,你也可以理解為(wei) 那不是獎學金,而是工資。以上的選擇其實不是一個(ge) 假期就能完全確定下來的。最終的答案是需要反複研究、加上一定的探索和體(ti) 驗。一般來說需要1-3個(ge) 月才能最終定下來。
這裏給大家的建議是:
要意識到出國不僅(jin) 僅(jin) 是個(ge) 申請流程(把考試考完,申請材料提交掉),更是一個(ge) 方向選擇的問題,需要一個(ge) 過程。
選擇方向除了信息(就業(ye) 情況、行業(ye) 前景),還很大程度跟學生本人的個(ge) 性、能力、喜好有關(guan) 。所以也需要學生也需要自己通過做實習(xi) ,做科研自己去感受和判斷。不是家長隨便拍板,或者聽親(qin) 戚的建議,也不是中介給定的。
好消息是,出國是一個(ge) 比較靈活操作,一個(ge) 人可以被多個(ge) 項目同時錄取。比高考和考研的風險要小得多,籃子不止一個(ge) ,失學的可能性很低。
04、就業(ye) 情況
這部分我們(men) 先把國內(nei) 和國外幾大主流工作方向的最基本的信息,包括收入、基本職業(ye) 路徑展示給同學們(men) 和家長,作為(wei) 大家決(jue) 策的參考。
1. 國內(nei) 就業(ye)
國內(nei) 四大類就業(ye) 方向(以北上廣深的工作情況為(wei) 主):
1)白領工作
大廠、外企、金融谘詢,是消化海歸最多的行業(ye) 。
因為(wei) 這些工作相對是以能力和工作結果為(wei) 最主要的考量,製度相對公平透明,對英文能力、職業(ye) 素養(yang) 要求最高,也能一直接觸最新最有挑戰性的工作內(nei) 容,觸碰中國乃至世界經濟最有活力的部分,始終處在時代潮流之中。
當然代價(jia) 就是十分辛苦的工作,巨大的壓力和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要應對行業(ye) 日新月異的內(nei) 外部變化,比如裁員,組織調整。但是即使遇到裁員,再就業(ye) 也相對比較快,大部分1-2個(ge) 月也就找到下家了。收入情況(稅前年薪):
大廠起薪在20-30萬(wan) 之間,成為(wei) 核心產(chan) 品的核心負責人可以年薪100-200萬(wan) (5-8年)。
外企起薪在10-15萬(wan) 之間,成為(wei) 高管可以達到年薪百萬(wan) (大部分在15年以上)。
融谘詢行業(ye) 起薪 15-30萬(wan) 之間,頭部的投行在40-80萬(wan) 之間,大概工作3-5年可以達到年薪百萬(wan) ,投資機構則要看投資的業(ye) 績和分紅機製是否慷慨。
陸本和海龜的起薪差異在2-5萬(wan) 之間。進入工作之後的前景和收入,主要看工作的具體(ti) 內(nei) 容和業(ye) 績,跟“出身”關(guan) 係不大。
工作壓力的程度:
大廠,基本上是壓力最大的,核心部門996仍然是常態,裁員和組織調整頻繁。
外企,大部分情況雙休,年假都是能保證的,裁員和組織調整頻繁度低於(yu) 大廠。
Professional Service,頭部公司壓力高於(yu) 大廠,比如頂級投行和谘詢,工作強度大考核嚴(yan) 格,但裁員和組織調整少。商業(ye) 銀行總行等基本上也是可以保證雙休,裁員極少。
晉升途徑:
執行者角色(1-5年) – 基層管理者角色/專(zhuan) 家角色(5-8年) –部門領導者角色 – 高管(後麵的部分更多跟年限無關(guan) ,而是少數有能力有機遇的人能夠實現的)。
2)科研工作:高校,研究所
收入情況:
985高校講師起薪在10-15萬(wan) 不等,學曆要求基本是博士起。如果是入選“青年千人計劃“這種頭部人才年薪約30萬(wan) 起。
在科研圈薪資跟是否海歸沒有直接關(guan) 係,更多是科研圈的內(nei) 卷十分嚴(yan) 重,越來越多的人,甚至大部分人,都擁有海歸背景。晉升路徑從(cong) 講師 – 助理教授 – 副教授 。一般從(cong) 講師到副教授是一個(ge) 階段,大概需要6-7年的時間。期間要經過十分艱辛而殘酷的競爭(zheng) ,每年對論文等科研成果都有非常嚴(yan) 苛的”業(ye) 績考核“。成為(wei) 副教授以後,平均年薪在20萬(wan) 左右。
接下來就是副教授到教授,這個(ge) 階段起碼需要5年和各項學術成果的積累。一部分人成為(wei) 副教授以後就可以有科研基金,橫向課題經費等收入。然後就是行政職務的提升了,比如有人可以做係主任甚至院長,有機會(hui) 達到年薪百萬(wan) 。工作壓力程度:堪比大廠。
學術界的競爭(zheng) 和壓力是很大的,你可以類比一下大廠,都是跟最聰明的人競爭(zheng) ,對出成果的速度和質量有極高的要求,而且對你的期待一直都是突破性的成果。當然也可以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不是那個(ge) 人都一定要站上金字塔尖。
3)央企工作
收入情況:10-30萬(wan) ,根據行業(ye) 和崗位有所不同,金融類較高(陸本和海歸的差異幾乎沒有)。
4)公務員事業(ye) 單位
公務員:北京上海起薪約12萬(wan) ,據地區有所浮動,江浙滬收入較高約為(wei) 15萬(wan) 。
薪資漲幅比較緩慢,海歸與(yu) 否沒有區別。
如果說要找出海歸在考公時的具體(ti) 的優(you) 勢,那麽(me) 一些公務員的崗位,和英文掛鉤的,如招商局,海關(guan) 等等,會(hui) 相對競爭(zheng) 壓力小一些。也有一些公務員職位提到有海歸的閱曆,從(cong) 報考上而言這些崗位稍稍會(hui) 給海歸碩士加點分。
2. 海外工作
很多留學家庭都希望通過留學獲得在海外工作的可能性,這裏就介紹一些最基本的,在不同地區獲得工作簽證的基本規則。
1)美國的抽簽製度
由企業(ye) 提供H1B身份擔保,在H1B期間進行綠卡的抽簽。相當於(yu) 你讀書(shu) 的時候學校給你的簽證是F1,畢業(ye) 後工作,公司給你的簽證是H1B。你拿到H1B後用這個(ge) 簽證去抽綠卡。研究生抽到的比例比本科生高。
大部分去美國的同學都希望能在美國體(ti) 驗2-3年海外工作,能拿到一個(ge) 美國大廠的有H1B的機會(hui) ,薪酬也是非常可觀的。美國大廠:
美國大廠Software Engineer Salaries
數據來源:levels.fyi(2024.02)
獨角獸(shou) 公司:
美國獨角獸(shou) SoftwareEngineerSalaries
數據來源:levels.fyi(2024.02)
學曆水平薪資最高的前三類專(zhuan) 業(ye) 都是:工程、計算機、數學與(yu) 科學(排序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據隻是總體(ti) 參考,具體(ti) 薪資情況每年都受行業(ye) 、畢業(ye) 情況的影響,跟公司,團隊,個(ge) 人的績效也有很大關(guan) 係。
2)英國的工作製度
想畢業(ye) 後留在英國工作有三種方法:
(1)英國碩士畢業(ye) 找工作申請畢業(ye) 生創業(ye) 者簽證。申請這個(ge) 簽證需要本科以上的畢業(ye) 生提供創新性的創業(ye) 計劃,而不需要投入實質的創業(ye) 基金。申請可以獲得1年的臨(lin) 時工作簽證,之後可以續簽1年。在持有簽證的過程中,一旦創業(ye) 者獲得5萬(wan) 英鎊的資金,就可以申請轉換成Tier1企業(ye) 家移民簽證(Entrepreneur)。
(2)畢業(ye) 後順利找工作的話在簽訂雇傭(yong) 合同後可以要求雇主向政府申請工作許可(work permit)然後申請工作簽證,類似於(yu) 美國的H1B。拿到工作簽5年後就可以申請永居簽證。
(3)同時還可以在英國以外的國家申請第五層(T5)“臨(lin) 時工作”簽證。一般時長是12個(ge) 月,不過從(cong) 事研究或培訓領域的理科和醫科畢業(ye) 生可以獲得更長時間的簽證,但是最長的不超過24個(ge) 月。這種類型的簽證可以讓畢業(ye) 生積累一些海外工作經驗,了解英國的社會(hui) 生活和文化,但是不能轉為(wei) 其他類型的移民簽證。
3)新加坡
可以申請工作簽證。要求是有被認可的大學或以上學曆,工作內(nei) 容是專(zhuan) 業(ye) 人士或者管理人員,月薪7000新幣以上。以及也可以申請永久居民,每5年續一次,有了永久居民之後就可以申請移民。
不過研究生一年製的畢業(ye) 生,在競爭(zheng) 工作崗位的時候,優(you) 勢可能不如新加坡本地的本科畢業(ye) 生。
4)中國香港
畢業(ye) 後紮根香港是主流,9成內(nei) 地本科生都選擇留港工作,內(nei) 地研究生留港比例也到達了75%。
比較現實的就業(ye) 情況是:用人單位還是更願意錄取香港本地人,因為(wei) 從(cong) 小受金融環境影響,知識儲(chu) 備豐(feng) 富,無論是語言還是經驗。並且對內(nei) 地學校背景不了解,同等檔次的學校香港HR絕對是先考慮香港本土或是有海外留學經驗的學生。
不過也有留港方法:
(1)專(zhuan) 才計劃。適用於(yu) 超級學霸、頂級精英。簡單來說就是你足夠優(you) 秀,香港政府和企業(ye) 會(hui) 主動請你留在香港,給你offer為(wei) 你辦工作簽證。
(2)優(you) 才計劃。算是技術移民,需要自己提交申請,入境處批準後可以直接攜家帶口來香港找工作,有成就積分製(不適用於(yu) 普通留學生,像李寧、孫儷(li) 、馬雲(yun) 這種可以)和綜合積分製(適合大多數人,通過年齡、學曆、工作經驗、語言能力、家庭背景來打分),但一般很難過。
如果是單純想獲得永居證也可以讀完港碩拿IANG簽證,無條件在港工作一年,後麵可以繼續續簽,7年後(包括上學的一年)獲得永居身份。
(3)普通留學生就走正常的找工作路線,注重培養(yang) 自己的粵語+英語, CPA/CFA等該考就考,拓展圈子,爭(zheng) 取學長老師內(nei) 推等。
05、退路問題
父母一般都會(hui) 想要知道最壞的情況是什麽(me) ,比如申請不到會(hui) 不會(hui) 失學。
其實留學是一種非常靈活的機製,不像高考和考研。
留學可以選的項目非常多,申不到前10,還可以申請前30, 金融申請不到,還可以申請統計或者經濟學。隻要準備充分,安排合理,失學的可能性不大。另外,留學的準備工作不像考研,需要一個(ge) 人除了備考什麽(me) 都不做。
準備留學往往都是需要一邊實習(xi) 、科研,一邊準備自己的申請材料。退一萬(wan) 步,就算不去讀書(shu) ,這些實習(xi) 和科研的經曆,對職業(ye) 目標的思考,對自己實力的認識和展示能力,也是為(wei) 找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一個(ge) 經曆過留學準備過程的學生,在找工作的隊伍中也是更有競爭(zheng) 力的,時間一點都沒有浪費。不像考研如果成績沒有過線,那可能時間就白白過去了。
06、父母需要做什麽(me)
首先父母可以對留學的準備過程有一個(ge) 基本的了解,然後再根據家庭的具體(ti) 情況來決(jue) 定自己的參與(yu) 度。最基本的信息:
1)時間線:正式的申請工作集中發生在大四上學期(9月-來年的1月),也有一些項目的申請截止會(hui) 持續到來年(大四下)的四五月份,不過越往後名額越少,尤其是好學校和好項目。
準備工作建議在大三暑假之前完成(英語考試、實習(xi) 、科研、確定選校、PhD申請的套磁等)。
2)選校國家和數量:
通常一個(ge) 學生一個(ge) 申請季申請8-10個(ge) 項目,1-3個(ge) 專(zhuan) 業(ye) 方向,也可以申請多個(ge) 國家。近幾年很多同學都采用了美/英/港/新混申的策略。
3)申請過程中真正需要家長幫忙的地方:
申請準備過程支付各項費用;
國家的選擇,專(zhuan) 業(ye) 方向(最好是雙方商量,但以學生的意見為(wei) 主);
3.確定是否找申請機構輔助;
申請完成,出國前的手續準備(存款證明/支付學費)。
大部分工作學生都是可以獨立完成的,包括:
1)找實習(xi) ,找科研。
為(wei) 什麽(me) 實習(xi) /科研學生獨立完成更好?
因為(wei) 這些經曆不簡曆裏的擺設,而是申請文書(shu) 的素材,需要學生有自己的親(qin) 身經曆和看法。
它們(men) 的價(jia) 值也遠不止背景裏多一段經曆,而是從(cong) 一個(ge) 實習(xi) ,再去準備和尋找下一個(ge) 更加適合自己的實習(xi) 公司或者崗位的過程,也是一個(ge) 學生逐步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喜歡的工作內(nei) 容的過程。這個(ge) 過程最好由學生自己主導,而且並不難。
如果是家長給安排的實習(xi) 或者科研,往往很難跟學生想要的匹配,而且作為(wei) 實習(xi) 生和科研助理也很難被信任或者給與(yu) 什麽(me) 重要的工作,大部分就是在裏麵打雜觀摩,那反而是浪費了時間也打擊了孩子的信心。
2)英語考試(需要學生獨立完成,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報輔導班,但也不是必須)。
3)完成申請材料(我們(men) 建議由學生獨立完成)。如何搜集信息:
排名:最權威的排名QS的大學排名和US News的專(zhuan) 業(ye) 排名。項目的要求、就讀體(ti) 驗:官網,小紅書(shu) 等。
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雙方有真正的溝通和傾(qing) 聽。
學生麵臨(lin) 著跟高考時候很不一樣的處境,ta需要更獨立,更有主見;家長要支付相當大的一筆費用,甚至遠遠高於(yu) 大學本科;以及整個(ge) 決(jue) 定的不確定性也很大,國內(nei) 外形勢的變化可能會(hui) 很快……
這些巨大的不確定性,是超過單個(ge) 人的智慧所能應對的。因此,大家真正商量著解決(jue) 問題,以舉(ju) 家之智慧來應對尤為(wei) 重要。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